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非吳語區的人聽到吳語是什麼感覺?

塗山雪玖非


外地人初接觸吳語,首先第一感覺會覺得像日語,一群吳人聚在一起講話根本就是一群日本人,哪怕吳語內部差異也很大,卻也避不開[a][i][u][e][o]基礎五元音,其實應該說日語像吳語,日語中保留了大量吳音,部分底層口語詞彙發音甚至基本一樣的,所以吳語區學日語是有先天優勢的。然後,吳語由於更靠近北方官話區,歷史上交流更多,相比閩語、粵語等更南部的方言要更加總體接近北方官話一些,比古吳語的聲調已經退化減少了很多,日常詞彙也更接近官話,稍微相處一段時間就能琢磨出個七七八八,難度並沒有大多數外地人想象的那麼難。


雪落無痕2018


同屬吳語區,其實六里以外就不同音。就上海而言,浦東浦西不一樣,城市農村不一樣。給大家講個我自己的故事,我隨父下放到嘉定,普通話“推車子”市區滬語發音“太車子”嘉定發音“偷車子”剛轉學到嘉定其實他們想照顧我,讓我去“推車子”這樣比挖土的活要輕鬆點,但他們說得口音就是“偷車子”我誤解了,以為他們讓我去偷車去,我回了他們一句:你們為什麼不去偷,大家回答偷車子不是省力點嗎,到後來弄明白哈哈大笑。你不要說北方人聽不懂,那完全正常。一個四川應聘來的大學生問我,那些老師傅說得“慈告漆”是什麼材料?我說就是“乳膠漆”呀,嗨……簡直把我們蒙圈了。


碧波垂柳


吳語地區有時候交流起來都有一點困難,高一時候新來的歷史老師老師是蘇州人微胖的大美女,剛大學畢業吧,同桌無錫陽山人,普通話渣的無法形容,我充當翻譯官😓😓😓


大叔26441818


12年前剛來上海,進一個廠上班,帶我的師傅和另一個女得都上海本地人,每天都聽她倆聊天拉家常,一句都聽不懂,就聽阿拉阿拉的,很是奇怪就想到底是個什麼詞使用率這麼高,回去趕緊問朋友,朋友告訴我就是“我們”的意思,就覺得這上海話跟普通話真是一點都聯繫不在一起,經過這麼多年基本能聽懂了……^_^


土土104903526


說個事,我有個安徽靠北邊的朋友,已經在金華呆了十年,他說金華話他大多數都聽得懂,但是不敢說,不會說,怕出洋相。之前還遇到個人,也是在金華呆了十多年,一口金華話讓我一直覺得他就是金華人,直到他告訴我他是桐廬的。


阿拉學英語


二十多年前,我曾兩次去過上海。上海人給人的印象是精緻、小資,骨子裡都透著一股閃閃發光的時尚感和精明味道!那一口上海話要是從上海女子嘴裡說出來,聽著軟軟糯糯的,十分舒服,真是美妙極了!但是你根本就聽不懂她在說啥。

後來,我們住的地方來了戶新鄰居,男的姓姚是地道的山東人,女的姓曲是上海人。可能因為鄰居都是山東人的關係,所以這位上海女鄰居講話時儘量都是帶上海口音的普通話,只有在兩口吵架發脾氣時才講上海話。

時間長了,鄰居們也漸漸對她的“上海話”也有所瞭解。例如:我們不叫我們,叫阿拉。你不叫你,叫儂。吃不叫吃,叫錯雞。厲害不叫厲害,叫結棍。昨天不叫昨天,叫昨麼子。婆婆不叫婆婆,叫婆阿媽。鵝不叫鵝,叫白烏龜。蟋蟀不叫蟋蟀,叫財節。知了不叫知了,叫野烏只。玩不叫玩,叫白相。腦子糊塗不叫腦子糊塗,叫拎不清。腦子壞掉不叫腦子壞掉,叫腦子瓦特了。



半個南山人


6年前來蘇州上大學,聽到的第一句蘇州話是公交車上的“恣意烏賊隨森物品,總黑門戶促”,當時結合上下車環境猜到了大概意思是:注意個人隨身物品,從後門下車。初次聽這句話相當喜歡,吳儂軟語就算拿來作提示語,也絲毫沒有嚴肅和緊張,更多的是一種親切溫柔。

後來實習的時候租了個房子,每天下班吃膩了外賣,決定自己做,但是每天班車到附近的菜場已經晚上7點多了,好多攤主已經打烊,有幸認識了一個賣菜的蘇州阿姨,她的攤位總是最後一個走,後來我和她商量,能不能每天幫我搭配好菜,我晚上直接來拿,本來我以為這個要求已經非常麻煩她了,畢竟她要照顧自己的攤位,還要幫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搭配菜品,而且有些時候我加班吃公司食堂並不能按時過來甚至會放鴿子,但這個阿姨依然爽快答應了,並且每次都會換著花樣給我留菜,而且每天的袋子裡面一定有幾個剝好的大蒜和小蔥,有幾次甚至自己這兒沒有的菜,從其他攤主那兒給我買齊。說實話,每次我從來都不問價格,她說多少給多少,而且好幾次我跟她說每天賣不掉的菜隨便給我裝幾樣就好了,沒必要換著花樣,結果她不同意,說小夥子吃飯要換花樣,要每天不一樣,要精緻,哈哈哈。記得那段時間生菜緊缺,經常早上就被搶光了,可是她知道我喜歡吃生菜,依然一隔一天給我留好,即使其他顧客想買也給我留著,哈哈哈。後來我結束實習,念研究生去了,告訴她不用給我留菜了,她笑笑對我說了句:小斧子再會哦很。

時至今日,依然覺得很親切。


John


哈哈哈……

現在回答問題都喜歡帶圖片嗎?這是什麼流行潮啊?

記得有人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極深刻——吳語就連吵架都像唱歌一樣好聽。我的天啊,所以我定了一個小目標——等我兒子長大了,叫他找個講吳語的女孩做老婆吧!畢竟沒有吵架氣氛對家族和睦大大有益。


雨漫金秋


我杭州臨安鄉窩寧。我老家方言差不多是杭州話上海話寧波話的結合體,當然說閒話肯定沒有蘇州話那麼糯。在杭州多年。也去過浙北寧波紹興湖州,上海。蘇南一些地方。基本上都能聽懂個十之八九。會說點杭州話和上海話,也會說臨安話。所以在浙北蘇南上海一帶一聽他們說了吳語閒話,總感覺是自己人,家裡人的感覺。反正就是很親切。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就算不是不是本省的江蘇和上海也會覺得是自己老鄉一樣,表嫂紹興柯橋寧,所以我也會說一點紹興話,在蕭山,濱江呆了很長時間的我,由於蕭紹一家親。基本上蕭紹一帶包括諸暨那邊都能無障礙交流,蕭山本地人還分什麼上蕭山下蕭山,在我看來語言略微不同,但也不影響交流啊,臨安隔壁的德清,長興,富陽,桐廬也能全部聽懂,偶爾也會說一點。杭州地區就聽不懂淳安話和建德話,感覺這兩個地方的方言和吳語不在一個頻道上[捂臉]一點都伐搭噶。記得第一次去上海玩的時候,在超市買菸,我用家鄉話說要利群,那個收銀的上海老阿姨竟然用上海話和我交流了起來。她一開口就說我是浙江人,還問我小夥子來上海乾嘛什麼的。我說來玩,他也介紹了幾個上海比較好玩的地方給我。我能聽懂,也用了我的洋涇浜上海閒話回了幾句。毫無違和感。就是那麼的親切。就像見到自己家裡隔壁鄰居的阿姨一樣。


期許38579298


我們家是溫州樂清柳市人 應該不算吳語區吧 ?溫州話和上海話什麼的我感覺完全像兩個語系。我從小在重慶長大 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在醫院打電話 說溫州話,掛了電話後又和旁邊的人說重慶話,旁邊的人表示好驚訝 你個日本人還會說重慶話[捂臉][捂臉] 我的同學聽到我說溫州話也表示感覺聽著像日語 這種只能別人聽著感覺 自己感覺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