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不打烊”:平臺經濟力量顯現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今年雖然已經是京東第八年“春節不打烊”,但這個春節非比尋常。疫情打亂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病人和醫護人員在與時間和生命賽跑。風暴中心的武漢更是封城封路,一座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被按下暫停鍵……

疫情中仍“不打烊”的京東,不僅承擔起大量全國馳援武漢的抗疫物資物流運輸的重要工作,也成為了疫情中“穩經濟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京東小哥”風雨無阻,這份堅守背後不僅有勇敢和擔當,更有溫暖與實力。

京东“不打烊”:平台经济力量显现

正在送貨路上的“京東小哥”

低調的京東物流突然“高調”了

春節前一兩週,絕大部分物流快遞企業都開始陸續停工。其實,每年春節還在“值班”的主要物流快遞公司,只有京東物流、順豐和郵政三家。但在這個春節,疫情開始大範圍爆發並日趨嚴峻,不僅大量的抗疫物資需要以最快速度運往武漢等疫情嚴重區域,保障封城後的民生供給也成為了難題。

1月25日,京東物流開通了“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特別通道”,從醫療物資到民生用品,從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直送武漢。截至2月17日,京東物流已將來自全國超過4000噸醫療應急物資以及生活物資送達湖北。

京东“不打烊”:平台经济力量显现

武漢街頭的京東無人車

京東物流華中區域分公司市場負責人司思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京東之所以能夠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任務”,不僅僅是京東人的一腔熱血和忘我付出,背後支撐的還有京東多年積累的智能供應鏈技術和豐富的智能物流經驗。

2月12日,京東應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需求,緊急承建湖北省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該平臺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供應鏈平臺,能夠將抗疫物資的生產、庫存、採購、調撥、分配、簽收、審核等全過程實現可視可追蹤、高效集中管控。

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讓一直低調的京東物流迎來了高光時刻。實際上,京東自建物流的業務模式由於太“重”,尤其是前期投入太大曾導致虧損,遭到過不少質疑的聲音。2017年4月,京東物流獨立,並開始正式向全社會開放。隨著外單比例的提升,京東物流也已實現了單季盈利,並逐漸成為京東“三駕馬車”之一,一隻超級獨角獸。

據介紹,截至2月13日,京東已累計投入了近10億元用於抗疫情、保民生、撐經濟、穩就業之中;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約3000萬件、近1萬噸;疫情期間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1.2億件、超過16萬噸的米麵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

穩經濟保民生,平臺經濟力量顯現

在抗疫經濟戰中,平臺經濟的巨大力量再次被印證。由於疫情的影響,大量的餐飲、零售等依賴於線下的行業受到重挫。“這樣下去可能撐不過三個月”是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正在面臨的現實。

作為一家服務超3億消費者的互聯網平臺企業,京東集團黨委副書記曾晨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京東不僅希望助力“抗疫情”,更要助力“穩經濟保民生”,尤其是在推動各行各業逐步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優勢,推動企業復甦發展,將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小。

京东“不打烊”:平台经济力量显现

京東的無人機配送

小南國的油淋雞、蔥油拌麵,西貝的羊蠍子鍋、莜麵魚魚,避風塘的港式點心……為了能讓宅家的你吃上大餐,也為解餐飲企業的燃眉之急,2月6日京東生鮮發起了“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並利用京東全渠道為其拓展新銷路。目前,已經有金鼎軒、小南國、西貝莜麵村、廣州酒家、杏花樓等百餘家餐飲企業加入,近200家企業諮詢加入。截至2月18日,已經有75家餐飲品牌正在走京東生鮮入駐流程;1月20日至2月18日,平臺相關餐飲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50%。

疫情中,餐飲企業是受挫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大量門店關閉,即使堅持營業,客流也斷崖式下降,而且恢復期可能也會相對較長。京東生鮮的全渠道覆蓋和高效配送,給很多餐飲企業帶來了新的可能。

據京東生鮮肉禽冷凍採銷部總經理王志強介紹,半成品和速凍食品登陸電商平臺後,銷量猛增,非常受歡迎。比如新雅大廚春節期間成交額超過平時的40多倍;吳大娘水餃春節至今成交額超過同期的45倍;避風塘、稻香村的速食品成交額也超過了同期的3.5倍。

“困境面前,京東生鮮願意全面開放全渠道、C2M定製、冷鏈物流、金融和技術服務等能力,與合作伙伴一起共渡難關。”王志強說。

線下門店線上復工,復產難點在供應鏈

疫情之下,很多線下零售門店停擺,大量人員賦閒在家,但人工、房租等固定成本卻依然要承擔。於是,越來越多的線下門店因疫情“被逼到”了線上復工,但卻收到了意外的驚喜,很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因此按下了加速鍵。

“2月10日以來,有2096名時尚居家行業的門店導購在超新星雲店模式小程序實現復工和銷售,7天就達成下單金額近千萬。”據京東超新星計劃負責人劉家瑞介紹,京東超新星雲店是一款以導購員為觸手,幫助品牌商家在微信社群中實現分享裂變和銷售的小程序解決方案,原是京東社交電商的一部分,沒想到在這次突發的疫情中成為了幫助品牌突圍的輕騎兵。

“春節期間,我們就專門成立了抗疫情衝刺項目小組,全力幫助商家實現雲店小程序的對接。這其中,七匹狼新的雲店小程序‘小七雲店’三天就完成了註冊上線,創造了新的上線記錄。”劉家瑞說。

製造業的復工復產則更要複雜困難一些,尤其是中小企業,他們面臨的復工復產難題除了來自於自身,更來自於供應鏈。因為即使你一家復產了,如果上下游供應鏈跟不上,依然無法恢復正常生產。而供應鏈的打通與高效協同正是京東的優勢。

京東企業業務攜手合作夥伴發起“企業復工保障計劃”。京東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李靖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介紹,該計劃會從生產運營物資的快速尋源保障、遠程在線協同等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持、中小微企業專項幫扶三個方面提供重點支撐,幫助企業應對生產經營物資供給、疫情下安全高效運行及中小企業資金資源短缺等問題。

“企業復工保障計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企業運營中高頻通用物資的供應問題。京東企業業務依靠長期積累的供應鏈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迅速完成了一個2小時內就可以線上快速部署專屬採購平臺,實現無接觸高效採購,目前已經免費開放給全國企業客戶使用。”李靖表示。

目前,該平臺上已經有超過3萬個合作伙伴,包括聯想、佳能、美的、飛利浦、霍尼韋爾、威露士、金佰利、藍月亮、大華、福祿克、格利特、連邦服務等多家品牌廠商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