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孩子認識很多字,家長卻說沒有特意教,這是通過什麼方法學會的?

高興媽媽聊育兒


孩子認字真不用刻意去教,這麼小的孩子如果強制灌輸一些東西,反而會讓他失去興趣。

之前看到一個問題,說孩子三四歲能認識1500個字,算不算是天才?個人認為只要方法得當,孩子提前認識這麼多字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有多少意義?

想要孩子認字,只要把發音和文字對應起來就行了,文字比較抽象,有些字寫法還比較相近,孩子很難記憶,怎麼辦呢?簡單!藉助圖畫。

看繪本是一個非常好的認字和學習的方法!孩子對各種色彩鮮明的插畫是非常感興趣的,如果是孩子自己看,他們會看的很快,只能看懂很淺的內容,如果是家長讀繪本,孩子也是很願意聽的。

我家孩子從上了幼兒園開始,每晚奶奶都會給她讀繪本(有了二胎,老大跟奶奶睡),有時候兩本,有時候四本,現在已經成了習慣,每晚不讀還不行。堅持下來的結果就是,孩子自己拿著繪本就可以自己讀了,而且很少出錯,有時候奶奶讀錯了她還會指出來!現在能認多少字我沒統計,反正那幾十本繪本都可以自己讀了。

其實我覺得,孩子並不是真的認識這些字了,只是把這些字跟圖畫看成了一體,跟經常聽到的聲音信號對應起來,自然而然就會發音,如果把一個字拿出來她未必認得。

不過,儘管是這樣,經常閱讀對孩子學習語言和文字都是大有裨益的!



成長樹下


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認識大量的字,確實與讀書多關係很大,此外,還與孩子的性格以及接收文字資源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記得我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有一次去開家長會,老師問我說,你每天都在家教孩子認字嗎?我說沒有啊,我從沒有刻意去教她認字。老師詫異地說,那萌寶怎麼認識這麼多字啊,今天下午在圖書館讓她上臺去給小朋友們讀書,一本字很多的繪本,她全都讀下來了,而且幾乎沒有讀錯的字。

我笑著說,可能是因為她在家讀的書比較多的緣故吧。

其實,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女兒已經能夠自己讀《長襪子皮皮》這樣比較厚的兒童文學讀物了,只是裡面有些字不認識,她要麼就問我,要麼就自己猜一個字音繼續讀下去,或者跳過去讀後面的內容。

我和女兒的親子閱讀歷程,是從她兩歲以後開始的。

在我女兒兩歲的時候,我給她訂了一份《嬰兒畫報》,還買了許多繪本。她很喜歡聽我給她讀書,最喜歡的就是《嬰兒畫報》,有時候,一本《嬰兒畫報》,會讓我給她讀好幾遍。大約堅持給她讀了大半年吧,後來,有一天,她舉著一本《嬰兒畫報》過來,說要讀給我聽。我看她一頁頁地翻開,讀完了內容就翻頁,每一頁的內容都絲毫不差。當時我非常驚詫,有點不相信她能認識這麼多字了,過了些日子,我才明白,其實不是她認識那些字,而是,因為我給她讀的次數太多,她只是記住了每一頁上的內容而已,如果把那些字單獨寫下來,她是不認識的。


但是親子閱讀,是對孩子的閱讀啟蒙,每天堅持給嬰幼兒期的孩子讀幾頁書,特別推薦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繪本,這對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很有幫助。

等到孩子大一些的時候,比如上了小學,就可以由親子閱讀過渡到孩子自主閱讀了。如果孩子感覺到閱讀有困難,那麼就要自主閱讀和親子閱讀交替進行。

我建議家長按照這樣的順序給孩子選擇書:繪本和兒歌、童謠、嬰幼兒雜誌——橋樑書、注音童話書或簡短故事書——簡單的兒童文學作品——較複雜的適齡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歷史和科學書——任何適合孩子讀的中外名著與大量的優質兒童文學作品。

前面我已經說過了,孩子識字的多少與早晚,與讀書多少有關係,但是也與孩子的性格偏好有關係。性格細膩多思、對於語言文字敏感的孩子,識字就早,反之,性格大大咧咧或專注力不強的孩子,識字可能就晚一些。

除了多讀書,讓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適當看一些動畫片,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和她(他)一起去認識戶外的一些招牌、廣告牌上的字,還有路標超市的商品標籤等等,有助於孩子的識字能力提高。

我女兒三四歲的時候,不僅僅是喜歡讀《嬰兒畫報》、《幼兒畫報》、各種繪本等,還喜歡看畫報附贈的動畫光盤,還有巧虎動畫(沒給她專門花錢買,都是從網上找的免費的看),小豬佩奇等等。我們家長不能覺得讀書好而看動畫不好,就只讓孩子看書。多媒體的薰陶效果,要好過單純的讀書。當然,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讓孩子迷戀上了看動畫片,而不讀書了哈。

題主說自己家的孩子,天天讓家長給他讀書,而他自己卻不認識幾個字,是因為你在讀書的時候,沒有和孩子互動,沒有讓孩子和你一起看書,而是,只給他讀書,他自己或許走神了,並沒有把心思集中在讀書上。不知你的孩子多大了,如果還是幼兒園學生,那麼不用著急,孩子早幾天識字晚幾天識字,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到了小學再認識字也不晚,而且,他樂意讓你給他讀書,證明他還是對書有興趣的,這是好事。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那麼,建議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讀書能力了。可以讓他看一些注音的童書,或者一些橋樑書,不會的字問家長或查字典解決。偶爾的親子閱讀時溫馨的家庭互動,但是孩子上小學以後,就該讓他學會獨立讀書了。


小作家起跑線


我家孩子就屬於認識字比較多的。

我曾經給孩子測試過,五歲多的時候,小學一年級的漢字能認識80%多,六歲時基本能自己讀字比較多的兒童讀物了,現在天天在家沒事就看書,玩具都很少玩。同齡孩子的家長也都說我們孩子認字多。

說說我們學習認字的經歷。



說起孩子識字的啟蒙,還得感謝爺爺奶奶。孩子3歲多的時候,爺爺奶奶陪孩子玩時,就裁了一些硬卡片,在卡片上寫上常用漢字,比如上下左右前後來去等等,邊跟孩子做遊戲邊認字,這些常用漢字在嘻嘻哈哈說說笑笑中就學會了,後來積累了好多好多的卡片。慢慢的孩子有了興趣,就越越認越快,越認越多,然後走到哪看到不認識的字就問這是什麼字,再後來我陪他看書,再到讓他獨立讀書,看得多了說得多了自然就認識得多了,因為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

我認為,我們家教孩子認字的做法,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手寫的字卡片,比買的印刷字體的卡片更有親切感和代入感。

爺爺奶奶手寫的字,雖然沒有打印的漂亮,但更親切更接地氣,也更能體現家長對孩子濃濃的愛,識字啟蒙過程像是非正式的做遊戲而不是死板的教學,孩子更容易接受。

2.識字過程是遊戲不是教學,順其自然,循序漸進。

在床上,在沙發上,而不是在桌前,孩子很放鬆的狀態下,像做遊戲一樣,循序漸進,不能帶著功利心。學會就會,學不會也無所謂,反正是哄孩子玩,孩子開心就好。老年人比年輕父母有的是耐心,急功近利是年輕父母的短板,也是孩子培養過程中的大敵。



3.充分的鼓勵,激發孩子興趣,建立孩子自信。

家長一定不要著急,否則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和厭學的情緒,一旦形成的話就很難再激發他的興趣了。孩子認識幾個字後,要給他充分的鼓勵,讓他有興趣繼續下去,畢竟孩子還小,建立信心最重要。

4.充分利用生活場景,隨時隨地學習。

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後,就可以利用他的興趣和好勝心理,隨時隨地教他擴大識字量。比如看到路牌“XX路”,公交地鐵站牌“XX站”,店鋪招牌等,對於孩子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字詞,學起來會比較快一些,而經常的接觸也是在隨時隨地的複習。

5.多多閱讀,鼓勵孩子提問的好習慣。

認識幾百字後,就可以培養孩子在親子閱讀中做主導閱讀甚至獨立閱讀的習慣了。不認識的字要勇於提問,家長要幫他解答但不必要求一本讀物中的每個字都認識,讓他通過語境猜字的意思,也是培養他語感和閱讀理解的過程。孩子會在閱讀中嚐到識字的甜頭,從而更有自信的去認識更多字,讀更多書,讓他征服的快感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識字早不代表今後語文一定好,上學前識字少也不代表以後語文不好。只不過,早認字可以讓孩子更早的建立學習的信心,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在一年級的學習中不至於因為不認識字而無法做題。

希望孩子們都能在玩中學,寓教於樂,輕輕鬆鬆掌握漢字。


海叔教育堂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兒子四歲時候已經能認識好幾百個常見字。沒有刻意教,而是在平時生活看路邊牌子,陪看圖書中自行記憶的。

第一 ,我認為這和孩子自己天生的圖形記憶力有關係,我兒子在不到兩歲時我給買他買了一套汽車標誌的小積木 一百多種汽車車標,教他識別,他竟然就短短几周都記住了,一百多個都能準確說出名字。當然 後來很長時間不看 他又基本忘光了。但是沒有關係,鍛鍊開發記憶力的目的已經達到。

第二,和孩子的性格 興趣有關係。我兒子喜歡工程車,喜歡看書 尤其非常喜歡各類工程車的知識類書籍 兩三歲已經愛看給小學孩子看的讀物,上面一堆文字的那種,然後讓我一句一句的讀給他聽,相反的完全不喜歡嬰幼兒繪本。

長時間下來 ,上面的所有文字他都看得各種眼熟。。 慢慢就都記住了。。。

第三 和孩子的求知慾有關係吧,有的孩子喜歡運動 對書完全不感興趣,讓看書坐不住兩分鐘,而有的孩子對這些知識非常感興趣 ,求知慾很強,這樣就很好教了 甚至不教人家都是主動探索,主動發問和記憶的。

所以綜上原因 ,孩子認不認字還是自身性格為首要原因,父母有意識培養是其次原因。如果刻意培養也無效的話就不用糾結,說明你的孩子應該有其他擅長之處 ,應該更注重他的優點。


美好世界悠然自得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很有發言權。

我小侄子和我大伯的孫子今年都5歲,都上中班。現在教育局規定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給教太難的東西,提倡快樂學習,所以對於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也就是做遊戲、玩玩具等身心方面的愉悅。我小侄子至今為止,數數僅限數到50以內,加減法都沒有學過。

但是同樣的情況下,我大伯的孫子卻能背二三十首古詩,常見的古詩他張口就來。會算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簡單的漢字認識不少,目測目前識字量在50左右。會成語接龍,一次性不帶磕絆地接十幾個成語是沒問題的。對於他的表現我們一度很驚訝,親戚們都忍不住誇他“小天才”,但是瞭解情況後才知道:“小天才”都是家長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

這樣的孩子,家長是怎麼培養的呢?我跟嫂子瞭解了一下,主要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灌輸,雖然學校沒有要求學,但是她總是見縫插針地把很多知識融入到生活中:

1、在日常生活中識字

嫂子說她經常帶孩子出去,路邊都會有很多的廣告牌,每經過一些有廣告牌的地方,就會挑上面一些簡單的漢字教孩子,同時還會用整個漢字組個詞語給孩子,比如“學”,告訴他“這個字讀學,學習的學,上學的學。”

下次再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就再把這個字指出來問他,經過這樣的反覆記憶,一點點積累,時間長了孩子真的就記下了很多字。還有就是每天看電視的時候,遇到什麼比較簡單的字就會隨時教他。

嫂子也是一個善於誇孩子的人,她說當孩子認識一個字以後,家長一定要適時地表揚他,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才有積極性,才不會反感。

2、故事引導法

不管是學習漢字,還是學習成語,嫂子告訴我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給孩子讀繪本,這對四五歲左右的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指著繪本上的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他聽,不能太快,一邊用抑揚頓挫的語氣把孩子帶入到故事情境中,一邊讓孩子有人字的時間,你別小看這個方法,通過這種有情節的故事和色彩斑斕的頁面,孩子學習得會很快,漢字、成語一起都學了。

還有一個學習成語的好方法就是通過給孩子講成語背後的故事,讓他先明白這個成語的意思,通過理解意思以後再去記憶,孩子就會記得很快很牢,這點就是放在成年人身上也是實用的。

3、在遊戲中學習

去到哥嫂家,我發現她家客廳有一棵很大的假樹,上邊掛了很多的小卡片,拆開卡片才發現,上面都有題目卡片,也有心願卡片,題目都是數學加減法,還有成語填空,組詞等,心願卡就是每個人的一些小心願,嫂子說那是跟孩子玩遊戲用的。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他們經常會變著花樣去想一些遊戲,遊戲贏了或者輸了,就有機會去樹上拆一個卡片,拆完之後就要按要求辦事。她說這個方法很好用,孩子很感興趣。

聽完嫂子的描述之後,我發現每一個“聰明”的小孩,其實背後都有很多家長的付出啊!如果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學習到一些東西,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會排斥的。以上這些方法,大家不妨嘗試借鑑一下?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關於育兒方面的其他問題,歡迎隨時與我交流。

請關注@栗子學育兒,我是一名寶媽,左手寫文,右手育兒。讀過上百本育兒類書籍,喜歡將自己從書本上看到的育兒知識和自己的育兒生活結合起來,總結出了不少育兒經驗。希望感興趣的你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栗子學育兒


確實是這樣,三四歲的孩子認字,真的不是特意去教出來的。那樣一板一眼的“教”出來的,反而使孩子產生厭煩。我家諾寶五歲了,也認識了很多字,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供朋友們參考。

孩子太小時認字,從生活中一點點灌輸比從書本中一遍遍識讀要有效果

首先,我家諾寶三歲左右時,我帶她出門,從最簡單的公交車是幾路車,就開始有意識的讓她那些數字,這是讓孩子認字的開始。我發現這樣比在家裡寫在紙上教她,有效果多了。再後來,就讓孩子有意識的去看路兩邊的門牌,逛超市時給她買的小零食袋子上的一些簡單的字,這樣她比較容易記住,也更樂於記住。

要把字形象化,孩子更容易接受和記住

其次,我會在家裡一些物件上面,相應的貼上字卡。例如,米罐子上,我會貼上“米”字卡片,桌子邊上,我會貼上“桌子“卡片,進戶門那裡,我會把”門“字卡片貼到那裡等等,這樣,孩子隨處可以見到這些簡單的字,並且和事物聯繫起來,這樣非常有助於孩子記憶。雖然他們不會刻意的去記這些字,但是天天見天天見,慢慢就對這些字熟悉了,也就記住了。


給孩子找一些象形字卡,讓孩子學習,更助於孩子識記

第三就是給孩子買一些象形的字卡,從簡到難,孩子對這些更容易記住。我在諾寶三歲時買的一盒字卡,約有120個字,放在床頭,孩子睡前大多時間都會自己看看,她就算不是認真看字卡,在她用字卡玩拼接遊戲時,也是有助於孩子記憶的。這些都比讓孩子一板一眼的學那些字,要有效果的多。現在諾寶五歲了,那120多個字卡,全都認識了。

陪孩子一起讀繪本,從故事中認識字

最後一點經驗就是陪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時,先期要找一些簡單易懂的故事,還要帶拼音的。這樣,孩子四五歲基本都學一些簡單拼音了,一些不會的字,她自己也會去拼,去認。並且自己認得後,會講給我聽。她特別有成就感,這樣多多鼓勵孩子,她讀書認字的勁頭更大了。

以上一些是我帶孩子的識字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諾心語


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從未特意教她認字,但是她已經認識不少字了,今年9月上的一年級,平常的課文、兒歌背誦、做數學題等,基本不用大人教,她自己就能讀。

我覺得這跟我們堅持親子閱讀有關係,每天睡前半小時,閱讀1-2本繪本,孩子依偎在我懷裡,我讀著故事,她看著畫面,間或問一問,”媽媽,這是什麼字?”

隔壁單元有個媽媽,她也是從小給孩子讀繪本,但是識字量卻很少,每天背兒歌或者做數學題都很痛苦,因為她不認識字。

她很苦惱地來問我,”為什麼我一天給她讀十來本繪本,我家孩子還不識字?”

聽到一天讀十來本我有點詫異,我問她是怎麼讀的?這個媽媽回答說,“孩子就躺在我身邊,我讀,她聽。”我說,”問題就在這兒,你讀的方法錯了。”

我給她分享了我陪孩子讀繪本的方法。

1.陪孩子讀繪本,一定要讓孩子看著繪本,光聽只是單純的聲音輸入,配合繪本的文字畫面,孩子的想象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拓展。

2.發現孩子對文字敏感時,適當指讀;

3.讓孩子自己選擇要讀的繪本,說出封面上繪本的書名;

4.重複閱讀的繪本,可以採用媽媽讀一句,孩子讀一句的方式,加強記憶,像我陪孩子讀《總有一個吃包子的理由》時,就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閱讀;

5.選擇字數較少、文字簡單的繪本,鼓勵孩子自主閱讀,培養識字能力。

從我自身經歷來看,閱讀真的是省力、最高效的教會孩子識字的方法了,閱讀這件事,越早開始越好。

你家娃是怎麼認字的呢?有什麼好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

你好,我是希媽,家有6歲女寶一枚,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那是親子閱讀做得好。可我對此還真有點不同的觀點。四歲多的孩子識很多字,不一定是看書學來的。

有些孩子文字的敏感期比其他孩子來得早,而且在對文字的辨別和識記實際方面,的確有天分。

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兩歲多的時候出門看到地下井蓋上的字就會問爸爸媽媽那是什麼字,爸爸媽媽只要告訴過他一次,他就會仔細的看,下一次再見到他就認識了。

我聽完這個故事之後也曾經這樣教過我女兒,當時我女兒已經快四歲了,可她對認字這件事情完全無感。我指給她看三四次,下一次在井蓋上再看見同樣一個字,她還是不知道是什麼字。

所以看到別的孩子認字早,家長沒有必要太羨慕別人。按照孩子自己的節奏來就好了。

該做做的功課咱們做到,我這裡所說的該做的功課包括:讓孩子在生活中認字,比如樓盤裡的燈箱廣告,公交車上的站名等等; 讓孩子在平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圖書等。

但孩子能不能展現出這樣的能力,最好順其自然。這樣孩子輕鬆,咱們也不焦慮。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注孩子教育,是頭條認證的育兒作者。歡迎您關注我!


小公主變形計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我兒子小時候的事情。從他的出生之後我就比較注重對他語言能力的訓練。當然,這些東西都不是刻意去教的,而是融會貫通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時我沒有統計我兒子在四歲多時可以認識多少個字,只是感覺他認的字應該是比較多的,而且語言能力發展也挺快。

1、注重與孩子的說話訓練。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僅是天生的,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要有一個愛表達的孩子必須得有一個愛表達的父母。在我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扮演了這個角色。我常常出去玩,走一路看一路,就會說一路。

看見什麼就教孩子觀察什麼,然後再說出來,很多時候還會引導孩子發現這件事物像什麼?

經過長期的訓練,孩子對語言非常感興趣,這實際上就為識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利用身邊資源,教孩子識字。

在學齡前,孩子的識字真的不需要刻意去教。但是一定要經常帶孩子出門。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可利用的教材。產品商標、廣告牌、產品說明書、標語,電視節目、店名、對聯等等,這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很好的語文教材。

和孩子一起出門兒的時候。我就會利用這些教材教他認識一些字。孩子在玩耍中就達到了識字的目的。


3、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我記得我兒子在一兩歲的時候就對書比較感興趣。在兩歲頭多時,去他姑媽家在書店裡足足讓我講了兩個小時的故事。

在教孩子看故事書的時候,我會和她一起看圖,讓他說一說圖上畫的什麼,再結合下面的文字,教他拼拼音,教孩子識字。

那個時候我給他買了許許多多的童話故事書,當然都是都帶有拼音的和圖畫。

我想孩子的閱讀興趣就是從那時培養起來的吧。

4、經常和孩子做有關漢字的遊戲。

雖然我們不用刻意去教孩子識字,但是孩子的識字興趣,我們卻需要認真培養。

我常常把漢字做成卡片。隨身攜帶著這些漢字卡片,走到哪裡都可以和寶寶一起做漢字遊戲。

我還挺經常用樹枝在沙地上給孩子寫字,然後和孩子一起認讀。

我始終認為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然後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利用好身邊一切教學資源,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進行了語文的學習,語文能力就得到了培養。

這是我通過對我家寶貝的教育,得到的一點感悟,不知道四歲多就能認識很多漢字的小朋友,是不是這樣學習的呢?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媽說我兒子和我小時候一樣,兩歲就開始對文字感興趣,走路上基本就是一路走一路問,還經常鬧出讀一半的笑話,比如火狐狸,他就說媽媽那是火瓜裡,華萊士,他說這是華菜土

兩歲的時候教了他認數字和英文字母,就教了一次,之後走馬路只要看到數字就大聲念,後來逐漸開始認字,見一個就問一個,比如告訴他了,他還自己組詞,看見停車場告訴他怎麼念,他說還有遊樂場的場,看到車牌上的“湘”,跟他說讀音,他說香腸的香,可逗了,

現在三歲了,到幼兒園,老師說你們家寶寶認識好多字,而且記憶力特別好,基本老師說過一次,他下了學都全部記得

前兩天帶他去餐館吃飯,他竟然把人家店裡的菜譜全讀了出來

我們說沒有特意教,那是真的沒特意教,特意教的他反而忘的很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