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一)农民、农村在全民经济时代的经济表现〈一二〉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这张照片是巩义市青龙山的远景照,我们看到的最高点就是巩义市附近的最高点、海拔有七百多米高,巩义市的最高点在其南边的五指岭、上有巩义市电视台;这个最高点以前的时候在那里生长着一颗小橿树,株高八米多、胸围3.2米,冠幅200余平方米,树龄有2000年左右,历经千百年风雨雷电而不死,成为当地乃至百里之外的黄河北岸诸县老百姓顶礼膜拜的“保护神”“北斗螀”。

然这株曾给无数善男信女带来心灵慰籍的古橿树,和下窑龙王庙里一颗600多年的古柏树竟在1976年随唐山大地震、吉林陨石雨和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逝世而枯萎。 〈摘自《巩义市山川村志》〉

〈二〉巩义市青龙山、凤凰山现在和以前的样子

〈1〉 巩义市青龙山现在的样子:

远景: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近景: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先看着、找机会再换照片)

〈2〉凤凰山的样子: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巩义市南山口老红军种的“红军林”、东边的是封山育林后种植的!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二) 巩义青龙山、凤凰山以前的风光

《巩义市山川村志》:

〈一〉 巩义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与洛水在此交汇,是中国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距今11万年前,这里气候温和,土地湿润,草木茂盛。洪沟古人类就在今天的南河渡洪沟神都山地区繁衍生息。1970年,山川村南虎林地区红砖厂做砖挖土,也发现远古时期留存的鹿、犀牛等兽骨,被登封考古二队收藏!

〈二〉: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永平七年(64),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自洛阳白马寺来到巩县青龙山中建慈云寺,植银杏树一株。该树与1932年因建私立巩县新心中学被伐掉,其胸围竟达16米之多,其树龄2000年。

〈三〉三国时期,巩义属魏国。青龙山古称霍山,亦称“天陵山”。魏时,山中因有慈云寺,佛事增多,青龙山又称“万佛山”。还因山景秀美、山桃颇多,青龙山又称“桃花山”。

《四》北宋(1206——1368):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天下初定,皇帝赵匡胤下令地师(阴阳先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皇陵墓地。地师最后将宋皇陵选址在河南巩县西村北坡(今称陵洼)。皇陵讲究“四灵”学说。所谓“四灵”即朱雀神、玄武神、青龙神、白虎神。西村陵洼前有嵩岳,地师称为“朱雀神”、后有洛水为“玄武神”、左有天陵山遂被宋帝赵匡胤封为青龙山,为“青龙神”;右有白云山虎山坡、称为“白虎神”。由此我们知道青龙山是大宋皇陵的龙脉、护煞、应山。所以青龙山下的山川村,民国18年《巩县志》称“二十八里应山川,其附村:崔庄、上窑、下窑”。

〈五〉青龙山凤凰山传承千年的财富—— 古树名木

山川村古称“应山川”,地处青龙山凤凰山腹地,自古以来有种树、护树的习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1958年以前,村中保留着数以百计的大树、古树。这些树木一年四季荣枯交替,绿绿青青,调节着这里的小气候,滋润着一方百姓的心田。这些树木或伤痕斑驳、或树心空洞、或青苍挺拔、或曲折生长,其奇特造型、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给人们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1958年,因当时的大办钢铁烧木炭的需要,这些古树先后被人们砍伐、投入火炉烧成木炭。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美好山川,特对山川人们记忆中的部分古树做一考证。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