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人死去了,意味着他或她的身影不会再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直以来人所共知的,也是一种常识存在人们的脑海里。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如果要说将这些身影重现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并非是说将其“起死回生”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将他们曾经的形象重现。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2018年11月,在芝加哥歌剧院里亮相的,是有着“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高音之一”的玛丽亚·卡拉斯。她在交响乐团激情澎湃的音乐下,用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清新超脱的歌喉,征服在场的观众。

但是对这个领域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玛丽亚在1977年9月16日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她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2018年的歌剧院里,但台上的玛丽亚,又是那么的真实和自然。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这,就是目前在国外非常流行的全息音乐会。通过先进的技术和非凡的舞台演出设备,将一些原本已经去世的人,重新带回到舞台上。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虽然原理很简单,但是要协调舞台人物动作还有和交响乐团或者乐队的音乐节奏和演唱者的声音,需要相当长的准备功夫和彩排。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来的舞台效果,可以超越一般呆板形式的舞台表现手法,融合更多虚幻的元素,更能冲击观众的视觉。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目前这种全息演唱会已经普及到多个国家,同时多个已经去世的明星,也在这种科技下重新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包括知名的惠特妮·休斯顿,当她出现在舞台上唱出那一首代表作品《I Will Always Love You》,勾起了多少人的心弦。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当然,还有其他在当年耳熟能详的明星,通过这种方式都能够“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大家眼前。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巴迪·霍利;罗伊·奥比森;帕克·沙库尔)

不过这种重现已经死去的人物的做法,已经触及到其他的领域,最明显的就是目前最火热的VR,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让佩戴上设备的人有一种环境沉浸感,仿佛如身临其境一样。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虽然目前这种技术更多的应用于游戏;商业;教育等领域,但如果将其应用于心理领域,会怎么样?

最近韩国一档名为“遇见你”的电视特别节目,走进了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记录这个家庭的日常。不过不一样的是,这个家庭有点特别,其带来的话题,也引发了各界的探讨。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因为母亲智成,早就在2016年的时候失去了患上疾病的7岁女儿,娜燕,但这个节目组特意利用VR技术,让智成再次和自己的女儿“见面”。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当娜燕穿着鲜艳的紫色裙子,从木头堆背后叫着“妈妈,我在这里,妈妈,你有想我吗?”然后蹦蹦跳跳的出现在智成面前的时候,这位母亲一下子哭了出来。

智成带着颤抖的声音诉说着平淡,却令人心痛的话语:“啊!我的宝贝,我很想念你!”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智成之所以一下子哭了出来,是因为在她面前,有着明亮的眼睛和一头乌黑头发的小女孩,正正就是自己的女儿。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娜燕)

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捏造一个小女孩的形象,为了将娜燕更为真实的带到智成面前,整个过程并不简单。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制作方首先收集了很多娜燕生前的照片作为对比,然后一点点的按照娜燕的样貌,塑造虚拟世界里的“娜燕”。

而且从以往记录有娜燕的录像里提取出娜燕的声音,因此即使在虚拟世界,但在智成的心里,“它”是真实的,活着的娜燕。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智成一开始不敢触碰眼前的“娜燕”,因为她害怕娜燕会突然之间消失,但是当虚拟世界里的娜燕拉着母亲的手的时候,智成感受到来自女儿的抚摸。

因为智成的双手上佩戴着的,是带有触感感应的手套,因此眼前的娜燕,是如此的真实,这位母亲真的像和女儿牵手一样,感受到来自女儿的爱。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妈妈,我看起来漂亮吗?我一定是漂亮的,对吗?”“你真漂亮。”“妈妈,你想握着我的手吗?”“是的,我想握着你的手。”“如果你和我像这样手碰手,我们就会飘上天堂啦”“妈妈,你害怕吗?”“我不害怕。”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在那个被娜燕称为天堂的地方里,有玩具,有蛋糕,有滑梯,有可以让小孩子开心的东西。娜燕邀请母亲智成一起举办生日派对,唱完生日歌后,智成在蛋糕上为娜燕插上第8根蜡烛。

娜燕许下的生日愿望,是希望爸爸不要再吸烟,兄弟姐妹不要再吵架,希望妈妈不要再哭了。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当听到这些愿望的时候,在现实世界里智成的一家人都流下了眼泪,虽然他们都不能看到智成看到的画面,但他们知道那里面有自己的女儿,自己的亲人。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智成的丈夫)

而听到女儿说喜欢自己的海藻汤时候,智成回忆起往日温馨的日常,她笑了,开心的笑了。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娜燕在草地里摘了一朵花送给母亲:“妈妈,我不会再生病,不会再受伤了。你很难过吗?不要哭,妈妈。”

“我不会哭,我不会哭了,我不会想你,但我会爱你,我会越来越爱你!”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在这一段神奇的经历结束的时候,娜燕有点累了,躺在床上,慢慢的化成一只蝴蝶,在智成温柔的抚摸下,轻轻的飞走了。

“我非常爱你,娜燕,无论你身在何处,我都会去找你。待那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会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妈妈,我困了,妈妈你在我身边,再见了,妈妈,我爱你!”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智成表示,虽然时间很短,但这一次的相遇真的是很幸福的时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对于同意自己和女儿相遇的这个纪录片面向众多的观众播出,是因为她希望像她一样失去孩子,失去家人的人,能够和自己一样,真正的走出过往,用笑容迎向新的生活。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智成)

不过对于这个项目,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声音。好比苏塞克斯大学的哲学家和技术伦理学家布莱·惠特比博士表示,这项技术应用在生者与死者的领域里,会触发伦理的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科技将已经离去的人再次重现在悲伤的人面前,究竟是否应该这样做?第一个涉及的问题是已经离去的人的权利,究竟他们是否希望被数字化复活?谁控制他们说的话?这会被操纵来强迫他们进行不同意的对话吗?

更近一步,令人担心的是,生与死意味着离别,这是一种关系的结束,生者需要熬过悲伤的情绪然后继续生活,有意的延长这种离别是否会造成心理影响,甚至是依赖等一连串问题。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也有人表示,通过这样的技术应用,可以让那些如智成一样突然失去亲人,连再见都没有来得及说的人,提供一种悲伤情绪的释放途径,从而能够更好的面对往后的生活。

但这种技术应用在这个领域,究竟是否合适?对于这样的问题尚且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对于每一个不同经历的人来说,都抱有不同的看法。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可以说,打从智成和女儿娜燕之间的故事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就已经会引发不同的言论,因为她们之间的故事是如此的唯一,特别。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智成来说,那次的经历已经在心里占据了很大的位置,那个脸庞还有笑容,是自己的娜燕。自己的女儿,虽离去,但还活着!

利用VR将去世孩子“重现”,并与悲伤的母亲重聚,究竟是好是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