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在家学习,但是自律性很差应该怎么办?

曹猫鱼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受疫情影响在家学习自律性非常差怎么办?

我觉着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你养成习惯。

1.写计划。

一个人的习惯养成需要按着时间去做,所以第一个是把握时间。每天写计划表。上午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下午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事情?晚上的时候你要做什么事情?都要详细的计划下来,细分的越细越好。这个可以放在晚上写写隔天你要做的事情。举个例子,你可以写上午学语文两个小时。下午学数学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写作业。这个只是随便举例子的,具体的计划按照你目前的课程有什么你可以细分去写。

2.设立目标。

写完以后就必须按着这个去执行,请家人一起监督。家里人的监督可以帮助你完成很多的事情,但只是提一个醒 ,真正做的还是要靠你自己。怎么样增加执行力?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例如你期中考试要考班上前几名?你需要达到多少分的成绩?那么达到这个成绩你需要怎么做?需要学习什么内容?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能是跟你自己本身差别特别大的。要让自己感觉自己有进步就可以,有一定的动力让自己前进。

3.奖励。

假如你完成了这些计划,将来你的目标也完成了。你要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让家里人给你买一套新衣服?或者是出去玩一天?或者是什么大餐?给自己一个奖励,让你今天执行起来更有动力。

4.惩罚。

有奖就有罚,假如你没有完成要怎么办呢?这个惩罚要考虑一下要做什么?比如罚抄课本?这个也不错,多抄几遍你就很熟了,对新作文还有帮助。你订的惩罚要有一定难度,是不喜欢的,但是又有帮助的。

我的建议就是这些了,我感觉这些都会让你学习起来会更加有动力。祝你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天天开心!


知否知否应是青山绿水


我就是自律性很差,这次禁足在家后,我找出考试的专业书,雄心勃勃地规划,今天看多少页、明天看多少页,结果呢,才坚持一周就放弃了,天天葛优躺,看小说、刷视频,身体长胖一圈,哎......

我老婆自律性就很高,除了懒惰不做家务外,她的很多行为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从2月1日起,她就坚持早睡早起,起床后带孩子阅读半小时;

早饭后,和孩子戴口罩到楼顶去跳绳、小跑一会;

然后孩子写字、做题,我老婆就看专业书;

中午十一点,她们一起在家里跳操,或者做小游戏,反正目的就是尽量活动身体;

午饭后,小睡1小时;

下午老婆要上视频课2小时,看专业书2小时,孩子就跟我玩耍;

晚饭后,一家三口一起看部电影,然后亲子阅读半小时,洗漱睡觉;

现在已经过去大半月了,老婆和孩子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而我却天天萎靡不振的,由此可见规律、积极的生活有多重要。

自律性差的人,建议自我寻找框架,让外力督促我们去学习。

上班族可以整理下自己复工后的工作计划、年前工作有无遗漏;

自由人士,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比如说我,虽然日子过得颓废,但是我把金庸、古龙、卫斯理、树下野狐、凤歌的书全部重温了一遍;把"爱情公寓“”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等搞笑情景剧看了下;经典大片比如“阿凡达”“盗梦空间”‘速度与激情’“美国队长2”“王牌特工”“谍影重重”之类的又过了一遍;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的经典动作片也看了下......

虽然一步未动,但我实际上已经神游太虚数百遍了。


弥江小地主


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律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在心里构思容易,但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疫情之下在家中心无杂念地学习呢?我是这样做的:

1.找到可以互相监督的人。我深知自己的自律性很差,所以在家时,我和姐姐互相监督。她会合理地给我布置每天的作业,批阅我的作业。而当我看见她打开电脑不在敲代码、看网课而是在追剧时,我会“郑重”地提醒她不要玩了,该学习了。对,这不叫自律,这叫互相监督。

2.通过第一点,我可以确保自己每天有任务,心是自己的,是否能心无杂念地完成每日地任务还是要看自己。相信大家都知道,做作业做的时间太久就很难做到专注,于是我和姐姐约定,做半个小时作业之后休息五分钟,然后再接着做。这样,我们便不会感到疲惫,注意力便可集中。

姐姐为我批阅的试卷

3.若是在假期之中也维持学校那种三点一线的生活,我们会厌倦的。所以,在任务完成之后,我们会看一会电视。但是要保证十一点之前睡觉啊,因为早睡早起会让你的一天多出来很多时间。我也是一个夜猫子,每天夜里倍儿精神,白天昏昏沉沉。但我知道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前一段时间因为这种不规则的作息时间,我脱发很严重,因为每天早上起的太晚,都不会吃早餐了,我也出现了胃常常不舒服的情况。因此,最近我戒掉了这个毛病,“不骄不躁戒熬夜”,精神比以前好多了。

以上三点就是我保证在家高质量学习的条件,总结起来就是找一个互相监督的人、将时间分段来集中注意力、适当娱乐和早睡早起。

疫情之下,在家中不仅仅要不忘学习,还要记得按时锻炼啊!我每天都是要锻炼一下的,因为中考有体育加试,若是太久没锻炼,怕开学时体育成绩会跟不上。其实这个不难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关于体育锻炼的软件即可,里面会有锻炼身体的课程,每次训练大概只有十几分钟。我每次都是和姐姐一起锻炼的。

当然了,我的这些应当不算自律,因为这毕竟是互相监督。但我已经感到我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充实了,所以我想,那些有着自律的人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啊!

最后,特殊时期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啊,白衣天使加油,中国加油!


花笑栏前


  疫情才开始时,我的生活状态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要不就是上网刷视频,大约有一个星期左右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感觉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好了,我决定出去走走,谁知道即使我全副武装也走不出小区,因为要办理各种手续,烦。回家后还是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想到我现在每天还能再坚持网上学英语的这件事。当时准备报这门课时,就担心自己坚持不了,怎么办呢?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在零基础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当组长,不是我有官瘾而是强迫自己自律,因为组长每天要给组员打卡,你监督别人学习,自己肯定也不好意思不学嘛,所以到昨天为止我一直坚持了110天了,每天至少半个小时,雷打不动。

  于是为了能把之前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坚持下来,我又做了一个决定,就是申请了头条帐户,规定自己每天至少写一小篇文章,限期半年,这样为了能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我必须得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你看我是不是又找了个办法让自己能坚持自己想坚持的东西。

  自律并不难,难的是你要找到你内心的动力,只有找到你内心的动力,你就会爱上自律这一件事!


阿莱的终身成长


本人自律也差,但是说句不中听的,差中也有那个较好点的吧,所以我估计属于这波的。我一直有这个自律的意识,但是每次实行起来却比较困难。本来有个考试是5月份,应该好好学习,但是心不静,家里连续出了好多事,最近婆婆肺癌住院,老公每天早早就去医院了,现在小区限制人出入,我就在家带孩子。之前也是没有时间观念,每天晚起晚睡,最近胃疼的厉害,吃了一个礼拜胃药了。所以决心改正,每天早上八点左右起床,一天三顿饭按时吃,每天按时陪孩子完成网络作业。空闲时间洗洗衣服,收拾屋子,或者看看自己专业方面的书。反正比之前有进步,最近把头条也捡起来了,没事写写文章,跟大家讨论,互动。现在都不怎么喜欢老公在家了,他不在家我们的作息等安排的仅仅有条,他一回来全部打乱。而且他特别懒,回来脏衣服地上一扔一堆,找个东西翻的到处是也不往回放,每天就是玩王者荣耀,啥啥不管,怎么看他都不顺眼,有没有同款老公?我天天说他就是拖后腿的。


自由就是静静的发呆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是非常有发言权的。我在武汉工作,年前回到老家十堰探亲。谁知道,还没走到自己老家,就被困在亲戚家啦!我是一名宝妈,还带着2岁的宝宝,宝宝每天都要缠着我,陪她玩耍。刚开始的几天,我全天候24小时陪同宝宝,很享受也很辛苦。本来想等上班后,我再开始我的学习。谁知道,国家宣布复工时间延迟啦。后来,我想了想,不能总是这样,心理总感觉不安,空落落的。本来准备参加今年5月的一个考试,现在看来,应该要推迟啦。但是,我觉得不学习就会让自己感觉到不充实。后来,跟老公商量了下,决定在亲戚家抽空学习。所以,我每天保持3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我想,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心里出发的自律性。

之所以不能做到自律,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心中没有坚定的目标,假期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比较难得事情,大家都在玩,自己却要学习,很痛苦。二是受疫情的影响,心里比较焦急,无法平复内心的动荡。

其实,自律就是你要强迫自己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我想如果你想做到自律的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定心情,让自己坦然接受现在的一切,疫情的发生是宏观环境,要相信政府和党,一定会带领我们渡过难关。坦然幽静~~二是坚定目标。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去完成。或许刚开始还无法进入状态,但是,每天学习一点点,就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相信自己,相信武汉,相信中国!


武汉小妹


我就是,想要在家好好学习看书,拿起书来一页没有看完,就困了,继续去刷视频了。后来想了个办法,先去找了个有兴趣的书,一天不多,就看一章,等慢慢改掉习惯性的东西再去找要学习的资料,就能看下去一点。自律这个东西要慢慢来,等这自律成为了习惯那就简单了。不要急,越急就会越烦躁反而越不想学。


云起儿


很多人对自律这件事有一个误区,会认为有些人天生就自律,有的人天生不自律,认为自律和性格有关,很难改变。可实际上,自律这件事并非如此。

自律和性格无关

一般来讲,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安静,对自我的约束力强,忍耐性强,能坐得住板凳,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性格内向的人更能够做到自律。其实不然!

性格内向的人只是能量内敛,不喜欢社交,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做事的持久度上会比别人好,每个人的大脑都是“趋利避害”的,对于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事情会非常乐意去做,如果是不喜欢做的,会很自然地拖延,找借口不去做。所以,性格只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却并不会对是否自律产生影响。

性格外向的人也是一样,不能简单的认为,性格开朗的急性子和善于交际的外向型性格,就一定自律性差,这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自律可以随着环境而改变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所以,环境对于一个人行为方式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长期在自律的环境里工作、生活,自然就会被影响,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变得自律。但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拖拉、懒散,自然也会变成这样。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原来在企业上班时,周围的人时间观念都很强,各项工作都规定了比较严格的Deadline,所以工作完成的也都比较及时。但后面到了机关单位,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到了最后一天,最后几个小时,才会完成。要说是我们真的不想干么?是真的工作很难么?不是,因为在机关单位,你干的越快干的越多,你就会有越多干不完的工作。(这句话相信很多过来人都是深有体会的)

想要自律根本方法只有一个

其实,大家有时候把自律想得太复杂了,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其实很简答,只要学会用某个目标来给大脑设计一个诱饵,工作的完成度会非常高。

举个例子,你想要减肥10斤,靠自律么?不是不行,但是相信你会非常难受,好吃的不能吃,还要多运动,坚持一周没问题,但坚持1年试试看,你会感到人生生无可恋。但如果你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瘦10斤奖励自己一部新手机,奖励自己一件心仪已久的裙子,奖励自己一辆车,你会发现,其实减肥的过程也没那么痛苦了。

最可怕的自律是那种苦行僧式的,不为了任何目标的长期坚持,谁都受不了。所以,自律性差并不是你的问题,是很多人的共性,只是我们应该学着自我激励,自律就没那么难了。


李羽毛儿


首先讲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娱乐圈的明星和演员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人前背后是否真的光鲜亮丽,是否真的受大家的喜爱。

就比如对于现在练习生出来的歌手转行做演员之后,大家还是称呼其为明星,但是对于那种演技过硬,生活作风良好,敬业的明星来说,我们称其为演员,男神,女神。

就比如彭于晏,国民男神的称号从未改变,除了其过硬的实力之外,他自身的自律造就的好身材虽然被颜值派津津乐道,但被称赞者也是众多的。从《翻滚吧,阿信》开始,彭于晏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健硕的身材,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就的,而是要靠几十年如一日的锻炼,坚持和饮食节制才造成的。

相信大多数人是很难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和运动起来,来保持优秀的身材的吧。

当然,被彭于晏称为女神的张钧蜜,同样也与彭于晏有着相同的坚持。

这样的人,值得更好的尊重与荣誉。

所以,是自律为他们带来了一切,也为我们送来了男神和女神。

回到现实中,缺乏自律的人多之又多,该如何改变自己呢.?

首先我们分析到,没有自律性的人是因为你对自己要做的事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当前的状态就是反正就那么些事,做不做的不重要,时间节点也没有,什么时候做都行。久而久之,时间浪费了,事情也没做,个人没精神,反而觉得很空虚,心里空落落的,总感觉缺点什么?

缺点什么呢?

人生如果没有目标,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什么都没做的人,可不就是吃吃喝喝睡睡,不进则退,毫无成就感加持,正所谓,得不到就是失去。

所以,一个人如果强调或者希望重拾自己的自律性,首先应该从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起。

假期在家看了不少励志成功学的书籍,但都激发不了自己奋发图强的惰性,不过对其中一本书中讲述的一个方法倒是挺感兴趣的。

水湄物语在《30岁前的每一天》中说到了这么一个工作方法:

1、将自己每天要做的事列出来;

2、将要做的事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列;

3、将每件事预估要花费的时间写在后边;

4、将要做的事中间穿插休息的时间;

5、保证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六个小时,所以压缩或者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6、预留应对突发事件的时间;

7、想做最困难,又非常有必要完成的事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目前就先列这几步,如果你按照这个方法来列出自己一天的工作,重要性,完成时间限制这么一个完整的表格的话,那么,你就成功了第一步。

相信面对这么一个详尽安排的表格,你应该是有挑战欲望的,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一天下来,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你将列在前几项的工作完成了,显然,你的充实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你还会有空虚的感觉吗?

当然不会!

因为,人的惰性往往产生在无压力状态下,而一旦有了压力,催促和紧迫感,身体内那根紧绷的弦就会让人内心感觉到饱和和充实,或者夸张点说,某种压力会让你内心膨胀的快要爆炸,只有当事情结束了,这种压力才会消失,变为轻松愉悦。

一个人为什么会自律,无非是因为对自己有要求,或者是外界对自己有要求,自律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自律的人更懂得劳逸结合,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他们都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压根不要去发愁,更不会担心要不要做,要不要晚会儿再做,因为他们的自律会让自己变得非常乐意去完成一件计划内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者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无奈与痛苦。

当然,上面说的是如何实现自律。那么对于自律性很差的人来说,其实按照上面的步骤来做一个表格似乎并不是多大的难事,但真正行动起来的话,其实动力还不够。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暴力措施和奖励机制。

所谓暴力措施,则需要有人监督,比如你沉迷于赖在床上玩手机,就是不想下床工作,这时候让别人断掉家里的网试试,躺在床上还有什么意义。

赶紧起床吧,说不定工作结束之后,会有一顿美味的大餐在等着你哦。

或者是暗示自己,如果工作完成之后,就奖励自己可以躺在床上看两个小时的电影。

通过自律,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圆满完成工作,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充实,也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遇见更好的人,遇到更好的机会。


三闲故事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看这位同学提问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你是想学习的那种孩子,但是苦于自律性不够,所以很苦恼。现在给你一些建议:

1.奖励机制的技巧。

其实在各行各业,都会有奖惩机制,在学会自律的过程中,也可以恰当的引入奖惩机制。但是奖惩机制的设计,是有技巧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把奖励和结果挂钩,不如将奖励和过程挂钩。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假设你希望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全班前10名,现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长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你能考到全班前10名,我给你100块。第二种方式是,如果你平时的每科作业每次都能得到A+,我就给你5块钱一次。最好是选择第二种,为什么呢?因为把奖励和过程挂钩,反馈时间更短,效益更直接的一种做法。而做好平时的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个知识点搞扎实,恰恰就会达到最后期待的结果。

2.记录峰值状态。

人生总是在起起伏伏中度过,没有一直打鸡血的人,但是人总有一段时间会打鸡血。所以第二个方法,就是记录自己的努力峰值状态,比如写日记,画表格,保存奖品之类的方式,当自己有一段时间泄气的时候,就把峰值状态的记录拿出来再看看,提醒自己峰值状态的感受,从而更加快速的进入努力和自律的状态。

3.发挥两级联想。

这个方法其实和前两种方法都有关系,当状态特别好的时候,可以强化自己的峰值状态,让自己联想自己此时正在清华北大,或者理想学府里散步的场景,感受规定时间内的愉悦。从而让自己更加的努力。相反的,如果有点松懈了,可以反向联想,比如说今天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然后联想到开学后成绩一落千丈,然后联想到高考成绩很差,然后无法考上理想的学府。这样一想,就会觉得不写作业的后果很严重。就会重新逼着自己,认真学习。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控制自己联想的时间,不能光想不做,那就不是实现梦,而是光做梦了。

4.适当激发自己的焦虑感

1.假想敌的作用 无论是高一的孩子,还是高二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到一年半的相处,基本上都应该有自己的好朋友。延长的假期之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就是因为孩子不去学校,没有上课没有作业讲评,没有考试,学生一下子失去了横向对比的过程。所以孩子们很容易松懈。

适当的焦虑和压力,是有助于孩子集中精力,好好学习的。这里推荐一个假想敌的办法。孩子可以找一个成绩差不多,或者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同学,作为自己的竞争目标。然后想象他在家里是如何认真学习的,每天的学习任务量大概是多少。最好可以记在纸上。如果你想要超过他,就最少要做比假想敌更多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做完,很可能在开学后的考试,就会落后。

想象着别人的进步,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如果完成了相同的任务量,那么就打成平手,如果没有完成,就落后一点。然后再结合前面提到的奖惩机制。这就成了一个自律的内在推动力。

2.化抽象为具体 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最好每天能够简单的记录一下,哪怕就是在日历上画个勾。就相当于自己打卡。如果有一天没有完成,中间缺了一块,就会很难受。但是一定要注意,要给自己的打卡时间,留下弹性时间,有弹性的补救时间,让记录过程得以延续下去。

5.用好习惯挤走坏习惯

想养成一个好习惯,最好不是禁止坏习惯,而是用好习惯来挤走坏习惯。斯蒂芬·盖斯写了一本书叫《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这本书说到:

“人们无法让改变的效果持久时,往往认为原因在于自己,但其实有问题的不是他们本身,而是他们采用的策略。”

如果告诉自己每天学习,锻炼,阅读,不吃垃圾食品,做一个完美的自律的人,一定很难。但是如果只坚持锻炼呢?

如果告诉自己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仰卧起坐50个,俯卧撑30个,做一个自律的人,一定很难。但是如果每天只做1个仰卧起坐呢?

微习惯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一件小事,在人的大脑中建立一个回路,然后不断地增强这个回路,养成一个习惯,然后慢慢给这个习惯增加内容和难度,变成一个大的习惯。比如说每天只做1个仰卧起坐,坚持了1个星期觉得好简单,然后开始每天做3个,再坚持一段时间变成一天5个,后来变成20个,再后来又增加了其他项目。

所以这段延长的假期里,是培养习惯的最好时期,从无到有,从简到难,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竟然也是自律之人的潜力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