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企业微信副总:企业自救,如何打造在线“特种部队”?

本文来源:腾讯开放平台(ID:open-qq)


2月15日,在青腾汇一课公益联播“组织自救”模块,企业微信副总经理,李致峰进行了《企业自救,打造在线特种部队》主题授课,讲述在疫情之下,企业如何以线上远程办公解决方案,连接企业内部和客户。


继“组织自救”模块之后,青腾汇还将在“数字化营销、资金管理、战略转型”等企业核心经营模块,继续邀请腾讯高管、顶级专家学者、青腾大学明星创业家,分享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经验。HRoot作为青腾汇一课公益联播合作伙伴,将提供全面支持,获取后续直播内容,敬请关注HRoot微信公众号。


腾讯企业微信副总:企业自救,如何打造在线“特种部队”?


1

疫情加速了办公模式

从“线下办公”到“在家办公”的进化


过去我们从线下办公过渡到线办公,再到远程办公,现在是在家办公,这四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 线下办公:办公室沟通环境,面对面沟通;
  • 在线办公:线下办公环境,但员工上班第一时间是开电脑,连网络,查邮件等;
  • 远程办公:借助远程办公产品,跨地域公司通过视频方式进行办公,或者部分员工不需要坐班,在外面跑业务,在公司以外的地方通过线上登录进行远程办公;
  • 在家办公:在家办公不等于远程办公,它是远程办公的特定版本,区域锁定在家里。


由于疫情突然间爆发,很多公司继续解决公司内部线上办公问题,比如线上打卡、健康数据上报、学校在线直播、企业在线办公,更聚焦于公司内部。


很多企业的服务和客户是在公司以外,这时除了在线远程办公连接公司内部,更需要连接公司外部,除了办公以外,还需要做好线上营销获客。这也是疫情爆发之后的新增需求。


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新概念。今年的疫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把数字化“难题”迅速推到企业管理者面前。数字化转型做得好的公司,在这次疫情中更从容,应对方式更多元。某种程度上,特殊时期线上办公加快了数字化进程在未来创新和企业生存的比重。很多公司拥抱数字化积极性极大。在我看来,远程办公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而是未来的一个常态。那些越早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越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


2

分布式组织结构和去中心化社交


近些年,有大量的公司、产品不断涌现,帮助大家线上获客、运营私域流量。企业微信只做2件事:开源+节流。


企业微信开源节流的趋势包括分布式的组织结构和去中心化的社交。过往都是集中化办公的形式,现在很多的企业是分布式结构。员工一周也许只有1天或者2天集中在办公室,其它时间都各自在家线上拉通即可。公司和团队并不一定坐到一起才叫“公司”。


关于去中心化社交,我认为企业微信不仅是企业内部沟通工具,它也是企业内部连接外部的社交化产品。社交网络在全球移动互联网版图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微信并不等同于工具型软件。


企业微信和其它办公软件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手表和手环可以记录大家的步数。但之前线上运动方式并没有形成潮流,直到微信运动连接了电子手环和手表上的数据,给大家共享每个好友的数据排名,调用了每个人的社交关系链。所以,通过哪个手环上传数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数据可以在好友群或者亲朋好友中排名,增加“我要刷步数”的动力。数据本身固然重要,但附加关系链之后的数据往往会产生额外增值。


同样,我们如果只是向用户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变成以做广告或者拉用户为重心,并没有发挥企业微信连接用户的社交化能力。用户不仅仅是ID或者标签,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们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去做交流的时候,都强调企业微信理念:企业把自己的用户当成自己最宝贵的数字资产,为用户提供有温度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好的服务才是一个企业该做的事情。像企业微信的朋友圈、好友群都是来辅助各个公司以及各行各业去更好服务你的客户,这才是我们核心的理念。


3

用户≠流量,运营≠私域流量收割


开源部分包括线上获客和线上营销。去年12月23日,我们发布了企业微信3.0,开放大客户联系、大客户群和客户朋友圈能力,从而与微信打通。最近,企业微信将会把这些功能对全行业开放。让个人也可以使用企业微信打通朋友圈和微信群,希望与合作伙伴和最终的企业一起共渡难关。


3大能力的释放,让员工能代表企业以正式的身份连接自己的用户和消费者,帮助企业开源。在整个网络获客大趋势下,所有人都会盯上微信11亿的蛋糕。过去有很多非官方软件,也有公司和服务商在调用非官方接口。我们明确说,企业微信是以官方认可接口的形式和能力去连接微信,发挥微信的服务价值,让企业去发挥每一个员工对最终客户服务的能力,帮助企业进行开源。


我们一直强调,企业微信不是做私域流量的收割,它是微域运营。你不是在大平台上租房子,你是在自己地上(公司流量池)盖自己的楼和自己的房子,引来的客户就是最宝贵资产。


用户不等于流量。


我经常听到很多公司说要做线上流量运营,考虑的是如何把公众号的流量做大,如何把群铺得到处都是,所以花了很多钱,请一些公司做所谓的数字营销运营。我们并不鼓励。凡是你提供的服务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没有见过面,或者发生过一些互动的行为,对方只是被莫名其妙关注公众号,或者强迫分享、拉入一个群,这就是私域流量的收割。


比如我在我所居住的小区并没有养狗,突然被拉进小区养狗群,群里每天介绍养狗的经验或者卖宠物的商品,这对于我没有价值。他们只把我当做流量。


微域的运营,是门店、线上公司或者线上医院,工作人员、导购、服务人员或者4S销售去添加了一个客户的微信,与他产生一定的社交关系。


作为客户,我面对企业或者公司的时候,不希望总是对接不同的人。我希望能够找到每个对我专门服务的人,就像银行打电话,“人工请拨几,自动请拨几”;如果我的车出问题找销售就好,不需要去官方网站找一大堆表格。人对人的销售是最不可或缺的,疫情之下,让你的企业员工代表你“面对面”(线上方式)形成服务,它是关系链的服务,它不是链接,不是点击。我们希望服务商能够把企业微信当成很好的线上触达用户的工具,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线上服务,这才是未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有很多企业愿意用企业微信加消费者和顾客而不是用微信的原因是,一方面员工不想让自己的微信号变满,另一方面企业也担心员工离职。前面有提到,形成关系链的客户是企业重要的数字资产,这个资产应该属于企业,而不是属于企业的导购员。企业微信号属于企业,员工在的时候,分配给员工用,等员工离职之后,这个关系必须留给企业。这是符合企业长期运营需求。


很多公司正在把自己在中心化流量所买的资源,例如广告、平台购买用户流量的费用,转化为增加企业线上客户关怀部门的费用。


我们非常尊重用户。很多人说企业微信为什么不用机器人,除了开头语是用机器人,其他都是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人沟通有温度,我们不想用快速的流量和快速的KPI以至于平台没有温度。


4

疫情之下,西贝如何自救


这次疫情中,餐饮行业在整个疫情中受影响非常大。西贝是如何自救的呢?200家门店的导购,一个月加了3万个顾客为好友,累计有9万消费者。这次疫情爆发之后,店长线上与9万名消费者进行了连接。比如店长与客户聊天,外卖的小程序直接挂于微信的页面,以对话聊天的方式推送出去,而不是一个广告。这样的方式让客户在非常的时期依然愿意留存于这家店。


总结起来,西贝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曝光自然。它并没有做很多广告,而是给予线上应景的服务。企业自救,把菜品的原材料放到线上做售卖,做了很多转化。虽然总营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线上部分获得很大增长。目前,线上业务增长翻倍。


注重对人的服务,我们非常认同提供这样服务的公司,把自己的客户当成最宝贵的资产,当成人,当成不可以替代或者伤害的重要人。


也许疫情过去之后,对于西贝这种重线下运营的公司可以思考,很多服务和延展是可以在线上,而不是简简单单陈列在线上。很多消费、营销、拉客和服务的闭环可以放于线上。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意的是最终拿到手的菜品,但中间很多环节可以放在线上。


5

企业做开源的三个正确姿势


靠管理及时有力;疫情期间,通过办公工具迅速组织自己分散在全国各个岗位的员工,以集团军的形式有序作战。


靠温度+人性化营销方式。千万不要做所谓私域流量运营的工作,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被认为是干扰的情况下,急速增长数据。1个社区服务或者连锁超市,有三五万,花钱涨到50万的关注还不如四五千的直接用户来得有效;


靠客户信任。以前精细化营销是机器和算法来完成,但是企业回归到商业本质上,沉下心为自己的用户贴心提供服务,是否经过微信都改变不了它的价值。疫情之下,企业提供有温暖的服务更多,未来获得客户的回头率更高。因为它会得到客户的信任,这些不是靠营销资源砸得来的,不是靠资本融资去打漂亮广告。


6

疫情期间,如何帮助企业开流?


除了做好员工与员工的连接,员工与系统的连接更迫切。


企业微信微信的基本功能是企业的办公。企业微信的会议,在疫情期间最高支持到300人的会议系统,有健康的打卡和OA的功能。文档增加了很多权限,企业文档可以分开不同的级别和不同的权限,可以发送给公司内部的伙伴,即便文档被偷偷拷贝了,没有权限也是打不开。


但,企业微信更是很好的线上办公解决方案。以北京地铁为例,员工+上下游织成一张网。这家公司有5万的员工,也有上下游公司,在上线的第一天就通过微信的线上系统开了142次,共计1450分钟的线上会议。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减少面对面开会的交叉感染,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北京地铁的员工和关联公司节省了开会路上时间。我们无法计算其中所节约的成本,但是很多关联公司去那边开会一定需要花路上的时间,现在把这部分的时间做了节省。


很多传统行业的公司都在学习互联网公司的敏捷开发和互联网管理组织方式。其实互联网管理组织方式就是迅速让自己的数据和员工工作之间产生紧密的互动。如果光是堆人,互联网公司不如传统行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在别人看来比较松散,但是互联网的员工与数据之间产生的紧密性非常高,这是线上化。不管是大、中、小企业应该朝这些方向做转变。


之前很多人说互联网思维,不用炒作这些概念,把公司里面员工与数据做有效打通,而且不用他安装太多的软件,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企业为什么越早做数字化转型,就越具备抗风险的能力呢?5年前,微信支付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很多企业觉得在企业业务占比太少,以后再说。但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的产品改变了中国移动支付的习惯。这些数据能够形成闭环,不仅仅是交易的数据,它所有的线上营销是要获客,获客是要与客户进行交易,不管选择了多少到购物车,只要最后没有支付,都不算闭环。


我们相信企业的数字化需求一直都存在。在这次疫情爆发之后,我们有很多愿意与合作伙伴共渡难关的举措,比如说应用市场有一些举措,在三四月份之前减少所有服务商的分成,这是动作通用SaaS服务商共度难关的举措。


分享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HRoot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图片等均来源于原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