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存款利率为什么比国有银行高?

乐当家680909


一、央行鼓励利率市场化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应该是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随着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金融机构“规模即效益”的传统经营模式将不可持续,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树立起“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加快转变经营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二、提高存款利率是小银行竞争的法宝

六大国有银行,因为存款基数大,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的话,资金成本就会大幅度攀升,而城商行、农商行等小银行,公信力、资金实力、网点数量,甚至人才质量都无法与大银行相比,那么在存款利率上想办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

但从实际操作看,城商行也不会明目张胆直接给出很高利率的存单,举个例子,比如银行三年期的定存,基准利率是2.75%,但是很多城商行都可以达到3%以上,但再高就比较少见了,他们会采用返现金或者赠送礼品的方式来提升“实际”利率,比如1万返个50就很多了,另外前段时间,新闻还爆出浙江那边有存款送猪肉的,这都是小银行的营销活动。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相信经常去银行存款的朋友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明显要比那些国有大银行的利率高。比如同样是三年期的普通定期存款,国有商业银行给的存款利率基本上都是在3.85%以内,但是同样的金额,同样的期限,很多城市商业银行都能给到4%以上利率,甚至4.5%以上。



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利率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距还是相对比较明显的,看到这很多朋友都表示不理解,同样是银行存款,为什么城市商业银行给的存款利率会比国有银行高出不少呢?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城市商业银行之所以比国有银行给到更高的存款利率,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场竞争的结果。

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银行,各个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从整个市场行情来看,国有银行的竞争力要比其他银行强很多,这里面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很多,全国各个角落都有。除此之外,这些国有商业银行有很多大客户,比如政府存款,金融业存款,大型国有企业存款,或者其他大企业存款基本上都选择这些国有大银行,所以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而相对来说,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营业都会有一些限制,他们不能在全国开展业务,只能在本地区开展业务并吸收存款,所以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网点都是很少的,针对的客户群体也比较小,而且很多都是以中小客户为主。所以这些城市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要比国有大银行难很多。

在这种竞争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如果城市商业银行给到的存款利率跟国有大银行一样,那么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所以为了能够从激烈的存款市场竞争当中分到一杯羹,他们只能比国有大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这样对用户来说才会有吸引力。

第二、利润考核机制不一样。

目前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都比较小,网点也比较少,所以他们的利润考核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吸收存款过来,然后把钱贷出去从中赚取利差,只要他们的贷款利率比较高,对应的就可以给到更高的存款利率。

但是目前很多国有大银行的利润考核并不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么简单,现在国有大银行基本上都实行的是FTP。FTP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它就是银行内部版本的同业业务,对于这些实行FTP的国有大银行来说,各大支行吸收存款之后会按照FTP的价格转移给总行的资金调配中心,支行给到用户存款的利率跟FTP的差价,就是支行的利润空间。

而目前各大银行的FTP其实都不是很高,大多数银行都是在5.5%以内,这意味着如果各大支行给到用户的存款利率比较高,他们的利润空间会很小,甚至没有利润。所以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很多国有大银行支行在吸收存款的时候都不敢上浮太高的利率,要不然所有的活都白干了。


贷款教授


目前我国银行大体上有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近400家农村商业银行。

六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共12家,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

政策性银行:1994年中国政府设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城市商业银行,国内一共100多家,比较知名的有: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贵阳银行...

城商行、农商行和国有银行本来就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不是一个体量,从设立的初衷来看,也是不一样的。

城商行起源于城市信用社,后来逐步改制到城市商业银行,网点开始走出城市,迈向全国。农商行起源于农村信用社,后来也是类似的发展路径。但其立足的根本,还是原先的城市和农村。

既然和国有银行相比,不是同一起跑线,有先天的弱势。说白了,就是信用比不上国家背书的国有银行。

所以,吸收存款时,只能用高于国有银行的利率来揽存。同时,放贷时,也只能和国有大行进行差异化竞争,要么放贷利率低,要么给资信评级低于国有银行放贷标准的公司或个人放贷,给自己以更高的风险敞口。

后来,为了支持城商行发展,资本市场也给城商行绿色通道。目前A股上市的银行一共有36家,其中有13家城商行。

宁波银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没有跌破净资产,最近10年走出了长牛行情!

今后,随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推动,国有大行和城商行之间的息差水平将逐步趋于一致,业绩将成为拉开银行梯队的主要标准。


丁臻宇


城商行的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符合经济学常理,欣奇曾经在股份制银行工作,城商行的存款产品利率高,灵活度高,可以说是我们股份制银行强劲的竞争对手。有几点因素决定了城商行存款利率普遍较高。

一、经营成本较低

总体上看,城商行的经营成本比各大国有银行要低不少。这主要体现在网点数、职工人数、产品规模等重要指标上。经营成本低意味着城商行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的运营开发上。以大额存单为例,如图可以看出,城商行的收益利率普遍比国有行高0.2-0.3%。

二、通过高收益弥补商誉劣势

通过高收益产品吸引客户是城商行一贯的营销手段。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试问,如果是同等利率,你会购买国有银行的产品还是城商行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利差看做是城商行弥补商誉上的劣势所做出的牺牲。

三、利率市场化的经济体现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正逐步放开。当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央行给定的基准利率;二是基准利率基础上,允许各家银行在一定区间内浮动,浮动多少,择取决于银行业自律机制机构。而城市商业银行因为产品规模较小,产品设计上相对灵活,在定价上能够承担起较高的利率。


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各家银行存款产品利率不同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于现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类产品可以放心大胆地投,理论上哪家的收益高就投哪家,但最好投资额度在50万以内,超过50万建议分散投资不同银行的存款产品。


欣奇理财师


如果不在存款利率上想办法,那么城商行的存款哪有可能维持的住啊!对于储户来说,只要存的是存款,其实根本不用担心银行违规。即使银行未来被处罚,这个存款也会全额兑付的。

现在有134家城商行,总存款31.8万亿元,还要除去上市的城商行就占据了存款的绝大多数,剩下100多家城商行其实存款数量非常有限,拉存款难度很高

银行的竞争,现在是半市场化竞争阶段,如果是全市场化了,那么就同其他行业一样,各自角色分工,不会都做同质化强的全业务。如同一家新开的酒店同全国连锁酒店竞争,对方有线上线下全国订房热线,有标准化服务,有品牌美誉度,还有各种附加的合作优惠和积分优惠。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将价格降低点,然后做成特色酒店,否则怎么去拉客啊?

德先生给大家讲讲城商行的存款历史上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说城商行都是主要活动在本地区域,是由本地政府进行扶持的。那本地政府会要求一些能管住的机关和地方企业,将存款账户还有发工资等事务全部交付给城商行,来扶持他们的发展。这是传统上城商行的存款来源。但是这两年本地政府也缺钱啊,同时国家也不容许采取这种垄断保护性措施,其他的大银行根深蒂固,也不断蚕食着过去保护区域。所以城商行必须要从市场上去找存款,真正商业化措施去拉存款。

但是在市场中进行自由竞争,去揽存款的时候,它的困境就展现出来了。

A.分支机构少导致不能全国支持客户的业务需求。客户除了存款需求,还有汇兑、支付、信用卡等等需求,但城商行不可能像大银行一样,给予客户所有需求的满足。

B.银行产品线少导致能给客户提供的产品少。即使是存款产品,也不一定有大银行更加丰富。另外还有理财产品,那就更加比不上了,还有各类中间业务类产品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C.人员专业能力差,IT技术系统薄弱,这也是相对降低的服务质量。例如城商行的网银系统永远不可能比上大银行,城商行的专业人才综合能力也不可能有大银行又多又高。

在这种情况下,城商行肯定得从存款利率着手。在存款的竞争中,利率是最大的一件武器,也是一力降十会的决胜武器。所以城商行会设计各种拉存款方法。例如送礼品啊,送积分啊,存款贴现呀,或者直接向当地银保监局要求扶持发展,让城商行发行一些高利率存款产品。

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一些高利率产品,大多数都有小银行,例如城商行,农商行,新型互联网银行发行出来的。这些发行其实是经过当地银保监局的首肯的,当地政府的金融办也会协助城商行的忙,给予更多的优惠和照顾,以扶持他们发展。

其实大商业银行钱也在改变思路,也不在拉存款上进行激烈的抢夺。他们更着重的是要做好投资业务,金融理财业务以及同业业务。尤其是同业业务,大银行的想法就是让这些小银行去拉存款,他们直接可以从小银行拿来资金,用起来就可以了。

未来也有可能像美国一样,大银行做的是全牌照的银行业务,而小银行慢慢划分各自特色,有的成为储蓄银行,有的成为小额信贷银行等等。尤其是目前的城商行,向储蓄银行发展的可能性更大。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这很正常,反过来如果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要是高于其他地方中小型银行,那对这些小银行的揽储来说,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境地。我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工商银行比你们当地的城商行三年期存款利率高很多,你还选择城商行吗?

利率水平较高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地方中小型银行的优势,也是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反映,特别是在个人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方面,更是承担着利率市场化的重要角色,国有大行与部分城商行的利率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不同银行类型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大额存单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城商行各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在50.55%-53.76%之间,农商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52.92%-53.33%之间;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居中间水平,其中股份制银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47.35%-50.27%之间,外资银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46.98%-52.53%之间;国有大行(除邮储银行外)处于垫底水平,各期限上浮幅度均未达到50%,一般都是在43.09%-47.70%之间。

很明显,不仅仅是城商行的各期限存款利率水平高于国有大行,其他几乎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也都高于国有大行,尤其是目前为止存款利率水平最高的民营银行,它们的上浮幅度甚至可以接近100%。总之,国有大行的品牌知名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是其他任何银行比不了的。因此其他包括城商行在内的普遍有负债端压力,进行高成本负债也属正常。


东震木


朋友们好!

城商行存款利率确实比国有大型银行高一些。这个主要原因就是城商行资产规模较小,营业网点少,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因此,只能是提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过来存款。

1

城商行存款利率比大型银行高一些

现在来说,一般城商行存款利率比大型银行高一些。现在一般大型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巨大,营业网点多,知名度很高,因此,获得了广大储户的信赖。因此,一般如果利率一样的话,好多储户首选都是去大型银行存款。


因此,一般城商行都会提升存款利率,这样就能够吸引一部分客户来城商行存款了。比如下面是锦州银行存款利率表。

从中可以看出来,锦州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是3.63%,而一般大型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也就是2.75%。因此,可以看出来城商行存款利率还是比大型银行稍微高一些。

2

城商行利率较高的原因

城商银行的利率比大型银行稍微高一些。这个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商行为了竞争存款的需要而提升的存款利率。

现在来说,城商行一般规模较小,营业网点也比不上大型银行多,而且知名度也没有大型银行高,因此,城商行的竞争力是比大型银行弱一点的。

如果城商行与大型银行利率一样的话,那么很多储户都会把钱存到大型银行的。即使是城商行比大型银行利率高一点点,好多储户也是不会把钱存到城商行的。

因此,城商行为了开展业务的需要,一般都会提升存款利率,而且提升幅度一般还是比较大的,这样才能够吸引储户到城商行去存款。

3

城商行存款也应该放心的

现在城商行日常经营也是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监督管理之下,如果平时有违规的地方,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都会及时进行管理和处罚的。

因此,现在去城商行存款也是可以放心的。而且只要是存款就能够享受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万元以下的存款就可以获得全额保障。

因此,去城商行去存款也是应该放心的。

4

结论

城商行一般规模较小,知名度不大,竞争力比较弱,因此城商行一般为了揽储的需要,就会提升存款利率,这就是城商行存款利率高的原因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网上的商品为什么比实体店便宜?淘宝的东西为什么相对比京东便宜?

首先,面对的客户群体不一致

网上的商品它是面对全国乃至全球,而实体店它只面对社区。也就是说实体店受客户群体限制,它无法做到薄利多销,而网上商品截然不同。

城商行受区域限制,仅限于某个城市或某区域,它的客户群体就相对有限。而国有银行全国都有分行,都可以开展业务,其客户群体较为广泛,这里没人存款,那里有人存款(国有银行更加注重的是机构和工商企业存款),它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城市或区域。

因此,城商行应当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招来客户,要不储户没有必要在城商行存款,选择国有银行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取钱办手续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

其次,提供的金融服务不一致

在淘宝里买个东西退个货可能要整半天(跟商家瞎扯),客户也通常懒得退款,而在京东服务相对优质,特别是自营店。因为京东提供相对更好的服务,所以价格就可以相对的提高,同样有客户光临。

城商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相对不完善,比如办个手续比较麻烦,通常不能网上办理,或者得回到某个特定的城市(没有分行)所致。而在投资理财方面,城商行很少提供自产自销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都为代销产品。

国有银行截然不同,不管是存款还是理财,以及相应的手续都较为简便。那么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用户群体庞大的前提下,它就没有必要过度注重存款利率的高低,特别是工商企业和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和投资机构),即使低利率,它们也会选择全国性银行——为更大的群体考虑,使自身业务变得更加简便和有效用。

最后,信用风险不一致

国有银行破产倒闭极为困难,毕竟存在“大而不倒”的理论。也就是说,在国有银行里存款几乎是没有风险的,不管资金是否超过50万。

而在城商行里存款存在相应的信用风险,比如城商行会不会破产倒闭?假如倒闭了,存款超过50万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使没有超过50万,对于存款人来说也是存在其他成本,比如需要办相应的手续或等待时间,那么这就是相应的成本。

因此,任何事物价格的高低都有它本质的原因,我们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应停留在表面。


三人聚众


城商行的全称是城市商业银行,其前身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信用社,当初的定位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因而一般控股股东都是地方政府,也就是说本质上还是属于国有或国有控股的银行。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及改制,如今,我国共有134家城商行,它们不仅为企业服务,也为居民提供一般性金融服务。截止今年上半年末,我国城商行总资产规模为35.98万亿元,占行业281.58万亿元总资产的12.78%。

尽管城商行这些年也得到了发展壮大,但是相比国有6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还是比较弱小的。由于地域限制,其普遍表现为资产规模较小,信用等级偏低,资本实力偏弱,要想与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争夺储户,只能以提高存款利率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此外,我国逐步放开了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为城商行高息揽客提供了客观条件。

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城商行尽管规模较小,利率比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高,但是储户存款还是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只要在50万元以内的本息都是保证兑付的。所以,只要储户资金在50万以内,选择城商行的存款性产品都是安全的。


独孤求白先森


你说的没错,一般说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比大型国有银行要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看,大型国有银行仍然是最赚钱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很难和大型国有银行竞争,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城商行的存款利率高?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存款放在高利率的城市商业银行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银行存款可以说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我们的工资是通过银行代发的,我们的移动支付也是通过银行卡充值的,我们投资理财的资金也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所以只要用到钱就离不开银行。

只要把钱放在银行里,就应该有利息,不同的银行给的利息不一样,所以我们也就有了选择的权利,那么在我们存款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银行呢?

有人认为,在大型国有银行存款更安全,所以利率低也要存到大型国有银行,有人认为现在实行存款保险制度,50万元以内的资金存在哪个银行安全性都一样,所以要选择利率高的银行,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呢?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了解为什么不同的银行利率会有差异,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利率市场化是银行存款利率差别的基础

在以前我国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都是相同的,因为那时候利率是由人民银行指定的,随着最近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各家商业银行才开始制定了差别利率,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每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存贷款利率,所以大型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就可以各显神通了。

2、银行的运营成本是决定利率的关键因素

既然银行存款利率可以自己说了算,那么谁的运营成本低,谁就可以给出更高的利率,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对一些新成立不久的银行来说,还没有老债务,因此它的运营成本更低一些,这样他就有更大的利率空间,利率高一点也是正常的。

3、市场竞争是利率差别的根本原因

银行也是企业,他也需要赚钱,如果能够低利率拿到存款,哪家银行也不愿意把利率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口碑不如大型国有银行,如果存款款利率不高一点,谁还会到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呢?所以利率差别主要还是由于竞争造成的。大型国有银行之所以更赚钱,主要还是对公业务比较多,个人存款占比少,而惩治商业银行主要还是靠老百姓存款生存。

最后说一下利率差别和存款安全性的关系。

现在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因此无论存在哪个银行,只要在50万元以内的本息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者完全可以选择高利率的存款,但是,银行存款利率高,他的贷款利率也会高,相应的回收风险也就变大。

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风险是可控的,但是如果遇到特殊的经济情况,银行确实会存在倒闭的风险,虽然我国暂时还没出现,其他国家银行破产已经成为常态,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今年已有4家银行倒闭,所以警觉性还是要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