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拥有4亿用户的钉钉,能和微信一争高下吗?

飞~


两者产品的定位不同,也就代表两者不具有可比性。

从产品的角度上讲

钉钉是一款办公用品。拥有4亿用户的钉钉使用者大多都是公司职员,平时的活跃度是很高,但是都是集中于工作时间。职员下班或者非工作时间,很少会登录或者使用钉钉的,另外这些使用钉钉的用户不管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业余时间都是使用微信的。钉钉在产品定位上就没有替代微信。

微信是一款社交软件,方便于用户可以进行短消息交流。另外微信也已经打造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包含工作、学习、娱乐、生活等多方面。

两款软件的用户定位以及战略定位都是不同的,也就不具备可比性。

用户数

微信的月活跃的用户超过10亿。目前钉钉可以说还是处于一个成长期阶段。

些许拙见,供您参考。

从事互联网开发多年,欢迎大家骚扰


凯腾凯


很多人可能连钉钉都没有听过,觉得钉钉非常陌生,也没有办法了微信抗衡,事实上确实和微信差距比较大,毕竟从知名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钉钉的失败,或者说非常成功,钉钉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很多国内知名企业都选择钉钉,不仅可以上下班打卡,写日志,财务审核,还可以发信息,企业微信里有所有员工的电话号和个人信息,领导有事没事钉一下让你浑身发毛,而且你可以看到对方是否阅读,如果长时间没有就应该打电话了,还是非常好用的!


相对应微信本身基础就好,也顺势开通了企业微信这个项目,但是效果真的非常差,毕竟微信已经可以建群了,目前钉钉每年的用户数量都在增加,小编在公司也更愿意选择钉钉发消息,毕竟微信还是比较私人,不喜欢和公事混在一起,朋友圈也不想被监视!近几年微信的限制越来越多,抖音,微博,头条各种封杀,也许我们确实需要另一种方式不要让微信这么狂妄!


QX科技


众所周知,2016年4月,腾讯正式发布企业微信1.0版本时,钉钉在企业服务领域已占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企业微信一定会落后于钉钉。毕竟,企业微信与拥有近10亿的活跃用户的第一大社交软件微信同属腾讯旗下,在市场用户开拓方面自然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报道,自2017年10月起,腾讯已经把企业微信从微信事业部中独立出来,并将之放在与小程序、微信支付并重的位置上,足以见得,企业微信在腾讯内部的地位正在显著提升,腾讯将对企业微信给予更多人力财力的支持。

那么,对于企业客户而言,钉钉和企业微信到底哪个更有优势呢?

一.从产品功能上分析

就注册登录功能而言,企业微信方式比较单一,只支持已经开通QQ企业邮箱或者微信企业号的团队直接导入员工通讯录,在册的员工可以通过手机号、邮箱或者微信登录,即可使用企业微信。

而钉钉相对而言更加开放,注册时不需要登记企业信息,个人可以通过手机号注册,加入之后在App内操作找到自己的企业或者组织即可,这意味着,钉钉不仅可以用于公司内部,还可以在非公司的组织内使用,比如志愿者协会、学生会、因任务临时组建的团队等。

就沟通和群聊功能而言,企业微信强调“企业内的关系”,建群时只能添加企业内部的成员,而钉钉强调的是“工作关系”,建群功能不仅包括普通的“企业群”、澡堂模式下的“私密群”,还能发起不限于企业的“群聊”。除此之外,钉钉还可以添加非本企业的好友,可以协助实现跨企业的工作协作关系的建立。

相比企业微信把协同工具“工作台”位放在二级菜单,钉钉的协同工具位于一级菜单的居中位置,更明显易找,功能也更丰富,足以证明钉钉更注重团队协同。除了企业微信工作台中的公告、报销、考勤等功能,还有钉钉的协同工具中还包括钉盘、管理日历、视频会议等等。

除了常规功能外,企业微信和钉钉分别有各自的个性化功能。

企业微信更注重人性化,为员工着想,可以选择“小休”或“下班”两种状态,在休息模式下不会收到消息提醒;而钉钉的“ding一下”却正好相反,能把消息以应用推送、短信甚至电话的方式向所有选定的接收人进行广播,并且能看到是否已读,更加重视协作过程中的“效率”。

因此,多数情况下,管理者更倾向于钉钉,而员工则倾向于企业微信。

二. 根据用户反馈分析

  1. 企业微信的设计跟微信保持一致,用户容易上手,钉钉虽然功能更加丰富,更强调高效协作,但由于其架构复杂,功能繁多,公司使用起来培训成本较高。
  1. 有些功能从产品角度分析很好,但是用户实际使用起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企业微信的“小休”和“下班”状态,本来是为了员工休息时免打扰,但实际情况下,不少用户反馈会耽误接收重要信息;而钉钉的“ding一下”本来是希望促进高效沟通,但实际上可能会打乱他人的工作节奏。

三. 从市场策略方面分析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钉钉还是企业微信,都是提供基础服务的平台,很多具体细化场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外在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以下简称为ISV),只是平台开放程度不同。

企业微信把自己定位成“连接器”,利用其社交产品中IM的优势,借助于多个开放的API和微信插件,同时结合优质的ISV,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办公软件一体化。

当企业微信将开放、连接器、生态合作当作重点时,钉钉却在收紧自己的开放平台。在钉钉团队看来,想要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提高筛选ISV的标准比一味地叠加数量更重要。由于发现很多客户需求借助ISV根本无法满足,钉钉团队更倾向于自主开发。

其实,对于企业客户来说,并不会关注到底是精致的一体化系统,还是开放的平台,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否简单高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尽管钉钉和企业微信背后都有强大的后盾支持,但是国内中小型企业如此之多,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不尽相同,因为人力有限,无论钉钉还是企业微信都不可能一一解决所有问题。

在科技更新迅速的今天,无论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通过彼此协作、优势互补的方式获得更加高效的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相对于扩大规模、覆盖更多方面,减法和聚焦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对于钉钉和企业微信而言,通过与优质的ISV合作,拓展功能和场景需求已是大势所趋。

至于两大巨头支持下的钉钉和企业微信未来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因其市场策略不同,未来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因为未来社会更强调与ISV的合作协同,所以个人认为企业微信应该更加顺应时代的大趋势。


哔鲁剧场


钉钉的用户大多都是因为公司考勤需要,用户都是被逼注册的,活跃人数并不多,公司管理部门可能用来查员工联系电话方便才会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钉钉考勤打卡机录入员工信息的时候就必须要注册一个钉钉号,填写个人手机号,微信号等等一系列资料,填写公司识别代码,公司管理者审核,然后才能打卡。

当用户注册完后,一般都选择直接卸载了,就拿我们公司来说,3万多人,很少有同事手机里有钉钉这个软件,

所以,钉钉考勤机,逼迫公司职员注册信息,我觉得有很大嫌疑,不是是为了社交,而是为了获取用户资料信息的。

我之前没有借呗这个功能,自从今年5月公司换了钉钉考勤机,过了不久,我的借呗就开了,而且额度后来居然还涨了。

因此,我觉得,钉钉考勤机总不安全,怀疑它可能是马云免费给公司提供的,公司根本就没出钱,要是全国都普及下去,这个用户量增长速度会很快,马云也会获得更多用户的资料数据,包括职工在公司的职位,因为钉钉系统里把职业,部门,电话,微信,录取的很清晰,公开性也非常大,可以互相查看。


初心家族小雪


不在一个竞争层面的产品,所以首先就谈不上竞争,钉钉的定位是企业办公,而微信场景更广泛一些。

别说钉钉、最接近C端的支付宝都没戏

阿里没有社交基因,正如腾讯没有电商基因一样,这个是两个企业的区别,产品文化更重的企业能做好社交,也更适合做大C端产品,运营文化更重的企业适合做电商,也更适合做大B端的产品。

钉钉的负责人陈航,可以说在钉钉之前是一个失败者,做一淘败了,再做来往又败了,而且马老师一再对其寄予厚望,好在钉钉成功了。攻击欲望强、成功以后容易大嘴巴,这种人适合和企业打交道,但很难做好真正的C端产品,所以钉钉成功了。

微信掌门人张小龙,做Foxmail已经名扬天下,后来到了腾讯,拯救了三个团队都没做起来的QQ邮箱,并且做到了国内邮箱第一,再就是后来的微信。可以说Allen Zhang的事业一直都是开挂的,而且张小龙性格比较低调、内敛,标准的产品、技术流,对于产品要求极其严苛,可以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了。

要求极致的性格,偏执到变态的产品诉求,才能成就微信这种产品。

如果微信要想被颠覆,我认为基本上只有一中可能性,那就是腾讯自己革命自己,就像当初微信取代QQ成为主要的社交软件一样。虽然在PC端,QQ还是绝对的社交统治者,但是在移动端微信已经彻底取代了QQ的地位,成为社交霸主。

腾讯已经围绕微信打造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基本上坚不可摧,覆盖了超过10亿的注册用户,这在中国互联网乃至世界互联网产品领域都是现象级的产品。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要取代微信的产品不少,米聊没发展起来,微博转化为了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平台,陌生人社交陌陌主攻陌生人社交,靠着游戏、直播打开差异化,而脉脉、钉钉则是更加直接的切入垂直领域。

阿里在社交领域做过很多次的尝试,从来往、到支付宝圈子,都毫无例外的失败了,钉钉找到了出路,不是因为产品做得多好,而是找准了定位。我曾经说过很多次,钉钉不算是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但绝对是一款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微信的江湖地位,钉钉很难形成威胁!

不过有趣的是,钉钉CEO表示腾讯员工禁止用企业微信,这当然不是事实。只是腾讯现在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做企业微信,两者必定有一战,但是想要互相渗透都是难上加难!


EmacserVimer


对于钉钉和微信,可能在社交方便有那么一点交集,但钉钉更多是侧重企业办公交流,微信的话是全覆盖的,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不然怎么能称国民级的app应用呢?

现在很多人把钉钉拿来跟微信比,似乎是因为这些年钉钉从企业数字化移动办公逐渐发展壮大,从2018年3月份截止的数据来看,钉钉的企业用户已经达到700万,终端注册用户也突破1亿,这样的规模和速度自然让人看到了钉钉进军社交的潜力。但透过现象来看本质,钉钉的应用场景更多是基于企业办公的,就好像旺旺是基于电商购物一样,因此钉钉的用户场景主要围绕工作交流展开,可能下了班,估计很少人会打开这个APP。

而微信就不同,腾讯的骨子里就擅长做社交,这种社交是基于真正的日常沟通交流,没有用户群之分,更没有试用场景的限制,如今的微信用户已经逼近10亿,是真正国民级别的超级app,微信几乎已经可以成为社会化形态应用。

这么看来,钉钉更微信几乎不在一个层面上,更不用说做什么对比。只能说,随着钉钉的对企业的大规模应用,在未来企业办公场景下,钉钉的应用率或许会比微信要高,呈现的商务属性会增强。而在工作之外,微信在广泛的社交层面依旧是不可撼动的霸主。


互联网首席CIO


首先要纠正你的问题,截至2019年6月30日,阿里钉钉用户数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超过1000万个。并没你说的4亿用户。


我的回答是:不能。


并不是我不看好阿里巴巴集团下的阿里钉钉,而是两者在使用者层面上是有区别的。

阿里钉钉是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和协同的多端平台。说明白点就是因中国企业服务管理而生,主要是帮助中国企业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全方位提升中国企业沟通和协同效率。而微信则是腾讯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就是一款基于个人的社交服务工具。

一个是为企业服务管理而生,一个是为个人社会交往服务而生。微信已成为个人社会交往的普遍使用工具;而阿里钉钉则不然,目前只为企业个人用户服务,也就是一款企业办公使用的管理工具。


钉钉用户,应该说100%是微信用户,但反过来,微信用户并不全是钉钉用户。

截止10月份,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 11.51 亿;截至6月份,阿里钉钉用户数超过2亿。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竞争从未有过停止

腾讯一直是个人社交领域的老大,从QQ到微信。马云也知道这个点,如果再做个同类产品与腾讯竞争,未必有胜算。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和部分互联网企业也在做同类产品,效果怎样,我们作为用户都清楚。

中国移动“和飞信”、罗永浩的聊天宝(原名子弹短信)、中国电信“翼信”(原叫翼聊)、网易和中国电信“易信”、中国联通沃友;这些产品可能你听说过,但大多数没用过。

马云也看到这一点。不如做个不同需求的产品,与QQ和微信不同。因此钉钉应运而生。由于两个产品处在用户不同需求上,因此避免了产品的直接竞争。


因为企业用户也是个人用户,反过来,个人用户未必是企业员工。针对企业员工来讲,工作上用钉钉多,但生活上更多用微信。因此说,阿里钉钉和腾讯微信在用户数上无法一争高下!


你如何看?



阿哥说科技


都在黑钉钉,我来夸一下:

1. 钉钉为企业内部沟通带来了便利,你能想到一款其他的软件能让你们公司内部沟通不用再加好友?还有清晰的组织架构?

2.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你如果要我拿私人微信去加纯工作上面的同事或者客户,不好意思,我觉得有点恶心。如果真是那样,我觉得我会建立一个微信小号,甚至老板某些时候可能还会让你必须转发朋友圈。

3. 很多人黑来黑去就黑那个考勤打卡。话说打卡有什么毛病?你们公司如果不需要打卡,那么你们即使用钉钉也不会让你们打卡。反之本身就要打卡的,只是换了种打卡方式,难道不是更方便了?

4. 钉钉的审批工作流。这是我们一个公司最重要和用的最多的功能之一,所有资金审批,业务上线申请,采购审批,请假等乱七八糟的审批,难道你让所有公司去自己开发这些功能?还是手写或者打印这些审批?

5. 定制开发。钉钉有企业应用一说,客户公司可以针对自己公司的需求,接入自己的应用。这样几乎大大小小的功能都能集中到一个app,不用在下载多个app,我想到朋友入职中兴第一天就下载了6.7个内部app,每个app一个小功能。恶心不?

6. 钉钉机器人 webhook 接口。这是一个很方便的消息通知接口,现在我们用于生产业务的最终,变更通知等等很多方面。包括服务器监控告警通知也是使用机器人通知。

懒得再写,反正我目前觉得在办公领悟没有找到能替代他的,别扯什么TIM和企业微信,默写良心想想,一个档次?


DELAYNOMORE


钉钉是由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1月筹划启动,由阿里巴巴来往产品团队打造,专注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办公与协同效率的多端平台,钉钉因中国企业而生,帮助中国企业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全方位提升中国企业沟通和协同效率。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微信是腾讯为移动互联网专门打造的一款社交平台软件,最早可以看成是QQ的阉割版。

两个平台的定位不同,一个定位企业一个定位生活社交,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目前钉钉的用户超过4个亿,而微信用户已经突破10个亿,是中国用户量最多的APP。钉钉和微信分别在企业和个人社交领域做到了极致,以至于在用户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就像很多人认为所有平板电脑都叫ipad,ipad就是平板电脑的代名词,两者已经融为一体;只要是搜索就用百度,百度就是搜索的代名词,我们要搜索的时候经常说“百度一下”而不说“搜索一下”。

这种根深蒂固思想的形成是靠长时间培养养成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甚至这种思想会隔代相传,家长会把其转达给子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企业的“护城河”。“护城河”的形成可谓是相当困难,不但需要企业决策者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超强的运作能力,还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窗口,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毫不夸张的说放眼全国有资格说自己有“护城河”的企业屈指可数,恰好钉钉和微信同时具备了“护城河”的条件,都有不可替代性,只要腾讯和阿里在整个产品运作过程中不出现非常巨大的失误,两者的地位几乎不会被动摇。

在发展过程中钉钉试图加入生活社交的成分,比如朋友圈、动态等,腾讯也顺势推出了企业微信,但效果都不好。钉钉不能打败微信,同样微信也不能打败钉钉,不仅如此在钉钉和微信的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一个第三者将其两个打败,理由很简单:打败钉钉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钉钉,打败微信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微信。

钉钉和微信两者虽然同是互联网平台,但是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谁也不能取代谁。除非哪一天我们的沟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到时会出现新的平台,市场会重新洗牌。但这改变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来决定的,而是整个时代发展到某个阶段才能发生,即所谓天时的出现。5G时代的来临有可能是一次时代的改变,谁能抓住这次机会成为王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蓝景源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部署全省政务上钉钉,11月份全省验收

人民网:http://zj.people.com.cn/n2/2017/0511/c186806-30169486.html

浙江部署全省政务上“钉钉” 打造“24小时”移动办公

  •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5/11/content_5192957.htm

  •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5/11/c_1120957853.htm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应用政务钉钉移动办公平台的通知

  •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i6572114950838288904

温州大学关于应用政务钉钉移动APP的通知

  • 温州大学:http://cmet.wzu.edu.cn/info/1035/1933.htm

2017年底,钉钉注册用户超过1个亿。2020年前后,钉钉注册用户可能会达到4个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1月):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53 亿,较 2016 年底增加 5734 万人。

数据来源: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