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嘉靖明明不想杀海瑞,为何还是借天意勾决了海瑞?

宋安之


我来回答:

这段剧情是陈洪瞒着嘉靖帝,在裕王府跟裕王等人商量如何处置海瑞的事,结果被眼线汇报了嘉靖帝。

嘉靖帝的愤怒倒不在于他们最终对海瑞的处理结果,而是愤怒于这个结果是瞒着他处理的。在教训了陈洪一番之后,挥笔在海瑞的罪案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面对陈洪的疑问,嘉靖帝说了一句:

“他们不是会猜吗?让他们猜去!”

一、

在明朝,勾决犯人,一般都由皇上亲自勾决,除了罪大恶极者直接斩立决以外,大都是等到秋后处决。也就是说,等到了时间,大臣们会把判了死刑的罪犯名字誊录在一个名册上,然后呈交皇上。

即使勾选,皇上也不会全勾,而是斟酌一下,并随机选择几个,即使这样,大臣们还得请愿,这一套流程走完了,才是真正的行刑。

如果掌权的大臣,跟某个人是死仇,他就会刻意把这个人的名字放到必死无疑的人下面。这样皇上在勾选的时候,一看到非死不可的人名字,就会气不打一处来,也就会一下子勾到好几个人,这就会包括下面的人。

当初严嵩整死杨继盛,也是采取的这种方法,他指使刑部尚书上交勾选名单时,把杨继盛的名字夹在必死的八个人中间。嘉靖帝勾选的时候,就一口气把那些人都给勾了,随后杨继盛被“误”处死。

当然,所谓的“误”是明朝皇室所言,嘉靖帝何许人也,杀任何一个人都得有人背锅才干,这个“误杀”其实就是严嵩背了锅。

这次裕王判海瑞的罪状交上来,是一样的道理,嘉靖帝缺一个背锅人,因为陈洪自己也讲了:

“启奏主子,三法司定的罪名十分明确,那个海瑞以儿子辱骂父亲大不敬的罪名判了绞刑!”

这句话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这是三法司定的罪,没有具体的背锅侠。二是海瑞的罪名并不是写的《治安疏》是对是错,而是他这种上疏的行为是错的,这不符合嘉靖帝的诉求。

二、

如果因此就勾了海瑞死刑,那么就真像嘉靖帝自己讲的那样了:

“他想做比干,无奈朕不是纣王!”

而做纣王的结局就是他训斥陈洪的话:

“你何不干脆说好人都让你们去做,恶人让朕来做?”

所谓杀人诛心,海瑞至今没有认错,嘉靖帝就此违背其他所有人意愿,这其中也包括裕王的意愿而杀了海瑞。一方面他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想留下骂名,更重要的是海瑞虽然说话难听,但也是一把大明朝的利剑。

所以在面对陈洪递上来的海瑞罪案时,嘉靖帝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没有打勾认同,也没有让发回重审,而是打了一个大大的×!

其实嘉靖帝打×,有点装“比”的意思,大体意思是,对裕王等人对海瑞的判决是既认同又不认同。对这个秋后问斩的处置符合预期,但对罪名的判决,不是很满意。

因为这个梗一直噎在嘉靖帝的喉咙,虽然上一次诏狱对话,他最终给海瑞定了“无父无君、弃家弃国”的评论,但终归,海瑞没有认罪。

在海瑞彻底认罪之前,他需要保护海瑞安全,所以,自己不表态,其他人揣摩不透,自然不会把海瑞怎么样。当然,海瑞目前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陈洪,也就必须敲打一下陈洪:

“凭你这点道行都降伏不了,朕早就不要做这个天子了!”

三、

至此,海瑞有人指使的可能性被排除,海瑞跟宫里的朱七和齐大柱结党的指控也被排除,仅剩一个好基友王用汲陪着。

与此同时,齐大柱也被派去看守他们两个,这也符合之前嘉靖帝对他的评价:

“他要是今天连海瑞都不认了,往后也就不会认朕,这就是个理,十三,去那个海瑞家吧,救命的恩人,应该去看看。”

其实齐大柱跟海瑞交好,除了之前俩人有恩情之外,后期也是在奉旨办事,也应了嘉靖帝对陈洪讲的这句话:

“吕芳临走了心里还明白,自己永远是奴才!”

所以,嘉靖帝更看重的不是是非观,而是忠诚,他们也只能忠于皇上!

至此,所有人都揪着一颗心,那就是嘉靖帝到底会不会杀海瑞?为了猜测嘉靖帝的心思,其他人,都在努力准备着,期待着奇迹的诞生。

先说齐大柱等人,到了行刑的那一天,他跟朱七在问神,所谓的问神就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在诏狱的大院子里有一颗梧桐树,下面就是一个绞架,齐大柱和朱七请香后,喊一句“天佑忠良”,然后击打梧桐树。如果落叶没有一片掉入绞架套,就证明神灵不想海瑞死。

而结果,让大家失望了,最后一片落叶还是掉进了绞环绳圈,整个镇抚司的人眼神都暗淡了下来。

四、

在精舍外,陈洪焦急万分,面对嘉靖帝迟迟没有勾决海瑞的名单,自己在那里嘀咕:

“到底杀还是不杀?什么时辰了?”

黄锦在里面磨磨蹭蹭地递名单,并按照嘉靖帝要求,再次念了海瑞的《治安疏》,由于太过磨蹭,太过明显地拖时间,让嘉靖帝不耐烦:

“拖时辰吗?”

嘉靖帝其实也是在拖时间,但是他不想被人看出来,由于迟迟没有勾决海瑞,需要个理由:

“徐阶不是说还有要紧的奏本给朕看吗?”

而内阁里众人看到首批被勾决的名单中没有海瑞,一个个很欣慰,唯独陈洪心里不是滋味,大家越欣慰,他越觉得皇上可怜,于是也给大家泼了冷水:

“阁老,勾决不勾决海瑞便都在您要呈送的奏本上了。”

嘉靖帝最后的机会还是不放弃,还是希望有哪怕一个人提出来赦免海瑞,所以一见徐阶进来,就让他看海瑞的《治安疏》。

徐阶急忙下跪:

“请皇上恕罪!”

嘉靖帝有点兴奋:

“恕谁的罪,恕海瑞,还是恕你?”

其实,只要徐阶讲恕海瑞的罪,嘉靖帝真的会马上饶了海瑞,但徐阶后果会怎样就难说了。所以徐阶还是两边不得罪,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并不想给嘉靖帝这个台阶下,也不肯看《治安疏》。

随后,他上了两道奏本,第一道是淞江棉布送来了,一共十万匹,蒙古俺答会退兵,明年军费能省下来至少一百万两。

第二道就比较惨了,是海瑞家的,讲得他老婆难产,官员因海瑞是罪臣,不肯救,母子双亡。

五、

嘉靖帝不傻,这两道奏本,一喜一悲,喜的是嘉靖帝,悲的是海瑞。是寄希望于嘉靖帝高兴之余,又念及海瑞一家如此悲惨,会饶他一命。

但是这个话却不明着说,还是让嘉靖帝自己泼出来的水,自己收回去,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嘉靖帝确实可怜,根本找不到台阶下。

既然没有台阶,他就自己创造台阶:

“广东为什么要上这道奏本?”

如果徐阶讲,广东还是希望饶了海瑞一命,嘉靖帝必然马上恩准,顺坡下驴,可惜徐阶还是不肯给台阶:

“海瑞大不敬于君父,凡有关他的情状,地方官照例要急奏朝廷。”

徐阶还是口口不离海瑞大不敬,他们越这样合着伙的逼嘉靖帝,嘉靖帝就越觉得孤单,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行为已经不得人心。

既然别人都不肯给台阶,或许陈洪能给,于是转过头来又问陈洪:

“你怎么看?”

陈洪这人也捉摸不透皇上心思,但从他内心来讲,是愿意杀掉海瑞,树立皇上威严的:

“海瑞是三代单传,五十得子,妻儿俱亡,皆因他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这是上天对他的报应!”

“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这八个字就是嘉靖帝送给海瑞的,上天也寓指皇上,意思更像是海瑞不死,皇权不再……

既然有台阶了,也就顺坡下驴了,天意嘛,那就让黄锦去处决海瑞吧,能不能杀成,全看天意了,黄锦自己也讲了:

“主子刚才说了,赶得到赶不到一切都是天命。”

既然让黄锦去执行天命,那海瑞也就自然得救了……

而嘉靖帝这一切行为的背后,就是他本不想杀海瑞,但其他人又不给台阶下,是皇权的威严逼着他勾决了海瑞。

一句“朕也听天命吧”,就透露出,他下这个决定,真的很难!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关注吧!


杨角风发作


在中国拍的电视剧中,能看的好看的到目前为止不超过10部。大明王朝是其中的一部。

这部戏的剧情基本上尊重历史事实,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没有胡编乱造。

人员刻画的非常逼真,非常喜欢里面的:海瑞和嘉靖!

服装道具无可挑剔,至少让人看上去那确实是大明朝。不象现在绝大多数的古装电视剧的服装造型,千奇百怪,花里胡哨,完全是现代人弄的现代服装说的现代台词去演一个古代的人与事。看起来不伦不类,恶心之极。剧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海瑞进六必居买酱菜,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给海瑞包的酱菜,一个阉萝卜,一个雪里红,还有包酱菜的荷叶,捆绑酱菜用的细绳,绝对给观众一种重回大明朝的感觉。剧中类似的细节比比皆是,一部电视剧能做到如此的精细,在中国的电视剧里也算是不多见了。

人物对白提炼的精致,既有那个时代的气息与味道又能让观众听懂看懂,对话简洁流畅,可以看出这部戏的编剧写的很严谨与小心。

至于缺点,这部戏确实有些剧情脱节的地方,尤其是严嵩倒台,似乎太快太突兀了,尽管尊重历史,个人认为前期的铺垫还是有些不足,剧情不够紧凑


邱宝


首先,嘉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其次海瑞这个人,没有大恩大德你真的镇不住他,他也不会买情!传位给自己儿子的时候!大赦天下,给儿子留的呗!重点是文官不会让杀他!这个嘉靖是知道的!


一树梨华9528


近日认真追了一下剧《大明王朝1566》,以前没怎么看国产剧,发现观众对这剧的评价普遍很高,包括我在内,也认为是难得的好剧,兴之所至,便随便写篇剧评。剧中的头号人物是嘉靖皇帝,所以这里就评价一下这个明史上被史学家们认为最奇葩的皇帝。

明朝的好皇帝不多,但个个挺有骨气,或者说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其他基本上全是怪胎。比如成祖的儿子朱高炽,这厮是个吃货,吃到最后胖的路都走不动,在位10个月楞给胖死了。再比如明光宗朱常洛,这厮是个色鬼,当上皇帝后天天吃春药,即位29天一命呜呼。还有明熹宗朱由校,这厮居然喜欢木工活儿,自己住的用的全亲自打造,木工水平高的连专业木匠都自愧不如,朝政则交给魏忠贤,算是把明朝最后一点热乎气儿给捯饬没了。而这个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同样是怪胎中的佼佼者,一门心思练道修仙,20年不上朝。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却不低,史书载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该怎么客观评价历史上的嘉靖皇帝我不管,也没去研究过,我这里只写电视剧里的皇帝,写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那个嘉靖帝。而这个嘉靖皇帝,我的评价是精明之极、贪婪之极、无耻之极、虚荣之极、伪善之级、流氓之极,这是个明明当了几十年的婊子却非要人在死后给自己立牌坊的皇帝。因为这个皇帝婊子一定要给自己立牌坊,这个欲望超过了其他一切东西,所以,刚直不阿敢捋虎须的海瑞海刚峰死不了。因为嘉靖知道,如果海瑞死了,那他这个皇帝就真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婊子。装神弄鬼了几十年,嘉靖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吗?绝对不可能。

嘉靖帝不是个明君,当然,他也不是个昏君。但嘉靖绝对是个精明的君主,工于心计,长于算计,尽管20多年不朝,大权却是牢牢在握。他心思细密,操弄权术,把身边的太监、内阁的大臣耍的团团转,他则在背后偷偷冷笑:哼哼~~就凭你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嘉靖炼仙求道,五千言道德经缝在衣服上,天天念诵,自以为已经成了神仙,非要属下人喊他飞元道君、万寿帝君。他是神仙,那大臣是什么?老百姓是什么?包括自己的儿子裕王一家子是什么?通通成了玩物。他最高兴的,就是看大臣们内斗,斗的越狠他心里越嗨。严嵩父子一派,裕王麾下的徐玠、高拱、张居正一派,谁是谁非嘉靖不一定会关心,关键是要平衡,谁也不要把谁逼到绝路上。什么叫大局?不是苍生的福祉,不是国库的充盈,不是吏治的清明,是皇帝的大权不能旁落。所谓朝政为重,大局为重,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心思为重,别让他老人家不痛快。谁敢犯这个忌讳,谁就倒霉,身边最亲信的太监吕芳不例外,亲生儿子裕王也不例外。所以在第24集,海瑞审案的供词递到京城后,吕芳一看这要牵连不少人,他赶紧去找严嵩和徐玠,劝他们同饮一杯酒,暂时以国事为重、不要内耗。这时候嘉靖立马就不乐意了。他俩举杯不闹,那皇帝咋办?俩大臣听你一个太监的?他们联手干嘛?对付我这个皇帝?所以不管吕芳的出发点是为了谁,他犯了皇帝的大忌讳了。这不是你一个司礼监太监该做的事情,更绝不能开这个口子。无论真实的情况如何,吕芳有没有卷入这个事情来,那都不重要,先给你一点苦头吃了再说。

然而嘉靖毕竟不蠢,他不是昏君。他玩弄权术,却不会玩坏权术。他懂得收放,胡萝卜加大棒,扇一巴掌给块糖的把戏被他运用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杨金水进京后,嘉靖一眼就看出来杨金水在装疯,但无所谓,他关心的是杨金水有没有在外头乱说话,有没有向吕芳通讯息,有没有影响他皇帝的颜面。杨金水管着江南织造局,刚开始织造局的作用不过是供给皇宫所需的丝织品,后来就演变成了皇帝敛财的工具。沈一石挂着织造局的灯笼去买受灾的粮田,杨金水听说后盛怒无比,织造局是皇帝在浙江的脸面,皇帝所属的部门落井下石去低价购买受水灾百姓的田地,贪老百姓的便宜,你让嘉靖的脸往哪里搁?沈一石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没人敢吭气,大家都装糊涂,那他就顺水推舟,把田直接买了就是。买稻田后改种桑树,推行国策,就算以后有人告发他,但事情已经过去了,死不承认就是了。织造局落井下石发国难财的时候还少吗?那时候又有谁顾忌皇家颜面了?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这回沈一石遇上了个愣头青不怕死的海瑞,一出手就捅破了窗户纸。打着皇帝的名义发财?好啊,拿公文来吧。你敢说这是皇帝的意思,那好,我和你去府台衙门对峙。知府巡抚总督,谁有这个胆量说皇帝准备挣老百姓的钱?沈一石见势不妙,立刻拿出了后续手段,宣称织造局来淳安县不是买田,而是赈灾,十几船的粮食是准备借给百姓的。沈一石果然精明,但只可惜无论他怎样老谋深算,他也只是个商人,他是杨金水的棋子,更是嘉靖的弃子。一个商人,居然替皇帝赈灾去了,好大的脸面啊。在更精明的皇帝面前,在贪婪的权利欲望面前,沈一石只能是个悲剧。

而杨金水必然也会成为嘉靖的弃子。在为嘉靖敛财方面,杨金水是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个外派的太监,游走于浙江官场、商界,呼风唤雨,游刃有余,无往而不利。杨金水不算什么好人,却绝对是个能人。他知道如何去不动声色的敛财,既能把事情办成,又体现皇威浩荡,还全方位维护皇家颜面。无论是封疆大吏胡宗宪、还是郑必昌、何茂才、高瀚文,这些人都只有被他耍的团团转的份儿。可惜他身边全是猪一样的队友。郑必昌和他手下那群官员基本就是一群废物点心,除了捞钱,除了在老百姓面前耍横,其他干什么事都是破绽百出。所以无论杨金水怎样的长袖善舞老奸巨猾,当刚直的海瑞再次翻开了毁堤淹田的旧案时,杨金水知道,大事不妙了。

可他不想死,也不能死。

浙江水患,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大堤决口,到底是冲垮的,还是掘开的,浙江官场都知道,内阁不少人也知道,杨金水更是一清二楚,这个馊主意就是他出的。但是,他可以推得干干净净。而且,杀了两个县令,一个河道官员,已经有了替罪羊了。只是有一点很难推脱,毁堤淹田是为了改稻为桑,这个改稻为桑是嘉靖亲自定下来的国策。为了推行嘉靖国策而决堤,这是何等昏聩的决策?怪当地的官员还是怪嘉靖?谁都负不了这个责任,精明的皇帝更不可能去负这个责任。所以,这个事情是不可以扩大的,是必须到此为止的,要尽快结案的,结案后是不可以再去议论的。谁敢妄议此事谁该死。哼哼,谁不怕死?

偏偏就有一个不怕死的:海瑞。

郑必昌跟何茂才被抓,杨金水并不担心。他知道嘉靖的意思。圣旨写得也很清楚,这俩人的罪行是贪污。别看赵贞吉来了,锦衣卫也来了,架势很大的样子,但贪污对大明的官员来说算个什么事?上上下下早都透了。审完了这事也就结束了。可万万没想到,参与审案的还有个海瑞,这个海瑞对郑何二人的贪腐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去年新加固的大堤为什么今年会决口?而郑何二人和他的手下对海瑞的发难毫无准备,来不及串供的情况下几乎全盘托出,被海瑞审了个底儿朝天。

这下子可要了命了。

嘉靖,这个追求权利和名声,虚荣心之大到了极点的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他装神弄鬼,把自己扮成神仙,好像脱离俗世、无欲无求的样子。但有人不信这套得道成仙的鬼话怎么办?他又以君父自居,宣称天下的臣子百姓都是自己的子女,他这个家长为子女操碎了心,可是家太大人太多,他一个人再怎么劳累也管不过来。你们这些臣子们一定要为君父我分忧啊。鬼话说了千遍万遍,于是乎,下面的大臣太监们都跟被洗脑了一般诚惶诚恐,连嘉靖皇帝自己也被自己洗脑了。他深信不疑,我就是神仙,我就是君父,我无所不知,我是个明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臣子们好,都是为我的百姓们好。我现在为大明鞠躬尽瘁,我百年以后,也要进入史册彪炳千秋。逢年过节,宰相大臣们都要写歌功颂德的青词,只要词写得好,拍马匹水平拍的高,人品端不端正那都无所谓,都可堪大用。迁居万寿宫永寿宫之前,大臣们不愿上贺表,这个皇帝居然气的下圣旨诉起苦来。我这个皇帝不容易啊,想住个新房子你们都看不顺眼,都不肯祝贺我乔迁之喜,我当皇帝当的好失败啊。也罢,你们不祝贺我搬家,那我就不搬了。

脸面啊脸面,为了脸面,真TMD不要脸。

但是,皇帝的无耻是绝密,是国家的最高秘密。皇帝可是个明君啊,他何曾做过一件昏庸的事情?他怎么会容许手下的官员干出毁堤淹田的事情来?堂堂我大明帝国,又怎会发生毁堤淹田这种荒唐的事情呢?

所以,都是手下这群混账东西不管用,跟皇帝绝没有半点关系,也不可能有半点关系。该死的杨金水,你怎么办差的,浙江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说~~

杨金水~~~

疯了!

疯得好啊。

这一疯,毁堤淹田戛然而止。

再也查不上去了。怎么查?郑必昌何茂才已经抓了,剩下的事情,只有杨金水知道,而杨金水虽然是宫里派出来的人,但现在疯了,你怎么去证明这件事和他有关?毁堤淹田和杨金水无关,自然也和织造局无关,更不关皇帝的事。但嘉靖还是不放心,吕芳知不知道这件事?吕芳是嘉靖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他卷进去了,同样危及嘉靖的脸面,更何况吕芳还跑去和严嵩徐玠喝酒了。结果杨金水的答复令嘉靖很满意,吕芳和这些事情无关。于是杨金水保住了一条命,而吕芳被外放了几天后也再次回到了嘉靖身边。

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嘉靖依然英明神武,大权在握。只是这时候的嘉靖发现,严嵩老了,该退休了。自己在位45年,也老了。

那么,到了该立牌坊的时候了。



平小五


这是表明一个态度,君权至高无上,但又是仁慈的。


1973火星人


海瑞不是魏征,嘉靖也不是唐太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