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为什么我的狗狗一听到电吹风的声音就嗷嗷叫,而别人的狗狗则可以处之泰然?为什么我的狗狗无论如何都不喜欢带牵引绳,到了训犬师那里一个星期就有所改变?很多养狗新手都渴望着把自己的狗狗训练成一个乖宝宝,也一直在努力实践着,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呢?大家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忽视了训犬最基本的方式:脱敏训练。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什么是敏感与脱敏,狗狗脱敏的目的有哪些

搞清楚敏感与脱敏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后面的实操训练,我们一起来看吧。

★敏感:

除了开头的几个例子,我们用一些更常见场景来解释一下敏感: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狗狗对小孩子、电动车、陌生人等特定的事物有着负面体验,一旦注意到这些事物,就会感觉不安,从而对着他们吠叫甚至追逐,表现出“反感、焦虑、恐惧”等心理,这就是所谓的“敏感”。

此时有些主人就会用呵止、牵引绳束缚甚至打骂等方式让狗狗停止吠叫和追逐。主人上述行为的确能够限制狗狗的吠叫和追逐,但这种限制只是暂时性的,小孩子和电动车以后再出现时,狗狗还是会对他们做出相应我们不喜欢的行为。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脱敏:

与上述的呵止、打骂等方式相反,我们通过正向的训练,让狗狗建立“原来小孩子和电动车并没有那么讨厌”的认知,狗狗的这种意识是永久的,无论以后何时再出现小孩子和电动车,狗狗也不再会吠叫和追逐了。

所以,类似让狗狗不再惧怕电吹风、让狗狗不再讨厌带牵引绳、让狗狗不再对着某些事物吠叫等“期望”,都是脱敏的最终目的。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狗狗脱敏的实例操作与脱敏的“三板斧”

下面,我们通过2个非常简单的实例来展示以下脱敏的奥义。

★项圈脱敏训练:

1、一只手拿项圈,另一只手拿食物,在项圈的对面,当狗狗嘴巴在项圈附近时给狗奖励;

2、然后过渡到狗嘴巴碰到项圈和穿过项圈就给奖励,让狗明白,只要它碰到项圈就会有食物奖励;

3、然后过渡到狗狗的头部可以穿过带上项圈后给奖励,再过渡到带上项圈给奖励;

4、反复多次,狗狗就会明白,戴上项圈就有奖励;

5、这时拿起项圈,不去诱导狗,狗会主动穿过项圈,此时持续给狗食物奖励,这时狗就喜欢上了戴项圈。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电吹风脱敏训练:

每次狗狗进食时一粒一粒给,同时把电吹风或者其它你想让狗狗脱敏的东西(一般是能发出噪音的东西)由远及近靠近狗狗,让狗狗把噪音和好吃的食物联系到一起,反复多次,狗狗就会意识到原来靠近电吹风还能得到食物。

通过上述2个实例大家不难发现,所谓的脱敏训练就是把所有狗狗敏感的事物与好吃的食物联系到一起,虽然一次两次训练很简单,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反复多次”这个耐心细致的过程,很多人就是急功近利才导致训练失败的。

如果狗狗对小孩子、电动车、陌生人敏感,可以把食物带到室外进行喂食,同样道理,由远到近,反复多次,逐渐过渡。综上,新手养狗大全总结了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

  • 淡化负面体验;
  • 建立正面体验;
  • 巩固正面体验。

也就是说,先把令狗狗敏感的事物变得弱化,通过食物的诱惑,狗狗会慢慢适应这个东西,然后再慢慢增强(比如电吹风的由远及近)。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养狗新手与职业训犬师之间的最差差距:把控奖励食物的正确时机

奖励时机错误容易发生一些风险,比如产生“抑制好习惯”的反向效果,打个比方,还是电吹风脱敏:

狗狗发现电吹风的声音,会表现出“时而叫时而不叫”的吠叫过程,如果在不叫(目的行为)的那几秒钟内立刻奖励,就有可能在狗狗刚要叫(非目的行为)时给予了奖励,此时的奖励就会反过来加强了非目的行为。每次奖励的时机不一样,狗狗就搞不明白到底是该叫还是不该叫;

但在狗狗知道了“不叫=食物”时,又应该延迟奖励,鼓励狗狗保持不叫,延长狗狗保持安静的时间,并且体现在奖励的不同时机上,也就是说,奖励的时机抓不准,等于白训练。

训犬师:狗狗脱敏训练的“三板斧”,是新手训犬的最基本方法

上述这两种不同的奖励时机与目的就是养狗新手与训练过几十只狗的训犬师之间最大的差距,这也就解释了文章的开头,为什么我的狗狗无论如何都训不好,到了训犬师那里一个星期就有所改变,所以:

  • 训犬师=有时间+有精力+有经验+以此赚钱;
  • 而上班族=没时间+没精力+没经验+但是有钱。

好了,脱敏训练的“三板斧”已经教给大家了,最重要的是,各位犬主一定要多多实践耐心揣摩把握准时机,争取早日享受脱敏成功的喜悦。但如果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训练狗狗的条件或者屡战屡败,就尝试求助当地有名的训犬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