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鏖战 不眠不休 武汉地铁再次完成三处“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继续新建‘方舱医院’,打好提前量,力争‘床等人’”的防控疫情部署要求,武汉地铁建设者不分昼夜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前期连续援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客厅、塔子湖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和盘龙城省委党校收治点,改造交付了3100个床位和114间隔离点。

2月14日以来,武汉地铁集团接连接到建设长江新城、首义路、黄鹤三处“方舱医院”的建设任务。一周来,地铁建设团队上千人精心组织、多点开工、连夜鏖战,按期高质量完建设任务,再次交付5600余个床位,截止目前,已累计向战“疫”前方交付8700余个床位。

连夜鏖战 高质量完成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2月14日下午,武汉地铁集团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迅速投入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建设中。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董事长张军、总经理姚春桥到现场指挥调度,协调部署应急工作,确保建设任务有序推进。至20日,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向战“疫”前方交付了3500余个床位。

连夜鏖战 不眠不休 武汉地铁再次完成三处“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强化现场指挥,增援建设力量。长江新城“方舱医院”由21个空置仓库改造,占地27500平方米,共可安置3500张床位,是武汉地铁集团参建的体量最大的“方舱医院”,也是目前武汉市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由于多次参与“方舱医院”的援建任务,武汉地铁人积累了丰富的人员组织和施工统筹经验。14日下午4时接到任务后,武汉地铁仅用1小时就集结了700余名建设者;下午5时,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金峰,车辆首席专家、建设党总支书记向清河已带领建设管理团队及施工人员抵达现场准备开工。

为了与时间赛跑,现场需要更多建设力量的增援,武汉地铁30多名建设管理人员火速对接多家参建单位,继续调集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15日起数百名建设者又陆续赶赴红桥集团工业园,现场近2000人次分成早晚两班持续施工24小时不间断。

连夜鏖战 不眠不休 武汉地铁再次完成三处“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巧妙优化方案,节约作业耗时。根据改造方案,21个仓库将分别改造为“污染区”“缓冲区”“洁净区”三个各自独立的区域,其中紧挨着“污染区”的15、16号仓库是医护人员集中办公的“洁净区”。这个区域的特点在于要吊装更加完备的消杀系统,但是仓库空高达6米,不符合消杀系统空高3米的安装要求。如果给面积2300多平方米的两处仓库重新吊顶,至少需要10天时间。可是疫情危急,这样的作业耗时非常不利于当前形势。为了高效完成任务挽救更多生命,现场管理人员商讨后决定采用集装箱改造的方式优化方案,集装箱空高为2.85米,正好符合要求!现场迅速调集了60只集装箱,每个仓库安置30只。2天后,洁净区的消杀系统全部安装到位,比原方案节省了8天时间!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至20日,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连夜鏖战 不眠不休 武汉地铁再次完成三处“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科学组织、多点施工,首义广场“方舱医院”高效建设成

在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奋战正酣之时,2月17日,公司接到首义广场“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当天下午,董事长张军、总经理姚春桥第一时间带队到现场确认场地,研究方案,连夜组织100余名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清理场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在公司统一部署下,18日,再次组织十一局等参建单位700余名施工人员赶赴现场。

因长江新城、首义广场两处“方舱医院”施工,集团合理调配管理及施工人员,调派一名副总现场指挥调度,同时想方设法调集施工人员,分早晚两班倒,经过两天连续作战,2月19日下午,高效完成首义路“方舱医院”1032个床位建设任务。

连夜鏖战 不眠不休 武汉地铁再次完成三处“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坚定向前、连续作战,完成黄鹤“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2月19日,在首义广场“方舱医院”建设接近尾声时,地铁集团又接到立刻开展建设黄鹤“方舱医院”的紧急任务。下午13时开始清理场地,转运材料。此次要黄鹤改造面积约12000平米,提供1066个床位。

这一次又是两个不眠之夜,19日进场,清理场地,转运材料,开始改建;20日上午,基本完成隔断安装,同步进行电线铺设、插座安装;20日晚上,进行医院医护区建设,清理收尾;至21日,他们再一次用地铁速度向战“疫”前方交付1066个床位。

抗击疫情全体地铁建设者无怨无悔,他们也会疲惫,但他们不曾有半分退让,他们是枕戈待旦随时出征的战士;他们坚定的往前冲,直到胜利的终点线。

连夜鏖战 不眠不休 武汉地铁再次完成三处“方舱医院”建设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