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工作工資高待遇好,為什麼學習數控機床機床的學生不多?

居安思危164299745


這個問題問得好,數控機床工作當然是工資高待遇好啊,不過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但20年後的今天,工資還是跟20年前一樣,請問還算工資高待遇好嗎?請問學習數控機床的學生會多嗎?

大約在2005年的時候,我們鎮就有一個做數控機床的,聽說他的工資就有7000元每個月,那人還透露,他們以前在廣東佛山順德的培訓班老師工資能拿到9000元一個月,在當時來說真是非常高了,比當時絕大多數工廠的廠長、公司的總經理工資都要高,也就在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學生報讀技校,學數控、學模具,希望畢業之後有一技之長,很快,數控加工技術人員就開始出現了供大於求現象,他們的工資也止步不前,很多人都吐槽說:“做數控、做模具的,20年前拿這麼多,而20年後的今天還是拿這麼多”,也難怪,幾千塊錢的工資,而且又髒、又苦、又累,這樣的技術誰願意去學呢?而且這些工作往往加班嚴重,連找對象的時間都沒,所以現在願意入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以上就是很少年輕人願意學習數控機床的主要原因。

其實,我國是製造業大國,正在向製造強國邁進,在這個過程中是需要大量的加工、製造類人才的,現在雖然供大於求,工資沒有競爭力,甚至很多人逃離了這一行,有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相信這些技術工種很快就會被重視起來的,如果大家對加工、製造類的技術工作感興趣,我覺得還是值得堅持的,到那時候,你很可能有機會坐上製造業高速發展這輛列車捷馳,屆時,你就可以吃香喝辣了!

數控類工作可分為操機和編程,他們都屬於加工類工作的前沿技術工作,尤其是五軸機床編程的缺口還比較大,其工資也很高,如果掌握了這樣的技術,想拿高薪也是分分鐘的事情。總之,學數控也可以拿到高薪,如果再趕上行業景氣了,那麼房子、車子、票子離你都不會遠!


設計製造迷


說實話,我是一名從事機械行業的人,機械行業的這一塊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待在只有月收入三千左右的辦公室也不想到一線操作機床掙6000左右的工資。

一方面,很多人不論是年輕人還是父母對於機械行業都有一個印象,髒,亂,累,這樣也就使得很多人不願意去從事這種工作。

另一方面,國內對於藍領的鼓勵和重視不夠足,一直宣傳的是高科技,沒見那家媒體宣傳藍領的重要性。

網絡的發展很多行業輕輕鬆鬆拿到大幾千的工資,而基礎工業的從業人員確實哭哭煎熬


方塘環科


一入數控門,從此斷紅塵。鈔票如浮雲,妹子成路人。五更雞未鳴,三更忙操機。襤褸滿油汙,亂髮如蓬蒿。手繭藏鐵削,醫院掛眼科。腹中二兩鐵,砂輪半斤灰。工傷尋常事,賠償如泡影。寒燈舊機旁,青春悄然逝。青絲熬成雪,身躬背已駝。渺層雲萬里,孤身向誰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清風不解憂,借酒難消愁。夢中驚坐起,趕緊調機去!泣下誰最多?唯我數控人![呲牙][呲牙][呲牙]


吃瓜條友


工業自動化發展快.你還剛剛熟練操控.沒有兩年又升級了,你要不斷跟進.同時企業效益不穩定收入自然不穩定。很累。


程控電器玩家


誰說的數控機床工資高待遇好啊?不願意學就對了,有啥出息啊?


老誰家小誰1


兩班倒,好害怕,十年前我做數控車床就是因為兩班倒才不乾的,沒想到十年後去看看是不是兩班倒,可是一找數控車工,全是兩班倒,這下我真的後悔,後悔當年進技校學了這個東東,因為大家知道,數控車床的廠一般沒有女的,大部分男的都是在工作中寂寞,在寂寞中工作,還好本人已有家庭,不然搞數控車床真的足夠讓一個男人既傷心又難過


李在他鄉還好嗎


你這樣問就很不專業,大學裡沒有數控機床這個專業,只有“數控技術”這個專業,現在有很多大型機床,小型機器,機械手……都是通過數控技術來完成控制,數控技術是一門技術,一個專業,不是你說的機床,工廠裡的數控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鐳射機,雕刻機,三D打印機……都是要應用到數控技術!


十月凝天


我21歲文科畢業的,看到理科數據就頭疼,卻稀裡糊塗的進了廠搞cnc加工中心,一年多之後做了帶班師傅8000塊一個月,我連mcam編程都不會,後來又做了一年就走了,為啥?因為整個廠都是帶槍的沒一個女的!!!


浪裡銀槍


幹數控23年,會使用CATIA ,ug,CIMATRON,powermill,造型設計,編程,操機都沒問題,目前工資也就7000吃不飽餓不死,這行也只能混口飯吃,非常累,操心,壓力大,奉勸晚輩們,要想有大的發展前途,不要去搞技術,特別數控,枯燥,髒,累,噪音,灰塵,乳化液氣味,壓力,幹這行老的都快,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下搞管理遠比搞技術有前途!



緣淺情深O


個人認為,這個普通的技術工種,發展不大而且累的要命。


哪份工作工資高不是健康與時間換來的,市場決定價格。


不是你說工資高就高,高有高的難處。


中國國產機床目前只有30% 的數控化率,與發達國家60%~70% 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存量機床的數控化率只有10%左右。在中國機床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的背後,仍存隱憂。

目前中國高檔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仍然主要依靠進口。國內高檔系統的自給率不到5%,約有95% 依賴進口,其中日本成為主要的進口國,約佔1/3 ;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總和不到20%。

在國際市場上,中、高檔數控系統主要由以日本發那科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為代表的少數企業所壟斷,其中發那科佔一半左右。在國內市場上,主要規模生產企業有20 多家,以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大連大森、北京凱恩帝、南京華興等5 家企業為代表。

中國國產機床目前只有30% 的數控化率,與發達國家60%~70% 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存量機床的數控化率只有10%左右。在中國機床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的背後,仍存隱憂。從產品結構來看,機床行業的增長主要依靠低端普通機床的帶動,高中檔機床所佔比例不斷減少,重型機床市場走勢趨緩,因而目前行業的發展道路並不健康。

從2005 年開始,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逐年增長,2007年達到頂峰,此後,逐年回落,經過近兩年的負增長,2009 年開始回升,增速逐年上升。2010 年金屬加工機床消費達到130 億美元,提前實現“十一五”計劃的目標。機床需求品種中,一般機床的需求將保持穩定,數控機床的需求將快速上升,2011 年預計需求將逼近15萬臺,其中數控金切機床約100 000 臺(2008 年約75 000 臺)。數控機床中,進口有增無減的壓力短時期內暫時不能緩解。金屬加工機床消費金額中,國產金屬加工機床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下降,達到40% 左右。


自進入2011 年以來,中國機床企業的訂單增長迅猛,產品供不應求。儘管市場形勢持續向好,訂單不斷增多,但企業普遍反映拖期交貨再次成為行業的常態,而功能部件供應緊張是這一矛盾的焦點,它已成為當前企業生產的突出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