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加更嚴AI監管,歐洲還能摘得賽道“銅牌”嗎?

施加更嚴AI監管,歐洲還能摘得賽道“銅牌”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據科技日報報道,美國《科學》雜誌網站曾在19日報道了歐盟委員會關於AI技術的新計劃。計劃顯示,歐盟委員會將制定法律嚴格監管高風險人工智能(AI)技術,更新歐盟2018年的AI發展戰略,並且未來在AI研發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等,以進一步促進歐盟AI產業發展。

這也是歐盟自年初提出考慮在公共區域禁用面部識別後,對AI技術又一次“升級版”的嚴格監管。

歐洲AI技術遇更強監管

AI技術的高風險應用,具體指的是在醫療設備、自動駕駛汽車內的應用。截至目前,這是歐盟以法律手段對AI技術限制的最為廣泛且嚴格的一次。

歐洲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這些法律的目的是促進“信任,而非恐懼”。

歐盟委員會指出,關於“高風險”技術應用有一套評判標準。例如,是否會導致人受傷、或者會導致人對機器人決定(如AI用於招聘或警務活動)沒有任何發言權。

歐盟委員會希望,高風險應用需要人工監督。高風險應用程序必須被證明遵守法規,才能在歐盟內廣泛使用。法律還確定了使用AI系統的公司和設計AI系統的公司,誰該為AI系統的行為負責。

此外,這些法律還將管理用於訓練AI系統的大型數據集,以確保它們合法採購、來源合法。歐盟委員會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說:“AI系統可靠的基礎是技術強大且準確。”

關於面部識別系統,早在1月17日就有外媒爆出歐盟關於面部識別技術的一項提議書。在這份18頁的提議書中,歐盟表示正在考慮最長五年內在公共區域禁止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以便歐盟及時研究出如何避免像面部識別類型的技術被濫用。

而在最新的計劃中,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就“面部識別AI系統在歐洲範圍內開展一場廣泛的討論”。儘管此時,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盟國家已經宣佈會部署面部識別技術。但歐盟官員對此的回應是——這些(面部識別)系統經常違反歐盟隱私法,包括有關警察工作的特別規定。

與歐盟的強硬監管不同,1月7日美國白宮曾發佈“管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及應用提出監管原則”,旨在限制監管部門過度插手技術發展。

該原則指出,聯邦機構就AI相關事務採取任何監管行動之前,應該進行風險評估及成本效益分析,將重點放在建立有彈性的架構,避免一刀切的監管做法。原則也強調,歐洲以及盟國應避免過度干預、扼殺創新的模式。

歐洲能摘AI領域“銅牌”嗎?

儘管歐盟對AI技術發展異常警惕,但在美中接連在AI領域取得突破,問鼎世界AI技術冠亞軍以後,歐盟依然想拿到AI領域的“銅牌”。

據悉,這份新計劃不僅涉及法規層面,還包括將人工智能整合到交通和醫療等公共服務中的舉措。新計劃還更新了歐盟2018年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該戰略擬投入15億歐元用於AI研究。

此外,歐盟委員會呼籲開展更多研發,包括創立AI“卓越和測試中心”,投資數十億美元建立新型AI產業合作伙伴關係等。

對於歐洲AI技術的發展,李開復曾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稱,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歐洲甚至沒有機會參加所謂的“銅牌”。

首先,歐洲沒有風險投資企業家生態系統。歐洲的企業家遠沒有美國企業家那麼創新,也沒有中國企業家那麼頑強。歐洲的企業家缺乏處理這些類型的軟件和AI問題的經驗。

其次,歐洲雖然有卓越的硬件和電信公司,卻從未建立過任何成功的消費者互聯網公司,社交媒體公司或大型移動應用公司。因此歐洲沒有處理大數據或大型AI公司的經驗。

另外,據李開復分析,歐洲沒有像美國或中國那樣成功的因素。“中國比較務實,先發展AI再逐步試點。歐洲犯的比較大的錯誤是先把AI管起來,還沒有想清楚AI的好處和挑戰就先約束起來,導致AI發展放緩。”據鳳凰網財經,李開復曾在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這樣表示。

美國的優勢在於在研究和實施方面兼具實力,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風險投資企業家生態系統,並且有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商業巨頭,保證了美國的巨大領先優勢。而且,美國持續四五十年的跨學科合作讓半導體、PC、軟件、互聯網、社交媒體和移動等行業相互協助,所有的資源都在幫助AI行業。

中國的優勢在於人口和市場規模巨大,語言文化統一。在中國,數據容易彙總的事實創造了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中國也已經建立了一個企業家生態系統,風險投資和企業家互相幫助促進彼此經濟快速增長,比美國發展的更快。除此之外,中國擁有政府優勢:建設基礎設施,提供投資,並設定全國範圍的發展方向。

據悉,歐盟將在接下來12周內草擬法規,該法規最終還要得到歐洲議會和成員國政府批准,預計不太可能在今年內完成。(鈦媒體編輯蘆依綜合自科技日報、網易科技、鳳凰網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