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300%的魔鬼手術,歷史上的確有過。

看到這個標題你會頭皮發麻,感覺是要拍恐怖驚悚大片了,死亡率最高不是100%嗎?哪裡來的300%?而這並非是博人眼球,人類歷史上確確實實發生過死亡率300%的手術。

在現代醫學手術中,患者難以在清醒的狀態下承受劇烈的疼痛,因此打麻醉劑幾乎成了每個手術中必備的環節。我國三國時華佗大夫就發明了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曹阿蠻患偏頭痛,華大夫要給他斧劈腦殼,招來殺身之禍,一代名醫含恨九泉。


死亡率300%的魔鬼手術,歷史上的確有過。


但在19世紀中期的歐洲,戰亂導致大量的士兵負傷需要進行截肢手術,而這時歐洲人的醫用麻醉劑乙醚還未被髮明。

醫生進行手術的方式非常殘忍,通常是在沒有麻醉劑的條件下,直接拿鋸子鋸開患者需要截肢的部位,那時候連電鋸都沒有(電鋸1926年發明的),然後用燒紅的鐵迅速地在傷口上烙印,這樣就可以最快速度止血,雖然這樣的方式非常殘忍,但在當時是保住患者性命最好的選擇。

死亡率300%的魔鬼手術,歷史上的確有過。

由於在截肢手術中許多患者都因流血過多而死亡,因此截肢手術對於醫生的手速要求非常高,要求醫生用最短的時間鋸斷患者的肢體。因此在這個情況下誕生了許多快槍手,有人對患者的上肢進行截肢手術整個過程只需要20秒的時間,你敢相信嗎?這就是羅伯特·利斯頓醫生的記錄,這個速度在當時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但由於利斯頓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最終導致了一場300%死亡率的手術。


死亡率300%的魔鬼手術,歷史上的確有過。

1842年倫敦的某天中午,倫敦大學醫學院推來一位需要大腿截肢的患者,這是利斯頓眾多截肢手術中的一名患者,患者被推上手術檯,旁邊都是圍觀的群眾,甚至還有人為利斯頓掐時間,看能不能創造一個更快的記錄。(歐洲早期的手術室非常開放,像羅馬鬥獸室一樣,很多人可以觀摩學習,和現在的手術室完全不一樣)。人送外號“利斯頓飛刀”的利斯頓手起刀落,眨眼功夫就鋸斷了患者的大腿,不過這次由於速度實在太快了,鋸子不僅鋸斷了患者的大腿,還切下了助理的一根小拇指,還傷到了圍觀群眾的下體。


死亡率300%的魔鬼手術,歷史上的確有過。

圍觀群眾當場就死亡了,而患者和他的助理因為手術感染病菌也在幾天後不治生亡,一場手術中造成了3名人員死亡,死亡率300%的手術由此而得名。

除此之外,利斯頓曾經還因為他的魯莽導致了誤傷患者頸部動脈,致人流血過多而死亡。在他的刀法下許多患者都曾嚇暈過,可以說是一位醫風彪悍的醫生。相較於我們現在先進的醫療水平和設備,截肢手術對於當時的患者來說簡直比死都痛苦。������������������

死亡率300%的魔鬼手術,歷史上的確有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