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衝不死能繼承魏王嗎?

li星星之火1973


不管是曹衝曹植,都不可能取代曹丕的繼承人位置。

在古代,立嫡立長是繼承法理的不二原則,大到國,小到家,這個原則都是人們公認的道理,再霸道的君王也不能強行違背這個原則。所以這誰來繼承曹家基業不是曹操一個人能決定的。曹丕做為嫡長子,身份、年齡、名聲、處事才能均優於其他兄弟,是曹魏集團公認的最佳繼承人,地位不可動搖。別看曹植的才名驚豔一時,但在曹魏集團眾多老江湖眼裡詩文不過是小道,與治國之道比完全不上檔次,可以說除了楊修那類酸丁,稍有政治覺悟的人根本不會看好曹植,更不會支持他。曹衝再聰明,也就是另一個曹植,同樣不會獲得整個集團意志的支持。

假設曹衝成年,曹操能不能強行傳位給曹衝呢?首先這個假設很幼稚,曹操肯定不會這麼幹。但既然是假設,就先不論曹操的真實想法,我們就假設曹操打算這麼幹,看看有沒有阻力,阻力有多大。

廢嫡立庶、廢長立幼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誰犯了這個忌諱都沒好下場,史書上能找出太多事例。比如,春秋時,衛國公子州籲弒兄奪位,石碏之子石厚也參與了,已退休的老臣石碏最後使計殺掉兩人,實是人間慘劇。不是迫不得已,沒有誰會支持這種非正常更換繼承人的決定,可以想象曹操也不願承受那樣的後果。那曹操偏要一意孤行呢?能成功嗎?不能!舉個例子就知道:

曹衝死的時候才13歲,曹操心疼他未婚夭折,想給他辦個冥婚,恰巧魏臣邴原之女也在那時夭折,邴原之女年歲與曹衝相當,曹操找邴原商量,讓兩孩子結冥婚。原以為手到擒來,但邴原一聽,斷然拒絕,一點商量都沒有,任曹操如何發火也不答應。邴原說:冥婚不合禮儀,我不同意。丞相能用我,是因為我講規矩,丞相也講規矩,如果我答應了,我們都成為不講規矩的人,我們還怎麼管別人?曹操只能放棄,最後找個民間亡女與曹衝結了冥婚。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當時的文化人對於禮儀的重視程度,邴原毫不委婉地拒絕了曹操給曹衝結冥婚的要求,在繼位大事上更無妥協的可能,其他大臣也同樣是這個態度。曹操如果不想魏國分崩離析,是不可能一意孤行的。

曹衝只是庶子,如果真能長大,除了殺死所有的兄弟之外,根本沒有別的辦法讓自己當上那個繼承人,曹衝可是有二十幾個兄弟的人,就算有那心也沒那個本事。


旁敲側擊991


曹丕勝在位居嫡長,曹衝勝在聰明仁愛,若是曹衝能長壽,曹操完全有可能把位置傳給曹衝。

曹丕相比於曹衝最大的優勢就是嫡長子身份,從年齡上看,如果曹衝能活到曹操離世也已經25歲,堪當大任,如果曹衝發展順利,曹操完全有可能打破常規把魏王大位傳給曹衝。

曹衝死於公元208年,死時年僅13歲,曹操死於公元220年,按此推算,如果曹衝能順利長大,到曹操離世曹衝已經25歲,完全可以做繼承人,並且曹操做事一向不墨守成規,樂於突破傳統.

“三國志”:“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

東漢人才選拔,首重品德,所以人才選拔,首先要舉孝廉,這本是東漢200年的傳統,結果曹操反其道而行之,公開發布求賢令,明說只要是人才,哪麼是貪汙犯,私生活不檢點,甚至是和嫂子通姦的,只要有才華,都可以當官。這項改革在當時完全可以說是石破天驚,曹操也受到當時清流的詆譭,但是曹操依舊我行我素。

曹操“求賢令”: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曹操十分疼愛曹衝,在曹衝死的時候,直接告訴曹丕“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把曹丕驚出了一身冷汗。

《三國志》:“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曹丕見到父親很傷心,於是上前勸解。沒想到曹操生氣地說:“(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卻是你的大幸運。”

這裡面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曹衝是我看好的接班人,如果曹衝活著,我的位置怎麼會輪到你做。曹操對曹衝的喜愛,曹丕也心知肚明,在繼位多年之後,曹丕自己也寫文章說過:“如果我哥哥曹昂活著,這個位置自然是他的,如果曹衝活著,這個位置也輪不到我。”

曹丕“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

雖然曹操很有可能立曹衝為接班人,但是有可能並不代表著一定,首先曹丕雖然聰慧不及曹衝,但是本身也是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曹昂死後,他又是事實上的嫡長,而曹衝的早慧並不意味著長大一定能成才,即使成才,就像漢高祖劉邦想立趙王劉如意一樣,曹丕羽翼已成,曹操未必能廢長立幼。

對於這點,東晉史學家孫盛就提出,自古以來,都講究立嫡立長。曹丕是嫡子,也是當時曹操諸子中最年長的兒子,由曹丕當繼承人天經地義。作為排行很小的曹衝,並且還是庶出的曹衝,對曹丕的威脅並不大。認為之所以曹操說出,“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這句話主要因為傷心過度。

東晉史學家孫盛提出:春秋之義,立嫡以長不以賢。衝雖存也,猶不宜立,況其既沒,而發斯言乎。

而且僅僅在三國時期,“神童”越長越歪的例子有的是,有的趨於平庸,有的自作聰明被殺。楊修,孔融都是神童,都嘴上沒有把門的被曹操殺了。東吳孫亮,諸葛恪也都是當時名滿天下的神童,結果孫亮18歲被權臣廢除皇帝位後,又遭毒殺。諸葛恪則是和東吳權臣孫峻爭權被殺。更何況還有一個愛罵人的神童禰衡,被曹操,劉表,黃祖推來推去,最後把黃祖罵急眼了一刀被殺了。

所以,曹衝如果長大,對曹丕確實是個威脅,但是要說他一定能當擊敗曹丕當世子,這個不合適。


醉美木瀆


曹衝的聰明在小學的課本中都有記載,但能不能繼承魏王!我覺得不能;以曹操的雄才大略,他是不會選這種聰明絕頂學富五車的才子,他很明白專家治國只能誤國;他要的是雄霸之才,他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更與他的經歷看破世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他只可選擇曹丕,而不會選曹衝曹植之輩;歷史證明,如詞帝李煜絕才徽宗等無能治國一樣;拙見。


老閒同志


如果曹衝不死,曹丕和曹植是沒有多大的勝算去爭這個世子之位。

原因有二:

其一,聰明。曹衝六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想必他出名的這個事件我們都知道,叫曹衝稱象,我們現在的六歲,有些人還在穿開襠褲,所以那時的曹衝是相當的了不起,因為那時他就已經用一個政治家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了。

其二,仁義。因為曹操倉庫的馬鞍被老鼠咬了,倉庫管理員很害怕,曹衝知道後就讓他過三天去主動像曹操請罪,定能平安無事,於是回家後,他把自己的衣服戳了幾個大窟窿,然後就去找曹操。說老鼠咬衣服不詳,自己可能有災難,曹操當然安慰曹衝,說這都是常事,不會有事的。後來當倉庫管理員來請罪,曹操知道了曹衝的苦心,也就沒有怪罪管理員。

所以聰明仁義的曹衝應該是曹操心中最中意的人選。



馬背上的歷史


曹衝不死,曹操也不會讓他繼承魏王世子之位,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關於曹操有意立曹衝為世子的說法都是“事後諸葛”,後人臆會而已。

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所生的幼子(不是最小的),曹操一直非常喜歡曹衝,曹衝更是當時著名的神童,流傳至今的相關故事很多,但是曹操喜愛歸喜愛,不可能會把魏王大位傳給他。

曹操的兒子眾多,真正能夠得到曹操首肯,可能繼承魏王之位的兒子是曹昂,他既是長子,而且算是嫡子,曹昂的母親死得早,一直由曹操的正室丁氏當親生兒子撫養成人,後來在曹操征討張繡的戰役中陣亡。

曹昂的死對曹操打擊很大,甚至都被自己的老婆給休了,由於曹昂戰死,丁氏遷怒於曹操,自己回了孃家不再給曹操當老婆了,曹操上門幾次都沒有辦法把她請回來,可以想象丁氏對曹昂的感情有多深。

曹操既死了兒子,又跑了正妻,日子還得過,於是就又找了個老婆,就是卞夫人,她成了曹操的繼室,也是曹操的第二任老婆,也是正室,她給曹操生了四個兒子:次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他們是曹操的嫡子,這非常重要。

我們無論是從《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裡都能知道,曹操的魏王之位繼承只在曹丕、曹植、曹彰三人之間博弈、爭奪,當然還有有些人說的曹衝。

為什麼說魏王之位只能在那三個兒子中產生呢,因為他們都是正妻所生,這涉及到漢朝王位、爵位嫡庶傳承法統,魏王曹操最為當時除皇帝外最有權勢和威望的人,他的爵位傳承絕對會遵循當時代的嫡子傳承主流,更何況魏王之位具有比皇帝還強大的權力。

曹衝不能繼承魏王之位的關鍵就是他是庶出,他的母親環夫人只是曹操的一個妾室,除非曹操廢了正室,立環夫人為正妻才有可能立曹衝為世子。

就算曹操為了曹衝能夠正常繼位換了正妻,曹衝要繼承世子之位依然困難重重,首先是年紀上,曹操的次子曹丕比曹衝要大11歲,曹衝死的時候,曹丕已經二十多歲了,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兒子。

曹操要立曹衝為世子,那麼一定會遇到原來正室所生四個兒子的不滿甚至爭奪,這種世子之位爭奪歷史上不少見,更何況那幾個兒子都遠比曹衝要成熟,在朝中各有各的勢力,曹丕有司馬懿相助,曹植有許攸等人站臺,曹彰更是軍中猛將,這些朝中資源不是年紀輕輕的曹衝能夠擁有的。

曹沖年紀太小,需要成長,而這個成長的過程對於曹操來說卻是最大的障礙,當曹衝成長起來,可以繼承魏王之位的時候,曹操應該很老了,在繼承人培養的這個階段會形成一個真空期,曹操死的時候65歲,而如果曹衝沒死,他才二十多歲,如此年輕的魏王如何能夠面對三國鼎立、三國對峙的局面,更何況他的那些兄長們30多快40歲了,不但人生經驗比曹衝強,更是在朝中勢力遠比曹衝要大,曹衝又如何鎮住局面。

至於各種正史、野史記載的關於曹操自己說的如果曹衝不死,魏王之位不關其他兒子的事兒,甚至曹丕繼位後自己也說如果曹衝不死,自己不可能當上魏王。

曹操只能在嫡子中選擇,而嫡子中最為出色只有曹丕,他在各個方面都要比曹衝要優秀得多,甚至說,至曹昂死後,曹操考慮世子人選就是曹丕,根本就沒有想過讓曹衝來繼承魏王之位。

其實,這些話對曹操來說,是對其他兒子的一種激勵和鞭策;對曹丕而言,是對自己兄弟的一種客套而言,不用當真,就算你坐在那個位置,你也會如此說的。

歷史沒有假設,但是歷史有一定的規律,按照常理來分析,曹操讓曹丕繼承世子之位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讓曹衝繼承世子之位。




茫茫人海M


當初為了救曹操一命,典韋與曹昂命喪宛城。在這場戰鬥,曹操的絕影馬也死在了混戰中。在曹操生命危急之際,是他的大兒子曹昂救了他,把自己的馬給曹操,讓曹操先走,自己斷後,最後戰死沙場,真的是可悲可泣。

作為長子,曹昂做到了一個大哥應該做的事情,他從不貪生怕死,曹昂死後,其生母悲痛欲絕和曹操斷絕了關係,也因為曹操心中悲慟不已。

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所生的兒子,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在曹操的兒子中是最小的一個,曹衝稱象的典故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了,這也是曹操喜歡曹衝的原因,而且曹操經常在別人面前誇讚曹衝,他也希望曹衝能夠成為了未來的繼承人,只可惜,曹衝只活到了十三歲救夭折了,可謂是天妒英才。當時曹衝臨死之際,曹操非常的著急,請了很多名醫,但曹衝仍然未能倖免。但是曹衝到底是怎麼死的,歷史上爭議頗多。很多人認為是曹丕毒死了曹衝。這種說話在《三國志》裡有記載:曹衝死後曹操驚慌不已,曹丕安慰曹操,曹操卻說曹衝死了,對自己來說是一個災難,但對曹丕來說是好事。還有人說是被周不疑害死了,周不疑也一個少年天才,他從小就與曹衝要好,也許是因為曹操攻打荊州時,害死了周不疑的親人,所以周不疑救害死了曹操的兒子,只能說曹衝作為一個犧牲品死在了奪嫡之中。

如果曹昂和曹衝都沒有死,曹昂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各方面都還說的過去,曹操考慮繼承人的位置是肯定會將曹昂考慮在內,但是曹衝又是天生的神童,絕頂聰明,曹操同樣也會考慮他做繼承人,曹丕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如果自己的哥哥曹昂沒死,他繼承大位是天經地義,如果弟弟曹衝還在人世,皇位肯定是他的。”

曹丕非常明白,如果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沒有早死的話,他肯定也做不了魏王,但世事難料,上天就是讓他做了魏王,雖然他沒有能夠保住曹操的基業,但歷史他是無法改變的,只能說這一切都順應了歷史。


公元前


個人感覺不會

曹衝是公認的聰明,但是畢竟比曹丕小了近十歲,十年的時間,不只是年齡和經驗,也有社交關係差距。曹丕當上魏王世子的時候,如果曹衝活著,也就剛剛二十歲。而且曹操極為疼愛這個孩子,很難說會不會讓他上戰場歷練,所以這個時候,他的人際關係網,肯定難以達到曹丕的水平。

而且雖然曹衝很受寵,但是他是環夫人的兒子,而曹丕曹植曹彰等都是卞夫人的兒子。在那個年代基本是嫡長子繼承,所以很可能他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但是鑑於他很聰明,所以我們估計他一定會有所動作,所以魏王世子之爭會更激烈一點,但也只是一點。畢竟曹操二十四個兒子,但是爭世子之位的只有曹丕曹植這些嫡子。像曹據曹整曹京這些,感覺地位都不如秦朗這乾兒子。




驚鴻一現fax


我覺得曹衝只是在歷史上出現過一個小故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曹衝稱象,顯示出他非常的聰明。但是在真正的歷史書還有三國演義中都沒有太多的描述,而且曹衝只是一個庶子,在古代禮法中很難有繼承權。


首先曹衝在歷史上並沒有多大的名氣。



因為大家都學過小學課本中的曹衝稱象,所以對曹衝可謂是印象深刻。但事實上曹衝在歷史上由於小小年紀就死了,所以並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而在真正歷史上,曹操的兒子中最聰明的是曹植。因為曹植的聰明可謂是全方面的,而曹衝稱象只是一個小聰明,並沒有多少證據表明曹衝在文采上不錯。曹操本人也特別中意曹植,希望能夠立曹植為世子,後來儲位之爭也是在長子曹丕和第三個兒子曹植之間進行。

其次,曹衝只是庶子,在封建時代天然處於劣勢。



曹丕和曹植的母親是曹操,後來的正室卞夫人也是後來的卞太后,所以他們兩個人有資格繼承王位。這在封建禮法裡面非常重要,因為封建禮法講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而曹衝的母親地位就要低很多,從這一點上來講,曹衝即使聰明也很難越過曹丕和曹植,就像李世民的兒子的李恪非常的優秀,但是因為不是嫡子,所以就很難與皇位扯上關係。



所以從這兩點上來講,曹衝即使不死,也很難繼承王位。


平安讀歷史


如果曹衝不死,有很大機會繼承魏王。

古人立繼承人無非就是立長立賢,古代王朝大部分在繼承人選擇的問題上都會趨向於立嫡子。曹操性格複雜,在選拔人才方面既可以唯才是舉,又可以尚重禮法。無論是政治智慧,軍事能力,文學素養都是三國頂尖的存在,裴松之評價魏太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對於嫡長子繼承製,曹操也許並不會遵循。

曹衝是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三國志》記載“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衝五六歲的時候只會就跟成年人一樣。也許有人覺得曹衝都是小聰明。但不可否認曹衝有政治智慧。

三國志記載: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齧,庫吏懼必死,議欲面縛首罪,猶懼不免。衝謂曰:“待三日中,然後自歸。”衝於是以刀穿單衣,如鼠齧者,謬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問之,衝對曰:“世俗以為鼠齧衣者,其主不吉。今單衣見齧,是以憂戚。”太祖曰:“此妄言耳,無所苦也。”俄而庫吏以齧鞍聞,太祖笑曰:“兒衣在側,尚齧,況鞍縣柱手?”一無所問。衝仁愛識達,皆此類也。凡應罪戳,而為衝微所辯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曹衝心地仁愛,識見通達,都像這件事情所表現的那樣,本應犯罪被殺,卻被曹衝暗中分辯事理而得到幫助寬宥的,前後有幾十人。

《三國志·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則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衝後。曹衝死後,曹操對曹丕說這是我的不幸,是你們幾個的幸運。可以看出曹操是有心思選曹衝當繼承人的。

《零陵先賢傳》記載太祖愛子倉舒,夙有才智,謂可與不疑為儔。及倉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諫以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乃遣刺客殺之。不疑死時年十七,著文論四首。當時因為曹衝病逝,曹操下決心殺了周不疑,並告訴曹丕除了曹衝沒人能駕馭周不疑。

曹丕即位後,也感慨說:“若是倉舒(曹衝)在,我亦無天下。”可見如果曹衝活著,曹操很可能立他為世子。


鹿琛呀


必定會。

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

這個稱述的事情就是曹衝割袍救了一個因老鼠咬壞曹操馬鞍而險些被處死的守吏的事。

這件事看得出來,曹衝其人,有仁德。還會撫卹基層幹部,那時候他才十二歲不到。

這也是為什麼曹操一直說的原因,多聰明啊,多仁厚啊。

帝王權術這種東西,可以學,而且不用學的很精,因為其實就算稱帝,他曹衝也不是正二八經的開國皇帝,有老子的基業在,不用太怎麼勾心鬥角。看看劉盈就知道了。但是心智的樸素善良,機敏果決是學不來的。只要老爹加把力,這個魏文帝誰坐都行,那為什麼不能選一個老爹喜歡又有能力的來呢?

而且曹操一直覺得他這個兒子曹丕不太好,主要是智力不太行,不愛讀書,(劃重點啊,愛讀書很重要,其實我倒是覺得可能是他讀書讀不進去,畢竟整天就是勾心鬥角,提心吊膽自己的王位,處理的事兒又多,難免出幾個岔子,被老爹訓得精神都不正常了,讀書就更難上心了,這情況別說司馬懿教他,就是張紘張昭再世教他,他也學不進去)屬於矮子裡面拔高個,畢竟,就連他弟弟曹子建這種任性好酒,目無法紀的都能威脅到他,更別提這個小弟弟了。

曹衝死的時候,曹操哀嘆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

要知道說這話的時候,他兒子曹丕可在他身邊呢,這話說給誰聽的,空氣?諸將?

再者說,曹操一生用人不在乎出身,他曹丕也不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

當初改不改王儲,曹操確實是難以決斷,因為這個曹植真不一定能當好魏王,雖說寫得好文章,代表有治世的基本能力,而且能取得文官集團的支持,但詩詞文章可不一定能壓得住馬背上殺過來的人,還得有武將能認可的能力才行。而且當時蜀吳還是個威脅,沒到大一統的穩定局面。賈詡又從中斡旋,曹丕才坐穩了這個位置。

但要是曹衝沒死,別說跟賈詡等群臣商量了,到日子就直接加冕吧。

賈詡也不是傻的,這種情況他說再多劉景升袁本初,曹操心意都不會改的。

那曹衝不死,司馬懿大概率就是給他師傅而不是曹丕了。

如果這個曹衝再逆天點,比他的哥哥曹植更務實一點,可能就跟著他文遠伯伯一起在合肥刷刷經驗,或者他自己比較有志氣,要去長安跟郭淮一起刷點難度高的副本,不過這個危險係數大,而且西邊吃緊,也拿不到能爭取到武官集團的支持認可。

在這情況下,真的是除了曹衝死了,否則真不知道誰還更有能力、資格去繼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