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首家拆分上市來了,紫江企業分拆新材料業務上科創板

鼠年春節後首家披露分拆上市計劃企業來了,紫江企業擬分拆新材料業務上科創板,更好聚焦主營包裝業務,受此消息影響,紫江企業開盤一字板漲停。據悉,本次系首家民營企業拆分上市計劃。

2月20日晚間,繼中國鐵建、上海電氣後,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再現第三單,紫江企業發佈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料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這也是鼠年春節後首家披露分拆上市計劃的A股上市公司。

受此消息影響,2月21日,紫江企業一字板漲停,報價4.13元/股,截止午間收盤封單金額超過2.4億元。

據老虎財經APP,紫江企業直接持有紫江新材料70%股份,為紫江新材料控股股東。沈雯直接持有紫江集團 36%的股份,同時直接持有紫江企業 0.3956%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亦是紫江新材料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完成之後,紫江企業對紫江新材料仍擁有控制權。按照計劃,紫江企業將同時啟動紫江新材料戰略投資者引進工作。

據悉,紫江新材料的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薄膜等新能源電池功能性材料研發、製造和銷售,主要產品鋰離子電池薄膜被廣泛應用在高電壓去除PACK的方形內置式電芯及新能源動力電芯、儲能電芯的生產中,下游行業為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供應商,目前形成了紫江鋁塑膜的專有技術,成為國內最早研發鋁塑膜工藝並具備量產能力的企業

紫江企業表示紫江鋁塑膜在耐電解液腐蝕、衝深、絕緣性、熱封穩定性等關鍵指標上,已達到或接近日本同行水平,產品技術先進、性能優異,同時相對進口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及服務優勢。就紫江新材料而言,預案中顯示,在 3C 數碼市場,紫江新材料目前已全面切入中高端數碼類鋰電客戶供應鏈,並持續放量替代日系進口品牌;在動力電池市場,紫江鋁塑膜成為軟包動力電池企業鋁塑膜國產化的重要選擇,目前已有多家客戶深入合作。

據財報,紫江新材料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6755.29萬元、1.38億元、1.64億元及1.36億元,對應各期淨利潤分別為-426.85萬元、1696.72萬元、2916.04萬元及2006.32萬元。

紫江企業此次分拆子公司上市,主要是為了集中主營業務,專注於快速消費品配套包裝。紫江新材料將成為公司下屬獨立鋰電池新材料核心業務上市平臺,通過科創板上市加大鋰電池新材料產業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投入,實現鋰電池鋁塑膜業務板塊的做大做強,增強鋰電池鋁塑膜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回顧到2019年3月,證監會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允許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分拆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從而引發資本市場波動。進入2020年,上海電氣、上海建工兩家披露了分拆子公司上市計劃。其中,上海電氣將分拆所屬子公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目前,紫江企業成為首個發佈分拆至科創板上市方案的民企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