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民收割小麥,因工作人員疏忽導致小麥全部落在地裡,這事該怎麼處理?

看農村說農事


這種事情在我家也有過,只是沒有那麼嚴重,丟了一半小麥,最後收割機賠了一部分,然後我家自己又在地裡收回了一部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現在容姐就來仔細說說清楚。



那是幾年前的麥收,收割機正常的收割,本來收割的質量也不錯的,所以我們也就開始收割。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因為晚上天黑,開收割機的小夥子也是心急,收完上一家,還沒把出麥子的口封好,就開始給我家收割。

晚上收割最不好的就是視線不好,再就是我們也相信來收割機的小夥子,因為他是我們的朋友。就這樣收割完後,覺得收的麥子產量不太滿意,總覺得比往常年少了很多,可是有沒太在意其他問題,就這樣回家了。

等到第二天打算播玉米的時候,愛人到地裡一看,每個壟裡都有好多小麥,於是回來讓我帶簸箕小笤帚去地裡收小麥。因為有很多麥茬,還有很多土,所以收起來也是很不容易的。又因為天氣太熱,也增加了收小麥的難度。


因為跟開收割機的小夥子是朋友,所以找他問了問怎麼回事,當時他回憶了一下,應該是太慌了,沒有把放麥子的口封好。他說他會賠一些錢給我們的,因為是朋友,我們也不好意思要,最後也只是象徵性的給了一些。

像問題這樣的情況,就應該開收割機的給予一定的補償,畢竟那是一年的收成,即便是有可能回收一些,但是也太費時費力了。而且回收起來的小麥也是很少很少的。你們說是嗎?


容姐花語


大家好我是小魚。

如果農民收割小麥,因工作人員疏忽導致小麥全部落在地裡,這事該怎麼處理?

看到這個問題,小魚深有感觸。因為小魚家以前也有一臺收割機,但是運氣不好在加上自身瞭解不足,所以沒有買到最合適的機子。所以在以前幫別人有償收麥子期間也出過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就有這麼一次,那時候我家的收割機如果按照人的年齡來計算的話已經進入遲暮之年了。整臺機器經常毛病不斷,所以已經不去其他村子裡收小麥了。只在自己村子裡收。在村子北邊的一塊地裡剛收那一年的第一家麥子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由於機器時間長了而且當年也沒有檢修。所以糧倉漏了個洞也沒發現。

當時收了一來一回兩壟地了。當時我爸還沒發現問題,還是被人家地主人發現了地上有小麥顆粒。最後只能賠償別人。所幸的是都是自己村子裡的人 ,和我爸年歲差不多的,平時關係也很好。最後人家也沒為難我們,我們賠給他錢也沒要,請他們家人大吃了一頓。但是撒到地裡的麥粒他們花了一天時間才撿了個大概,而且在下一茬農作物的時候出了很多麥苗。實在是難搞、

按照一般的情況,如果是因工作人員自己的原因,那麼最起碼的賠償方式也是按照土地所產的價值賠償,而且還要賠償後期的麥苗處理費用。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事,收割機主應在第一時間找到地主人商量賠償,千萬不要不管不問,不然被別人發現的話很有可能被別人趁機訛詐。



小魚遊三農


說實話在我家種地這幾年還真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情況呢!但是卻碰見過這樣的事情。


在2017年的時候我三伯父的小麥和我們隔壁村裡的搭界挨邊,每年收麥子的時候都是搶收搶種的,所以一般收割機都要忙到夜裡11點左右。我三伯父家的那塊地的小麥正好趕上夜裡10點多,當時也是收的比較急,三伯父也是忘了給收割機指地邊了,在收割機從南頭拐彎收回來一個來回的時候,三伯父發現情況不對。把人家的一畦小麥給收割了。由於我們這裡的土地的地身都是一樣長的,這個時候把開收割機的司機也給嚇了一跳。幸虧我爸爸和跟三伯父挨邊的這塊地的主人是同學,於是爸爸連夜給他的這個同學打電話說明了情況。最後我們那一圪壢地是0.3畝地。三伯父按當時一畝地小麥的平均產量賠給了隔壁村的小麥。

其實在小麥收穫的季節如果說不趕在夜裡收割小麥的話,一般不會出現小麥撒一地的情況!畢竟現在的大型收割機的質量問題還是有保證的。萬一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般還是開收割機的賠付咱們老百姓小麥產量的。即損失了多少他們會按今年小麥的平均產量賠錢的!畢竟這是他們的失誤造成的損失。


豫東小農


今年的麥子終於收完了。看到今年的收成比往年高出那麼一釘點。心裡其實也有不小的喜悅。喜悅之後又有一種憂傷。因為今年麥子價格比去年要低。所以今年的收入並沒有去年高。明年打算種別的東西。現在還在觀察。

農民收個小麥,因工作人員疏忽導致小麥全部落在地裡,這事應該怎麼處理?現在農業收割大部分基本用上都用收割機,用機械收割,難免有失誤的發生。今年我叔叔家就發生一起,。我們村子還沒有大型的收割機,請了一臺外地的收割機,因為要搶時間,搶天氣,收割小麥連夜持續作業。



在收割麥子過程中。因為是大型收割機,裡面的存儲空間很大,一次可以裝1000多斤,不知道是機器故障還是人在打盹。割了很大的面積也沒有回來倒麥子。我叔叔跑到地裡去看情況。頓時就傻了眼。收割的麥子全部撒在地裡。,撒了地裡麥子,是很不容易收集起來的。因為這是工作人員的疏忽失誤,導致我叔叔的麥子全部落在地裡。我阿姨跑過來就開口大罵,作為農民都很不容易,到手的東西就這樣沒了。收割機主也沒有說什麼,他知道自己一時疏忽,導致農戶的麥子損失很多。



收割機主,和我叔叔還是很好說話。因為農民都比較好說話,不會那麼斤斤計較。也沒有要他賠償損失。在收割完之後。收割機主主動,少要了幾百塊錢。


荊楚陽哥


你們村有沒有興高采烈去收糧食,垂頭喪氣空手而歸的收莊稼事件?我這裡真有!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前兩天傍晚我們村楊叔到地裡收割小麥,結果顆粒無收回來了,咋回事啊?



楊叔今年種的小麥長勢真好,村裡的老農民們誰看見那麥子誰豎大拇指誇讚,很多人目測:一畝地最少能收800斤以上麥粒。

只是別人的麥子都收割完了,楊叔的麥子在大部分麥子收割三天後才熟透,都說好麥子熟的晚,確實是這麼回事,前幾天傍晚楊叔終於去收小麥了,老夫妻倆開著三輪電動車,拉著裝麥粒的袋子,來到了地頭上。

只是收割機很晚才到了地頭,司機說剛到進村幫別人收割麥子回來,這不來的有點晚,楊叔心裡想:只要來了就好,進麥地半個小時肯定割完了。


連著收割多日的小夥累壞了,跟車打零雜的是村裡安排的另一個工作人員,大概六十多了,跟楊叔差不多年齡。車進了麥地,轟轟隆隆走了倆來回,麥子割完了。


於是楊叔老兩口在趕緊拿著袋子準備接麥粒,那跟車的工作人員準備打開倉門時發現給上家收割完小麥後竟然忘記關倉門,他心裡咯噔一下暗叫一聲不好!趕緊爬上車看了看,果然裡面乾淨的很,哪裡找麥粒去啊。


於是沮喪的從車上下來,對撐開袋子等著接麥粒的楊叔夫婦說道:我闖禍了,給您把麥粒都收到地裡去了,忘記關倉門。就這樣楊叔夫妻空著車回了家。

這事怎麼處理的呢?第二天老兩口來到了村裡農建隊,因為收割機是村裡農建隊派遣的,收一畝地農民交費用就好,在農建隊裡,隊長給楊叔承諾:責任是我們的工作人員的,我們包賠損失,按照一畝地700斤的收成給您折價。

楊叔同意了,雖然他的小麥能夠在八百斤以上,但沒收回來誰都不敢說有多少,所以他沒猶豫就趕緊同意了。而地裡的麥子,老兩口用了好幾天時間用小鏟子和小掃帚連土帶草劃拉了好幾袋子回來,弄回家後,楊嬸在洗衣服大鐵盆裡淘洗出來一部分。



種莊稼有時候真就能遇到烏龍事,比如前幾年村裡有農民用播種機種花生,等薄膜全部蓋上了,回地頭一看,花生種子好好的在地頭上放著,地裡只種上了除草劑和肥料。

這樣的耕種收割事故,只要是屬於工作人員的疏忽,那麼就需要工作人員給予包賠損失,別無二法。


悠然見東山


惠農圈為你解答疑惑!這種情況很明顯,就應該是工作人員賠錢的事了。因為在農村的話,農民找你收割小麥,因為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小麥全部落在地裡,這時,工作人員應該負全部責任的。

在農村難免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說有的人的機器比較舊了,但仍不捨得換。因為換置一臺新的割麥機就又要花費不少的錢,所以,農村的割麥機一旦能用,農民就不會去換。即便是舊的不能用了,農民也會硬著頭皮去用,而捨不得買新機。因為新機又要花費幾萬塊錢,所以對於舊機能用多久就用多久。而就有人因此而吃虧,就是因為機器的原因,導致在收割小麥的時候,把人家的麥子全部散落在了地裡。這個時候,小麥是不好收起來了,所以,工作人員需要對農民的小麥付全部責任。

這個時候,就需要農民按照畝產值對小麥進行賠償了。一般都是一個村子裡的人,所以,大家一般都好說話,不會太為難誰的。只要工作人員主動去認錯賠償,一般農民不會訛詐的。都是一個村子裡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出現這種過失,大家都會高高手讓這件事輕鬆的過去的。

但前提是工作人員要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主動提出賠償,這種情況下農民才會輕易的放過這件事情。如果說遇到了一個不好說話的農民,那隻能怪你自己倒黴了,散落的小麥還能收起來,只不過不太容易了。


惠農圈


哎呀!這種情況遇到過有四次,好尷尬啊!整塊地(2畝以上)把麥子掉落的概率幾乎沒有,因為一般的收割機糧倉容量約1噸,就是說每收割1~2畝就需放糧一次,不會把整塊地的麥籽粒都掉落到地裡的。大型聯合收割機是直接把糧食輸送到運輸車上的。

中型收割機,一般在地塊長約200~500米的,收割小麥時,一遭(一去一回)就需放糧。有於機手或隨機其它人員檢查操心不到,最易出現問題,有機器本身故障的,有機手人為責任的。白天農戶及隨機人員也都會操心檢查的,尤其是晚上,只有一個機手收割,其它人多在地頭待著,機手一時大意問題就來了。



最丟人的一次是,整個收割了一遭地,到地頭才發現,放糧的絞龍竟未斷開、放糧倉口忘記關閉,收割了一遭的麥籽粒全部放到了麥地裡了。因為麥天比較睏乏,我們都在地頭休息,就我連襟一人開收割機收割,心裡渾迷,收割完一戶,放完麥籽,就開始收割下一戶,放糧系統沒分離停頓,直接去收割了,一邊收割一邊往地裡放,最後傻了眼,遇到好說話的人了,人家通情達理,誰也不是有意的,遇到啥事說啥事吧!我主動的要給予包賠人家2畝地的錢,主家說啥也不要。我們僅免收了人家8畝地的收割費用,害得人家大熱的天在地裡麥茬壟裡掃了三天土麥子。麥茬地裡不好掃啊,絆絆插插難掃的很,哎呀!沒法提了。



另一次是晚上我自己開收割機,收割我的麥子,在最後一遭返程收割中,糧倉上的照明燈滅了,平時回頭可以看到收割下脫粒的麥子輸送到倉裡,當時照明燈滅了,前面大燈亮著,收割不妨事,再說了最後這一處了,一會到頭割完了,放糧時一看糧倉裡僅半倉麥子,頓時傻了眼,一遭地應該是滿倉了,壞醋了!一檢查看到輸送麥子的一個齒輪的鏈條不知何時斷掉了,收割是不礙事,但麥子都給噴到後面地裡了。老伴氣得只罵娘,我也顧不得聽她罵誰啊娘了,就當罵她娘吧!她也不管我了,害得我第二天掃了一整天,土麥子掃了4編織袋。



所以,玩收割機可得處處操心,農民種季莊稼不容易,全憑這地吃喝呢!出了麻煩都不得勁。幹啥也不容易,玩了幾年收割機,也沒發了財,坎坎坷坷的事經歷了不少,在本地還差點事,從安徽、湖南、河南、河北、內蒙古,一路下來,多少意想不到的事發生,想起來都心酸欲落淚,一句話,生活真的不易啊!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現在不管是收割小麥還是收割水稻,都會使用收割機了,那個速度是非常快的,一畝地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收割完了。不過要是疏忽了,將小麥全部掉在地裡了,這可就是一件麻煩事了。

農民收割小麥,因工作人員疏忽導致小麥全部落在地裡,這事該怎麼處理?

要是一些紅薯掉在地裡,還可以全部都撿起來,但是小麥可是非常小的,一旦掉到地裡,想撿起來就是很難了。以前老農收割完水稻的時候,就是袋子沒有紮緊想扛上車,沒想到走了幾步路袋口就鬆了,水稻全部都掉到地上了,那個時候年紀小還是怕父母罵的,所以自己就趕緊把水稻撿起來。

只不過堆在上面的那些是撿起來了,下面的就撿不起來了,除非是將泥巴一起剷起來。反正最後忙了不少的時間還是大把的水稻在地上,最後被父母發現罵了一頓。

可以說小麥跟水稻都是差不多大小的,一旦掉到田裡了,也就只能夠撿少部分回來,至少一半是撿不回來了。這個時候只能夠商量賠償事宜了。

一般來說開收割機的師傅是付主要的責任的,因為他們必須保證將所有的小麥都裝袋打包好的,他們可是收錢了,這些都是他們的工作。而因為自己的疏忽讓小麥掉地上了,那造成的損失就得自己承擔了。

其實也是賠不了多少錢的,一畝小麥100塊的費用,能夠真正掉在地裡撿不起來的部分,頂多就是兩三百斤這樣,我們按照一塊錢一斤來算,也不過就是賠償個兩三百塊錢而已,這點錢還是賠得起的,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全當一天白乾了就行。

而如果是掉在地上的更加少,農民也不是不講理的,只要能夠免掉收割的費用,那也就不會再追究了,不會有人要你直接賠償一畝地的收成的,這可不是要求賠償,而是敲詐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種情況呢,都說說吧。


老王談養牛


關於這種情況,按理說,往往是誰的責任誰負責,不過,也要考慮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前幾天我們家收割第三塊麥田時,就遇到收割機機械故障導致作業時麥田落粒現象嚴重情況,幸好被農戶及時發現,並告知司機師傅維修一下,不過,由於損失不大,再加上小麥收割機是附近村莊的農戶,因鄉里鄉親也就算了,畢竟現在小麥不值錢,有時候沒必要在死理上糾纏不清,大家各讓一步,往往就很容易解決了!



關於題主說到的這種情況,既然是工作人員疏忽導致,這樣責任關係也就非常明確了,一般按理是由對方賠償給農戶損失即可!不過,由於不清楚農戶家小麥損失程度,散落面積是否集中或分散,往往就會面臨兩方面損失:

一方面,按小麥產量損失程度賠償農戶損失。一般來說,夏收期間出現的機械故障很頻繁,也會因此而出現矛盾糾紛,不僅影響農戶小麥產量,也會影響收割機師傅掙錢進度。如果是因機械故障、操作人員疏忽而散落麥田裡時,若是散落區域小且比較集中,可以儘量人工收集,這種情況一般損失並不大,可以免除收割費用或給予一點補償即可!如果散落區域過大,已經很難回收,這時對方應該按當地農戶畝產平均值,並按市場價賠付農戶損失!



另一方面,散落麥粒回收程度,是否影響下季農作物。事實上,面對散落區域過大而分散時,收割機工作人員不僅要賠償小麥損失,也要賠付農戶下季農作物的一部分損失!要知道,小麥散落農田裡沒法回收時,會在地裡生根發芽出現大量的麥茬子,時間久了也會影響下季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會搶奪水分和養分,可能不利於下季農作物的最終產量!另外,如果長出來的麥茬子過多時,也需要人工後期及時拔掉或打藥滅掉,會增加額外的農業生產成本,這部分損失也應該由疏忽的工作人員賠償!

總得來說,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確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有時候當責任非常清晰明確時,收割機一方工作人員應該及時與農戶協商解決,切莫拖拖拉拉而影響後續農業生產進度,畢竟現在夏收和秋收時間非常短暫,往往一個地區也就是10~15天而已,若是與農戶糾纏不休,可能收割機一方損失程度會更大一些!而對於農戶來說,也沒必要在此類問題上糾纏不清或爭取賠付最大化,應該儘量從實際情況出發,把農業損失降至最低,如果可以回收挽回損失,就沒必要讓對方高價賠付,以免耽誤其他農戶收割進度,畢竟現在小麥也不值錢,一畝地收益也就1300元左右!如果能通過回收麥田落地小麥挽回80%損失,只需對方賠付20%左右即可!(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開聯合收割機的人員在收割麥子時竟然因個人疏忽,將小麥全部都落在了地裡,這種事真的是少之又少。在我們這兒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雖然很多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種小麥,但是各地成熟的早晚不太一樣,像我們這裡到今天為止,小麥基本上都收割完了,還沒有因為個人疏忽導致小麥拉在地裡的情況。



我們這裡由於種小麥的比較多,很多農戶自己家就買了收割機來收割小麥。一般每畝地50~70元的價位不等,在收割小麥的時候,一般只有大的連片地塊,聯合收割機才能進去,像一些小小的地塊,還是得農民自己手割,收割小麥時一般農戶也會在跟前,因為滿倉之後就要用袋子接走,所以不太會出現忘關倉門的情況。不過也不排除確實會因疏忽出現這種情況,開機器的人由於最近這些日子一整天都在連軸轉著收割小麥,結果忘記關倉門,導致了小麥都落在地裡,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那就要雙方共同協商解決了。



我們這邊自己村裡就有幾臺收割機,一般農戶在收割小麥的時候都會找這幾戶人家幫這收割,大家都是一個村兒的鄉親鄰居,如果出現了這種事情,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首先不要暴躁發脾氣,也別如天塌下來般,肯定是要由負責收割的工作人員來賠付,但賠付標準就要雙方協商一下了。可以根據這塊地的麥子長勢和大體上的收割情況,按照每畝地賠多少麥子來解決,可以摺合成錢,如果工作人員自己家種的麥子也可以協商賠麥子。只要不是10畝8畝地的,一般也賠不了多少錢。



只是這也提醒了大家,在麥收季節確實很累很辛苦,但在幫農戶收割麥子的時候更要仔細,不然起早貪黑的一天就白忙活了,這大熱天的,在地裡來回穿梭,誰都不容易,儘量互相體諒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