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事?

心系V娜


岁月哪有如此静好,只是有人在帮我们负重前行。疫情的“逆行者”白衣天使,医者仁心,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大爱无疆,构筑起我们生命的保垒,为他(她)们鼓掌,喝采的同时,也真正让我的内心深处为之感动!


北派牧原宝峰


有小家才能有大家,小的感动是我是1月28从越南芽庄回来的,正常时间早上8:10分落地,由于疫情期间海关管控严格,到晚上9:30才到家。本想着1月30日继续带团工作,但是疫情太严重了,官宣全国旅游业务暂时叫停,过年期间我什么食物菜也没有准备。朋友待产中知道我回来了,给我送来的干果,自己婆婆做的😂😂还有好多好吃的,怕我不会做,电话我说做的时候让我问她,知道我家的地址,不知道哪个楼,还给我寄了好多水果🥭非常感动。

还有舅妈给我送的饺子🥟、一个姐姐给我送的新鲜的鱼、鸡、酸奶……朋友给我寄的擀面皮、艾条让我家里杀菌消毒、一个姐妹给我带的车厘子🍒…………

这个是我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心里暖暖的。这个时间,有这么多人爱着宠着,真的很幸福,很感动!

大的感动就是疫情期间这么多的医务人员奔赴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有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84岁的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等无数的医务人缘都日夜奔赴在一线,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疫情持续到如今,只盼着一切恢复正常。

钟南山笑了,这就是最好的讯号。

现在,经过广大医护人员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疫情防控效果显现。

相信,更多好消息还会到来。

春暖花开,指日可期。








生如夏花的异想世界


关自从疫情发生以来,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常常看着手机上不断弹出的新闻,仿佛置身于魔幻的世界。

惶恐的、气愤的、赞叹的、感动的....各种复杂情绪就在这短短十几天体会了一遍。

现实很苦没错,但,请千万要相信世界仍然有光。我在复杂的情绪里,一个个,记下了那些闪闪发亮的普通人。

他们做的事,实在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他们,值得我们铭记。每一个,都值得。

在待在家中这段时间,我曾数次刷着消息,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因为我发现,当自己被困家中,感叹无聊无奈时,还有无数逆行者,正在和生死搏斗。甚至我们的无聊,都不过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最近上了多次热搜,感动了无数人。从去年金银潭医院接收了第一例肺炎患者开始,张院长就寸步不离守在医院。据媒体报道,在与疫魔抗争的30多天里,张定宇经常是凌晨2点多才能躺下休息一会儿,4点多就又要爬起来,一天中要接无数个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而抗住这样高强度工作的背后,是张院长一年多前就患上了渐冻症的身体。雪上加霜的是,张院长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在这次疾病中,还感染了新型肺炎,他需要赶往探望。面对妻子,他充满愧疚,却又无能为力:“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不知道妻子的病情会回归还是会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我们结婚28年了,很害怕这次会失去她。”

幸好,不久之后妻子康复出院。而院长张定宇,在短暂的高兴后,又一头扎进了和病毒的战斗中。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乡村小占


我是一名教师,任教于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我最感动的是我们的毕业生,在疫情面前勇往直前,远的赴武汉,近的在黑龙江省各发热中心,无私奉献。他们是我的骄傲。上学时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瞬间长大,看着他们救助患者,日夜工作,泪奔。这说明我们学校的教育是成功的,学生是优秀的。











老姜自己看着办


在这个非常时期,让我感到的是一群基层的民警们!我老家一乡镇人家年前从武汉回老家过年,比较自觉,在家自行隔离了,担心他们在家的吃住情况,干警们守在他们家门口,安排他们的一日三餐,陪他们聊家常……分担他们隔离时的一点慌乱情绪。

想想人民警察真了不起,工作起来事无巨细,但一切都关乎老百姓的安危啊!

隔离人员的抵触情绪被他们一点点融化。

换位思考,我们该隔离打垮的是病毒,隔离人员也是无辜的。

而警察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真是这各非常时期,人们的定心丸,警报器。

现在这户人家已经过了潜伏期,谢天谢地,没有任何异常,解除隔离。

一家人这些天对关心他们日夜照顾他们的民警送来了锦旗。

否极泰来!愿祖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


六六六的六小姐


新型肺炎疫情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事?

这场疫情真叫我深深的感动以下五点

第一,       最感动的是中央的号令权威性。从上到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的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以及普通的老百姓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投入到了没有硝烟的战争。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这表示国家和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无比关心负责。

第二,       始终站在笫一线。解放军的医疗队。接过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他们把最难最艰苦的任务接过来。体现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关怀和爱护。我们十天时间建立了两个医院。创造了基建狂魔的奇迹。白衣天使们。不怕苦不怕死。成为疫情的一道防线。84岁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到达疫区,与所有医护人员群策群力。还有因公牺牲的李文亮等,特别是张院长腿脚不好,80多岁钟南山没日没夜,奋斗一线,全国几万名一线医生不顾生命,不顾收获,一心一意救人。

第三,   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韩红到了倾家荡产的程度。现在病倒了。环卫工人的几年积蓄10071元钱也捐了出来。无名的送口罩的无名英雄到处都有。从美国马上赶回来的四位科学家。国家有难我们要回去。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无私的奉献,和平年代,什么是英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就是英雄!这是真实感受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民族。

第四,   党中央的一声号令。14亿中国人都是战士。都能够冲锋陷阵。百分之百的能听党中央指挥。团结一致!

第五,   通过这次疫情,这是考验了我们每一个人。从城市到农村。14亿人都能够尽职尽责。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让我感动!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侯炳戍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1月29日,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正式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党员占大多数,很多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大部分参与过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冰雪等重大医疗救护任务。他们中,既有现役军人、新聘文职、社会聘用人员,也有科室主任、普通护士,年龄最大的52岁。

他们不分年龄大小、不论男女有别,每人每天至少在重症监护室连续工作6小时。当他们走出重症监护室时,满脸都是防护罩留下的印痕,衣服、鞋子大多都被汗水浸透。

新型冠状病毒重症监护与普通ICU监护最大不同是,普通ICU是中央监护,通视条件好,便于急救和护理;而这里的监护室是隔开的,每个监护室都要有人24小时不间断值班,救治压力大。目前,最早到达一线的抗疫勇士们已经奋战近一周时间,但始终夜以继日、迎难而上,无一人退缩。

他们用生命守望生命!

让我们用一组镜头向他们致敬,尽管我们看不到防护服下他们容貌,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齐腰长发剃成光头,

武汉这些女护士断发抗“疫”…

方便穿防护服,照顾病人,27日下午,武汉协和医院西院31名护士,剪掉秀丽的长发,加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队伍中。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是武汉市第三批收治发热病人的定点医院。疫情就是命令,连日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紧急动员,腾出700张床位,号令近千名医护人员火速备战。

据专家介绍,剪掉长发可以降低传染风险,同时也可以避免出汗、滋生细菌。27日下午3时开始紧急培训前,医院综合科、呼吸科等科留长发的护士,相约剪掉了喜爱的长发。

“剪掉长发头,方便穿防护服,而且照料病人,没时间天天洗澡洗头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葛琳说。

“这是一场拿生命在战斗的战役!勇往直前,我们必胜!”

妻子已被感染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仍奋战前线

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奋战了29天。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里,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张定宇高低不平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张定宇说。

致敬!

非常时期,

我们众志成城,

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胖哥江湖菜


在新型肺炎疫情蔓延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建造了两座医院,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他们和时间赛跑,为生命赶制新药。全国人民听从号令,宅在家里,防止疫情扩散。

请问:那一个国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举全国之力做到这样的壮举?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才能让世界刮目相看,让世界为之震撼!

在大灾大难面前,唯有団结一心,才能不惧任何磨难。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春天已来临,疫情终将过去。但精神永存!人民万岁!





孙思文817


缅怀李文亮医生

一位平凡的

眼科医生

一条年青鲜活的

生命

疫情来临

他第一个警示

在救治病人时

被感染

病好还上第一线

想不到

没等到天亮

他就带着遗憾

带着眷恋

带着牽掛

走了

从此

人间少了一个

吹哨人

那些

近视

白内障

红眼病

找谁去看





蒿蓬人


新型肺炎疫情中感动的故事有许多, 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武汉金银潭医院一对医护夫妻,以车为家的20多天,他们无畏苦累,无论生死,感谢他们!

2月16日晚10点,武汉金银潭医院,住院大楼灯火通明,院内路边的车位上,一辆小轿车亮起了灯,医生涂盛锦与护士妻子曹珊,正在整理座椅上的被褥,这是他们在车上度过的第23个夜晚。

他们主动把酒店的房间让给外地医生,把医院留的床位让给同事。

我觉得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