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在上兩篇文章《“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已經對原文“藍光果真傷眼嗎/認識藍光”這兩個部分不恰當或者錯誤的地方,進行了討論,也收到了很多讀者的正面反饋。

瞭解過“防藍光”這個概念的人們,往往最關注的就是“防藍光”產品有沒有意義。“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的原文作者也深諳到讀者的關注點,在文章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這個文章的“防藍光”產品有意義嗎?”部分的內容。

國際眼科時訊的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VtvmoRnLXVl3xEY3Jxlmyw

“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許多患者想知道他們是否應該購買某些廣告中宣傳的防藍光的產品”,我不知道所說的許多患者,指的是什麼患者。如果是眼睛白內障術後患者,那是要特別注意“防藍光”的,因為他們的人眼組織對藍光的濾除能力已經大大下降了,所以是應該要購買防藍光產品的。當然購買防藍光產品時,大家還是要注意廣告宣傳的過度營銷,鑑別防藍光產品的有效及無效。

原文作者不建議購買防藍光產品,直接來一句“根據研究,答案是“不”。”請問你根據的是什麼研究,誰的研究,還是你只是借用“研究”字眼的權威性來著文呢?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內容,“任何臨近睡覺時間的亮光都會干擾睡眠”,是的嗎?在上篇文章中,我詳述了光是何如影響睡眠的。看過文章的應該都知道不是任何亮光都會影響睡眠品質。[1]光敏感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PRGC)對藍光特別敏感,藍光可以通過iPRGC細胞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左右晝夜節律的調節,影響我們的睡眠。

[2]2002年,Braninard基於人體“褪黑激素的抑制作用”測定了一條光譜生物響應曲線,用以表徵人體對於不同波長的光所引起生物效應的強弱程度。在這條晝夜節律靈敏度曲線上,也是可以看出其峰值是位於藍光波段期間的464nm的,證實了藍光才是干擾睡眠的最大因素。

我們來看一下手機的光譜圖:

“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手機屏幕發出的光中藍光是峰值最高,比例最大的光,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睡覺前玩手機,放下手機後難以入睡的原因了。我們想要進入睡眠狀態就需要足夠多的褪黑素,但是手機發出的藍光卻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使得褪黑素的濃度始終達不到入睡所需的量,導致我們難以入睡,甚至失眠。

“與閱讀書本相比,睡前看屏幕會增加入睡所需的時間。”原因就是電子屏幕發出來的藍光影響了褪黑素的濃度,進一步影響到睡眠。”它還會剝奪恢復性快速動眼期睡眠、減弱注意力、減少第二天的大腦活動。”,原因也是電子屏幕發出來的藍光造成的一系列問題。這一現象,作者說“開燈玩手機會加劇這個問題。”,其實你不開燈玩手機更會嚴重加劇這個問題。[3]環境中的光亮度不能差異過大,光要均勻地分佈,否則一樣會影響晝夜節律,同時還會傷害我們的眼睛。

夜間玩手機、電腦,想要減少藍光對睡眠和眼睛的影響,可以選擇防藍光產品。而原文作者,卻說“這種產品也不會阻擋太多的藍光”“領先的防藍光反光鍍膜只能阻擋屏幕發出的15%的藍光”。防藍光產品有非常多的廠家在做,不同的廠家對防藍光有不同的理念,有的廠家主張把全部的藍光都過濾掉,有的過濾的是太陽光中的藍光,還有的過濾手機裡的藍光,不同的防藍光產品就會有不同的藍光阻隔率。我用光譜分析儀測量了三種典型的防藍光眼鏡在LG筆電上的表現,光譜圖如下:

“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防藍光效果過度

“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無防手機藍光效果/只防自然光的藍光

“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阻擋適度的藍光,主張還原成自然光

從評測我們可知,琳琅滿目的防藍光眼鏡,它們的防藍光效果均不一樣。所以作者不應該拿一個[4]防藍光鍍膜反光15%的產品,來說這是領先技術的防藍光產品,這根本就不是防藍光領域的領先技術,而是落後的技術下的差的防藍光效果產品。拿一下沒有防藍光效果的產品來以偏概全,說所有的防藍光產品都是不會阻擋過多的藍光,沒有防藍光效果,顯然作者對這個領域認知需要再加強。

還有“最近的一項Meta分析得出結論,認為防藍光鏡片和鍍膜對睡眠質量、電腦舒適度或視網膜健康沒有顯著影響。”,為什麼只提Meta分析,卻不提是誰做的Meta分析。而對於不同的數據,每一個都可以做Meta分析,每一個人分析得到的結論都會是不一樣的,這樣顯然沒有任何意義。作者總是用一下權威的字眼來下結論,試圖讓讀者信服他,或許你可以糊弄一般的消費者,但是專業一點的人士,你做不到。

“視疲勞?失眠?不是藍光的錯!”之三,請不要再發表這些言論了

在電子產品高度普及的今天,防藍光產品對保護眼睛,提高睡眠品質的意義越來越大。所以對電子產品使用頻率高的人們,有必要去選擇真實具有防藍光效果的產品來保護眼睛。同時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多向消費者科普正確的防藍光知識,勿讓一些對這個領域認識不深的人去誤導廣大的消費者。


參考文獻:

[1]趙歡,馬玉乾,安楷,胡佳希,才源,鮑進,薛天.非成像視覺的光信號轉導與環路結構功能[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7,47(01):69-77.

[2]居家奇,陳大華,林燕丹.照明的非視覺生物效應及其實踐意義[J].照明工程學報,2009,20(01):25-28.

[3]陳琳.正確選購護眼檯燈.農家致富,2016(20):61-61.

[4]李彩翠,王增敏.防藍光技術發展現狀[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9):1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