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路上,用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短短的三句话却有千斤之重,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代红十字人为之不懈奋斗。在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特殊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科左后旗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吴春英,带领仅有的4名正式职工和2名社区民生志愿者,倾心、倾力、倾情,认真履行红十字会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贡献红十字力量。

防“疫”路上,用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所谓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谓祥和,只不过是有人拼了命的为你守护。作为红十字会的领导者、组织者、一班之长的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同志们,这一笔笔捐赠款物,都是捐赠人的爱心,为的就是抗疫一线的人能少受点苦,多一份安全保障,早一点打赢这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战疫。”“咱们少休息几个小时,那些冒着寒风、顶着疫情的‘战士’就能少受点冷、少受点苦。”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每天早上7点左右,她基本就到达单位,很多时候忙到晚上七八点钟,只为尽快清点各类繁杂的物资并将物资第一时间送到防疫一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旗红十字会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款130余万元,每一笔爱心捐款多到几十万,少到几块钱,每天市、旗两级的统计、上报、公示,她都严格审核把关。疫害无情,红会有爱,危难之际,为了让防控一线的同志们暖心,她第一时间为城区、苏木镇场乃至嘎查村的检测点、劝导站调拨了帐篷、棉大衣、棉被、毛毯等御寒物资。对于一个职工众多的大单位,这些工作量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一个仅有7人的单位而言,需要她和他们牺牲掉无数的休息时间,完成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使用及信息公开等工作。为确保捐赠款物使用规范高效、阳光透明,自大年初三以来,她和她的职工取消春节假期、没有一天按时下班、没有周六周日,连续奋战、忘我工作,所有的一切只是源于内心遵循的誓言、担当、使命、责任和大局。

防“疫”路上,用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防“疫”路上,用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防“疫”路上,用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前路漫漫,勇者无畏,道路艰险,大爱无言。2月3日早上6点,接到蒙牛乳业集团捐赠的价值13万余元21个品种1445箱的乳制品到货通知的吴春英,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连忙赶到了单位。为了防止捐赠的乳制品冻坏、变质,她带领职工从早上7点一直忙活到晚上9点,在一天内完成了物资的清点登记和调拨工作,并按照旗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分配计划,连夜将乳制品分配到了防控一线。她忙碌着为一线防疫人员调拨物资,却顾不上更需要她照料的75岁的老母亲。多日来,每晚回到家中,她的老母亲都坐在饭桌前等她,“妈,您怎么还没吃饭呢?我没按时回来您就先吃呗!”“丫头,我们吃过了,我知道,你忙,每天都忙着疫情防控工作,我帮不上你的忙,但我可以给你做点饭,不管你忙到几点都等你回来陪着你吃饭。”那一刻,吴春英几近哽咽,她的职工们了解她的情况后,每次让她先回家,她都会说:“首先我是一个红会人,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等疫情过去了我再好好补偿我妈吧。”是啊,她是母亲的女儿、是丈夫的妻子、是儿子的母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红十字会的一班之长,她别无选择,毅然带领全体职工逆行而战。

防“疫”路上,用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

吴春英说:“经过这近一年的红会工作,让我深刻理解到了红十字精神的内涵,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为共同的信念汇聚在红十字旗帜下,奔走在一路前行的人道征途中。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有无数的人加入到了这一征途。我相信,在这场无硝烟战役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在科左后旗疫情防控的前线和后方,“白底红十字”标志随处可见,红十字会人默默无闻忙碌的身影是其中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所做的事情不一定件件都为人传诵,但我相信他们所作所为也不是为了得到赞扬——这就是伟大的红十字会精神。

通讯员:卓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