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誰也不會想到,2020年會以這樣一種方式,拉開帷幕...

在肆虐的病毒面前,大家驚慌失措,囤口罩、囤口糧、閉門不出、膽戰心驚地刷著疫情消息…

唯獨有這樣一群身著白衣的人,逆行而上,成為了平凡百姓與病毒之間的一道防線…

這部新出的國產紀錄片,描述的,正是他們的日常:《中國醫生》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壹丨 “我怕猝死,但我不敢死。”

時針過了午夜零點,主治醫師朱良付終於走下了手術檯。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對於朱良付來說,深夜下班,早已是習以為常的事。

他曾有一個紀錄:連續做了16臺造影手術,從前一天到凌晨五點,才下的手術檯…

但矛盾的是,身為醫生,他最常囑咐病人們:要注意正常作息。

朱良付自己,卻沒法做到。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人到中年的他,時常會感到後怕:天天這麼不規律,我擔心有一天會突然死掉…

他說:但是我不能死啊!國家花了25年,才培養出我這樣一個主任醫師,如果我死了,就是浪費資源…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貳丨“我都要殘疾了,但我挺幸福的。”

深夜,心胸外科的主治醫師,王東進,也一樣剛下手術檯。

他一邊揉著腰,一邊戲稱道:心臟外科得是身體最好的,身體不好的,連站都站不住,肯定都要被淘汰掉。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可是,王東進的身體,實際也沒有那麼好。

三十餘年的執刀生涯,讓王東進患上了嚴重的“職業病”。

他頸椎不好,常常痛到睡不著覺…

最嚴重的時候,得戴著頸託,才能上臺動手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由於長時間站立,他的腿,也有靜脈曲張的問題。

所以,每次上手術檯之前,他必須穿上彈力襪。

王東進感慨:我這樣都要殘疾了…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但是,王東進說:其實,我還是挺幸福的,大多數外科醫生沒我這個待遇。

他所說的“特殊待遇”,不過是小小的雜物間裡,科裡特批的一張小按摩椅。

而這個心臟手術大牛,所謂的幸福,不過是下了手術檯,可以在這裡,短暫地休息片刻…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這部《中國醫生》,是大年初三上線的系列紀錄片,共6集,目前更新至第2集。

在這個疫情兇猛的春節,這部紀錄片,顯得恰逢其時,又誠意滿滿,實在找不到不打五星的理由。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紀錄片的鏡頭,對準了6家省級醫院裡,不同科室裡發生的故事:查房、搶救、會診、體檢、手術…

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委屈、自嘲、善意、家長裡短和生死攸關…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在《中國醫生》裡,每一個出鏡的醫生,全都是連軸轉,幾乎沒有休息。

比如,王東進一臺手術,可以持續做五個多小時。

連門口病人家屬,都差點睡著了,他才下了手術檯…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但是,這樣的馬拉松式手術,他有時候會連做三臺。

也就是說,早上八點進的手術室,出來時,已是深夜…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除了治病救人,王東進還做了很多工作本分外的事。

比如,他的週末,從來都不算是休息日。

要麼是下鄉義診,要麼是學術會議,要麼就是和同事去三線城鎮的基層醫院,做科普講座…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這麼做,純粹出自他的職業道德。

他常常看到,醫院大廳裡,滿地躺著從小城鎮上來的病人家屬。

這些人,為了省一點錢,捨不得去旅館,也捨不得吃頓好的…

王東進就想:如果我們能做的多一點,病人和他們的家人,是不是可以生活得更好點?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事實上,無論醫生,還是護士,本質上不過都是一份工作。

但是,他們實際上所做的,已經大大超越了工作的範疇…

除了體力透支,同時,醫護人員也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

一邊是沒日沒夜的高強度工作,一邊卻是外界對他們各種各樣的不理解、不公平對待…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在朱良付身上,曾發生過一件,讓他久久都不能理解、忘懷的事。

有一年,一個老人家,因為併發症,不幸去世了。

家屬指著他的鼻子,又哭又罵:我想把你撕爛成碎片,都怪你把他害死了!

朱良付很委屈:哪個醫生,會希望有病人死了?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更讓他無法理解的,是老太太一邊罵,一邊還說:我最近血壓高了,你找天給我看看…

也就是說,儘管老太太知道,他是個好大夫。

但是,這絕對不會耽誤她跑去投訴朱良付,罵他是“殺人兇手”。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許多情緒失控的病患及家屬,給醫護人員們,有時候帶來的不止有委屈,甚至還有:人身傷害。

2020年1月20日,下午1時55分。

北京市朝陽醫院的眼科,一名暴徒持刀闖入,砍傷三名醫護人員、一名患者家屬。

傷人者的理由很可笑:花了錢,治療效果卻不好,得找個出氣筒。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受嚴重的陶勇醫生,是一個優秀的天才醫生。

年紀輕輕就發佈多篇SCI的他,極有可能,會成為未來世界眼科的領軍人物…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陶勇醫生傷前工作照

醫術精湛的他,善良得令人吃驚。

許多別處不收的疑難雜症、高風險患者、窮苦病患…在他這裡,一定能找到重獲光明的機會。

白血病患兒、孤寡鄉村阿婆、煤礦工人…就連艾滋病人,他都一視同仁,不曾拒絕…

有一次,陶勇醫生還主動給病人墊醫療費。因為,他不想看到有人帶著遺憾,逐漸失去光明。

他常說:放心吧,有我呢,瞎不了…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然而,這樣一個善良,又優秀到令人仰望的醫生,手臂多處被砍傷…

極有可能,再也不能拿刀…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當陶勇醫生醒過來後,口述了一首詩,最後一句是: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個人的臉龐。

最近的疫情中,也出現了不少醫鬧事件。

有些發熱病人,因為各種無理取鬧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故意撕下醫護人員的口罩,往對方臉上咳嗽、吐口水…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武漢某病人因索要口罩無果,對醫生猛咳

既然自己不好過,就乾脆把身邊的醫生、護士一起拉下水…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眾所周知,中國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是全世界幹得最累、待遇最差的存在。

薪水低、病人多、任務重;病人稍微不滿意,動輒就是無理取鬧的投訴;做多一個檢查,就會招來“恰爛錢”的誅心造謠…

可以說,我們的醫護人員太委屈了。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但是,當大規模的疫病戰爭,真正拉開序幕…

依舊是他們,在繼續貢獻光和熱…

(以下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央廣網、中新網等)

2003年非典時,鍾南山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

2020年的春節,年逾八旬的他,坐在餐車裡,衣不解帶,前往疫區中心實地考察…

當他亮相央視,解讀疫情時,還一度哽咽…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武漢金銀潭醫院,是這次抗擊疫情一線中的一線。

院長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秘密,也顧不上被確診感染的髮妻,留守在最前線,至今不曾離開…

他說:我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除夕夜,曾經抗擊過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提交了請戰書。

一個個紅色的手印,留在簽名上。

請戰書最後一句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86歲老專家董宗祈教授,照常坐著輪椅上班,坐鎮一線。

他說:我這一輩子,看病救人習慣了。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1月27日,廣州南站。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呼吸科主任黃東暉,乘坐上前往武漢的高鐵。

2003年,他是抗非戰役中的一員,當時他不幸感染、一度危重…

妻子臨別贈言道:關鍵時刻頂上去的,是真正的勇者。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1月22日凌晨1點多,武漢市中心醫院,王濤摘下了手上的手套。

由於長時間穿著密不通風的防護服,他的手被汗水浸皺成這個樣子…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1月25日,武漢第四醫院24名護士,在20分鐘內集結完畢,支援一線。

其中,95後小夥許漢兵,在防護服鄭重寫下:精忠報國。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在許多報紙、新聞、消息客戶端,我們看到了無數張令人鼻酸的照片:

有告別為女兒拭去眼淚的軍醫;

有為了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將長髮剃有因為穿戴過重的防護面罩,落下深深壓痕的臉龐;

有護目鏡短缺,於是換上泳鏡上陣的醫生;

有隔著玻璃門,寫下“我們一起安全回家”的護士;

還有圍著方便麵,當年夜飯的醫護人員…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事實上,無論醫生,還是護士,都像你像我一樣,是平凡至極的普通人…

他們會煩惱、會憂愁、會怕死…也有父母孩子,也是血肉鑄成的身體…

只是,當他們穿上了白大褂,就註定選擇了另外一種人生:生死兩忘,冷暖不休。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在紀錄片《手術兩百年》裡,有這樣一句話:醫學,實際上是人類善良情感的一種表達,它起源於人類最樸素的救助願望。

結合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講述醫護人員的太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