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诗意”捐赠,你支持CCTV《诗词大会》做一期日本专场吗?为什么?

知行和逸


《诗词大会》是基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是发展与创新。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从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中波取营养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诗词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精髓。

在此次疫情中,日本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在捐献物资时,使用了诗词,可见中国历史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有多深。

具体说到做一期日本专场,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做为文化的交流,我们可以邀请那些喜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学者参与其中,更多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增进两国的文化流交,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王玉洁507


支持,非常支持!

最近,日本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最近的一批物资上的文字则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一句“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甚至还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在这些取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蕴深厚情感丰沛的诗句的对比之下,我们一次次重复、喊成口号的“武汉加油”倒显得有些贫瘠了。

当国家危难之际,或许不该文质彬彬地抒情,而值危急存亡之关头,如果没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没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许多人的故事该藉何传之久远,又会少多少壮烈。如一位学者所说,这些诗“火的不是时候,却也正是时候”,这或许正是一个好的节点让我们思考,明明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怎么在别人侃侃而谈时我们却词穷了,而日本又是什么时候习得这些技能的。


磨磨大王


不支持!记在心里就可以了。这种策划,无论是西方压倒东方,还是东方压倒西方,都是愚蠢的!不仅不会增进国际间的团结,还会显得中方不矜持……给他们支援一些口罩没意见,累死而不往非礼也!

国家电视台策划这台节目的话,有失国格,不是这些物资就轻易能化解,过去中日战争所带来的伤害!


语者叶扶疏


“诗意”没法传授,诗词大会也不过是只得其形。

建议国家增加一些科学科技地理类优质节目,这几年过分侧重人文了!

古代诗人大部分都是官员,因自身际遇有所感悟而不吐不快,并不是无病呻吟!

今天我们空口白牙坐而论道,是不是有几分耍嘴皮子的不厚道,空谈误国!半部论语治天下,书非越读越厚,而是越读越精,适当的人文熏陶可以有,但不要太陷入堆砌文化的泥藻里!


灞陵有酒


不支持。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驰援物资上,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NPO法人仁心会联合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驰援物资上,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舞鹤市驰援大连的物资上,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日本富山县驰援辽宁的物资上。这是最近霸屏的诗词。那让我们来看看出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唐朝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源”。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与你同穿那战袍“,NPO法人仁心会是一家在日华人组织,具有中国文化背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送柴侍御》意思是”虽分隔两地,但两地云雨相同,明月也不分两乡,可以共睹“,是由在舞鹤市港口振兴国际交流机构交流的中国人想出来的。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是由富山县经贸联络官孙肖原创的,孙肖在中国出生长大,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不可否认在这段抗疫时期,我们得到了日本这个邻国的帮助,而这一首首中国诗词也让国人内心感动,这代表我们越来越强大,可以平等的得到他国的尊重,如果我们还在清末,现实还会这样么。日本的"诗意"捐赠,我们心怀感激,但是为此而专门在CCTV《诗词大会》做一期日本专场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就算做专场,说来说去都是遣唐使东渡的唐诗三百首,那还叫日本专场么,那不成了唐诗专场了。


毛驴自娱


我不支持《诗词大会》做一期日本专场。可以邀请爱好诗词的日本友人参加,和中国的参赛者互相切磋、交流、学习。

日本古称扶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朝,两国人民就有交往,文化发达的汉朝,将汉文化传播给二万余里外的扶桑。到了唐朝,更是有多位学者、使者、僧人到中国留学,其中著名的有阿倍仲麻吕等,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使,非常喜爱中国的诗词,入唐后参加科举考试,曾任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和李白、王维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著有《古今集》。唐玄宗赐中国名字为“晁衡”,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 ,弘扬佛法,并将医学,天文、绘画等文化知识以及制糖、做豆腐等技术带到了日本,为倆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日本的奈良时代开始,因为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影响而仿照汉语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日本的诗、和歌、俳句和汉诗又有区别,多种长短句,更像汉语的词。江户时代汉诗的发展达到顶峰。时至今日日本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包含了诗、汉文的解释、创作等,可见中国的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多么深远。

日本的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汉字约有二千字左右。日本的和服起源于唐服,在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里有记载“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和服到现在成为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的民族服饰之一。日本人在出席婚礼、葬礼、宴会、庆祝传统节日等活动时都会穿上和服。

由上综述来看,日本文化既借鉴了中国的好多精华之处,又融合了自己本土的风俗、文化等,和中国诗词之类的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可以交流,学习,不适宜办专场。


沐曦9279671867


不支持。

搞不懂中国人为了几句日本诗就那么不淡定了。

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是中国人做的吗?这是日本人写的吧。

虽然也是汉字诗,但是完全是日式风格。

我们的诗词文化延绵几千年,大多数老百姓虽然诗歌学得不多,但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还是会的。

你要发现日本人给我们送礼的都是机构,找几个人写几句诗经怎么不会。

没必要刻意做什么专场,本来就是很普通的事情。


谈笑阁


日本专场?是日本的诗词专场还是中国诗词文化对日本文化有影响的相关诗词专场?或是中日共知的诗词专场?

支持我是会支持的,人一定要记得历史,人也一定要记得感恩,不可因此失彼。



我是支持的,与诗有关的事情,那就通过“文会”来处理,这是中华的传统。

送礼物再添上几句寄语,是礼貌的行为,一见暖人心。这个特殊时刻,却冒出了很多争议,问题出在“诗”上。

先做一个假设,这些援助物资的包装上,如果画的是日本漫画人物(正能量的那种),这是日本擅长的、世界领先的文化,大家会有这么多看法吗?可能争议会少很多。功夫熊猫出了几部,花木兰也被美国拍了,在中国上映也没这么多问题吧,倒是抗日神剧被批得一塌糊涂。

这些引用的诗词,都是我们的,被日本用得恰到好处。问题出在哪,我们不像以前那样热爱诗词了,猛然发现在一直引以为豪的领域,别人可能做得更好了,感觉领地受到侵犯了。我们竟然还有“感谢你,冠毒君”之类的现代诗歌,对比之下,情以何堪!

十四年的抗战历史,何人敢忘,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无惧任何挑战,才能避免历史重演。我们以前弱在军工与技术,但文化从来没有弱过。

如果视这种诗意如糖衣炮弹,是底气不足吗,我们还有文化自信吗?如果把守望相助当成嗟来之食,我们还是礼仪之邦吗?

因此,我觉得有这么一场诗词大会,是好事,一是以我们特有的方式答谢世界各国的支援,二是顺势做诗词文化普及教育,三是通过体现顽强斗志的诗词,展示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气节,过去是这样,未来将还是这样!


渔火漫天


个人建议,可以做,但不能在疫情期间,将他们的捐助和文化交流混为一谈。可以在疫情结束以后,作为纯粹的友好往来举办。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存在诸多差异,但其文字的确发源生根于中国文化,存差异,求共通才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期待,千万不要牵扯任何的其他因素。

不过,真弱举办,怕中国需要多做准备了,不然到时有所示弱反而不美[微笑][微笑]在此,也请大家欣赏笔者在《日本的捐助和诗,民间的偶对和谐》中的原创偶对::

请看孙大圣2020的《日本的捐助和诗,民间的偶对和谢》::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涉谷春裳,外滩衣彩,(“涉谷”乃日本东京最时尚繁华的一个商圈。)

肩沐朝阳,足浴东海。(春乱花开之际,自可共同如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碧海万涛共天幕,

辞假同文无三邦。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