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三國後期沒有大將?

黑不是色


我字多,看我!三國早期群英薈萃,為何到了後期人才凋零?前期造的!

前言: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存在這樣一個疑惑,三國後期有些太過枯燥,遠遠不及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桃園結義、官渡大戰這些來的精彩,就好像在前期有名的武將相繼去世之後三國時代就宣告了結束一樣,其實並不是如此,三國後期的鬥爭甚至可以比早期的鬥爭更加的精彩,但是為什麼大家對於三國後期認同度不高呢??

三國鼎立,國家穩定

到了東漢末年,三國初,各路諸侯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地盤而征戰,到了後半段,差不多勢力已相當穩定,小諸侯已分散,此時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自然不會不管不顧地全力攻打一個地方,而是三國之間雖頻繁接觸,卻有迴旋,雖無大戰爭,卻不缺小戰。

常年征戰,人口變少

三國的戰爭是從東漢末年就已經開始了,可以說從東漢末年直到三國鼎立以至於晉朝的建立,從始至終戰火都沒有停止過,唯一的區別就是早期都是大戰,到了後期都是小戰,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人口已經遠遠跟不上徵兵的需求,戰爭摧毀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無數個家庭,在人口少的情況下自然也就無法聚集大量的人馬,從而三國後期都是小規模作戰,鮮有大規模作戰的情況。

且看三國前期那些武將是怎麼出名的,關羽在十八路諸侯集結的時候溫酒斬華雄,瞬間揚名,趙子龍在曹軍圍攻下七進七出,挽救阿斗於水火之間,周瑜赤壁之戰一時風光無限,曹操以少勝多,官渡揚名等等,這些前提都是大規模的作戰,這樣一有功績就會傳得很快,也有很多人見證,但是到了後期都是小規模作戰,所以肯定有出色的武將和謀士,但是記載的就少了。

制度的完善

群雄爭霸的時候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大量的兵馬和出色的謀士,兵馬容易獲得那麼謀士呢?所以就有人禮賢下士地去尋找合格的謀士,就比如劉備三顧茅廬,還有曹操在官渡之戰聽到許攸拜訪,光著腳就跑了出去等等,這些都是在表明他們很需要人才,並且為了可以擁有一席之地,面子算什麼,站得住腳才是最可靠的。

到了三國後期呢,就很少有明主去深山請人入仕的故事了,這是為何?如果早期可以理解為想要佔據一個地盤,那麼後期在有地盤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去找人呢?並且三國後期已經三國鼎立各自稱王,完全不像早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都比較重視自己的面子,再加上後期三位雄主相繼去世,其子嗣早已經沒有了他們早期那種禮賢下士的心了,天下已經有了三分之一,所以還有什麼可求呢?

於是在完善的制度下,武將需要一步一步往上升,謀士沒有人介紹也就沒有發揮的空間,都是懷才不遇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作者的原因

我們最早接觸三國一定是看的關於《三國演義》為題材的書或者電視,在《三國演義》中關於三國後期的記載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人就認為三國後期是真的人才凋零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三國演義》是小說的一種形式,可以理解為加上了部分史料的小說,可以借鑑但是不能完全參考。

如果真的喜歡三國這個朝代,那麼《三國志》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你就會了解到三國後期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都是小規模作戰,但是每次卻都同樣的精彩。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關注、點贊這些隨手之舉,就是您對文青最大的鼓勵和認可,謝謝。


文青聊史


三國後期真的沒有大將嗎?這個說法可能是受到《三國演義》中“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思想所影響。其實我們只要翻一翻真正的《三國志》,就不難發現,三國晚期,還出現了許多名將、大將。有力挽狂瀾的將領,也有文武雙全的將領等等。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用小說的形式嘲諷蜀中“無大將”,實際並非是說三國中其它兩國沒有大將,所以很多時候,被人誤以為是三國後期沒有了大將。而羅貫中的寫此話的真實意圖。在我個人看來:是羅老先生在暗諷蜀國沒有一套培養軍事人才的制度,縱然有五虎大將,也無法培養出“虎父犬子”這樣的二代軍事將領,也就只能讓屬於二、三流的廖化充當大將。

那麼,三國後期還有哪些大將呢?

1、“抗存則吳存,抗亡則吳亡”的陸抗

陸抗,是東吳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陸遜的次子;也是東吳奠基者孫策的外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軍政二代,貴族子弟。

在孫權晚年,陸遜捲入“二宮黨爭”遭到打壓,最終抑鬱而死。剛初出茅廬的陸抗在護送父親遺體安葬完畢後,前往建業向孫權謝恩。期間,陸抗遭到孫權嚴酷的詢問和審查。面對孫權的“靈魂拷問”,陸抗沉著冷靜的回答消解了孫權的心結。

赤烏九年(公元246年),孫權晉升陸抗為“立節中郎將”,寓意他要放下父親的怨恨,全身心投入,效忠東吳,建立一個有節操且忠貞愛國的人。對於孫權的安排,陸抗自然深知其意,在任上是盡忠盡職的替東吳守護著西陵到荊州一代的防線,保家護國。


到孫皓即位後,陸抗被加封為鎮軍大將軍,假節。拜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

在鎮守西陵的步闡舉城反叛後,陸抗又臨危受命,火速出擊,平定西陵之亂。此役,陸抗阻擊了壓晉軍援軍,剷除了叛亂的步氏家族,鞏固了東吳西境的防線。

西陵戰事過後,陸抗升任大司馬、荊州牧。可以說,陸抗是東吳的一根救命稻草,也是三國晚期的一員大將和名將。如果沒有陸抗的存在,三國一統的歷史就將推進一二十年。

2、收復交阯的陶璜

陶璜從父親一輩開始,就和交州有著不解的淵源。先是其父為東吳的交州刺史,後在陶璜平定交州叛亂後,升任交州刺史,成為東吳鎮守南境的大將。

吳景帝時期,交州郡吏呂興殺太守及察戰,以郡歸附魏國,成為與魏國不接壤的一塊領土。吳寶鼎三年(公元268年),吳末帝孫皓派遣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脩則前往平定。二人出師不利,皆為晉軍所斬。於是,吳末帝又派遣兩路大軍出戰:

一路由虞汜擔任監軍,率威南將軍薛珝、蒼梧太守陶璜從荊州進軍;
一路由李勖擔任監軍,率督軍徐存從建安走海路進軍。

途中李勖因道路不暢殺死導將,引兵而回。實際上,進軍交戰的任務就落到了陶璜等人的身上。起初陶璜先是與晉軍大敗而歸,被薛珝責備不已。陶璜為了挽回失敗的顏面,於當晚率領幾百名士兵偷襲了晉軍部隊,大獲全勝。

薛珝見陶璜大勝而歸,知道是誤會了陶璜,便委任陶璜兼管交州之事,擔任前部督,指揮戰事。獲得了指揮權的陶璜,更是如魚得水,接二連三的大捷使他收復了許多失地,就連九真郡、日南郡以迴歸到了東吳的版圖當中。

天紀三年(公元279年),東吳嶺南地區發生郭馬叛亂事件。吳末帝先是以司空滕修為鎮南將軍、廣州牧,都督廣州諸軍事,率兵萬人前往征討。但在進軍途中遭到叛將強烈抵抗,無法前進。吳末帝又命交州牧陶璜、其弟徐陵督陶濬分兵兩軍支援滕修。在陶璜加入作戰後,很快就平定了此次郭馬的叛亂。

陸抗和陶璜是三國晚期東吳國內的兩員大將,一西一南守衛東吳國土,在危難之際拯救東吳,得以讓東吳延續數年。如果說他倆還不算大將的話,那麼大將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孫郎談古


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總是會被裡面那些厲害的人物所折服,在前期的時候武將方面有呂布,關羽、張飛、趙雲、典韋等等,每一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戰場上單挑讓人看得非常過癮。謀臣方面有諸葛亮、郭嘉、荀攸、荀彧、法正等等,他們富有謀略,每每料敵於先,讓人佩服他們的智慧。至於霸主更是有劉備、曹操、孫權、馬騰、袁紹、公孫瓚等等手握重兵。但是到了三國後期,卻很少有能人出現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三國前期的人才真的是非常的多,就是在三國鼎力之後的能人也是不少,蜀漢方面有五虎將、臥龍等人,曹魏方面更是有五子良將以及冢虎,至於東吳雖然武將方面略次一點但是勝在數量多,有四英十二虎都堪稱獨當一面的人物,這時候的三國演義還是比較精彩的,這些厲害人物之間的比拼總是給人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但是到了三國演義的後期,五虎上將幾乎都損失殆盡了,竟然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話。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蜀國,就是魏國和吳國當時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厲害的人物總是感覺已經很少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小編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就是常年征戰,人口損失大,人才損失也大

連年的征戰,到底三國時期的人口極度下滑,在東漢末年的時候,雖然說民不聊生,但是亂世中更加磨鍊人,因此這時候的人才開始湧現,出現了一大批的厲害人物。後來經歷了諸侯割據時期,這時候的諸侯混戰,死傷肯定不小,當然死的最多的是那些普通士兵或者普通人,但是難保這裡面不能出幾個人才,在他們還沒有發出光亮的時候,說不定就因為天災兵禍被餓死了或者殺死了。當然另一方面則是人口縮水之後,出現人才的幾率更加小了,畢竟基數小了,肯定精英也就更加少了。

第二點就是三國政權鼎力,人才得不到太多的鍛鍊

其實這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人才沒有不磨鍊就能直接成材的。在三國前期,那一批厲害的人物幾乎都參加過黃巾起義,這場戰爭雖然對手比較弱,多是一些雜亂的百姓組成的,但是不管怎麼說也是鍛鍊了這些人的成長。像關羽和張飛等人,就是在討伐黃巾的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的。而在三國後期,三個國家之間基本上都屬於比較穩定的政權了,因此戰事不多,可能很多人會拿出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北伐中原這些說事,小編對此想說的是這些都需要比較的,雖然三國之間也有戰事,但是和三國演義前期那幾十路諸侯混戰相比,這戰爭其實已經少了很多了。不經歷戰場的磨練,終究是無法成材的,就像馬謖,最終也只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而已。

第三點就是有人才,但是出不了名

三國政權建立之後,肯定就有了一套嚴格的官員晉升制度,因此可能是有人才但是無法被重用,因此一直默默無名。在三國演義的前期,那些諸侯們每當知道那裡有猛將亦或者名士之後,總是禮賢下士的去請出山,就像諸葛亮。但是在三國政權建立之後,諸侯首先是換了一代人,早就沒了父輩那種禮賢下士的品性。還有就是即使是有能力的人自薦過去,也不一定能得到重視,得到重用,因此很多人才都沒埋沒了。可能很多人會說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但是他發光了也得有人能看到啊,要是諸葛亮這樣的人沒有劉備不厭其煩的去請他,得不到重用,最終也只是埋在土裡的金子而已,照樣不會有這麼大的名氣。三國演義後期怎麼沒有什麼厲害人物了?原因其實有三個!





新視角品生活


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總是會被裡面那些厲害的人物所折服,在前期的時候武將方面有呂布,關羽、張飛、趙雲、典韋等等,每一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戰場上單挑讓人看得非常過癮。謀臣方面有諸葛亮、郭嘉、荀攸、荀彧、法正等等,他們富有謀略,每每料敵於先,讓人佩服他們的智慧。至於霸主更是有劉備、曹操、孫權、馬騰、袁紹、公孫瓚等等手握重兵。但是到了三國後期,卻很少有能人出現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三國前期的人才真的是非常的多,就是在三國鼎力之後的能人也是不少,蜀漢方面有五虎將、臥龍等人,曹魏方面更是有五子良將以及冢虎,至於東吳雖然武將方面略次一點但是勝在數量多,有四英十二虎都堪稱獨當一面的人物,這時候的三國演義還是比較精彩的,這些厲害人物之間的比拼總是給人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但是到了三國演義的後期,五虎上將幾乎都損失殆盡了,竟然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話。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蜀國,就是魏國和吳國當時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厲害的人物總是感覺已經很少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小編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就是常年征戰,人口損失大,人才損失也大

連年的征戰,到底三國時期的人口極度下滑,在東漢末年的時候,雖然說民不聊生,但是亂世中更加磨鍊人,因此這時候的人才開始湧現,出現了一大批的厲害人物。後來經歷了諸侯割據時期,這時候的諸侯混戰,死傷肯定不小,當然死的最多的是那些普通士兵或者普通人,但是難保這裡面不能出幾個人才,在他們還沒有發出光亮的時候,說不定就因為天災兵禍被餓死了或者殺死了。當然另一方面則是人口縮水之後,出現人才的幾率更加小了,畢竟基數小了,肯定精英也就更加少了。

第二點就是三國政權鼎力,人才得不到太多的鍛鍊

其實這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人才沒有不磨鍊就能直接成材的。在三國前期,那一批厲害的人物幾乎都參加過黃巾起義,這場戰爭雖然對手比較弱,多是一些雜亂的百姓組成的,但是不管怎麼說也是鍛鍊了這些人的成長。像關羽和張飛等人,就是在討伐黃巾的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的。而在三國後期,三個國家之間基本上都屬於比較穩定的政權了,因此戰事不多,可能很多人會拿出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北伐中原這些說事,小編對此想說的是這些都需要比較的,雖然三國之間也有戰事,但是和三國演義前期那幾十路諸侯混戰相比,這戰爭其實已經少了很多了。不經歷戰場的磨練,終究是無法成材的,就像馬謖,最終也只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而已。

第三點就是有人才,但是出不了名

三國政權建立之後,肯定就有了一套嚴格的官員晉升制度,因此可能是有人才但是無法被重用,因此一直默默無名。在三國演義的前期,那些諸侯們每當知道那裡有猛將亦或者名士之後,總是禮賢下士的去請出山,就像諸葛亮。但是在三國政權建立之後,諸侯首先是換了一代人,早就沒了父輩那種禮賢下士的品性。還有就是即使是有能力的人自薦過去,也不一定能得到重視,得到重用,因此很多人才都沒埋沒了。可能很多人會說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但是他發光了也得有人能看到啊,要是諸葛亮這樣的人沒有劉備不厭其煩的去請他,得不到重用,最終也只是埋在土裡的金子而已,照樣不會有這麼大的名氣。三國演義後期怎麼沒有什麼厲害人物了?


無所不能的ZZT


引言: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是看三國的人經常愛說的一句話。人們習慣於用這句話來感嘆蜀漢後期的人才稀缺。其實不僅僅是蜀漢,對於整個三國而言,每一個國家到了後期都面臨著人才稀缺這一困境。當第一批開創基業的文武人才紛紛去世之後,魏、蜀、吳三國都出現了可用之人不足的這個現象。他們的後代中,僅有很少一部分表現出了不錯的實力,但與前輩相比也遜色了不少。這究竟是缺少人才了呢?還是缺少伯樂?

分析:

  • 三國後期的環境因素:

環境是孕育人才的一個根本因素,同時也是決定人才產出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來看看三國後期的環境,對人才有什麼樣的影響。

一、三國後期在經歷了戰亂之後人口大量減少,失去了孕育人才的基礎條件。在《魏晉世語》中記載了這麼一個關於程昱的事件:

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這個記載告訴了我們一個事情,為了滿足作戰的需要,竟然會出現把人作為肉乾的這種現象。而且這種人吃人的現象並不罕見,在蜀國和吳國也是時有發生的。我們要知道三國時代除了戰亂頻發之外,還出現過大規模的瘟疫、旱災,這些都使得人口大量的減少。梁啟超先生也曾經提出過:

東漢初視西漢全盛得三之一,三國視東漢全盛得七之一,唐初視隋全盛得三之一,宋初視唐全盛得四之一,清初視明全盛得三之一,此其大較也。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三國時候的人口是東漢時代的七分之一。或許這個數字會有些偏差,但人口銳減的這個事實我們是不可以否認的。人口基數是產出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人口基數減少之後,人才自然會相應的減少。

二、三國後期士族的重新崛起,減少了人才出現的途徑。陳寅恪先生曾經提出過,晉朝之所以能夠完成三國的統一,是因為三國後期的士族勢力擊敗了寒門勢力,登上了歷史舞臺。我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很講究出身門第的時代。其實不僅是魏國,蜀、吳兩個國家到了後期也越來越重視門第出身。三國早期的大批人才湧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門第出身,而是唯才是舉。事實也告訴我們,三國早期很多的優秀人才都是出自於寒門。而到了三國後期,隨著士族勢力的崛起,寒門自己就缺乏了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一來,自然就會導致有能力的寒門子弟無法展露自己的才能,即便有能力也被埋沒了。

  • 不可逆轉的歷史規律

歷史是有其自身規律的。無論誰都不能進行逆轉,三國後期的人才匱乏,自然也是歷史規律發展的一個體現。

一、人才的培養與發現是需要時間的。三國的歷史跨度時間並不長,總共不過六十年的時間。我們都知道,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一直是處於混亂的階段的。隨著戰爭的不斷進行,對於人才,尤其是題目中所說的武將是有極大的消耗的。當老的一批紛紛凋零,而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新的人才,那麼自然就會出現人才凋零的這種現象。人們常常會說亂世出英雄,亂世的確可以孕育出來一大批英雄。但是,英雄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三國時期,武將凋零速度快,國家來不及發現和培養新的將領,也就促成了後期武將缺乏的這個現象。

二、武將對在三國後期的重要性開始減弱。從東漢末年開始的混亂,到三國割據的形成,這一段時間裡,因為要拓展各自的勢力所以武將的重要性極為重要,表現的機會也相對較多。而到了三國割據形成之後,雖然依然還有戰爭存在。但與之前相比,已經減少了很多。天下大勢已經逐漸的開始走向平穩與和平。各個國家都開始重視生產,休養生息。各個國家已經把之前對戰爭的偏重轉移到了對外交與生產的偏重。天下百姓對於和平的渴望,以及多年戰亂之後恢復生產的迫切需要,這些不容忽略了歷史規律和走勢,讓武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他們的重要價值。

結語:

之所以會感覺三國後期武將減少其根本的原因是,歷史規律讓武將開始逐漸離開歷史舞臺。當然也存在著人口基數減少這一重要因素。此外,我們還有不能忽略的要素。士族勢力的崛起,阻礙了寒門人才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而且,三國曆史跨度時間不長,根本沒有來得及出現更新換代,湧現新的武將的時間。


再言春秋


一句話:在不斷的戰爭中,職業軍隊成熟了。

軍隊成熟到一定階段之後,主將的角色就必須從戰鬥人員轉化為指揮官,才有助於軍隊發揮最大能力。

三國前期,黃巾軍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黃巾軍的唯一優勢是人多,其他方面都是渣渣。在所有三國軍事組織中,黃巾軍戰鬥力墊底。

剿滅黃巾軍過程中,地主武裝大體上都是以少勝多。雙方組織度都很低,主將更像是帶頭大哥式的人物,想要部下用命,必須身先士卒,其個人勇武對部隊影響很大。所以武將戰鬥力、戰鬥意志得到極大的體現。此時三國職業軍隊可以說是嬰兒時期。

之後是郭、李亂長安,董卓亂政。各地勢力在討伐董卓過程中割據為諸侯,他們麾下多是鎮壓黃巾起義後的軍隊,缺乏與正規軍之間的戰鬥,習慣於大將帶頭衝,小弟緊隨其後的戰鬥方式。此時將軍之間的PK可以輕易影響到全軍士氣。從這個時候開始,三國職業軍隊處於成長期,戰鬥方式逐漸轉變,主將戰鬥力對全軍的影響不斷下降。典型武將呂布在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的高開低走直至滅亡。

再之後三分天下,三家軍隊經過十幾年艱苦戰鬥之後,軍隊成熟度遠遠超過諸侯混戰階段,再勇猛的主將,也得有身經百戰的軍隊加上合理的謀略,才能打勝仗。成長期的結束階段,關羽水淹七軍,失敗一方的于禁、龐德個人戰鬥力完全沒發揮,憋屈。勝利方關羽,也沒有施展過五關斬六將的單人實力,關羽只是利用成熟的軍隊,優秀的後勤,正確的策略,取得勝利。

再之後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等直至三家歸晉。戰鬥人員都已經是高度職業化的軍隊了。在本能一樣的配合作戰面前,再勇敢的將軍,也沒把握衝鋒陷陣之後全身而退,運氣好的,撞上孫十萬能當張遼,運氣不好的,對上諸葛亮就變成了張頜。

所以,越往後越沒有勇冠三軍的大將,也是必然的。


歷史任人打扮的小娘子


關羽被吳國所殺,張飛被部下所殺,黃忠,馬超,趙雲都很老了。蜀國能力超群的就五虎將。最後趙雲跟隨諸葛亮還打了一段,但是那時候,都70,80了至少。

蜀國和魏國,吳國比,最大的弱勢就在於超群的武將少,而且年紀偏大。諸葛亮又一直不斷北伐,造成人員損失極大,其實這種現象在魏國,吳國中也很明顯,但是由於蜀國武將基數本來就少,所以衰弱的特別快,到後期就剩下一些二流武將,比如廖化,馬謖等。馬謖只是喜歡讀兵書,官職就是個參軍,就相當於參謀,諸葛亮錯誤運用馬謖,導致馬謖失敗,而諸葛亮又嚴於法紀,所以馬謖死了,其實個人覺得馬謖是參軍,對作戰,而且是獨立作戰缺乏經驗,如果留著,以後可能會成大器,又不注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武將。(剛才忘記講了,除了五虎將外,還有一員大將,就是魏延,不過魏延和諸葛亮互相不是很信任,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沒有采用魏延的計謀攻取漢中,如果採用了,或許會好很多,諸葛亮挺保守的後面,最後魏延內訌被殺了,關羽,張飛,馬超那些的兒子,其實並不是很出名,張苞等也早早就戰死了,對比魏國,魏國還有後期司馬懿,鄧艾,鍾會,而後期蜀國就一個姜維,而且蜀國之中很多人對蜀國外的人不是很信任,所以姜維北伐是受到一些限制的。)


阿凡mr


回答問題不要像老奶奶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因為不是誰的字多誰就正確,簡潔最好,下面回答問題:其實大將還是有的,不過和前期相比少了很多,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就形容的比較貼切。但是像姜維,鄧艾也都不錯。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國後期政治形式相對穩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定型,俗話講,亂世出英雄,天下太平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自然也就少了,即使有才能的,因為無處施展,也被埋沒了,就很難出人頭地了。





東山客


我是影妹我來回答

局勢趨於穩定,武將晉升困難

眾所周知,和平年代士兵和軍官的晉升是很困難的,沒有戰爭讓將領獲得戰功和火線提拔使得將領等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時候已經歲數不小了沒有當年意氣風發的勁頭了

三國時期也是這樣,早期將領都是黃巾之亂跟隨各個勢力起家的,將領都是經歷生死一刀一刀殺出來的,在那個不穩定的環境下很多將領火線掛帥,例如張遼,關羽,太史慈等人都是在亂戰中活下來的名將。

三國後期華夏大地已經由十幾個割據勢力變成魏蜀吳三個國家,三方國家也在進行戰爭,蜀漢和曹魏在關中地區,東吳和曹魏在荊州和合肥地區。戰場位置穩定,三個國家人口也逐漸增多。沒有三國前期那樣每個地區都出大將的機會。

後期各國內部開始宮鬥內耗

除了戰爭形勢的變化,還有的就是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開始了宮鬥內耗,消耗了大量人才。其中曹魏被司馬家奪權,蜀漢內部宦官作亂,孫權後期因立太子殺得後宮血流成河。

魏國

三國時期世家大族權力過大人才輩出可以影響政權的更迭,曹魏內部支持皇權的世家和皇族和反對皇權的世家發生衝突,引發了魏國內亂在戰爭中殺死和很多世家子弟,讓新一代將領還沒有成長起來就死於內鬥當中!特別是司馬家後來上臺殺害驅逐了大量臣子,

蜀漢

蜀漢內部也好不到哪去,諸葛亮做事小心翼翼事必躬親已經錯失鍛鍊將領的機會,老將大多去世,到後期只剩下姜維和廖化這兩個有名將領,宦官黃皓擾亂朝廷,讓劉禪迷信神鬼之說朝堂上烏煙瘴氣讓蜀漢政權無法吸收新鮮的血液更別提有出色的將領!

東吳

東吳內部隨著孫權老年開始昏庸,因立太子的緣故逼死陸遜,後宮血流成河使得東吳皇權和世家大族離心離德世家大族的人才大多不肯為東吳效力,後來的東吳皇帝孫皓更是昏庸無比,不但沒吸收和提拔青年將領甚至還逼反了幾大世家(西陵之戰)

總結

綜上所述,我認為三國後期大將缺少是因為選拔將領的體制更加完善和繁瑣,使得將領升遷困難無法展現自己,以及後期各個國家開始內鬥嚴重消耗了後備人才資源使得名將更加稀少。


影妹侃歷史


首先,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是漢末三國前期,群雄割據,戰亂不息,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正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給這些英雄搭建了一展身手的舞臺,我們後世之人也因此得以大飽眼福。

五虎上將

到了後期三國鼎立之後,政局趨於穩定。魏文帝曹丕即位後,採取戰略防守,恢復生產,與民修養。相比三國前中期的大戰小戰連綿不絕,後期的戰爭密度是下降的。

五子良將

不過後期也並非完全沒有大將,諸葛亮南征北伐;司馬懿剋日擒孟達,平遼東;陸遜夷陵之戰,石亭之戰,此三人放眼整個三國,也是最頂級的統帥。

後期猛將倒是不多,五虎殞命,五子凋敝,太史慈甘寧周泰也相繼辭世,執牛耳的僅餘魏延,張郃二人!

但也湧現出一批猛將,吳國朱桓,魏國王雙,徐質,蜀國王平等,尤其魏國文鴛單騎退雄兵,頗有趙子龍的風采!

結巴(個人覺得後三國第一帥才)

此外,還有姜維,鄧艾,陳泰,羊祜,陸抗,杜預等一批極為傑出的帥才,各逞其能,爭奇鬥豔,不輸前人。

所以,之所以會產生這個印象,一方面是時代影響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三國演義》將筆墨大量放在了前期,後期描寫不多,人物形象不夠豐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