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抓进精神病院,如何一句话证明你不是精神病人?

皮肥猪与皮蠢牛


听说有这样一件事,老头从年轻时就打骂老婆和女儿。女儿长大嫁人后就再也没回来看过他,现在退休了工资还挺高,老头的父母亲戚都没了,和老太太相依为命,但是一直虐待她,这不老太太在外面和别的老头说句话,被老头看见了把她打个半死。反正这样也没法过了老太太就狠下心趁机把老头工资卡拿来,给精神病院打电话,说老头疯了,然后医院就把老头带走了,老头自己怎么解释都没用,只要老太太每月定期给医院交钱,不接他回家他就不能出院。据说老头现在在精神病院呆了好几年了。


采血管系统供应商


这问题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难。

如果承认有病,那巧了,精神病院是你家;

如果否认,那也不奇怪,哪个精神病患不说自己很正常嘛?

这么一说,大家都发现了其中的逻辑问题,似乎是个死循环?那真正的精神病医生应该如何正确判断患者状态呢?

别为难精神病医生,这可是实际难题啊。

上世纪70年代,有一位心理学、法学双学位的大卫·罗森汉就尝试用正常人伪装精神病患戏弄精神病医生,成功率贼高。

他聘请7人作为他的“伪精神病小分队”,进行了连续5天的训练——成果很不错,他们五天不洗澡、不刮胡子、不刷牙,邋遢的形象再加上些神经质的动作,看起来确实很神经质。

不过罗森汉的尝试,还是遵守了实验原则,除了名字和职业是虚构的,他们对医护人员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回答都是认真的。唯一的症状也统一设置为“有人一直在我耳边发出‘peng、peng’的声音”,并且只要成功进入医院,所有人都必须坚称自己是正常的。(注:这种无任何意义的声音,在当时的精神医学文献中,还未纳为案例)

按以上的套路,要不是个精神病医生,估计第一瞬间就会感觉被耍了然后恼羞成怒将这些伪装者扫地出门。

然而,精神病医生们却异常敏感。他们认定这些人还没好转,接受各种精神病治疗,算上罗森汉自己,8人平均住院19天,最长的甚至住了将近2个月!

没有任何一位医生或护士在此期间觉得,他们是正常的,更没有人认可他们的正常表现,他们最终出院的原因,都是因为“病情暂时好转”。

反倒是病人们警觉,他们轻松就发现了这群伪装者,指出他们可能是记者或教授,前来刺探医院情况。

这一段经历,让罗森汉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进了精神病院,你就是神经病,不容反驳。”

这么重磅的嘲讽,精神病学界当然是不能忍啊。

于是有人想罗森汉发出挑战:来吧!尽管派人前来,我们发现不了伪装者算你赢!

于是接下来3个月,这家医院信心十足地将他们的发现公布出来,193名病人,发现了41个假货!

这回罗森汉表示很尴尬,因为他一个都没派出去。

这一巴掌结结实实地打在了精神病学界全体脸上,也引起了一个共识,精神病审判并没有那么精准。所以几乎每一次精神病手册的修订,都必将引发一次热烈的争论。而关于精神卫生的发展,也应该在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中不断进步。

因为精神科医生与病人间的权力不平等、精神病治疗的标签化、非人格化等等因素,精神病的判断其实带有一定盲目性。未来或许不会误判,如今还是别太靠近精神病院了。

要说真的想从精神病院里出来,就乖乖吃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