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衙署是封建社会地方政权和机构官僚办公的地方。在中华大地遗存的古建筑中,衙署有几个特点。一是占比很小,因为大多都毁坏了,有的还是现代新建的复制品;二是以清代衙署为主;三是与其他古建筑相比,衙署建筑普遍朴素,与高门大户宅院相比,有些甚至显得寒酸。

一、地方衙署类别

(一)地方文职衙署分总督部院、府衙、县衙三级。日月流转,时代更替。曾经遍布全国的官衙,大多或毁于朝代更替中的战火,或毁于岁月,但仍有个别衙署得以保存,成为我们研究封建官文化的标本。

1、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的直隶总督部院,是我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驻署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宝定直隶总督部院大门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南阳府衙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的淮安府衙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河南叶县县衙

(二)土司衙署。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我国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的制度。有文土司和武土司两类,级别也分府、州、县三级,官位在从三品至正七品之间,由中央任命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各级官吏,并在家族内部世袭。土司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政权组织,也建有相应的土司衙署。

1、莫土司衙署,位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翠屏山麓,始建于明万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镇威完成衙署主体建筑,后经历任土司先后拓建附属建筑。莫氏土司统治忻城400余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共传了20任土司。大门楹联:"守斯土,利斯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辟其疆,利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王封"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土司衙署建筑群由土司衙门、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庙、练兵场、官糖等建筑组成,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筑群,堪称"亚洲第一土司衙署"。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2、云南丽江木府。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于1999年完成重建的木府大殿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三) 将军衙署。至今保护完好的是位于呼和浩特的绥远将军衙署。该衙署是大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陲的稳定而设的北部战区司令部,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砖木构制,占地约3万平方米。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

绥远将军负责管辖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驻防八旗、归化城土默特旗,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节制宣化和大同绿旗兵事务,镇守着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北部边疆地区。从乾隆二年第一位将军赴任到清朝灭亡的174年间,共有79位将军在这里任职,镇守边疆。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四)专门衙署。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总督漕运部院”是明清时期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总督漕运部院曾经规模宏伟,中轴线上分设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观堂、淮河节楼。东侧有官厅,书吏办公处、东林书屋、正值堂、水土祠及一览亭等。西侧有官厅、百录堂、师竹斋、来鹤轩等。大门前有照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以上建筑,皆毁于上世纪40年代。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原遗址上复建的部分建筑。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2010年在遗址上修复的部院大门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二、从规制与布局看衙署建筑文化

(一)规制相同。封建统治者基于“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的认识,十分重视衙署的设置。至明清时期,古代衙署的规制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制度化。清代规定:

“各省文武官皆设衙署,其制,治事之所为大堂、二堂。外为大门、仪门,大门之外为辕门(仅武官有之),宴息之所为内室、为群室,吏攒办事之所为科房。”

由此可见,文武衙署规制基本相同,三所(治事、宴息、办事)合一。单檐硬山式建筑。建筑材料皆青砖蓝瓦。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南阳府衙总布局图

(二)布局相似。各级、各类衙署的布局,皆参照皇宫布局模式。即坐北向南,前堂后寝;布局多路,院落数进;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地方衙署就是微缩、简化版的故宫。如今各地的衙署,都借故宫有类似的宣传。如河南内乡县衙称:“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丽江木府自称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广西莫土司衙署被誉为“壮乡故宫”等。

布局的相似性,使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尤其是同级别、同类别衙署,看了一个就掌握了大概,基本上不用每个必看。以著名的内乡县衙为例。县衙中轴线上排列的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有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大堂、二堂为知县行使权力、预审案件的治事之所,三堂及东西花厅则为知县内宅和其家眷起居之所;此布局与故宫的前朝后寝相同。两侧附属建筑建功能分区明确。监狱设在大堂西南仪门之外,八卦西南为坤位,即死穴位,故监狱多放于此。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钦加同知衔(正五品)章炳焘知内乡县事,在任九年, 三年复建的内乡县衙

三、从衙署建筑、楹联品衙署文化

(一)礼仪文化。衙署均设仪门,也是礼仪之门。仪门平时关闭,当新官上任、上级官员来访、遇到祭祀大典,喜庆活动,皇帝颁发大典等情况时,方可打开。新来官员“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等待官员在仪门迎接。新官到任的第一天要举行拜仪门仪式。

仪门有三个门,中门又叫正门,左生门右死门。进出仪门有规定,中门和死门平时关闭,只留生门供工作人员日常出入。上级官员来时打开中门; 案犯出入走“死门”或“鬼门”。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仪门三门

(二)警示文化

<strong>1、戒石坊。官箴建筑戒石坊是衙署标配,位于衙署正堂前面正中位置,为三门四柱石牌坊,是皇帝赐给府衙作为官场箴规用以警戒官员。南面刻“公生明”三字,北面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长官坐堂理事北向的铭文十六字,即抬头可见,以提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公生明” 来源了春秋时期思想家荀子,意为公正方能耳聪目明,明察秋毫。“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最早见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所撰写的《颁令箴》。后蜀灭亡后,宋太宗将将这十六个字从《颁令箴》中摘取出来,并敕令刻石立于衙署大堂前。州主县令坐堂理事,即抬首可见,以警戒其秉公办事,故称《御制戒石铭》。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戒石

南宋绍兴二年,高宗把黄庭坚所书的《御制戒石铭》颁于郡县;明太祖朱元璋明令建亭保护立于甬道的戒石铭,时称“戒石亭”;清人因出入不便,改亭为牌坊,称为“戒石坊”。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黄庭坚所书御制戒石铭

<strong>2、明镜高悬。正堂官员的头顶,悬挂“明镜高悬”匾额。警示官员判案要做到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明镜高悬”的来历比较早,也比较曲折。晋代葛洪的小说集《西京杂记》记述了明镜的由来:汉王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内,见到一块方镜,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名,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因为这块有特异功能的方镜出于秦地,故称秦镜。又因其有察识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 人们就用“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目光敏锐,识见高明,能洞察一切。 所以,不论是清官、贪官还是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后来人们又痛恨秦代的暴政, 秦镜慢慢被演称为明镜,于是“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

<strong>3、楹联。衙署的每个建筑物前,几乎都有匾额、楹联。楹联、匾额内容反映的民本思想和亲民、爱民理念,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欣赏品味衙署楹联,也是我们参观衙署的重要收获。

衙署楹联始于宋代,明清为盛。楹联多为为官者自撰,以此表明自己的为官追求。每个衙署都有十几幅甚至几十幅楹联。全国现存衙署楹联众多,内容涵盖为官、为政、爱民、修德等方方面面,语言通俗易懂、便于传诵。这里简单介绍几幅。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休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的饭,穿百姓的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为内乡县令高以永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所撰,用在三省堂前,时时提醒自己。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妄要同胞一分钱,请唾我面;

莫忘勤俭两个字,感服民心。

此联为陕西靖边县长牛庆誉所撰,表明自己廉洁为官的决心。


宽一分, 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 则官不值一文钱。

此为明朝户部侍郎张津撰联,悬挂在内乡县衙。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此为清人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的署联。

不但在衙署重要建筑门口挂有楹联,在不显眼的小门口也有固定的对联。如税库的悬联是:“一丝一粟, 我之名节;一厘一毫, 民之脂膏。”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兵房门口的对联

<strong>4、堂鼓。尧置<strong>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让人提建议;汉代置<strong>路鼓,以期下情上达;魏晋在宫门外置<strong>登闻鼓,方便告御状;宋代在衙署门前置<strong>堂鼓

,民众击鼓鸣冤,官员升堂办案。自宋以后,历代衙署门前置堂鼓成为定例。堂鼓之设,不管是虚设还是实设,作用如何,总算有了一个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

从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密县县衙大门前的堂鼓

古代衙署文化是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有糟粕,也有精华。这些衙署存在的价值,既是我们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参照,更是我们汲取其精华的活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