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馬運鈞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流過五陵古鎮的衛河

古代的戰爭都是圍繞著河流展開的,運兵運糧最方便的通道就是河流。沒有自然河流,古代的將帥們便想到了開挖運河,曹操最先開鑿了衛河。

《三國志·魏志·太祖紀》記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親率大軍從許昌渡河北征袁紹。在攻下黎陽後,為了進一步攻打鄴城,曹操又在黎陽西邊的淇門“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

那麼白溝的具體位置在哪裡呢?

《辭海》1999版對白溝是這樣描述的:“白溝起自浚縣西,發源處接近淇水東岸,東北流下接內黃以下的古清河。……以後,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縣以南的清河,皆被稱為白溝。”

從《辭海》中可以發現“古白溝”原來僅僅是指:“自浚縣西,發源處接近淇水東岸,東北流下接內黃以下的古清河”的這一段衛河河道,並不包括內黃以下的黃河故道即古清河。

那麼這一段古白溝到底在哪裡呢?我們從淇河的歷史說起。

西周時期的古淇河本來是古黃河的一個支流,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衛河。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淇河風光


《漢書·地理志》記載:“州,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東至黎陽入河。”另外《資治通鑑》記載:“班志曰:淇水至黎陽入河。”這裡的“河”,古代專門指黃河。

各種資料都表明:古淇河並非在今淇門處注入衛河,而是繼續南流至浚縣古宿胥口處,折向東北流,經浚縣官莊後,流經同山、白祀山之東,至浚縣甕城(雍榆城遺址)蔣村(頓丘縣故城遺址),再往前行在大伾山東北方向注入古黃河,要長於今天大約40餘公里。

今天的淇河,已經沒有了沿東北走向的這一段大約40餘公里的古河道,為什麼呢?

這是黃河第一次改道造成的結果。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

這次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浚縣新鎮堤壕村)奪河而走,東行漯(ta)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ta)川分流,北合漳河,至彰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

改道形成的東漢新河在禹貢河之南。

這次黃河改道淤塞了宿胥口處東北方向的部分淇河河道,自此淇河不再從宿胥口向東北方向流動,而是在宿胥口繼續南下流入改道後的新黃河裡去了。

就這樣,宿胥口以下東北方向長長的淇河老河道荒廢了。這一段荒廢了的淇河故道就是古白溝。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實際上就是把東漢時期的淇河又改回到了周定王以前的淇河老河道里去了。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今天淇河與衛河交匯處

很明顯古白溝的起點就是宿胥口,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新鎮的淇門一帶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周朝前的淇河大體上沿今天的衛河河道,在湯陰五陵古鎮附近注入古黃河

古白溝的終點在哪裡呢?

地圖與資料都指向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五陵古鎮。

古淇河流經的同山、白祀山,以及浚縣的甕城(雍榆城遺址)和蔣村(頓丘縣故城遺址)等地方,都在五陵古鎮的西南方向不遠。古禹貢大河就從古鎮的東邊訇然流過。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衛河就是在五陵古鎮的西邊,從浚縣的同山、白祀山、甕城、蔣村和老鸛嘴等地方流過來,繞古鎮半周後,在古鎮的東北角與禹貢故道交匯。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湯陰縣五陵古鎮在禹貢古黃河岸邊

在五陵古鎮的北邊不遠處有一個古老的村落叫“綦逐”。《嘉靖彰德府志》(公元1523年版)記載:該村宋代以前就叫“綦逐”了,但其來歷含義無據可查。

一千多年來,這個村一直叫“綦逐”,但為什麼叫“綦逐”,沒有人知道了。

歷史總會給我們留下一點端倪。浚縣淇門出土的東漢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張公神碑歌》曰:“綦水湯湯揚清波,東流口折口於河”。綦,古代通“淇”,“綦水”即淇水,“河”即古黃河。詩句的意思是:淇水浩浩蕩蕩激起層層碧波,向東流淌折向注入黃河。

那“綦逐”是什麼意思呢?綦者,淇也; 逐者,末也。“綦逐”者,淇水之尾是也。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邶城與綦逐皆在五陵古鎮方圓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古淇河在下游流經浚縣的老鸛嘴村後,折向東北方過五陵古鎮的瓦查村,然後經五陵西邊的邶城古城繼續向前流動,最後在五陵北邊的綦逐村附近注入古黃河。

所以,西周時期,朝歌與邶城是淇河流域首尾相連的兩座古城。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邶城古城牆


從《詩經·邶風》中也可以找到證據。

《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入淇。有懷於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出宿於幹,飲餞於言。載脂載舝,還車言邁。遄臻於衛,不瑕有害?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古風善用“興”的手法,第一句“毖彼泉水,亦流入淇”中的泉水,只能說是詩人眼前看到的泉水。站在邶城這個地方,詩人看到的泉水難道是朝歌的泉水?

歷史上邶城這個地方泉水是很旺的,兩千年來就沒斷過,也就是近三十年來才不見了泉眼。《七子之歌》的原始出處就是邶城邊的寒泉。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邶城遺址


西周時期,邶國與衛國同屬殷商舊地,衛國的邑城就是朝歌。古時候的陸路交通沒有我們現在想象得發達,最便捷的交通路線離不開水路。紂王的兒子武庚被封在邶城,用衛國監視邶國,淇河應該就是最好的交通線。

《漢書·地理志》:河內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庸、衛國是也。鄁,以封紂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臨殷民,謂之三監。故《書序》曰“武王崩,三監畔”,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弟康叔,號曰孟侯,以夾輔周室;遷邶、庸之民於洛邑,故邶、庸、衛三國之詩相與同風。《邶詩》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於淇”,“河水洋洋”,《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衛》曰:“瞻彼其奧”,“河水洋洋”。

我們推測:邶、庸、衛三國應該離得不遠,而且古庸國也應該就在古淇河的岸邊。

古淇河在西周時期流過湯陰縣五陵古鎮是千真萬確的,古河道應該就在五陵古鎮與邶城古城的中間。感謝孔聖人無意中為我們留下了難得的歷史佐證。

綜上所述:古白溝的終點就在今天的湯陰縣五陵古鎮附近。今天,在這個地方仍然可以發現許多古河道的痕跡。

至此,我們可以把衛河分成三段:衛河源頭到淇門這一段清水河為衛河的上游,淇門到五陵古鎮這一段的古白溝部分為衛河的中游,湯陰五陵古鎮以下到山東臨清的黃河老河道即古清河部分為衛河的下游。

至於為什麼這段淇河故道叫白溝?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古白溝遺址


這是由於這一段的地質地貌所決定的。古白溝流經的地方是太行山東南腳下的火龍崗,這裡遍地都是白堊土,水流衝過再被太陽一曬,白花花一片。所以,人們稱這段淇河故道為“白溝”也算是形神兼備了。

所以,白溝肯定不是黃河故道。我們現在所說的“白溝”,實際上是廣義的“白溝”。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以後,人們把湯陰縣五陵古鎮以下的禹貢黃河故道也併入五陵上游的“白溝”了。

為了進一步經略鄴城,曹操在鄴城的東北方又開挖了利漕渠。《水經注·濁漳水》記載:漢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這樣,利漕渠把古鄴城和新形成的運河以及河北北部的一些河流連接了起來。古運河初步形成了,古鄴城的中心地位開始突顯出來,隨後曹操把這裡作為了魏國的都城。

那時候,自湯陰縣五陵古鎮以下到山東臨清的運河叫“清河”,因為河道里流淌的水都是從太行山腳下浸出來的泉水,所以清河水特別清澈明亮。這樣就產生了後來的臨清、清河等地名。

可以肯定地說:曹操就是“衛河之父”。

我們再來理一理衛河的時空由來。

一、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第一次大改道,淇河改由宿胥口往南入黃河。古淇河廢棄的淇河故道形成了白溝,在這以前沒有“白溝”這一說法。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二、西漢時期,禹貢古黃河在湯陰縣五陵古鎮處改道東移。黃河東移留下的黃河故道,慢慢就形成了自五陵古鎮、內黃以下經河北再到山東的古清河。這時候的運河從形狀上來看,是互不相連的兩段:白溝與清河。

三、西漢末年,王莽新朝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再一次改道。

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後,在王景的治理下黃河河道逐漸固定,河堤不斷加高,慢慢的就在黃河北岸形成一道高大綿長的“古陽堤”。

古陽堤築成後,阻斷了丹、淇二水之間的太行山前泉、溪、河流和山前平原地帶地面水注入黃河的通道,使水集於吳澤坡(今獲嘉縣境內),沿堤東流而逐漸成河。

這時候,古陽堤堤北的黃河灘地也形成了背河窪地,吳澤、汲城、柳衛等坡地也彙集了大量地面積水。

吳澤坡沿堤東行的積水和黃河灘地的背河窪地積水在合河(今新鄉合河鎮)處合流,再經衛輝向東北在小河口村附近流入古黃河。

這樣,就形成早期的衛河上游——清水。

這時候的運河從形狀上來看,是互不相連的三段:清水、白溝與清河。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古黃河河道的變遷


四、東漢末年,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遏淇水入白溝,以通(河南)糧道。”曹操在淇門附近用淇河水,把互不相連的白溝與清河連接了起來,運河初步形成,但沒有現在的衛河長也不叫“衛河”。這時候的運河包括白溝與清河兩部分,不包括上游的清水。

衛河因白溝而生。

\u0010五、晉代時期,將清水從入黃河改為會淇水入白溝。這樣,清水、白溝與清河連接到了一起,衛河基本形成。

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為了解決北方的漕運和北征高句麗的需要,“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是為“永濟渠”。

永濟渠是在曹操舊渠的基礎上並利用部分禹貢黃河的老河道建成的。

永濟渠引沁水往南與黃河貫通,北分沁水一部分通過長明溝(即後來的小丹河、運糧河)、吳澤坡(在今獲嘉縣境)與清水相連,再經汲縣流到宿胥故瀆(今浚縣新鎮堤壕村)。

楊廣又在淇門開挖新渠引水向東北流去,往下與白溝相接在湯陰縣五陵古鎮處得九河之故道。

永濟渠從衛輝、滑縣、黎陽、湯陰、內黃、魏(今大名西)、館陶、臨清、清河、武城、長河(今德州)、東光、南皮、清池(今滄縣東南)等地至今天津附近,再向西北行,最後到達涿郡所在地薊城(今北京城區西南隅)。

就這樣,楊廣把曹操以及晉朝留下的老運河進一步擴大為了溝通南北的隋唐大運河的一部分——永濟渠。古運河終於有了統一的名字“永濟渠”。

因此,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說:楊廣就是“永濟渠之父”。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楊廣開挖的隋唐大運河——永濟渠


六、宋朝時期,古運河改名字了,叫“御河”,五陵古鎮人現在還稱呼“衛河”為“御河”呢。到了明清時期,古運河才改成今天的名字——衛河。

七、我們今天所說的衛河是指新鄉合河鎮至河北館陶縣秤溝灣的這一段永濟渠河道,並不是指全部永濟渠河道。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擴大衛河航運,公元1958年水利部批准開挖了共產主義渠。共產主義渠在湯陰縣五陵古鎮注入衛河,衛河水量大增,五陵衛河航運一度達到頂峰,河南省還以五陵古鎮為中心分別修築了湯五、濮五鐵路,鶴壁、安陽出產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運到五陵,然後再裝船運往天津。但由於黃河泥沙的沉積淤塞了河道,引黃濟衛失敗。至此,衛河航運基本全線中斷,上世紀八十年代,衛河開始經常斷流。

八、公元2015年,永濟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開始保護衛河沿岸豐富的運河文化遺產。

我們可以這樣說:衛河就是黃河“滾”出來的,黃河才是真正的“衛河之母”。

黃河史研究專家、歷史地理知名學者鄒逸麟曾言:歷史上的黃河,北至天津,南至蘇皖,這片廣闊的區域基本上被黃河掃射了一遍。

黃河在華北平原“打滾”的同時也消滅了許多古河流。

今天山東境內的黃河河道,大多數就是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改道後奪取古濟水的河道形成的。濟南、濟寧就是古濟水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歷史印痕。

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的白溝在哪裡及淇河與湯陰五陵、綦逐和塔河

山海經圖中的古漯(ta)河與古濟水


在中原大地上消失的古河流還有一條——古漯(ta)河。

古書記載:古漯(ta)河,古時黃河的一支流。其故道自河南(今河北)涉縣分出,行今黃河之北,經河北而入山東,於今黃河之南,東流入海。

古漯(ta)河因河道屢有變遷,文獻上記載時有不同,舊跡今已不存。

《胡渭禹貢錐》記載:“以今與地言之,浚縣、滑縣、開州、清豐、觀城、濮州、範縣、朝城、莘縣、堂邑、聊城、清平、博平、禹城、臨邑、濟陽、章丘、鄒平、齊東、青城、高苑諸州縣界中,皆古漯水之所經,自宋世河決商胡,朝城流約,而舊跡之存者鮮矣。”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古漯(ta)河湮沒得沒了蹤影。但歷史的雲煙總會給我們留下蛛絲馬跡,在五陵古鎮的北邊不遠有兩個村莊叫:水塔河與旱塔河。“塔河”與“漯(ta)河”同音;涉縣在湯陰縣五陵古鎮西邊,距離也並不遙遠,而且從《山海經》古地圖上看古漯(ta)河完全有可能經過五陵古鎮的塔河村。

那麼,這個“塔河”是不是就是“漯(ta)河”呢?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湯陰縣五陵古鎮就是禹貢大河西岸的一個古河口。很久以前,從太行山腳下流出的眾多的河流,如古淇河和古漯(ta)河在這裡交織彙集,然後注入禹貢黃河。一天,黃河忽然打了個滾兒跑了。沒了母親河的滋養,時間長了,這些河流慢慢兒的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雲煙中。

今天五陵古鎮西北門外縱橫的溝壑,似乎可以為我們說明這一點。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2020.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