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普惠金融業,下一步發展趨勢幾何?

前言導讀

2020年的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註定將成為一代人畢生難忘的記憶。因為它的蔓延已經影響了幾乎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而更為嚴峻的是這場“黑天鵝”事件對於經濟的巨大影響,最直觀的體現在了廣大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問題。“救助、解困中小微企業”,成為防疫抗疫之下,國家與民眾共同聚力的焦點。

在此大背景下,各個金融機構紛紛發佈相應策略,一方面我們深感金融機構的“時代擔當”,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未來“中小微金融”發展的端倪。今天,我將與您共同盤點:疫情之下,普惠金融“新政”趨勢幾何?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普惠金融業,下一步發展趨勢幾何?

一、國家政策層面

疫情發生後,中央關於疫情對經濟可能產生的衝擊已經做了較為明確的估計,並安排各部門實行對沖操作,積極為企業“減負續命”。如稅務總局在全國範圍內將2月份納稅申報期限延長至2月24日;人社部明確允許企業延遲繳納社保,北京將1月、2月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3月底,旅遊、住宿、餐飲等10個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可延長至7月底;國家發改委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支持性電價政策,重點減免兩部制電力用戶容(需)量電費支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等。

而最為關鍵的,仍然是金融領域的扶持政策。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的主要內容包括:

1.優惠利率貸款。央行等五部門要求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對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重點企業,央行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財政部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50%給予貼息,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低於1.6%。

2.對於還貸困難的企業,可以展期或續貸。央行等五部門明確,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這一系列政策,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各商業銀行

有了“央媽”和“財爹”的政策方向認定,各商業銀行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首佳顧問梳理了近期見諸外界的各銀行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政策,讓您一張表內能夠看明白: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普惠金融業,下一步發展趨勢幾何?

(備註:以上數據來源於網絡信息,空白位僅表示未能找到相關信息,不表示相關銀行沒有相關服務。上表僅供參考,詳情請諮詢各銀行。)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各商業銀行針對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中小微企業,以及與抗擊疫情相關的醫療物資生產的中小微企業,有著同向的支持方式。

整體來看,包括六大方面:

  • 信貸額度傾斜
  • 符合條件可續期延期或展期
  • 加快審批效率
  • 加強線上服務
  • 推出專項產品
  • 信貸利率優惠

對於戰“疫”主戰場,湖北乃至武漢,有部分銀行也有專門的利率優惠和信貸支持措施。

這些措施,無疑是符合與央行等五部門的《通知》精神的,可見此次疫情衝擊之下,上到政府,下到各商業銀行,對於支持企業戰勝疫情、求存求生需求的決心之大。

此外,正如我們多次提到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速的放緩,我國的信貸利率本身已經進入明顯的下行週期。眼前疫情“黑天鵝”的發生,對於我國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直接衝擊了眾多關係民生的中小微企業的生存,這對於民生的間接影響是巨大的。我們時刻應該看到,民生工作始終擺在突出位置,保民生的根本是保就業。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見,除了各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大力支持以外,新一輪的降息或將不遠。

三、普惠金融趨勢幾何

疫情之突發,某種程度上加速了各家銀行在“中小微企業“信貸產品上的發展速度。結合過去2-5年的基礎,各金融機構在“普惠金融“的路上,也呈現出明顯的趨勢:

  • “中小微“信貸業務佔比,將在銀行整體業務結構層面持續上升;
  • 伴隨著普惠金融過去幾年的持續探索,各銀行中小微信貸產品未來將出現更大幅度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 “線上化“將成為各家銀行的普遍趨勢,從貸前、貸中到貸後,線上化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深入。

以上就是我對2020年普惠金融的幾點個人見解,我是 ,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