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从2月3日至今,企业在逐渐有序恢复,返回单位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

YOU成都翻了十个已经返岗上班的成都人的包,他们中有的冲锋在抗疫一线,有的则负责后方稳定,共同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非常时期,他们包里的物品与平时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必需品是我们复工时能借鉴的?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01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背包

②替换镜头1

③相机

④酒精

⑤酒精

⑥读卡器

⑦口罩

⑧证件

⑨手机

⑩护目镜

⑪替换镜头2


双肩包看起来分量不轻,一个机身、一个读卡器、三个镜头,妥妥的专业摄影师做派。而从独立包装的口罩、两瓶酒精、护目镜、密封的证件可以看出,背包的主人处于高风险环境,防护用品已经达到了医用防护级别。

如果你点开照片放大仔细看,不难发现⑧是一张记者证。这个包,属于一位早已赶赴抗疫一线的摄影记者。

他和他的同行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用镜头和文字把一个又一个最真实的故事、最新的消息,从武汉传递到全世界。正因为他们的记录,我们才能在家随时了解疫情动态。

他们深知,自己身上背着的,远不止相机和几个镜头的重量。

02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背包

②手机

③头灯

④钱包

⑤充电宝

⑥充电器1

⑦工作证

⑧笔记本

⑨充电器2

⑩转换器

⑪三支笔

⑫笔记本电脑

⑬AirPods

⑭充电器3


当这张翻包照第一次出现在编辑群里时,有人猜背包的主人是个IT男,毕竟数码装备占了照片的半边天;也有人猜这是一位记者的包,笔记本、相机、转换器一应俱全。

其实,答案就藏在左下角,③是一个专业头灯。非常时期其余必备的消毒液等,则放在白大褂的口袋中,随身携带。这是一个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的包。

抗疫大战一打响,医生们就如同战士一般共守在四川疫情防控第一线,日日夜夜为我们把守着“安全之门”。

他们记挂着病人、亲人,还有赴鄂的战友们,“你去前线,我守家园。”

不管前方还是后方,都是他们坚守的战场。


03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茶杯

②钥匙

③钱包

④工作证

⑤AirPods

⑥手机

⑦笔记本

⑧《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⑨笔


从照片沉稳的风格和桌上醒目的文件——《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不难猜出,这是一位机关工作人员的物品。

他所携带的笔和茶杯我们也可以借鉴:有部分单位在门口需要登记,用自己的笔更加放心;自带茶杯、保温杯能减少去茶水间的次数,降低感染几率。

这几天,上述物品的拥有者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的返岗、就业工作,确保大家都能够安全有序地返岗。


04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免洗洗手液

②车钥匙

③护手霜

④气垫

⑤口红

⑥纸巾

⑦卡包


如果没有左侧的免洗洗手液,这个包里的气垫、口红大概是大多数女孩儿的标配。

疫情期间,专家一直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人在出门前都会选择带上一瓶免洗洗手液。高浓度的免洗洗手液最好搭配护手霜使用,能有效缓解皮肤缺水。纸巾则在按电梯、握门把手时都能用得到。

这个包的主人是一位市场监管人员。近一个月来,她和她的同事们每天在办公室处理电话投诉口罩价格离谱、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问题,保障消费市场的有序运转。

05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背包

②钱包

③耳机

④眼药水

⑤U盘

⑥食堂就餐卡

⑦公交卡

⑧纸巾

⑨头绳

⑩钥匙


由于家和单位距离较近,步行可达, 除了佩戴口罩以外,这位小伙伴的上班“装备”与平时相差不大。

作为公证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她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在非常时期依旧是:办证和解答群众公证咨询。但前来办证的少了,打电话咨询的多了。

同时,她也是一位准妈妈,在安全问题上更加谨慎,中午不再去食堂吃饭。她说:“全天在家和单位之间走两个来回,也算是加强了运动。”


06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雨伞

②耳机

③笔记本电脑

④充电器

⑤零食

⑥口罩

⑦充电线

⑧午餐便当

有人选择回家吃午饭,也有人选择把午饭带到公司吃。这位小伙伴最近上班拎两个包:电脑包和便当包。电脑包里除了办公用品,还准备了口罩、雨伞和小零食;便当包里则放着昨晚炒好的饭菜。

这个包的主人是一位在天府五街上班的程序员。正式开工一周多了,他慢慢习惯了新的生活规律:头一天早上到小区门口拿到在网上下单的食材,晚上做好两顿饭菜,吃掉一半,另一半装在饭盒里第二天带到公司作为午饭。


07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饭盒

②公司防疫特别通行证

③保温杯

④驾驶证

⑤钥匙

⑥身份证

⑦耳机

⑧湿纸巾

⑨笔

⑩酒精

⑪干洗手凝露

⑫口罩


“能不带出门的东西尽量不带出门”是第七位小伙伴这段时间选择包里物品的准则。酒精、湿纸巾、干洗手凝露、用保鲜袋包好的口罩......看得出她为复工做足了准备。

她所携带的免洗凝露也可以给手机消毒,抹开后停留几分钟用纸巾擦掉即可(注意不要抹进部件缝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在某电器公司上班的会计的包里有一张公司防疫特别通行证,有了它,才能将车开进公司。

刚开始上班时,办公室消毒水刺鼻的味道让她很不适应,但后来她觉得“这是安心的味道。”

08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帆布包

②墨镜

③耳机

④湿纸巾

⑤唇膏

⑥充电宝

⑦车钥匙

⑧口罩

⑨酒精


看到这张照片时,小都幻想出了一幕准备出门的场景:拿出最轻便的帆布包,装好手机、车钥匙等日常必备品,以及酒精、口罩等非常时期必备品,墨镜一戴,谁都不爱,开着心爱的小车车上班去~

其实,上面这张翻包照,是一位猫咖老板每天去店里铲猫屎的“装备”。墨镜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护目的作用;照片中这类不含酒精的非医用湿纸巾只能用于普通清洁,不含抑菌效果。

09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①背包

②钱包

③钥匙

④酒精

⑤免洗洗手液

⑥护手霜

⑦士力架

⑧湿纸巾


除了记者、医生以外,上图背包的主人也是“春节不打烊”中的一员。她工作的地方除了保证日用百货的稳定供应以外,还要保持足量的柴米油盐、速食饮品的供应。

这个包的主人是苏宁小店的一名营业员,她和她的同行们在默默保障着疫情后方群众的生活需求。

与苏宁小店情况类似的超市不少,在线上下单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营业员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货,尽可能解决周围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让大家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10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这一次,我们还翻了一个特别的“包”——快递车。

快递小哥而言,快递车就是他们的包。非常时期,里面装着可能是抗议前线急需的物资,可能是人们必要的生活物品,要力求完整、快速地送达客户手中。

每一个快递小哥都必须佩戴口罩,每一辆快递车都要定时喷洒消毒液,快递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消毒......春节不停运,他们不停歇。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最后,附上央视新闻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措施线路图,供大家参考。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YOU成都·今日互动


你什么时候回公司上班?

还有哪些防护技巧呢?

快来留言区聊聊吧~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 THE END —


部分图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

逐渐复工返岗,我们翻开了10个成都人的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