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中國科技網聯合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評選出科技熱度TOP10榜單。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科技榜單


1、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19日發佈通知稱,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工信部要求,組織信息技術企業與醫療科研機構聯合攻關,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加快病毒檢測診斷、疫苗新藥研發、防控救治等速度,提高抗疫效率。


對於製造業,通知稱,推動製造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深化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工業APP)、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推廣協同研發、無人生產、遠程運營、在線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恢復製造業產能。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2、中國首顆民營5G衛星在軌通信試驗成功


2月16日,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民營5G低軌寬帶衛星在軌30天后成功開展通信能力試驗,驗證低軌Q/V/Ka頻段通信,實現Q/V/Ka頻段星地通信鏈路連通,後續將繼續開展Q/V/Ka等頻段的通信性能測試。據悉,該衛星是由商業航天企業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銀河航天”)自主研製的首顆Q/V頻段衛星,單星可覆蓋30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50個上海市的面積。1月16日,銀河航天首發星搭乘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3、鍾南山與哈佛大學成立新冠肺炎科研攻堅小組


2月19日上午10時,哈佛大學、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恆大集團三方聯合成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堅小組召開第二次視頻會議,各方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深入研討。


哈佛校長Lawrence S.Bacow表示,哈佛大學非常感謝有機會參與攻克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他對哈佛大學和鍾南山率領的廣州呼研院共同合作、發揮各自科研優勢攻克新冠病毒肺炎充滿信心。


鍾南山院士表示,相信通過三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儘快形成一批科研成果,一定能對疫情防控、患者救治起到積極作用,最終徹底消除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4、中國成功發射4顆新技術試驗衛星


北京時間2月20日5時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採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C星、D星、E星、F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據悉,新技術試驗衛星C星、D星、E星、F星,主要用於在軌開展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此次發射的新技術試驗衛星C星、D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新技術試驗衛星E星、F星分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研製。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5、美國太空探險公司將送遊客上太空


為普通人提供太空旅遊服務的美國太空探險公司18日說,該公司已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達成協議,最早2021年底將多名太空遊客送至比國際空間站更高的軌道旅行,這將打破私人太空旅行的飛行高度紀錄。

太空探險公司創始人埃裡克·安德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介紹,這是一次“自由飛行”任務,不會造訪國際空間站,飛船將嘗試抵達的軌道高度約是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的2至3倍;在3倍空間站軌道高度上,視野將是空間站的10倍。國際空間站距離地球表面約400公里。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6、航空工業打響AG600研製攻堅戰


2月18日,航空工業在集團總部組織召開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工作視頻專題會,打響了AG600研製攻堅戰。來自航空工業消息,全國各地承擔AG600研製的不同任務的公司,已針對研製進程,相繼鋪開戰場,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復工復產。據悉,AG6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系國家航空重大工程研製項目,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7、歐核中心高精度測量反氫的物理性質


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對反物質的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據英國《自然》雜誌19日發表的一篇粒子物理論文,歐核中心首次報告對反氫的一種物理性質實現高精度測量,此前,這種物理性質僅限於理論預測,而今終於完成對自然基本對稱性的重要檢驗。作為宇宙中最簡單的原子,氫的精細結構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一直以來,反氫卻沒有相關進展。因為反物質難以產生和捕捉,且一旦與物質接觸就會湮滅,這為科學家測量其屬性帶來挑戰。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8、觸覺傳感器能令機器人“感受”疼痛


據美國《科學新聞》雙週刊網站近日報道,日本大阪大學工程師淺田稔和同事設計出了一套能可靠識別一系列觸碰的觸覺傳感器,當這套傳感器與機器人相連時,機器人會發出情緒信號。他們表示,未來科學家有望研製出擁有觸覺並 “感受” 身體疼痛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或許也能對人類的痛苦“感同身受”。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9、以色列研發用甘蔗渣生產食品包裝盒


以色列W-Cycle公司成功地研發出利用甘蔗渣為原料的天然環保材料,取代結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ET)塑料來生產即食食品包裝盒,極大地減少了環境汙染。以色列企業家約瑟夫·西亞尼和萊爾·伊泰基於他們數十年在包裝和高科技行業的經驗,創立W-Cycle初創公司。他們共同研發新的包裝解決方案,以解決龐大的即食食品包裝行業中使用C-PET塑料的問題。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10、南京首家就業社保“人工智能”服務上線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市民,特別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企業和個人訴求,南京市江北新區不斷提升“智慧人社”創新服務能力,及時上線人工智能服務矩陣,在人社公共服務載體中首創人工智能服務,以社群運營平臺為場景植入機器人,同步配合人工服務,專家團隊以及熱線服務。通過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服務場景,迅速提高人力資源公共服務響應速率,讓各項管理更智能、各類服務更便利。


科技傳播熱度榜單:工信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