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惟民黨握中國之政柄,而後中國始有治安可言也。"民黨"抱有主義,為求其之必達,生死以之……民黨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國一日不能安"!
透過表象看本質............
2011年,香港學者陶傑揭露:孫中山在1912年(實為1914年),在於袁世凱的政治鬥爭中敗北,憤而寫信給日本當時的首相大隈重信,表示如果日本支持他孫中山討袁,孫中山便以討袁戰爭勝利後,保證日本在華利益,同時也承認日本在滿洲地區的既得利益作為交換。
孫中山的這封出賣中國的書信,現存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歸『大隈重信文書』類。日本已故首相大隈重信,是早稻田大學的創辦人。
陶傑的揭露,也解釋了為何九一八事變後,已經歸屬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的張學良部隊不作有效抵抗,兩年內讓日軍從容佔領東三省的深層緣由。
30年代初,後來任《大公報》總編輯的著名報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中,全文公佈了孫文1914年5月11日給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這封信有四個要點:
1, 中國對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於英國更大的作用。孫文說:"英國之區區三島,非甚廣大,然人莫不知其國力膨脹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陸,為母國之大市場,世界列強始莫能與爭。日本之發展已盡,殆無迴旋之餘地,中國則地大物博,尚未開發。今日本如英國之於印度,無設兵置守之勞費,而得中國之大市場,利且倍之,所謂一躍而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也就是說,中國可以提供給日本比印度這塊殖民地之於英國更廉價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體說來是內政、外交、軍事、實業、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幫助,且"可開放中國全國之市場,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獨佔貿易上之利益……日本製造品銷入中國者免稅,中國原料輸入日本者亦免稅。"
2,袁世凱政府實際上是反日的。袁氏及其政府"佯與日本週旋,而陰事排斥……或政府依違其間,而嗾使民間反對,或其權利已許日本,而翻授之他國。彼之力未足以自固,又憚民黨與日本親善,故表面猶買日本之歡心……設其地位之鞏固過於今日,其對待日本必更甚於今日。"
3,國民黨掌握政權之目的未達到之前,中國不可能安定。信中的原話是:"夫惟民黨握中國之政柄,而後中國始有治安可言也。"民黨"抱有主義,為求其之必達,生死以之……民黨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國一日不能安"。
4,"日本能助革命黨,則有大利",所以要敢於超越常規,幫助國民黨。孫文坦言"中國革命黨事前無一強國以為助,其希望亦難達到",但"助一國之民黨,而顛覆其政府,非國際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竊意閣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機會,正閣下大煥其經綸之日也。"
大隈重信是什麼人?1914年出兵佔領山東,逼袁世凱簽署《21條》,就是他擔任日本首相時作出的決策。此人是犬養毅的政治盟友,也是扶植孫中山起家的主謀之一。
此時,剛剛出任日本首相的大隈重信,已經決定出兵佔領中國山東,並在不久後逼袁世凱政府,簽署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在大隈重信當權期間,甚至直接在日本扶植孫中山組建的“中華革命黨”,並以山東為基地,由侵華日軍扶植孫中山的“中華革 命軍”,對袁世凱政府發起進攻。
1914年7月8日,就在孫中山寫信給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僅僅兩個月後,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前身)在日本東京成立。前排居中為流亡日本的孫中山,第二排左起第一人為日本人萱野長知。
萱野長知是日本情報組織東亞同文會成員,日本眾議員犬養毅的親信,也是孫中山與日本之間重要的聯絡人之一。而犬養毅又是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得力干將。
1915年11月,孫中山在日本人扶植下組建中華革命軍,武力討伐袁世凱政府。萱野長知被孫中山委任為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顧問,在山東青島設立司令部, 日本軍隊掌握的膠濟鐵路沿線全力協助。中華革命軍所用槍械全部由日本供應,日本人還組織了一些野戰醫院專程負責戰場醫療。
閱讀更多 鐵中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