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未解之謎】04.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04.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小名阿斗是三國時期劉備的長子,在位41年,後被魏國滅亡。公元223年,劉備病故,劉禪繼位,史稱劉後主。在後世眼中,劉禪的印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現在人們口中所說的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都是從劉禪身上出來的。然而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近些年來一些學者提出了質疑。假如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此昏庸之輩,怎能在位41年?因此認為劉禪雖沒有雄才大略,但也不是昏庸之輩。劉禪能領導蜀國41年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的。在劉禪漫長的政治生涯中,曾有諸葛亮,蔣琬,費褘等大智大勇等人相繼輔佐過他。生活在劉備諸葛亮這樣巨星環繞的環境裡,劉禪即使有光也發不出來了。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04.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


《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曾囑咐劉禪:“如遇丞相從事,視之如父。”所以諸葛亮在世時,劉禪對他十分敬重,視孔明如父,隨諸葛亮做什麼,都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說的辦吧”。後來諸葛亮要北伐,雖然劉禪在心中對諸葛亮北伐有成見,但還是憋在心裡不說,充分體現了他嚴格遵守劉備的教導,以及對長輩的尊重。從這件事上我們還可以看出,劉禪不與諸葛亮爭執,其實一直都是在保持統治階級內部的穩定。從而最終得到實惠的還是平民百姓。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還能繼續領導蜀國三十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就單憑讓皇權維持這麼長時間而沒有出什麼大亂子這一點,劉禪並沒有那麼昏庸。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04.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


再看中國歷史,人們都知道中國曆代末代帝王,幾乎都是橫徵暴斂,政治腐化。宦官專權,戰爭不斷,民不聊生。可是劉禪沒學他們,最起碼在他的統治下沒有民不聊生。同劉禪相比較,南唐後主李煜除了會寫詩詞以外,可能連阿斗的一半都不如。劉禪生活腐化時,老臣們上書勸諫,劉禪也就是無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開殺戒。後主劉禪可能是中國曆代帝王裡對大臣動刀最少的一個了,這一點非常難得。

易中天在他的著作《易中天品三國》裡也認為,扶不起的阿斗其實很聰明。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制服,命蔣琬主管行政,命費褘主管軍事。將原本集權於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為二,讓兩人互相制衡。蔣琬去世後,劉禪乾脆自設國政,在易中天看來,劉禪分權制衡的方式是十分明智的,而且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出的辦法。

公元263年,當魏國三路大兵兵臨城下時,劉禪選擇了投降,雖然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因為劉禪懦弱,愧對列祖列宗。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劉禪此舉是為了讓百姓免受戰火之苦。投降魏國之後,劉禪便被世人嘲笑為樂不思蜀,作為一代君王,即使再昏庸,也不該愚蠢到這個地步。其實,劉禪是通過高超水平的偽裝,讓司馬昭放棄警惕自己,明哲保身罷了。然而在這樣的偽裝背後,每當想起西蜀那片土地,想起父親的亡靈,劉禪又為此流下了多少次眼淚,他的各種感傷又有誰人知曉。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04.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領導的蜀國一直處於弱勢,然而卻能在亂世中存在41年,這又豈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能為之。

我是Hai子君,想要了解更多內容,還不趕緊關注我,拜了個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