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疫情過後保險需求會有報復性增長

本報記者 王曉悅

2月21日,中國平安在線上召開2019年業績發佈會,多位高管戴著口罩出現在直播現場。會上,集團發佈2019年業績情況、解答媒體疑問,談及此次疫情影響,集團高管表示,目前平安用科技的手段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經營的影響,風險整體可控。預計疫情過後經濟反彈力度較大,尤其對保險的需求會有報復性增長。

日賺4億元

2019年年報顯示,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同比增長18.1%至1329.55億元,營運淨資產收益率為21.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9.1%至1494.07億元,相當於日賺4億元。

具體來看,集團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同比增長24.7%至889.50億元,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為25.0%;在保守的風險貼現率假設下,內含價值較年初增長23.5%。

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96.4%,持續優於行業;全年實現營運利潤209.52億元,同比增長70.7%;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9.2%、13.8%;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10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較年初大幅上升27.88個百分點;科技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27.1%至821.09億元。

根據2019年報,中國平安豪派“紅包”。得益於營運利潤穩健增長及充足的償付能力,公司持續提升現金分紅水平。2019年全年,平安向股東派發股息每股現金2.05元,同比增長19.2%;過去5年分紅年複合增長率達40.1%。

首席財務官姚波表示,集團派息與營運利潤掛鉤,即剔除了投資波動和一次性影響等因素,未來趨勢會比單純的財務利潤更穩定。這意味著,未來每股派息會更加穩定,能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和股東。

科技力量降低疫情影響

目前,疫情期間令全國經濟承壓。對於中國平安這樣的金融鉅艦而言,影響有多大呢?

會上,面對媒體對疫情影響的關注,集團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表示,疫情對平安的短期影響非常大,預計一二季度會有所體現。壽險業務員難以線下展業,銀行的逾期率和不良率會有所上升。但平安作為一個大型金融機構,且一直採用審慎風險政策,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強。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方面,團隊也擁有處理類似的突發事件的經驗,對疫情能做到迅速反應。

但危中有機,此次疫情也讓平安的科技板塊有了用武之地。疫情期間,平安銀行通過線上運營方式開展客戶服務,目前AUM這個業務板塊恢復率已經達到了110%以上,絕大多數業務恢復率已經到了60%。醫療方面,平安好醫生的在線問診板塊疫情期間訪問量增加10倍,且集團將線上問診板塊嵌入零售銀行、口袋銀行APP,幫助業務快速回復。

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也表示,疫情對代理人渠道影響較大,但集團已通過科技賦能完成了日常經營管理、線上招聘和線上培訓等內容,在觸達客戶、轉化客戶上做好積累。

謝永林表示,如果短期疫情得到抑制,集團3月份能全面復產,經過測算風險整體可控。

“借用2003年SARS情況,疫情過後,消費、經濟反彈力度是大的,對信貸需求也是高的,同時對保險中的健康險、壽險的需求會有一個報復性增長,這對我們整體是非常好的。”他對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表示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