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今天是2020年2月11日,也是我参加抗疫工作的第17天,天气晴,零下二度到十度,开始升温了,我想离春暖花开已经不远了吧……”

“18天了,没有见到家人和年幼的孩子,每次想起只能将泪水慢慢咽下,但我知道,只有大国平安,才有小家团圆……”

“没想到这个春节,我竟与一群陌生人互道叮咛、互送平安,感谢这个不平凡的时期成就了不平凡的我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平凡的温暖和坚定……”

打开手机微信公众号“康巴什区康新街道”,一篇篇持续更新的战“疫”日记引人注目。从2月8日起,康新街道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们通过音频的形式讲述着防控疫情的一个个令人记忆深刻的战“疫”故事。日记里,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悦耳的声音,只有质朴的话语和平凡的故事,但字字句句中充满了温暖、力量和感动。

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真的很累,我已经12天没有回家了,我想对期待陪伴的儿子、等待团圆的老人以及意外骨折的丈夫说一声,你们放心,等我平安回来,我爱你们。”在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佳的战“疫”日记里,可以清楚地听到,她声音低沉、沙哑,连续十几天的奋战让她很疲惫。十几天来的忙碌奔波、焦头烂额也让她神经紧绷,只能躲到卫生间偷偷地抹泪让自己发泄情绪、调整心情。但当她看到在椅子上秒睡的同事刘新,每天接200多通电话的班娜,刚参加工作就全勤投入的“三支一扶”干部和西部志愿者们,工资不高但每天都加班加点的居委会成员……她顿时感觉自己更加坚韧、更有力量。她说:“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丰盈,一切都变得值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句话‘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让我印象深刻,此刻,看着所有身在一线的伙伴,我想对自己说一声‘我将无我,不负初心’”。

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2月13日,区政协干部石敏在她的战“疫”日记里写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坚信,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会渡过难关,夺取防疫阻击战的胜利!”“抗战”16天,石敏也曾有过委屈和伤心,部分群众不理解排查、登记的工作,冷言相待甚至将她拒之门外,还有的群众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这让她很受伤,但石敏感受到更多的,是温暖。“楼道里阵阵冷风袭来,脚又疼又冻,有时候都麻了,但总有热心的叔叔阿姨主动给我们安装电暖气,贴心的物业公司送来热水,虽然身体很冷,但是心是暖的。”在石敏的战“疫”日记里,还记录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有一天她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家小区门口时,小区保安问她楼栋号,她竟脱口而出自己防疫工作中所负责的楼栋号,她已经把工作地点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自己所有的心绪都牵挂在了防疫抗疫工作上。

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郝桐是区委组织部的一名党员,大年初三接到命令到康新街道报到,协助疫情防控工作。摸排和收集居民信息,不间断地测量体温和询问情况,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累”。他的日记里写道:“每天起床的时候真的有点羡慕周围那些待在家不能出门的朋友。”在郝桐负责的的楼栋里有位环卫工人,也是一名老党员,为他办理出入证时,郝桐了解到这位老党员曾经也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工作中坚守岗位,担当职责。老党员对他说,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这次也一样可以打败疫情。老党员的话感染着、激励着郝桐,他在日记里记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场必赢的战役中,我要交出一份自己满意、组织满意、群众满意的答卷。

其实,每一天,这些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都在康新街道防控疫情工作中不断上演,和女儿互相戏称“打怪兽”的焦慧,和母亲每日拨打“晚安”视频的姚明秀,为保洁大姐“点赞”的鲍喜燕,和居家隔离人员“不见面”互动的冯云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日记里提到了那些平凡的点滴、温情的片段,每个人都在用心、用情记录着这段令人难忘的战“疫”岁月。

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一线“逆行者”的战“疫”日记,满满的感动!

正如冯云珠在战“疫”日记里所说:“这些点滴片段在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珍贵、温暖,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