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是否能倒逼銀行加速數字化進程?助推央行DECP落地?

囡囡雜談


一、疫情加快推動銀行的數字化

1、疫情倒逼機制推動銀行數字化強勁轉型

這次疫情來的突然。全國14億人口幾乎都被隔離在家,再加上春節效應,整個銀行業的線下傳統業務幾乎停擺。14億人一下子湧到了網絡銀行、手機銀行上,各種業務完全靠在線系統來支撐。

幸虧恰逢春節,銀行的對公業務、投融資業務等大宗業務需求不大,主要是面對個人消費業務,才給銀行數字業務提供了難得的緩衝時間。

這次疫情實際是一次銀行數字化市場的高強度演練。銀行業務一下子切入數字化市場,讓銀行過去有些不以為然的數字化業務一下子凸顯出重要性來。

這樣,銀行徹底明白數字化業務不是狼來了,而是真真切切擺在了面前。銀行也進一步明白假如疫情進一步嚴重,銀行數字化業務跟不上去,整個社會的金融命脈就會發生重大問題。

同時這次疫情對銀行金融市場的全體客戶也是一次重要的教育機會。平時習以為常的金融便利性瞬間終止,幾乎14億人口只能依靠數字化銀行來維持日常金融需要。

這種金融服務模式的突然轉換,對所有的金融服務消費者都是一次活生生的教育。大家今後對數字化銀行的接受程度可能會更高。

另外這次不同尋常的疫情,對所有銀行來講,都是一次難得的同臺比武。誰的銀行數字化業務發展好,誰的優勢就凸顯,客戶滿意度就好。這也充分說明,銀行數字化已經成為銀行之間競爭的重要領域。

2、疫情檢驗機制推動銀行數字化落地生根

銀行金融系統數字化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一次檢驗。這次疫情反映銀行數字化進程中還存在以下不足:

數字化整體進展不夠,沒有形成完整覆蓋線下業務的數字化體系;

重視銀行前段業務,忽視中後段業務,導致數字化銀行業務不平衡;

數字化發展的縱深層次不夠,核心業務和基礎性業務的數字化水平不高;

銀行數字化戰略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是要依靠紮實推進數字化改革轉型。

銀行數字化是指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對銀行業務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並將結果逐步擴展導入到整個金融產品生命週期和整個業務經營中去。

這是一種新型業務組織方式,是現代數字金融科技與計算機數字技術相融合的產物。

建立數字化銀行是建立智能金融的前提,數字化銀行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1. 銀行資源計劃(Bank resource plan,簡稱BRP);
  2. 金融產品生命週期(Life cycle theory of financial products,簡稱LCTFP);
  3. 金融業務經營執行系統(Financial business operation and execution system,簡稱FBOES);
  4. 金融資源管理(Financial resource management,簡稱FRM);
  5. 智能金融(Smart finance,簡稱SF);

通過上面五個方面來實施數字化銀行建設,實現銀行業務透明化和精細化管理,提升金融管理的效率,還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1. 在銀行戰略上數字化轉型,從傳統的產品經營戰略轉向扁平化、敏捷化、開放化、智能化的數字銀行戰略上來。
  2. 在數字化銀行模式上落地,從過去的金融企業模式向數字化金融平臺模式轉化,實現客戶、服務商、市場參與者和平臺的共同有機組合,特別是為金融客戶提供定製化、柔性化、一站式、嵌入式服務,進行聯合數字化運營。
  3. 在數字化銀行流程上優化,從過去的機構部門制向服務產品流程轉變,以最便捷、最高效、最滿足客戶體驗的服務流程作為數字化基礎,打造數字化迭代升級的多樣化服務流程體系。
  4. 在數字化銀行管理機制上創新,對制約數字化銀行發展的科層管理體制實行改造,建立非中心化、非權力化管理體系,形成數字化驅動、虛擬化監管、透明式獎懲、全程式責任的綜合數字管理體系。
  5. 在金融板塊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抓實,採用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自建、併購或者投資合作,獲取科技人才,掌握尖端科技應用,構建雲技術基礎平臺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系統等。特別要持續優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流程,牢固奠定規模化、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程。

3、疫情防控機制也要求進一步推進數字化銀行應急體系建設

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國家提出加快建立全社會防疫防控應急體系的要求,非常及時和具體。

銀行作為經濟社會生活的金融血脈提供者,也肩負著防疫防控體系建設的責任。

今後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同時要兼顧應急防疫數字化銀行體系的建設,其架構主要有:


  • 防疫防控應急移動數字化前臺:通過建立防疫防控應急“超級APP”,統一支持銀行多業務前臺系統,包括掌銀、信用卡、信貸、錢包、支付、商城、客服、防疫防控應急場景等。

  • 防疫防控應急監控中臺:打造數字化防疫防控應急的客戶監控平臺,包括健康管理、體溫測試、刷臉支付、指紋識別、語音識別、VR/AR增強、機器人應答等。
  • 防疫防控應急業務中臺:包括包括防疫對象中心、產品中心、資產中心等。
  • 防疫防控應急數據中臺:通過智能化數據應用能力,實現防疫防控對象畫像、智能風控、智能客服,提供智能化、精確化的數據應急支持。
  • 防疫防控應急開放平臺:通過二維碼、掃一掃、小程序、應用市場等方式提供給防疫企業端、防控監管政府端、防疫防控應急開發商等,共同進行防疫防控聯合數字化運營。
  • 防疫防控應急分佈式後臺:通過分佈式、微服務技術平臺構建敏捷的防疫防控應急數字銀行後臺應用,實現高容錯、高性能、高擴展的新一代數字化銀行基礎架構。

防疫防控應急體系建設給數字化銀行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動力。

抓住這一機遇,通過數字化銀行體系的建設,繼續完善數字化金融零售業務、數字化消費金融業務。

同時加強數字化企業金融服務和數字化國際金融業務。

突出做好防疫防控和其他應急管理數字化金融平臺,完善中小城市、農村和不發達地區的數字化防疫防控應急金融設施,並做好相關防疫防控應急金融資源儲備,保證隨時隨地用得上,用得好。

二、疫情將推動數字貨幣時代的加快到來

按照金融發展規律和國家金融數字化戰略的部署,數字貨幣是當前和未來大力發展的方向。

根據據德勤最新的國際銀行業調研顯示,全球銀行傳統業務到2025年將出現急劇收縮,消費金融、按揭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零售支付、財富管理五大零售金融將面臨10%-40%的收入下降和20%-60%的利潤損失。

數字化金融和數字貨幣是對沖這一下降趨勢的唯一武器。目前全球有超過80%的銀行在數字化金融和數字貨幣方面投入巨大,推出的力度也同樣空前。

  1. 這次疫情證明數字貨幣的重要性。國內這次突發性疫情,將成為數字化銀行和數字貨幣的重要推手。數字化銀行和數字貨幣是金融的手心手背,數字化銀行必然要求產生數字化貨幣。
  2. 疫情推動數字貨幣的普及性。數字貨幣需要建立一整套運行體系。數字貨幣的本質上是面向客戶端的科技創新,包含了大量2C端的科技能力。
  3. 數字貨幣通過移動互聯網、社交化、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識別、圖像識別、VR/AR、IOT、數字孿生、區塊鏈等等技術融入到2C端的服務與應用中。
  4. 數字貨幣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得以實現,給客戶提供了最佳的體驗、便捷的服務,解決了傳統技術帶來的貨幣需求瓶頸、貨幣使用瓶頸,最大程度的滿足了群體性需求,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

數字貨幣最終會幫助銀行實現改善客戶體驗,促進平臺化科技創新,豐富生態服務,推動數字化組織轉型的作用。

總之,這次疫情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是一次強化動員,疫情倒逼機制給銀行注入數字化的動力;疫情檢驗機制推動銀行數字化落實生根;疫情防控機制夯實銀行數字化應急體系。

同時這次疫情還證明了數字化貨幣的重要性;疫情推動數字化貨幣的普及;疫情也提升數字化貨幣的安全性共識。通過科技創新、生態創新、組織創新,全面提高數字貨幣的安全性使用。


科技思想庫


不會因為疫情倒逼央行的數字貨幣落地。因為逼也逼不出來,央行的數字貨幣DECP離真正落地應用還任重而道遠。

這裡回答的人都誤解了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如果說倒逼銀行接入移動支付,倒逼社會進入無現金環境,這個是有一定影響的。

這一次疫情,銀行基本都不開門營業,多家大型銀行紛紛簽約接入支付寶的入口,說明我們其實是可以更深入的打造移動支付、無現金的社會。

但是數字貨幣,這是涉及到發行貨幣的事,如何用數字貨幣取代紙幣的發行,技術關鍵涉及到貨幣的發行機制、流通機制、運用機制,是涉及到整個資金運作方式的變革,不是一場疫情能倒逼的。

疫情只是倒逼儘量採用無現金的移動支付,採用足不出戶的遠程辦業務,與數字貨幣DECP一點關係都沒有。


讀毒獨310


當下,各行各業都在強調數字化轉型,然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不僅是技術層面、信息層面的轉型升級,更是認知層面的轉變與升級。

認知這兩個字,是比較終極的,什麼時代,任何時候,各種情況下,惟此惟大,惟此而已。

其次,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當前面臨的一大機遇,同時也是一大挑戰,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候,企業之間的合作正在成為共贏的必要前提。

在數字化智慧化的路上,銀行同樣需要科技企業賦能,這是無可置疑的。

鑑於此,本次2020未來銀行科技服務商100主要關注對象為長期助力建設大國銀行的默默無聞務實前行的銀行服務商,包括但不限於專向或綜合科技企業、產品提供商、硬件製造商等,堅持不懈自我創新、紮實奮進不務虛名是希望重點被挖掘的元素。


大王龍爸爸


這次疫情除了倒逼銀行之外,還會對社會形成更多行業自己大眾消費習慣形成深遠的影響!中國從落後發現成為一個超級大國,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很多其他發達國家以前發生過的一些情況,上次非典,這次疫情會讓國人更重視衛生!

銀行,在這幾年的經營本就在嘗試,震盪橫盤,當然業績還是不錯的,因為國情。但這一次,一定會讓銀行有更大決心去推進數字化!中國發展太快了,所以誰都不想落後,尤其是經融巨頭,他們更聰明,更有力量,只是有沒有一個觸發器。這次就是,一定會。這是我的判斷!


凡人幾何


數字貨幣一直以來央行都在積極推動,因為這是科技和時代發展的產物,全球都在關注和積極深入研究的今天,中國自然也在其列。

這次疫情的爆發,當下所有的積極措施都是在阻止一切有可能導致病毒傳播的途徑,包括已經公佈的空氣傳播,接觸傳播以及懷疑的糞口途徑傳播等甚至還有未被發現的其他途徑,而我們日常的消費中涉及現金的支付環節確實是難以規避的一環,這也恰恰是數字貨幣取代實物貨幣在預防因接觸傳播疾病這個因素上有積極意義的一點。

實物貨幣存在被認為是本次疫情爆發中重要的病毒傳播媒介的不可忽略的危險因素,但絕不是國家推行數字貨幣的必要條件,倒逼央行可能有些用詞太過嚴厲,真正的法定數字貨幣推行動作還取決於目前國家的試驗模型數據是否真正完全可控,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和一系列成熟的金融監管體制等工作完全成熟並出臺,但不可否認,這次疫情可能會加快這一進程。


耀臻尚醫


應該會

首先,現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不管是走出武漢的500萬人,還是時時的疫情統計,這都體現數字化表現出的重要作用,在未來是個數字時代,是一個信用時代,為了更快更好的推進數字化進程,開啟信用時代,對於金融機構和結算機構勢必會加速數字化進程,而DECP會藉助更好的大數據應用更加快速和完善!


亮談農村和教育


應該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