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上班的你有哪些恐惧症?

职场焦点


我们这从2月21号凌晨开始慢慢的解封了,市里刚开始逐渐解封中,公交和省际干线估计都很快通车了,该复工和返工的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农村相比解封会慢点,但也慢慢的陆陆续续的进行中。

象现在疫情中如果上班了心中会不会有种恐慌或恐惧感呢?估计很多人刚开始心态都会比较压抑或过份担心的。但是我们开始上班了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摆正现实毕竟早晚都要上班的。另外现在疫情慢慢的逐渐好转中,一旦去上班了公司或单位都会非常注意消毒或卫生,另外特别也要靠个人的,一定要带口罩、勤洗手如果有条件也要带上手套,尽量还是别扎摊,别乱逛、吃饭别对面,尽量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疫情还没有完全消灭上班的同仁们抓紧时间消除紧张情绪,一心扑在工作上如果紧张了咱们可以想想为咱们拼博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如果紧张了咱还可以想想咱们一线的院士专家们。专家们还推测了新冠状病毒有可能与我们人类长期共存,可能会演变成低致病性象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其实真正的上班了,消毒做好卫生搞好防护整齐我们一定都会轻装上阵的,主要是前两天过后很快都会顺其自然一切困难和不习惯都会迎刃而解的。加油同仁们!加油!!






婷晴儿


怕其他人离我太近,怕去饭堂吃饭自己带饭,在我吃饭的时候跟我吃饭时跟我说话,怕开会人聚集的太多,怕所在的区域空气不流通,怕其他人不常洗手跟我接触,去厕所开门时怕有细菌用纸巾包着把手开门,怕开空调,怕公司管理不严格将有问题的人放入。

我们公司2月10开工,我晚到了一周,我们部门有一个怀孕快8个月的孕妇,以前跟我关系挺好的,中午都是她给我煮饭,这次年后第一次见面她没理我,估计是因为我刚从外地来,有点怕怕的吧,她就带着渔夫帽和羽绒服上的帽子还有N95口罩,她都不离开自己的办公桌,除了上洗手间、打水。坐在我们旁边有个男生有鼻炎,以前就经常打喷嚏咳嗽,这下我们大家都怕他了,他一打喷嚏就把口罩摘了,也不用纸巾遮挡一下,吓得我们旁边几个女生都是碎碎叨叨的说他。


5环2


大家好,年前放假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从正月初二封小区到现在,已经有20多天,现在疫情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上班,散漫了一个月,,想到早上六点起床做饭,吃饭后送孩子上学,紧接着上班,忙碌一天回来还要买菜做饭,辅导孩子作业,家务琐事,心里很是紧张和惶恐,感觉这么些事,自己应对不过来!这几天我要锻炼早起早睡,脱掉睡衣,穿上正式的衣服,化一个淡妆,找一些事情做,在家先慢慢的适应起来!


小县城普通人家



Kasumi58502125


疫情复工上班已有一周了,我自己包括同事们对疫情的各种担心、焦虑、恐惧等情绪不经过正确的舒缓或引导,可能会导致大部人员出现拒绝回到工作岗位,或者对工作感到害怕和厌烦,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精力涣散、散漫等问题,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效率。面对疫情中的这些问题,上班员工如何调节自己。 “焦虑和恐惧情绪可能会伴随。”作为上班族,除了因工作和生计原因产生的“急迫返岗心态”外,更多的还是“惧怕返岗心态”,产生担心、害怕甚至恐惧情绪,例如担心环境是否安全、与人接触是否可能被传染、在公共场所吃饭是否有病毒等,这些担心会转化为对上班的焦虑和恐惧。

目前疫情的信息满天飞,由于担心自己的安危,人很容易被相关的疫情信息分散注意力、过于警惕紧张,这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无心工作。“如果是远程办公,在家里没有工作氛围,工作习惯和行为还未形成,更容易因受到干扰、自律性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此外,部分员工会出现过度应激反应。上班必然会和同事产生一些互动,如果同事中有负能量的人,会为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当情绪问题、注意力问题以及周围的负能量累积,如果出现以下心理过度应激反应,则需要进行专业帮助来缓解。 第一,连续3天或更长时间由于担心上班被传染病毒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如食欲不振,多汗心慌,坐立不安,尿频等。

第二,反复假想或设想上班后与肺炎相关的信息、视频,或脑中不断冒出相关字眼。

第三,容易受到惊吓,或者不敢看上班的相关信息。

第四,一想到上班,就明显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紧张、恐惧,或抑郁、容易发脾气。

第五,出现针对领导、同事和组织有冲动、攻击性、伤害性的言语和行为。

那么,面对各种心理反应,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呢?

针对情绪问题,建议,可以采取情绪降级法。“情绪降级法指不能一次性把强烈的恐惧转换为平静心安时,可以采用先把恐惧转化为害怕,再把害怕转换为担心,再把担心转换紧张,再把紧张转化为不爽,最后把不爽转化为心安等形式,来调适自己的恐惧心理。”

针对负能量问题,建议,可以采取聚焦当下的正念法。首先,可以采取坦然接纳的态度。一方面,面对疫情和上班这个事实,我们需要坦然接纳;另一方面,面对上班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我们也要勇于接纳。其次,针对注意力聚焦负能量问题,可以采取聚焦于当下,活在当下,为所当为,做自己应该和可以做的事情的方法。 此外,针对工作效率问题,可以采取自我训练法。 一是番茄工作法:工作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此间只能专心工作,别的什么都不能干。工作25分钟之后,允许休息5分钟,这样帮助自己合理区分工作和休息时间。

二是创造仪式感:对于远程办公的人们,可当作正常上班一样上下班,准时起床,换上正式的装扮,去到适合工作的地方开始专心工作。

三是梳理任务清单:工作前建立一个日程表,注明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并严格执行,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

四是明确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那件事情上。一天当中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尽量放在上午搞定。要增加时间的“质感”,浓度增加,产出增大。 怎样预防疫情综合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饮食宜清淡。

2、调整作息。 3、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4、节后工作强度不宜过大。 5、调整自身心态。 最后,希望大家尽快适应工作,为公司,为家庭,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没有一个冬天是不会过去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哪怕很快春暖花开,也不要忘记此刻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勇士们!

加油,武汉!

加油,湖北!

加油,中国!

我们一定能赢!


红伢子999


心里有担心,怕被传染……

这种心里很正常。

在这种心里下,我们要带好口罩,独行侠般走在上班的路上……

单位里,把自己办公室或者班组要用的无情进行消毒,休息时,20秒以上的洗手,摘口罩,再洗手,方可拿起水杯;如厕时,先洗手,再方便,解手后再洗手;午餐时,先洗手,自带饭盒,错峰吃饭,最后一刻摘口罩,吃饱喝足后再洗手……

下班后,门口换鞋,可以把鞋放在门外,进屋后,先温柔的将外套脱下,挂在阳台,接着脱下裤子(外裤),挂在阳台,洗手后小心翼翼摘口罩😷,再洗手,接着对自己带出去的接触了的卡、钥匙(含车钥匙)、手机、鼠标等消毒,在洗手,到处就安心了,可以开始自己的家里的活动……

工作做好防护,不必要恐慌,因为我们的担心变成了谨慎,变成了习惯,心安了,病毒对我们就只可远观不可……也……




戴虎虎


说实话,疫情中上班,我没有太多的恐惧。

因为,我经历过非典,而且是在第一线,采访的第一线。

17年之后,遇到冠状病毒,春节期间就上了几次班,因为身在辽宁,而非湖北,对于疫情,我比较放心。因为我没到哪里去,也没遇到从湖北来的人,上班基本没有恐惧。过完正月十五,从2月10日至14日,单位实行弹性上班,但我天天上班了,也没有什么恐惧。因为,我的老家在湖北,湖北已经一团糟,辽宁相对一片乐土,要说恐惧,只是担心在湖北的家人。工作之中,把一切该做的防疫细节做好,剩下的,就看运气了。从2月17日至2月21日,单位实行错峰上班,但基本上能来的都来了。因为上面的调子,已经转到快速复工上,而且辽宁和沈阳,都比较平安。湖北和武汉都全面封城了,传染源基本掐死了。

理性来看,顶着疫情上班,我的恐惧症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1,担心湖北那边失控,再跑出上百上千的传染者,其他省份和城市就不好管了。

2,担心居住的城市,防疫不得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样只要溜来一个毒王,这个城市基本就失控了。

3,担心工作的大厦和单位,出现一个冒失鬼,要么从湖北回来,要么接触患病者,一旦中招,公司基本别想正常运转了。

4,担心家人在此期间,有其他病,因为医院的大夫,都支援湖北去了。这时候得病,想治治不了,只胡更挺。

5,担心公司人员因为放长假和防疫,工作的劲头没有,全年任务完不成。

除上以上五点,对于疫情,真没有什么恐惧,更没有因此睡不着觉。

大疫情,个人能做的,实在是太少,这时候考验的主要是全社会的力量。

而个人,主要是管好自己,管好家庭。


萧十三郎说三国


疫情期间风声鹤唳,只有呆在家感觉是安全的,只要出门就觉得心里不踏实。

出门坐电梯,都不敢用手按钮,电梯里人多就焦虑。那天下电梯去取快递,两部电梯有一部停用,刚上电梯,电梯里有一女士,电梯门还没关,感觉她看我的眼神都不对,果然她问我,你看到电梯里有人为啥还要进来,给我弄得很无语啊,感觉是我做错了什么。去超市购物,其实人也不算多,就赶快买点东西往回跑,好像有人的地方就不安全。开车出门要量体温,要给出门条,明确要求3个小时得回来,门卫拿着测温仪往脑袋上一杵,浑身起鸡皮疙瘩,出门老想着3个小时的事情,头发长了,想找个理发馆理个发,找一圈儿都找不到,干脆说老婆,买个推子、剪子什么的,回家你来吧,疫情期间练练手,疫情过后理发的钱都省了!想想还是别去买了,时间来不及了!

每天早上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数据,看着也是焦虑、揪心。

唉,闹心巴拉啊,浑身刺挠啊!


石榴王123


其实无非是对传染性的恐惧,做好防护很重要,防护做到位,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邮轮一点通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还在蔓延,但复工在即。如果员工对疫情的各种担心、焦虑、恐惧等情绪不经过正确的舒缓或引导,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拒绝回到工作岗位,或者对工作感到害怕和厌烦,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精力涣散、散漫等问题,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效率。面对疫情中的这些问题,上班员工如何调节自己,企业又如何帮助员工做好心理防护呢?

一、员工角度:做好心理调适

1、觉察心理反应

(1)焦虑和恐惧情绪可能会伴随

作为上班族,除了因工作和生计原因产生的“急迫返岗心态”外,更多的还是“惧怕返岗心态”,产生担心、害怕甚至恐惧情绪,例如担心环境是否安全、与人接触是否可能被传染、在公共场所吃饭是否有病毒等,这些担心会转化为对上班的焦虑和恐惧。

(2)注意力涣散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目前疫情的信息漫天飞,由于担心自己的安危,人很容易被相关的疫情信息分散注意力、过于警惕紧张,这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无心工作。如果是远程办公,在家里没有工作氛围,工作习惯和行为还未形成,更容易因受到干扰、自律性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部分员工会出现过度应激反应

上班必然会和同事产生一些互动,如果同事中有负能量的人,会为其他人带来负影响,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当情绪问题、注意力问题以及周围的负能量累积,如果出现以下心理过度应激反应,则需要进行专业帮助来缓解。

第一,连续3天或更长时间由于担心上班被传染病毒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如食欲不振,多汗心慌,坐立不安,尿频等。

第二,反复假想或设想上班后与肺炎相关的信息、视频,或脑中不断冒出相关字眼。

第三,容易受到惊吓,或者不敢看上班的相关信息。

第四,一想到上班,就明显的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紧张、恐惧,或抑郁、容易发脾气

第五,出现针对领导、同事和组织有冲动、攻击性、伤害性的言语和行为。

自我心理调适

(1)针对情绪问题,可以采取情绪降级法

情绪降级法指不能一次性把强烈的恐惧转换为平静心安时,可以采用先把恐惧转化为害怕,再把害怕转换为担心,再把担心转换紧张,再把紧张转化为不爽,最后把不爽转化为心安等形式,来调适自己的恐惧心理。

(2)针对负能量问题,可以采取聚焦当下的正念法

首先,可以采取坦然接纳的态度。一方面,面对疫情和上班这个事实,我们需要坦然接纳;另一方面,面对上班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我们也要勇于接纳。

其次,针对注意力聚焦负能量问题,可以采取聚焦于当下,活在当下,为所当为,做自己应该和可以做的事情的方法。其中用正念来训练自己是关键,所谓正念,便是我们对于当下的有意识且不加任何评判的觉察和注意。

(3)针对工作效率问题,可以采取自我训练法

番茄工作法:工作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此间只能专心工作,别的什么都不能干。工作25分钟之后,允许休息5分钟,这样帮助自己合理区分工作和休息时间。

创造仪式感:对于远程办公的人们,可当作正常上班一样上下班,准时起床,换上正式的装扮,去到适合工作的地方开始专心工作。

梳理任务清单:工作前建立一个日程表,注明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并严格执行,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

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那件事情上。一天当中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尽量放在上午搞定。要增加时间的“质感”,浓度增加,产出增大。

二、企业角度:实施心理关爱

1、加强心理防疫宣传

一方面,向员工普及疫情知识,提升防控意识,发布权威官方消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不歧视;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小贴士、微信分享等多种形式做好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员工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素质,积极应对危机。

2、做好EAP服务

EAP ,即员工帮助计划,作为员工福利可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体检、辅导、培训,并且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纾解情绪,摆脱心理困境与危机;通过推送线上专题或心理微课,以帮助更多的员工及家属科学理性认知与加强心理防护等。

3、关爱特殊员工

针对员工或家中存有疑似、确诊或亲人离世的员工,身处重灾疫区的员工,以及长期奋战在一线的逆行员工及家属,公司应密切关注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除了搜集信息,上级领导通过主动询问身体状况、生活状态以及困难需求,评估其当下的状态,加强心理联接,做好员工心理关爱,增强员工信任感、归属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