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絕不休戰。”

雖然《大秦帝國》六部一十一卷五百餘萬字筆者早已讀完許久,但是如今再翻開第一部《黑色裂變》重溫這部戰國時代華夏民主強勢生存的戰歌,這首由孫皓輝先生創作的大秦誓詞便重新縈繞在我的耳畔,洶湧在一顆激情澎湃的心頭。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是先秦時秦國軍隊真正的戰歌,也是筆者每次讀《大秦帝國》這部小說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的。秦國原本只是一個偏處於渭水河谷的西部小國,就算是秦穆公時期也只不過才“滅國十二,拓地千里。”遠遠不及當時處於中原之地的晉國和處於江漢之地的楚國。

當歷史的車輪邁進戰國時代,秦國由於歷經數代的內亂已然貧困極點。從春秋初期就開始立國的秦國,眼看著就要被由原先的晉國脫胎而出的新興的魏國所吞併,如果不是上天有眼,讓意志堅定有心強國的前線攻少平內亂繼承秦國的君位,

秦國當真要在內憂外患的邊緣走向崩潰從此消失在華夏版圖之上,洇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當秦國即將走向崩潰的邊緣之時,秦獻公執掌了秦國。秦獻公死了之後,秦國何去何從?是繼續向山東六國屈辱求和,仰著魏國的鼻息苟且偷生,還是發憤圖強救亡圖存?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而面臨這個抉擇正式以後明仔秦國史冊開啟華夏嶄新徵程的秦孝公。也許是堅韌不拔的毅力,決心強國的恆心感動了上天,是上天再一次向秦國睞青眼,一場聖主能臣的風雲際會,徹底改變了秦孝公這個秦國國君,也徹底改變了一個名字叫做商鞅的布衣之人。改變了秦國國運的運行軌跡,改變了華夏曆史最終的文明走向……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從公元前359年第一次商鞅變法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59年秦趙長平之戰結束。在這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秦國國君付出了多少心血?秦國大臣付出了多少精力?秦國的普通子民和普通兵士又付出了多少汗水,鮮血與生命,最終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地奠定了秦國統一華夏的霸業。公元前259年,絕對是華夏文明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雖然這一年日日夜夜都充斥著殘酷戰爭遺留下來的血腥之味,但是這種味道對於生活在春秋戰國之世看慣了腥風血雨的民眾來說,是那麼的微不足道而又值得慶幸!因為統一就要來臨了,再也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擋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經過春秋戰國長達500餘年的大分裂,大動盪,大變革,大融合之後。秦王嬴政最終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揮劍斬斷了縈繞在華夏天空中數百年散之不去的六國浮雲!這一年,是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年份之一。秦國在這一年完成了真正的蛻變——由一個偏處西部邊陲的華夏小國,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龐大帝國!而華夏也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中國第一次以整體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從秦獻公開始,在經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烈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嬴政!七世八位君王的長達一百六七年的不懈努力,秦國終於站在了時代的制高點完成了從秦國到秦朝的偉大昇華。可是令筆者和古往今來許許多多人唏噓不已的事,在完成這個昇華僅僅十餘年,大秦王朝竟然就在一群“烏合之眾”的不斷進攻之中迅速瓦解崩潰,風流雲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者做出過種種討論,但其結果總是不能盡如人意。西漢文學家,政論家賈誼在其政論名作《過秦論》中以一句“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來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在於“不施仁義。”這句話雖然說的猛一看上去一針見血,實則太過籠統,未免有些書生氣,從國家層面來講,站在政治的角度,何為仁義?明太祖朱元璋曾說:“吾治亂世,用刑不得不重;吾治平世,刑當自輕。”雖然秦朝初年的社會狀況與明朝初年的社會狀況不可同日而語,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崇明太祖朱元璋自國之時發出的感嘆,我們便可以從一個側面試著理解秦始皇的苦衷。僅僅只是站在儒家學者的角度說

秦朝“不施仁義。”因而導致滅亡,恐怕是站不住腳的!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那麼秦朝為什麼滅亡了呢?筆者沒有洛陽才子那樣有文采,寫不出如《過秦論》一般妙筆生花的文章。只能大言不慚地發一句議論:

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大秦帝國》讀後感:治國如逆水行舟,不興則亡!


秦始皇在世的時候,天下就已經紛亂不止,六國貴族復辟勢力此起彼伏,因此使皇帝才不辭勞苦的,一次又一次的出巡。他出行的目的是遊山玩水嗎?2000多年前的交通條件和交通設施,就算是皇帝整天車馬勞頓,恐怕也舒服不到哪裡去!

他的目的是要——震於殊俗。秦始皇死了之後,他的繼任者秦二是胡亥在其登基之初也曾效仿秦始皇巡遊天下,或許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威懾當時六國殘存的復辟勢力,但是他實在是受不了那種長途慢慢的風塵僕僕,車馬勞頓的風餐露宿。於是,他便自以為是的宣告“天下太平,朕當享樂。”開始自己醉生夢死的享受生活, 從那以後大秦王朝便不可阻遏的走下了坡……

參考《大秦帝國》《史記》《過秦論》《朱元璋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