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踏劍尋雪


人性本善,惡由何來?

人性本惡,善自何起?

一個人所做的一切活動,必定是為了他自身,既使是看起來為了別人,也是為了自己的名節或者自己的某種滿足感。

但這並不能說是自私,這是大自然要求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大自然有善惡之分嗎?天地無情,以萬物為芻狗。 大自然對一切都是平等看待的。

所以人性非善非惡,全看後天造化。


非官方認證唯一六翅獸


所謂的人性善惡論,本是爭論人之初是利己主義的,還是利他主義的。但是世人卻糊里糊塗地把利己理解成利己主義,把利他理解成利他主義,這就使得人性善惡論的前提就錯了,才使得原本簡單的問題變成了千百年來被爭論不斷的哲學問題。

首先利己和利己主義不是一回事。利己其實是每個人的生物本能,人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是以讓自己更開心、更舒適、感覺更好為動機的,比如喝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中國的古人之所以無數次辯論人之初是善還是惡的問題卻無果,其實就是因為弄錯了這個前提,那就是用一個社會人道德的概念去定義一個人類純粹生物性的階段是毫無意義的。

事實上,正是利己的生物性才保證了各種生物能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生存下來,絕對正確,無關道德。

記得當時很多人提出了很多反例,比如為何有人要選擇最痛苦自殺?我的答案是因為生不如死,對他來說活著比死去更痛苦;再比如,為何人明知道吸毒是不好的,但還是要吸毒呢?我的答案是他認為吸毒不好不能吸的時候往往都是他吸完滿足的時候。當毒癮發作的時候,他的真實內心是先吸完這一口再說,所以他就去吸了,因為不吸還不如死了呢;再比如,為啥泰坦尼克號的男豬腳要無私地把生的機會給女豬腳呢?一樣道理,因為男豬腳會覺得這樣做才能對得起他偉大的愛,死了都比獨活開心;再比如那個終極問題,父母對子女總是無私的吧。抱歉,本質上也是出於讓自己感覺更好的動機。你看,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吃吧,看你吃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對不對?

那麼,為什麼我們又要以道德的名義來批判利己主義呢?大家都知道,從單個生物的角度來說,人是很脆弱的,即便將利己的本能發揮到極致也好不到哪裡去。之所以能奇蹟般的存活下來,還活的挺滋潤,就是因為人發現了集體協作的好處,於是社會的概念也就出現了。那麼社會中的人如何和諧相處,並且在和諧相處的前提下還能保證利己效果的最大化呢?在實踐中,人們發現你要幫助別人,別人才能來幫助你,每個人都為集體付出,集體中的每個人才能過的更好,於是道德出現了,而集體意識更是道德中最重要的根基。後來,以道德底線為根本的法律制度也出現了,於是,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

在文明時代,人們都知道利己主義往往存在於道德缺失者身上,表現出來就是隻為自己,不考慮他人和集體,最終集體的損害又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所以,利己沒有錯,但利己主義卻是錯誤的,是應該被批判的。而很多人正是分不清這兩者的界限,理所應當地做著利己主義的事情而不自知。

為啥要捋清利己與道德、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為了正三觀吶!用大學生來舉個栗子:讓你去開會,你說NO,因為你覺得不開會更舒服;讓你去開會,不去扣學分,你肯定會去,因為你覺得去的話會讓你享受到不被扣學分的快樂,扣學分會比去開會更痛苦;讓你去開會,去的人每人發一個大紅包,你跑的比兔子還快地開心的去了。為啥你的想法會完全不同,就是因為你對開會這件事的認識變了,因此動機也就變了。

沒明白?再舉個口感更好的栗子:就像是捉對打牌,在自己的牌不好的時候,你寧願把自己的牌給打爛都要送對門先走,為什麼?因為你知道你倆是一個集體,他先把牌打完,你倆就都贏了,這個時候利他、利集體就是最大的利自己。而很多人正是意識不到他們對集體利益的破壞會對自己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所以最終變成了利己主義的簇擁。如果他們意識到道德滑坡的結果可能是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也不會得到大家的幫助,或者當他們認識到利他、利集體才是真正的利己的時候,我相信他們的三觀才會發生變化,利己的動機也會發生變化,行為也會發生變化!

那麼為啥現在很多人三觀不正呢?老張覺得這還是社會的責任,是教育的責任。我們對學生進行道德的教育總是太過於虛化、泛化和口號化,卻很少跟學生解釋為啥我們要有道德,為啥這樣做是道德的,為啥道德是重要的,為啥個人和集體是一體的。我們教了太多的概念,卻很少教他們知識;我們只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卻很少告訴他們為什麼是對的。所以最後就是知道卻不懂得,因為不懂所以懷疑,因為懷疑所以不相信,所以整個社會道德滑坡,私慾氾濫。這個時候僅僅去怪個體,其實對個體也是不公平的。

三觀正了,利己也不怕,因為利己的行為即便不是以利他利集體為動機的,至少也不會傷他傷集體。就寫這麼多吧。時代會變,社會會變,道德的評判標準也會變,但是我堅信有一條永遠都不會變,那就是做人做事都應該以不傷害他人為底線,否則就是錯的,不商量!



炎師心語


人生道路自己走

長於淮南是甜桔,長於淮北是苦桎,後天成長環境和教育,對人的成長影響很大,人剛生下來是赤子,如似一張白紙,後天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因素,在紙上繪畫著種種圖畫,美的,善的,智慧的,當然也有假的,醜的,惡的。這一些人生底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生底色,影響著人生的大概走向。

但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種環境下,會發生變化,甚至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也是常有的事。幡然醒悟,立地成佛,重新做人等,就是這種情況。所以文革中“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是荒謬的。革命戰爭年代,多少出身於封建家庭,官僚世家的子女,成為堅定的革命者,甚至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領袖。而一些出身工農家庭的,也有成為反動統治階級的走狗,鷹犬,劊子手。

同樣的家庭和環境,也會出不同的人,即使是雙胞胎兄弟姐妹,也會走不同的路,有不同的人生,人的複雜性就在這裡。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性格脾性,行為習慣,遺傳因素影響大,當然也可改變,在某種因素下,似變了一個人,性格脾氣都有很大改變也有,原來暴燥的變成細緻了,原來軟弱的變得剛強了,等等,當然反向變的也有。

所以說,人的行為習慣,思想觀念,有先天遺傳的因素,但主要是後天環境因素影響,是先天和後天因素的合金。孔子的性本善,孟子的性本惡,荀子的無善惡,都有片面性,不能很正確的解釋人性本質問題,只有唯物主義的先天和後天合金說,才是科學的人性說。

人生的道路自己走,在人生這張白紙上,描紅還是描黑,是畫最美的圖畫,還是噴灑汙泥濁色,全由自己決定。











海島水仙


人性是善是惡,或者無善無惡,其實是不重要的。古代聖賢提出這些觀點,並不是基於對人的科學研究,而是為自己的理論(治國平天下方案)提供服務的。

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都差不多,後天的習性卻差距很大。為了統一,為了規範,為了社會長治久安,孔子提出了“仁”這一主張。不分三六九等,天下臣民,統一懷一顆“仁”心,統一向“仁”發展,那麼天下歸仁,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性都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低處流。若想人心歸附,一統天下,只須君主樹立榜樣,為萬民之模範,引導人民向善。這樣堅持下去,歸附的人民越來越多,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長此以往,必然天下一統。

荀子說:“人之性惡也,其善者,偽也。”人性本身是惡的,不好的,那些善都是人為的。因為人性惡,所以人民需要教化,需要禮來規範,需要法來強制,如此人民自然向善,合乎規矩的為人做事,不敢做惡,天下人由此可以勁往一處使,由此可以無往而不勝,由此可以長治久安。

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性的本體是天理,天理無善無惡,有善有惡是人腦瓜子轉動的結果,這些善惡,人的良知都能分辨,都能知道,人只須照著自己的良知去做就行,堅持善的,去除惡的,這就是一切學問的根本。

所以,人性是善是惡,或者無善無惡,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夠向善,做善事,這才是結果,是目標。

不管通過自我的意志力,還是教化和禮儀,或者法律強制規定,只要向善,那聖賢的話就沒白說,聖賢的目的也便實現了。





龍易國學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人,就根據自己的看法對人性做出結論。

孔子認為人性本善,這一說法比較博得一般人的認可,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矛盾在於既然人性本來是好善的,還有可塑性,所以孔子的學說都是教人做人,和性本善的定論是有一定的衝突的。

孟子認為人性不善不惡,這是中庸之道,既不得罪好人也不得罪其他人,不善不惡是為中性,所以只有土石草木才無善惡之性,實際是又不善又不惡,不好不壞的人哪有?

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這種觀點不為多數人所接受,人們總是對自己過高的評價,然而不管多少人反對,荀子對人性的定論是值得肯定的,確實是惡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目前這三種觀點不是一下子就能肯定和否定,或否定之否定,需要一定的時間探討


山谷大師


孔子,孟子,苟子,都是文學方面的大家,說出來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各自對人類觀察的角度不同,才有不同的結論,談不上誰對誰錯。

孔子說,人性本善,三字經裡也有,人之初,性本善。

不難看出,他是從人之初的角度來看的。什麼是人之初?個人認為就是從新生兒到在沒有善惡之分的這個年齡段。

如果僅以此定性人性,那麼人性本善,肯定是錯不了的。

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他應該是站在善惡兩者的角度,來定性人類的善惡觀的。

簡單說,就是善有善的觀點,惡有惡的理由。人的善惡由生活環境,國家形式,教育環境等等,才有後來的有人向善,有人向惡。

苟子說人性本惡,個人認為他的境界最高。是站在生物鏈上,或者說食物鏈上來定性人性的。

作為食物鏈,人類肯定是站在最頂端。什麼都吃,什麼都殺,人性本惡否?

反過來說,為了善惡,啥都不吃,人會活否?



用戶4926524205


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不可能的,性本惡?那也不存在。

人之初,僅僅淺意識,求食與哭,根本與善惡無關。本身依賴別人而活,善惡無法施展。

善與惡是後天的,它取決於社會環境,生存條件而兩極分化。好的影響,教育品德的標準,從小會記憶深刻的;社會的不負責,錯誤的引導,家庭教育的缺失,勢必走向其反面。

人之初,無善惡。


欣賞3O\n










淘金謀士


孟子,苟子說的都有可能。但,孔子說的性善論肯定是錯的。因為性善論不符合自然的優勝劣汰的法制。人類如果生下來就好善,不欺負弱小,沒有強烈的私慾的話,人類不可能發展到當今的地位。我們沒有肉食動物那樣強健的體魄,沒有草食動物那般迅捷的速度,我們擁有的就是比世界上任何動物們都要強烈的貪慾,和私心!我們強大的大腦不是為他人而生,只為自己而生!說到這份上大家還相信性善論的話,我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你們了!不要再次成為兩腿羊。


popotantan


諸子百家,各有說成。就人性來說,個人認為“人之初、無善無惡”。

一個小孩,出生下來,懵懵懂懂,如同一張白紙一般,你想要把他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你儘可能的去描繪,正如比較有名的心理學家華生說的:他可以把一個小孩培養成一個你想要的人。這個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如果一個人生長在特定的環境下,你一定會朝著這個環境發展。就如巴菲特一樣,8歲就去紐約交易所,而你8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呢?這就是環境造就不同的人生。

孔子:人之初,性本善

這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就是說你對這個世界的觀點和態度。當你經過很多的生活的閱歷的時候,會對這個世界有一定的自己看法,這個看法就是你的世界觀。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認為世界是一個醜惡的世界。人在剛開始的時候,很善良,但是隨著在世界的生活、打拼,逐漸被世界薰染成了一個順應世界法則、善於隱藏自己的人,也就是說變得有點壞了。這個觀點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經歷過,我記得我們評價某個人的時候總說,以前他這個人挺好的,怎麼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也有的說,在外面打了幾年工,心眼變多了。

孟子:人之初,不善不惡

我個人比較贊同這個觀點。引用王陽明的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任何感情的,對任何行為是沒有個人的理解的。直到我們慢慢長大,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是邪惡的,那樣的行為是高尚的,是道德的。這些都是充滿了世界的判斷,哪個高尚,那個卑鄙,是我們自己的觀點判斷出來的。就如同《潛伏》裡的一句臺詞,兩根金條放在一起,你敢說哪個是高尚,哪個是卑鄙。但是你父母的血汗錢,你花的痛快嗎?

莊子:人之初,性本惡

這也是基於人初始行為的個別判斷,有的小孩什麼也不懂,什麼都想嘗試一下。就如同人之初,性本善一樣的反向辯論,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正是因為存在了這個善良的環境,人類才逐漸的消除自己內心的邪惡,變得光明向善。這有點“原罪”的意思,每個人都是帶著罪來到這個人世間,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給自己贖罪。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人之初,無善無惡。之所以是有善惡之分,皆在於人類的喜惡,符合大多數利益的,就是好。不通過人類設定的規則,取得利益的就是惡。但是梁山的強盜為什麼叫做好漢,朝廷官員為何叫做衣冠禽獸。就是因為朝廷代表的正統,而梁山代表的階級。

無善無惡是世界最好的狀態,每個人沒有善惡的概念和行為之分,遵循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把每一天過的簡單一些,明瞭一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為簡單一些,不要有過多的客觀因素在裡面。善良是人的一種本能行為,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一種渴望彙報的心態。這與“無為”的觀點有點相契合。每個人做事情都不需要回報,不需要把自己與惡劃分,不需要彰顯自己的善良,這就是做好的狀態。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當有絕對的賢人聖者在這裡,你不成為一個壞蛋都對不起這個社會。

所以,無論是人之初,還是到了花甲之年,內心都是無善無惡,簡單的看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