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路街道:小小单元长 大大安全感

集贤路街道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线上线下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居民们主动申请单元长,织密社区防控网,畅通上下沟通渠道,精准排查重点人员,群防群治全面打响防控疫情阻击战,为守好居民“生命线”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社区疫情防控增添了新的动力。

  

集贤路街道:小小单元长  大大安全感

“跑腿员”让社区治理更温情

“这是你的豆腐、韭菜、酱干……今天是要在家里做包子是吧。”碟子塘社区香粳巷12号楼单元长吴道龙笑着和王奶奶说。王奶奶家有儿女从外地回来,被要求居家医学观察14天,眼见着家里没菜吃了,她只能打电话向单元长吴道龙求助。

“居民肯向我张口是相信我,我就得尽快给人家把事办好。”这段时间,吴道龙的电话已经成了楼栋里的防疫热线。为了让居民安心宅在家中,减少人员外出的防控风险,吴道龙会定期上门了解他们生活物资采购、生活垃圾投放、每日身体状况、情绪缓解疏导等方面的需要,及时做好帮办代办服务,让居家人员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他也因此成为了群众心中最可信、最可靠的贴心人。

  

集贤路街道:小小单元长  大大安全感

“宣传员”让小区管理更规范

2月20日晚,蔡山社区单元长魏伟对自己负责的67户居民进行上门摸排,翻开他的笔记本,里面整整齐齐地记录着每家每户的联系方式和基本信息。

摸排时,由于很多住户没有敲开门,他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他想了很多办法:没有摸排到情况的住户,他就到社区去查电话,电话没有打通的,他就反复入户。从魏伟的微信运动上显示,疫情期间,他每天行走的步数基本都在1万5千步以上。

“现在不需要走太多路了,但居民每天大小事务都找我。有咨询回家需要办哪些手续的、怎样开通行证的、企业复工需要哪些资料的……”这段时间魏伟平均每天要接20多个电话,新添加的微信朋友达50多个。

  

集贤路街道:小小单元长  大大安全感

“守门员”让居民生活更踏实

“来,先给孩子测一下体温。”看到一对归家的夫妻,高花社区单元长王宣真边登记出入信息边笑着说道。在测量过孩子体温之后,她对孩子的爸爸妈妈讲:“36.5摄氏度,体温正常,最近一定要多注意防范,尽量少出门,这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

“放心吧,我们会注意的,你们辛苦了,这么晚还在值守。”孩子家长说。一家人进入小区,爸爸妈妈拉起孩子的小手,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

在他们背后,王宣真的电话响起,简单的对话后,她依旧坚守在寒风之中。打电话给她的是正在读高一的女儿,王宣真的母亲今年九十多岁,身体一直不好,女儿打电话给她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她记得买药回家。

“出来敲门摸排和宣传确实辛苦,但只要能控制住疫情,老百姓身体健康了,生命安全了,付出再多也值得。”王宣真笑着说。

检查楼栋消毒情况、安抚居民情绪,是单元长每天的工作,他们把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排查工作做得细致再细致、严格再严格,就是为了阻断感染源。在居民眼里,单元长就是守护他们安全的保护神,是阻击疫情的最后一道屏障。截至目前,集贤路街道有291栋楼30782名居民,网格长31个,在网格长下设置“单元长”224个,人均管理40户左右,为夺取抗疫阻击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有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