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到底走向哪個方向?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字:"世界格局大反轉!馬克龍公然宣佈俄羅斯屬於歐洲,歐盟實力或超美國","法國政府官方宣佈:俄羅斯應當屬於歐洲。這一消息則有法國總統馬克龍親口說出。","馬克龍強調道,北約真正的敵人是恐怖分子,而不是俄羅斯。我們不應該把俄羅斯當作最大的威脅,現在的世界變化飛快,敵對俄羅斯就是在敵對歐洲。","法國的真正目的——正是為了希望俄羅斯加入歐盟。","俄羅斯確為歐洲最佳選擇,美國的實力,單獨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面對,歐洲同樣如此。沒有哪一個國家甘願活在別人的影子下,歐盟希望有一個大哥帶領他們實現輝煌,能像北約那樣強大。如今看來,這個大哥最適合的就是俄羅斯了。事實上,這件事情一旦成功,對俄羅斯或是歐盟都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看到這個消息不意外,因為歐盟對於美國的不滿和俄羅斯對於融入歐洲的嚮往都是久已有之,在英國脫歐、中東危局、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轉變的當下,他們彼此倚靠,尋求更大的安全感是正常的邏輯,不僅是軍事安全,也包含經濟政治的安全。

到這裡看一下當今世界之亂象:經濟上,歐美日、金磚四國等主要經濟體都是增長乏力,問題多多,仍然難以擺脫危機回覆到穩定的增長趨勢。甚至美國老大不斷挑起貿易戰,WTO框架搖搖晃晃欲要散架。政治軍事上,數十年來熱點頻發,各種衝突遷衍複雜,美俄明爭暗鬥,英國脫歐,中東亂戰,……感覺是越來越混亂!

那麼世界會由此發展至貿易混戰、核武大戰,從而陷入全面的衰退、災難性破壞嗎?一一許多人都會朝這方面想吧應該?我也是。說是杞人憂天也好,雖然身在穩定的中國,但是總也對周邊的亂局產生擔憂。中國的崛起是變局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其實也身陷各種混亂的擠壓當中,當然這種混亂主要源自外部。

然而這種擔憂,在看到今天這個歐盟俄羅斯要走近的消息後,減輕了!大家可以想想,一戰二戰是不是距離僅僅二十幾年,但是一直擔心的第三次大戰一直沒有成為現實?當年美蘇劍撥弩張也沒有打起來,冷戰結束美國獨大之下許多局部戰爭也沒有發展為世界大戰,中東火藥桶炸了幾十年了也說有引發世界大戰,至少到目前還沒有。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是這個:核武器的恐怖平衡?九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不論哪個都不能保證自身完好的情況下消滅其他人,幾個結盟也不能。所以大家都會守住一個底線一一不打核戰爭,一打核戰爭,大家都完,如今都不是一窮二白,都是家大業大人多,核戰爭的毀滅性誰都本能深處的害怕,除非是瘋子。所以雖然戰爭衝突不斷,有小的有也有較大的,但各方面始終在小心地維持著一定的烈度,沒有嚴重到魚死網破的核戰爭。美國是在發展小型核武器,但也是意在保持戰爭限度。當然,這種作法增加了失控的風險。目前中東戰局相當混亂,美俄摩擦升級為代理人戰爭,但雙方還是在許多事件中避免正式衝突。這個邊界,如果沒有極端恐怖分子或者"外星人"搞陰謀挑起是不會突破的。印巴的衝突也是這樣。

戰爭不突破這個邊界,沒有毀滅性的核武大戰,世界這個大院子就存在,大家就在其中爭爭吵吵地經營生活。

剩下的就是經濟和政治。如果也是展開來分析,那是比較費勁了,所以只表達一個觀點吧:軍事的鬥而有"限",同樣適用於政治經濟。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情,正常的誰都不會總去做、長期做的。人類社會發展幾千年到今天,國家地區之間的經濟政治早已勾打連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難以做到"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在"生存"這個最基本的目標之下,各種來來往往的糾葛與制衡應該是常態。而社會與文明的發展也是不可逆地在螺旋式地進步當中。雖然可擔憂的事情不少,但是社會的科技的文明的進步不斷提升人類的視野,世界總有一天歸於某種意義的大同。不斷地試錯之後,以及一定的現實之下,大家會發現,合作才能活得更好!

就是這樣了。

當然,這裡沒有加入對於人類行動之外的病毒流行、大火災、大蝗災、火山噴發、氣象異常等等因素的考量。好像講一個小孩子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那就不要更多去考慮會不可抗地遭遇什麼急難。

世界到底走向哪個方向?


世界到底走向哪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