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与时间赛跑的拼命三郎:富平民警李立桢

中国法制西部网 讯(李思科 通讯员 张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他主动放弃休假,连续25日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面对疫情防控信息的瞬息万变,他忠诚履职,24小时不下火线,与时间赛跑、与疫情争分夺秒;他忘我工作,高效分析研判不断涌来的海量信息,为科学布防、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为疫情防控赢得时间,他就是富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合成作战室主任李立桢。

疫情防控 与时间赛跑的拼命三郎:富平民警李立桢

李立桢,男,35岁,中共党员,渭南富平人,富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合成作战室主任,曾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陕西省公安厅评为视频侦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被富平县公安局评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高效分析 精准研判 为科学防疫提供有力支撑

疫情就是警情,疫情就是命令。要精准开展疫情防控,首先要有精确的信息数据支撑。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从大年初一直到今天,他一直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每天都要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庞杂海量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信息逐条筛选,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逐条分析研判,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将分析研判的信息第一时间推送一线防控人员,为落地核查全天候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特别是“战疫”刚刚打响,面对春节期间复杂的人员流动,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他便马不停蹄、奋战在电脑旁,以最快的速度对万余条海量信息进行逐条分析研判,提供3000多条有价值信息数据,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为疫情防控科学布防、精准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少个夜晚,他挑灯夜战,多少个夜晚,他熬红双眼。从对庞杂的万余条信息逐一分析研判到3000多条精准数据的准确推送,每一条信息的背后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在疫情防控信息一线的阵地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一名党员民警的忠诚、责任和担当。

疫情防控 与时间赛跑的拼命三郎:富平民警李立桢

创新工作 独挡一面 为有效防疫赢取时间和先机

“战疫”面前,时间就是生命。精准、快速、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控,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支撑。面对防控疫情信息瞬息万变、人员流动即时变化、防疫一线数据暴增的海量需求、技术人员少等实际情况,加之保密等工作需要,他以一当十、独挡一面,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信息一线阵地,全天候、全方位快速、精准地为一线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他总结出的“海量搜索以快制快、科学研判以静制动、人员坚守即时处置”工作方法,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信息的及时反馈,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赢取了时间和先机。为了及时有效灵通信息,他吃住在办公室、连续25天不下火线,向一线防控提供有价值数据信息5000余条,拟制信息研判报告30余份。

苦战20多天,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一有情况,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投入工作。这是大家对他的印象。大家都劝他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他总是说:“只有更快的去发现潜伏的威胁,才能让群众多一份安全,才能让我们一线的疫情防控风险再降低一分。”

疫情防控 与时间赛跑的拼命三郎:富平民警李立桢

警医家庭 奋战一线 为战疫情舍小家护千万家

疫情面前,夫妻二人始终坚守防疫一线。李立桢的妻子候苗苗是富平县医院的一名护士,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也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疫情面前,作为医生的她和作为人民警察的他站在了“抗疫”的同一战线上,两人之间更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职责所在、不能后退,为了守护千万家的平安,两人将8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后,就纷纷投入了“战疫”当中。25天来,他(她)们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看看孩子、问候下父母、互报一声平安。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怎么也不回来?我都想你们了,快回来吧?”“你们怎么都不管我?我想回家”……面对孩子的追问,他总是说:“快回来了!快回来了!好好听爷爷奶奶的话,爸妈很快就回来!……”

“快回来了!”——在无数被“禁足”的人心里是美好的期待和漫长地等待;

“快回来了!”——在无数“战疫”者的心里是坚定的信心和迫切的愿望。

疫情防控 与时间赛跑的拼命三郎:富平民警李立桢

“战疫”当前,他(她)们只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逆行者”中的一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就是这样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她)们始终冲锋在一线,不惧危险、忘我工作,舍弃了小爱、小家,将大爱融入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个大家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疫情、守护人民的钢铁长城!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战疫”有你,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