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国古代钱币史上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可说是唐代的开元通宝了,它从产生到退出钱币舞台,历经了将近1300年。这样长久的使用寿命,实在罕见。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钱币呢?其实名唤“开元通宝”的这种钱币,并非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的,而是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农历七月就开始发行流通了。钱币多为铜制,也有流通数量极少的银开元、金开元,那是很珍贵的钱币。开元通宝钱币上的文字是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文字方圆庄重、隽秀挺拔,颇能显示出大唐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按照上下右左的顺序读作“开元通宝”,按照上右下左的顺序读作“开通元宝”,都可以读得通。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一般是依据“开元通宝”的读法。“开元”含有开辟新纪元的意思;“通宝”含有通行宝货的意思,就是把铜钱视为宝贝、宝货,可见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流通币的作用,认为钱币就是财富。既然开元通宝含有开辟新纪元的意义,那么它开辟了什么新纪元呢?那就是钱币时代改革的新纪元。开元通宝的出现改变了秦朝以来以重量为名的铢两制,建立了宝文制,开创了通宝、元宝的钱币体系。从此,我国的方孔圆钱多以通宝.元宝相称。把二十四铢进- -两改为十钱进- -两 ,规定每十钱重一两,这也是开元通宝的一个大改革,从数学计算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在文字、重量、形制上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开元通宝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钱币史上的一大要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之所以产生在唐代,是因为隋代的货币制度相当混乱,所以唐朝在建立之初,为了统一货币, 促进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的发展,就铸造了开元通宝,取代了隋代的货币。开元通宝每一枚直径约2.4厘米, 重约4.1克,十钱为一两(大约为41.3克)。因为开元通宝的大小轻重适中、名称形制合宜,因此深受百姓欢迎。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唐代的开元通宝可分为三个铸造时期,唐初的开元通宝铸造极其精美,轮郭清晰完整,钱面文字有雄壮之势,钱背平坦光洁,犹如打蜡。中唐开元通宝的背面多有“月纹”,很细的月纹也称指甲纹。据说唐玄宗时期,铸造开元通宝要先用蜡制成样钱,再依样钱翻制成钱模,最后浇铸铜液.就能造出铜钱了。当年负责制造开元通宝的工匠把蜡样呈给唐玄宗看,在一旁的杨贵妃也凑过来观看,并拿在手中玩赏。无意中她的手指甲在蜡制样钱上掐了一下,这就在样钱的背面留下了指甲印记。唐玄宗见贵妃留在钱样上的甲痕小巧可爱,就下令不得更改。后来,工匠们在铸造开元通宝时,因为唐玄宗的圣旨,对背面的小指甲印不敢轻易改动,便铸出背面有指甲印的“开元通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这个传说的可信度不高,因为在后来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带月纹的开元通宝钱不止一种,有带一道月纹的, 也有带两道,甚至三道的。可见,这个月纹应该是为了区别不同的版本或是铸造商,才做上的防伪标记!还有的开元通宝在月纹上再加凸起的星,差别就更明显了。到了晚唐,开元通宝的钱文书法逐渐失去了以前的雄健,变得柔美,有的还很粗糙。这样,由于钱文书法和钱背星月纹饰的变化,就产生了更多不同版本的开元通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有意思的是,有一种开元通宝的铜钱极其少见,即在背后雕刻了“同心结”。“同心结”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打结装饰,因为这个特殊的结扣是两绳相交盘绕于结的中心,所以被赋予了“永结同心”的含义。在开元通宝的背后铸造同心结,不仅美观,而且生动巧妙,很有立体感,与钱背轮郭搭配得非常和谐。这种开元通宝的面值大小、材料与普通的开元通宝没有区别,只是多出了“同心结“,给人锦上添花的感觉。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当然也是价值不菲的古钱币——开元通宝

这种别致的钱币估计是特殊的纪念币或是喜庆宴会的专用币.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它的确切用途,但是这说明了钱币不仅仅是普通的流通物,还可能含有特殊的情感意义。在唐朝两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开元通宝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流通任务,它不仅对后来的宋.元.明.清等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唐代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有影响。从公元621年出现,到1916年停止使用,由开元通宝开创的通宝,元宝体系沿用了将近1300年,这样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是开元通宝创造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