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新冠病毒來襲,為什麼我們揪心又無所適從?

當91歲老年人治癒出院,有些中壯年卻不幸離世?

當我們期盼有神藥能拯救世界,殊不知人體細胞才是最好的防禦。

或許現在病毒還在肆虐,但當我們更好的瞭解人體細胞的工作原理,面對疾病,在慌亂面前我們就有了一點點的底氣。

想要了解這些知識,你並非一定要看那些充滿晦澀專業名詞的書籍,在《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這部 BBC出品的57分鐘史詩般的“科幻大片”中,你一樣可以收穫很多。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雖是一部紀錄片卻拍出了星際大戰的氣勢,豆瓣評分9.4。影片中生動逼真的模擬動畫,直觀形象的解說比喻,加上炫酷震撼的背景音樂,讓你在緊張刺激之餘get到人體細胞微觀結構的硬知識,並對細胞和病毒以及人體的免疫系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看後可以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在這場戰“疫”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下面我們就通過幾個片段來看看這部硬核作品


身體細胞知多少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影片開頭講到“組成一個人需要120萬億個細胞”,作為一個理科生,聽到這個數字也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個數字相當於全世界人口的兩萬倍呢,像這樣的數量級的描述在影片中不勝枚舉,令人瞠目結舌。這些“微型機器”在人體中不同的工作崗位無停歇地為自己工作,嗯,有被感動到,也為這段時間長在床上又牢騷滿腹的自己感到絲絲羞愧。

“我們對宇宙瞭解的越多,就越覺得它簡單,細胞卻不同,我們瞭解得越多,它反而顯得越複雜”。影片中可以看到每個細胞內部就像一座工廠,有錯綜複雜的流水線——蛋白質骨架,負責運輸的工人——馬達蛋白,提供能量的技術人員——ATP(三磷酸腺苷),還有控制流程的廠長——細胞核。整個工廠精妙的安排,使得細胞世界保持祥,直到你不曾察覺的某一瞬間......


病毒如何入侵


影片以典型的DNA病毒“腺病毒”為例展開描述。腺病毒與本次新冠病毒類似,主要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人體自身的皮膚和黏膜是阻擋這些無形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這個防線並不萬無一失,也有漏洞,比如我們的鼻子、眼睛和嘴巴,這些都是直接與外界相連的通道。所以當我們擦鼻子,揉眼睛等動作時候,就會讓病毒有機可乘,一旦它們進入,一場戰爭便蓄勢待發了。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人體內並不是沒有設防,進入到人體的腺病毒會遭到細胞抗體,細胞膜等防線重重的阻擊。但腺病毒設計精良且目的明確,有一部分狡猾的病毒也會入侵到細胞核。只要一個病毒進入,就會借宿主的蛋白質外殼大量繁殖,成千上萬的病毒大軍就會控制細胞帝國,使其毀滅終結為一片廢墟......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人體保衛戰


並非如此,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人體也不是吃素的,當病毒入侵之後,我們人體也會提高防備,展開軍備競賽。當病毒在細胞內部忙碌“猖狂”的時候,我們體內的抗體或許也已完成改造——裝上新的受體。改良過的抗體即將重返戰場。升級了武器庫,抗體將帶著為敵人量身定製的武器直指病毒進行粉碎。配合定點打擊的抗體,人體還加速生產“大規模武器”-巨型白細胞,進行定點清除。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原來收到入侵的細胞在垂死之際也會用最後的力氣向外界巡邏的白細胞發出信號:“我......我被病毒感染了,這是它的碎片,快......快來滅我”。巨型白細胞在收到信號後,就會聚集到被侵略的細胞。吞噬逃逸的病毒,以及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一起將周圍可能感染的細胞都吞噬掉。


感動哭了,細胞願意為了毀滅自己,以阻止病毒的傳播來保護我們。


依靠團隊合作,人體的免疫系統終於阻止了病毒感染的擴散。


謝謝你,我的細胞。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細胞和病毒之間的戰爭始自遠古的單細胞時代就已經開始了,雙方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協同進化,不斷升級,正因為病毒迫使細胞不斷改變,才得以塑造現在的我們。

“佳片識病毒,科學共戰疫”: 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推薦

如今,我們也不必因為疫情的爆發而過分恐慌,面對災難,流淌著的更多是愛與感動,醫護人員不捨晝夜地付出,人體免疫系統團結一心地工作。我們能做的便是自我隔離,好好休息,提升免疫力,靜等疫情的消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柳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