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农民丰收了,农产品价格下跌,而化肥、农药等农资飞涨?

用户61888548256


我觉得之所以农民丰收了,农产品反而下降,而化肥农药的价格会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供需矛盾引起的。下面就分析一下具体原因供大家参考。

【我国粮食生产的概况】近几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几年都是增加的,这就是说农民种的粮食年年都是丰收的,可是令人丧气的是,粮食的价格几乎年年都是原地踏步,无论是玉米还是小麦,平均价格都是1元左右。造成了一斤粮食还没有一斤水贵的新闻。这严重打击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导致土地抛荒严重,虽然种地国家也给了补贴,但是补贴的钱赶不上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增加的钱,要不是我国农民有几千年的种地情结,也许抛荒会更严重,因为现在种地除了成本几乎就不挣钱,如果再遇到个天灾人祸就会赔钱。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来形容现在种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粮价下跌的原因】粮食价格之所以连年原地踏步,甚至下跌的原因有:市场原因、肉类价格便宜原因、丰收的原因。

  • 市场原因 因为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供需情况是供大于求,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库存也连年增加,再加上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也逐年增加,而进口粮价也相对便宜,严重冲击了我国的粮价,供大于求造成粮价下跌。
  • 肉类价格便宜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猪、鸡、牛、羊等牲畜存栏量的连年增加,造成市场上肉类产品充足而丰富,价格也不高。再加上人民收入水平的连年增加,从以前的一年也吃不几回肉,到现在的几乎天天吃肉。大家都知道,人肉吃的多,相对的粮食就会吃的少,也就是说吃肉是非常省粮食的。那么消费的粮食就少了,人们对粮食需求量减少,而市场上粮食供应量一直在增加,所以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
  • 粮食丰收的原因 我国的粮食产量最近几年一直在增加,而市场需求量没增加,所以粮价也会下降。

【化肥农药上涨的原因】化肥农药上涨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原材料上涨、产能下降、农民对化肥农药需求量的增加等。

  • 原材料上涨 很多化肥农药的原材料就是煤、石油、天然气。而这三样东西是能原产品,市场供应量一直都处在紧缺的状态。导致煤、石油、天然气的价格连年居高不下,相应的用煤、石油、天然气生产出来的农药化肥价格也一直在增加。
  • 产能下降 由于我国这几年环境保护的力度一直在加强,而农药化肥生产企业又是污染大户,很多生产化肥农药的小场由于设备落后,又没有污水处理能力,很多中小企业都被关停了。导致我国的化肥农药产能下降,而市场对化肥农药的需求量不变甚至是增加,导致化肥农药的价格上涨。
  • 农民对化肥农药的需求增加 许多农民缺乏科学的施肥和用药方法,导致土地恶化严重,化肥的利用率也不高,为了提高产量就多施化肥,导致亩施化肥的量连年增加,造成化肥价格上涨。有的农民不懂科学用药,导致很多病虫害对农药都产生了抗药性,药打上去没效果就会加大农药的用量,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对农药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农药价格上涨。

总之,农民丰产不丰收,农药化肥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己的原因,也有市场原因,更有经济原因及政策原因。这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了,不是个人能解决的。


逸风三农


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丰产不丰收"?笫二个是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飞涨的原因。

中国以农业立国,华夏民族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千百年来人们祭天拜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与祖辈们丰收后的喜悦不同,这些年来,丰收后的农民常常没有喜悦,更多的是担忧。农产品丰收即滞销,农民丰收即亏本屡见不鲜,蔬菜、生猪、鸡蛋、水果、粮食等农产品无不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这不是个正常的现象,长期下去将严重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动摇农业基础,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为什么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呢?就是农产品需求量比较固定,价格增加或减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影响都不大,因为他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当农产品供给量增多时,需求却没增加,于是价格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很大,导致总体收入不变甚至下降。

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飞涨的原因。

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因: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首先化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因为化肥属能源产品,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随之上涨。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动成为价格快速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国内供应减少、出口增加

这几年煤炭企业事故频发,有的企业停产整顿,直接影响到煤炭产量;电力供应不足,化肥生产企业用电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整顿公路运输,煤炭汽运超载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原本运力就不足的铁路运输更为紧张。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造成了化肥生产增幅明显放慢。另外,国际化肥市场的高价格与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刺激了国内生产企业大量出口化肥。由于国内供应量减少,出口却增加,这为市场价格攀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农资需求增加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尤其是5年内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两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对化肥的需求量增大,从而拉动农资需求攀升。

(四)进口成本增加

国际市场农资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国内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受进口成本上涨的影响,市场销售价格也相应上涨。

(五)农资市场流通格局发生了变化

近年国家逐步放开农资市场,农资市场主体多元化,流通领域行为不规范现象增多。化肥和农药、农膜等农资经过其它经营企业、乡镇或

其它经营企业多层次销售渠道,整个销售链条被拉长,流通环节增多,层层加价,少数经销商还存在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的现象。这些因素人为地助长了农资价格上扬。





职业农人


中国种植的成本高于南美两倍,这是因为在中国,耕地不是纯粹按照生产资料的正常估值来进行评估的,流转成本非常高,规模化程度很低,科技含量低,没有规模化,很多科技手段难以施展。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中国现在整个农业生产不是产量的问题,是效率问题,还有一个成本的问题。

效率是因为自动化程度不够,我们现在比较中美之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得最大的是土地成本,第二是劳动力成本,第三是农资成本。再加上我们的农产品质量也不行,所以整个农业生产受限于多方面的因素。

农资涨价原因基本有以下几种:

1.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营运成本提高

运费上涨,原材料涨价,员工的工资,国家的一些调整,这些多出的花销,都需要消费者买单。

2.环保和安全

如今,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一些工厂不光要注意生产的成本,还要注意环保问题,会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要注意生产过程安全。

近年,一些工厂的生产商品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操作的不慎或者其它原因,发生不幸事故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更标准的操作,都需要资金。

减少依赖化肥农药

不得不说,化肥和农药的发明应该算作农业上最伟大的发明。它们帮助作物抵御病虫害,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曾在一段时间内,被农民奉为“种地神药”。但与此同时,它们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任何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国家都不能避免的。

过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一些没有被植物吸收的部分,渗入地下污染水源或者流入海洋造成海水富养,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损害,人们的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在欧洲,很多国家以立法的方式规范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针对不同土壤和作物,制定了极为细致的农药化肥使用标准。

上世纪六十年代,化肥刚进入农民的生活开始,五六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化肥需求量像做火箭一样上升,粮食产量是增加了,但是土地的状态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在宏观控制土地上的化肥用量,力求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化肥价格,也许更有利于农民使用对土地更好的有机肥、农家肥。


渔人草舍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关于农作物产量上来了,成本高了,反而收购价格低了的问题,我们就拿粮食举例!最近几年我国的粮食作物产量整体保持稳定,平均亩产和总产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比如说,国产大豆产量已连续十年都是在亩产240斤左右,国产小麦的亩产最近五年来也一直保持在720斤左右。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的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出现下跌,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如果为粮食价格这几年的持续低迷姿态找一个借口的话,我国的粮食产量特别是主粮供应保持高位,而且库存量高企面对进口粮食低价冲击,没有价格优势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不管大家承认与否或者是否质疑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放到全世界来说也是一个公认的现象。以2018年国家粮食局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为例,当年度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5亿吨以上,虽然并不是历史最高记录,但是依旧保持在最好水平,也就是说,和前些年相比,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特别是像玉米,稻谷,小麦这三大主粮作物来看,不但没有和前些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持平,甚至还出现了小幅度的走低。

由于我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在进行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则是其重要举措,所以今后我国仍将进行优化和调解,主粮作物的种植面可产量,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三大主粮作物的总产量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粮食价格出现走低,主要由市场购销关系变化所致。 所谓的粮食丰收,高产价格却下降并不是一个真实情况。真实的情况是,最近几年,我国的几大粮食作物的产量整体保持稳定,不管是在平均亩产还是全国总产量方面都是如此,并没有出现太明显的丰收和增长,但是,它们的价格却出现了明显的走低。不管是像稻谷,小麦这样的传统口粮作物,还是玉米这一我国粮食生产的后起之秀都是如此,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他们的价格不但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反而出现了节节走低的势头。

由于我国粮食产量常年保持高位,但是我国的粮食消费市场却没有出现同等幅度的增加,消费总量和需求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所以就出现了三大主粮作物为代表的市场供应居高不下,库存量越来越高,但是消费市场增长却陷入迟缓,购销市场整体出现了严重的供需过剩,所以因此出现价格走低也是市场调节行为的具体表现。





农村潘先森


农民种植粮食作物通常都离不开要施用农药化肥,农药化肥是粮食丰收不可缺少的农业物资。这些年粮食连年丰收国家也有很多关于针对现代农业倾斜的政策措施包括粮补以及对农民够买大型农业机械补贴,因为连年的丰收再加上种植品种的优劣粮食价格一直稳中有降。现代农业跟市场经济越来越紧密,种植模式的落后也造成了农业的产出效益的低下。今天谈到农药化肥的价格也同样离不开市场经济以及工业化代来的变革,生产化肥农药的源材料大多都是一些化工产品用途都十分广泛再加上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最近这些年化肥农药的价格居高不下往往就让农民朋友感觉到农业的丰产不丰收。以上是我个人的初落见解也希望随着国家政策的越来越好广大农民朋友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共同迈进小康!


和谐君whd


因为我是最底层的,不管上面盖多少层,我都能吃得消。



亲亲达人


物以稀为贵,丰收了,所有丰收的产品大多了,就达不到上涨的空间,就不贵了,多平宜的农作物都需要农药,化肥,缺少它是不可以的。农作物的必须品,有时候升价也正常。也是那句,物以稀为贵了。多人用,量多,它就有升涨的空间。






农民张


农产品丰收也就是供给量大了,市场量大,买方就有了主动权,价格就会出现波动下跌!而且现在某一个品种的经济作物大量的扩大种植,也是原因之一!至于肥料,农药价格高涨,和环保、运价、原料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果子胡


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滋生了一大批创业者,但由于盲目冲动的发展也使得有些创业者没收到预期回报,据统计每年有20%的从业者被淘汰,也引发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做个合格创业者一定要做到这几点,你做到了吗? 首先,对行业前景的分析了解,这其中有对行业市场前景的了解要做充分市场调研,很多创业者无法客观的分析利弊,只要听从别人意见就盲目投资参与,而对后期生产困难又预想不够,遇到困难时不想办法处理致使积极性变差,而起因则是对行业了解不够又把创业想的太美好。 其次,种植品种的选择,现代农业向快速高效发展,而产品选择也必须要求从业者要做 好选择,对选择的种植产品从种植,管理,销售等都要求从业者做好相关了解。 第三,种植方向的选择,农业划分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也诞生了几大种植方向,例如定单农业,速生蔬菜种植,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种植,转基因蔬菜种植等诸多领域,而从业者就要选择好合适自已创业领域并做到有计划,合理的投入。 种植业是一个长期投资,选择种植业就要有充分准备,有计划,有目的,选择性的投入,以达到不冲动,不盲目,合理性发展,只要保证有良好的心态种植业确实是一个好的创业方向。





诚欣信怡


因为现在只要看谁家种什么挣钱,明年家家钟一样的,所以价格下降,合云南文山三七一样,第一年,第二年都挣钱了,后面去的没有经验种的也多了,就成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