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读高三,心中颇为疑惑,高考真的能改变人生的命运吗?

清史宴


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决于你的位置,选择和成绩。


作为记者,我长年上山下乡,体察民情,见到了太多鲜活的社会学案例,无数的经验告诉我,高考能够改变命运,但只能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

我曾经在城市的棚户区采访过一位城市底层家庭。

香港记者称之为鼠族,甚是形象。

这个家庭的居所,是在一个防空洞内,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夫妻俩以捡废品为生。


然而可悲的是,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比如什么破烂王的孩子成为高考状元。那是奇迹,现实是残酷的。


他们的女儿,在该市垫底的盲流中学浑浑噩噩,不好好学习,却沉迷TfBoys不能自拔,不出意外地,高考只考上了三本。


怎么办?是上还是不上?这是一个问题。你说不上吗?这孩子能做什么事情?继承父母的收废品事业?你说上吗?三本实在鸡肋,关键是学费还高,无疑让家庭又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有太多太多,前两年的传统媒体,叙述了太多寒门贵子的案例,而现实的情况是:寒门贵子是童话般的存在,更多的时候,寒门由于缺乏教育和眼界,造成了如此纠结的“三本局面”,犹如拼多多的坑爹货,费钱还不好用——花了一大笔钱,却买了一个垃圾。


那么你问,高考真的无法改变命运吗?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类人能够改变命运:

1.成绩优异,出类拔萃者。

这个自不必说,他们是高考的筛选对象。进了北大清华,学校会提供助学贷款,还有各种奖学金,总之可以没有障碍地完成学业。这类人前途往往一片光明,比起自己的父辈,不知道要高出几个档次。


2.成绩中上,选对专业者。

当你的成绩不是很好,那么专业就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欧美,贵族都会学文科或者一些冷门理工科,比如历史、生物之类的。在中国,这个情况同样适用。顶尖的,成绩特特别好的,可以搞学术;次顶级的,就是只能靠技术吃饭了,比如热门实用的专业,像法律,计算机等等。


3.成绩较差,但是混世能力极强者。

就像开篇的案例说的,这类人上大学,完全就是一个跳板。所以即便是三本,也要填报发达地区,因为机会多。比如杨超越,从一个盲流少女到娱乐偶像,就是这个路数。当然,杨超越还没上过大学,但是她的第一步是来到了发达的一线城市。所以,这部分人,也应该尽早到发达地区,看看有什么淘金的机会。


总而言之,高考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但是改变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人生的抉择。


佩子临


—1—

1993年,如果不是周同学硬把他从田里拉了上来,说xx高中不收补习费,已经帮他报了名,他现在就不会是县城里重点中学的名师Mr.张了。

张老师跟我共事八载,其间多次谈及此事,每每唏嘘不已。他说如果不是考上了师专,当了英语老师,他的命运只有三种可能:要不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民;要不就操起祖传手艺,跟哥哥一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豆腐;要不凭着一些小聪明在建筑工地上混成了包工头。

八年里,给父亲治病,送弟弟上大学,自己成家,张老师苦苦支撑。父亲病故,弟弟上班后,张老师没了负担,一狠心考上了华师大脱产研究生,之后,考到县一中,踏上了名师之路。

—2—

1995年,我表弟冬高考发挥失常,考了个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大专。他在校期间,苦练专业技术,练就一身好功夫。毕业前夕,位于深圳的一家跨国机械制造公司到学校来招工,冬一出手就被录取了,去了千里之外。

穷人家的孩子肯吃苦,冬本来又机灵,就在同去的一帮人里面脱颖而出了。从车间工人到跑销售再到高管,从广东分公司到上海的中国总公司,从国内到国外公司本部,他越走越好,现在定居上海。去年,把老婆孩子都带到德国生活,一年里,跑了许多欧洲国家,他女儿从小就行万里路,见识广阔,德语、英语说得很溜。

—3—

2010年,表弟冉从一个二本师范大学毕业,一时考不了编,自己带家教糊口。姑父很着急,托我帮他想办法。刚好我有个老师办了个私立中学,我就带着表弟去应聘。

起初,我老师挺瞧不起冉,碍于师生情面,答应让他试教一段时间,以观后效。

冉没有在校任教的经历,硬是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跟有经验的老师学、自己揣摩,在学校站稳了脚跟。

现在在同学科老师中拿一类工资,最高班主任津贴,前不久,还提拔为学校中层了。

—4—

2006年、2008年,和我同村的初中时我教过的一对兄弟,先后考上了武汉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

他们的父亲2006年在外打工,积劳成疾去世了,家里底子特别苦,俩孩子面临失学。我父亲找了一家报纸,登了一则求助信息。一位武大毕业的好心人资助了他们,兄弟俩顺利完成了学业。

哥哥现在办起了公司,弟弟也考进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了一名法官。把母亲接到了市里一起生活。

—5—

昨天,我去加油,碰到初中同学。他原先是加油站站长,现在跟公司领导闹翻了,把他帽子撸了。

不过,他根本无所谓。他依然牛气哄哄,因为他儿子是去年的全县理科状元!在中科大读着最好的专业,前途一片光明!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父亲骄傲呢?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高考肯定是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命运的,它的影响力甚至不止于一代,可以及于下代。考上好学校,选择了好专业,一生就会不同。高考更重要的是机会,一个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机会。即便没有考中也一样可以过好这一生,但考中之后的风景永远不会亲见,无法想象。

剑客谈教育


下面就通过引用高三几位舍友的例子来说这个问题。

●高三发挥失常舍友.

上高三时候,我们宿舍有一位平时学习成绩挺不错的舍友。这个舍友是我的初中同学,她在上高中的时候去成绩也是挺厉害的,经常能排在班上前10名,高三时候经常是理科模拟考试考在580、 590的分数。本来按照往年的惯例,他的这种分数是能够轻易考上985高校的。

因为这位舍友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为人也很好,所以他就被班主任任命为班长。平时大家如果有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向他咨询。贵州舍友和我是初中同学,并且关系也挺不错的,所以平时如果有不懂问题的话,我也会向他咨询。

在参加高考前的两天学校方面给大家放两天假放松一下。在放假前班主任给大家做了一些动员,让大家在这两天不要太过用功的学习,可以打打篮球放松一下,但是也不能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偶尔也要看一看书本,但是不要深入的去学习。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宿舍里面的人经常去学校操场上转悠,也会去篮球场上打会篮球,有时间的话也会去宿舍里面看会儿书。

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天,大家都去教室联合对答案进行估分,从这位舍友的神态举止中,我得知他这次高考考砸了,从他的口中得知他那个时候已经想复读了。虽然他口中说的想复读,但是最终他还是给自己填报了志愿,最终他是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了。

这位室友其实是很可惜的,如果他能够正常发挥的话,考590分能够在省内考上西安交通大学或者是西北工业大学。后来我分析了一下这位舍友高考考砸的原因,可能是他在心态上没有能够调整好。



●高三估分严重失常舍友.

当时宿舍另外一位舍友平时成绩在班上处于前五名。这位舍友比较神奇的是他平时一有时间就在操场上打篮球,其他同学都在教室努力学习,但是这并不影响成绩,他的成绩依然在班上那么好。

他高考估分570分,填的第一志愿是省内的长安大学,当时大家还担心他估分估的高了。哪知道后来成绩出来后他居然考了630分,就这样被长安大学录取了。我想如果他知道自己考的这个分数去填报的话,估计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名校都是能填报的并被录取的,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当年是估分制度。


●报低舍友.

当时我们宿舍另外一个舍友也是挺可惜的,他是以570分的高分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要知道西安理工大学当年在陕西省是第二批次录取,也就是它是一所比较强的二本高校。当年陕西省理科一本线是527分,二本线是490分,周围设有570分的高分,是可以填报陕西省内除了西安交通大学外的所有高校的。但是当时因为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先估分再填报志愿,可能这个舍友在给自己估分的时候比较保守,所以就填报了一所二本院校,并且被这所院校给录取。

我想如果这位舍友当时是知道自己分数后再填报志愿的话,他肯定是不会去填报西安理工大学这样的高校,而是会选择省内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这些985、211工程大学的, 那样的话这位舍友的命运可能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饕餮视听


我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现在都上小学4年级了,有时我就跟老爸感慨说,仅仅是隔了一代人,生活环境就差别如此之大呀。那个时候,他们是“集体种田”的时代,后来才有包产到户,他们小时候的学习和志向,和他的孙子辈,是如此天囊之别呀。

我老爸想不到,60多岁的时候会到北京来生活。而这样的改变,就因为儿子通过高考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也就是说,高考能改变命运。

对7080年代的人来说,尤其是对农村人来说,目前依旧只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它的分量还是太重了。

只不过,现在越来越多人通过外出工作,好好工作,即便高考没改变命运,也通过移动空间,通过学习技能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只不过,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对90后来说,对00后来说,社会阶层固化是不是更严重了?考上大学之后找份工作,上升渠道越来越少了?没考上大学,技术壁垒越来越坚硬了。那些创二代,官二代,明星二代,银行医院等优质工作都因为圈层关系,把底层家庭的孩子残酷地挡在外围。

年轻人的公平就业机会,年轻人的公平成长机会,会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高考能改变命运吗”成为一个可提出的问题,其本身就是一个悲哀。

小孩的学习任务不算很轻,老家拼高考的氛围比20多年前我高考时还惨烈,我们看不到上大学能改变命运的光明前景,但我们依旧在高考的路上奋力拼杀。

我们依旧还在过“高考”的独木桥,环境的改变是多么缓慢!

那些晚上加点学习,周末几乎没有休息,只会做高考模拟题,只会死记硬背的高中毕业生,是多么可悲呀。更是大人们的可悲,教育工作者的可悲……


财经作家邱恒明


我觉得不一定 虽然高考是同时考的 但各省的卷子分数都不一样 每年靠进北京清华的有多少是北京的?我们主任老师天天给我们灌心灵鸡汤说我们有优势但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一个北京户口就能改变很多。张雪峰老师也说过山东河南一些省的孩子考进985和211是很困难的。如果说高考能改变人的命运,我觉得这句话一定是北京人说的,高考改变一个北京穷人孩子命运的几率远远大于改变一个山东穷孩子的命运。我的初中同学让我最深刻的一男一女 男的本来学习也不错 听说不能在北京中考初二回了河北。当我遇见他时他说他现在基本不学了 一个班80多人 考试作弊都能拿手机搜很多人还是懒得找 现在就打算以后随便找个能进的技校就得了。女的回了山东本来学习不行到了那里没过多久就退学了 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朋友回到北京打工 大概一年后回到老家结婚了。我的那个男性朋友如果也能受到北京的待遇 他还可能自生自灭随便找个技校了吗?那个女性朋友以前是我的同桌虽然基础差但是还是会经常问人问题的 如果她也可以受到北京的待遇她会这么早辍学打工结婚吗?那些说高考真的能改变人命运的我觉得大概跟我一样是北京人 要么就是外省的学霸级别的人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就行了以后自己能吃到饭就行了。但有没有想到别人呢?


qzuser28149012



这个话题好沉重啊,太广,我也不敢说,还是老规矩,说说自己吧~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文化,从小我把就教育我要好好学习,等以后出人头地,然而让他失望了,我大学毕业后,目前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小职员,那么和我一起长大没有考上大学的小伙伴现在在干什么?


一个富二代天天各种玩,全国各地旅游,没读书,因为可以继承他爸的水泥厂;


一个和我一样的,没读书,目前在做一个商场的导购,(这里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


我的读书算不上改变命运那么大,但我目前来说也是比较知足的,当导购的小伙伴每次和我聊天,都会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习(这是过来人的心声)~



有很多人说,努力吧,高考是唯一一次你和富二代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有人说,你考的过富二代也并不过富二代;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作为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想过拼的过谁,我们只想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其他的爱谁谁~


你好夏都


在我们上大学那个时代,高考真的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毋庸置疑。

当时高考的政策是,高考之后,考上大学,就是干部身份,国家包分配,而且基本都是分配的还都可以,基本上是学有所用,这真的是实实在在改变人的命运的。

干部,意味着可以提拔。

工人,干到头,也只能是技师。

当年我们班高考,有2/3考上大学,现在在各个部门也都可以。那些没考上的,成了工人,实实在在互相拉开了档次。

再往前捋,都说什么老三届大学生啥的,那更是各单位的精英,很多开创性工作都是他们带头出来的。

再比如,我们上学时的老师们,基本都是农村考出来的师范生们,他们来了以后,看着教学氛围就是不一样。后来,这些老师大部分都积极主动调离学校,也都成了一方诸侯。可如果当初考不上呢,他们最有可能就是还是农民。

有人说,现在的高考,给人生带来的改变很少,那应该是不对的。不管怎么样,上一个好大学,对人的见解和学识永远是全面提升的。毋庸置疑。

有机会,还是要多学习!


Longsuixinyuan


我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你,的确是!!!

父母都是农民,以前不好好学习,父母就把我带到地里面,大夏天的,打农药,除草,掰玉米,反正是农村能干的都干了!

我去年毕业了,现在在央企工作,回想起以前的情景,潸然泪下,不过好在,我父母思想比较前卫,我母亲告诉我们三个孩子:“只要你们读书,家里就是砸锅卖铁都得让你们上,必须牺牲我们这一代,我跟你爸都老了,这辈子就是个农民,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变化,你们还年轻,之后都得成家,到你们孩子手,不要像咱们家这样,要啥没啥!”现在想想,我们几个还是比较幸运。

经过这些年的读书,自己深感高考的重要性,个人觉得高考的时候其实人生已经分出了三六九等,你要是上清华大学,至少遇到的学习知识水平,都是属于国家前列的人,有些人会说,我上本科会考研究生,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考研究生的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这句话没错,但是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是全日制学校的,大家同时学习,别人比学的比咱们好,这可以说明至少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咱们强,所以这些人上大学之后的生活平台肯定要大一些!

所以高考很重要,一定好好学习,高考可以说大家人生的第一个起点,比较公平,谁有能力,谁上,这有可能也是这辈子遇到最公平的事,好好把握吧!


萧水湘凌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虽然高考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通过高考这道相对公平的途径,为改变命运创造了更多机会。

我是农村的,我的邻居夫妻都50多岁,生养了二个女儿,丈夫十多年前得了腰病基本不能干重活,靠妻子帮人打杂,以及亲明帮助,使大女儿高中毕业后考上福建医科大学本顽连读。去年毕业后,不但顺利被市医院招聘,而且处了一位据说家境不错的学长做男朋友。春节回老家到他们家座会儿,得知他们末来的女婿让出一套房,请他们到城里住……

类似通过高考改变了一家人命运的倒子在农村还很多。


福建漳江湾


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村孩子来说,我觉得高考可以改变命运。

我就是高考的受益者,我是70后,地道的农村孩子,兄弟姐妹多,家里条件也不好。不过,等我上高中的时候,已经不那么困难了,因此我才有机会上学。我的高中同学大多是像我一样的农村娃。我们都很努力地学习,不然,就只能回家种地。抱着一个很朴素实在的念头,就是将来可以不用下地受苦,能吃上公家饭,成为商品粮,大家都是挑灯苦读。相对于在地里干活时的风吹日晒、那种身体上的痛苦,在学校里学习时熬个夜起个早、多做几张试卷,那都不算什么苦,甚至还是享受呢!我是93年高中毕业的,我上了师范成了老师。我的很多同学也都如愿以偿,分布在北京、广西、海南、深圳等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在为更美好的生活打拼着努力着。如果没有高考,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只能是早早地结婚生子,然后辛辛苦苦地从地里刨食。现在很多农村连地都没有了,很多人只能外出打工,虽说也能生活得不错,但是毕竟要承受更多的艰辛。

对于现在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依然是改变命运的途径。如果没有高考,没有文凭,大家可以想一下对农村孩子来说,进入更高的层次的途径还有别的吗?不要说什么自主创业,对于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创业资本的农村孩子来说,那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唯有高考能公平公正地,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依靠自身的能力进入大学这个高等学府,去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增长学识,提升能力,去成就更完美的自己,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大家可以看看,那些早早辍学的孩子们要么就是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家啃老,要么就是早早到社会上打拼备尝艰辛,要么就是结婚生子重复着父辈的生活,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我们所说的改变命运,是希望能过得越来越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幸福的家庭和事业,有高远的目标和追求,有卓越的见识和眼界。对农村孩子来讲,高考虽不是唯一的途途径,但是唯一的捷径,要想做到这些,高考是最近的路。

所以,别再说什么读书无用了,还是把握住高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