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祕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早在2000年的時候,諾頓就有意將強納森·列瑟於1999年出版的偵探小說《布魯克林孤兒》改編成電影,兜兜轉轉20年,觀眾終於能看到這部由諾頓自導自演的野心十足、復古風濃厚的《布魯克林秘案》。

故事發生在50年代的紐約,通過一個患有妥瑞氏綜合徵的偵探諾爾目睹自己的導師兼老闆弗蘭克被殺後,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逐漸撕開當年曾震驚全美的"拆遷案"的遮羞布。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電影開頭就將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中的名句赫然展示出來:

"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好,但像巨人那樣濫用力量就是一種殘暴行為。"

O, it is excellent to have a giant's strength; but it is tyrannous to use it like a giant.

於是觀眾自然而然就被告知,整個故事講的是小人物和惡勢力甚至元社會鬥爭的故事。極為湊巧的是,<strong>這部電影的首映時間和《小丑》僅僅相隔一天。根據放映行程來看,<strong>二者先是在威尼斯電影節擦肩而過,之後在多倫多"勝利會師"。更為巧合的是,兩部電影都是以患有特殊病症的小人物作為主角,而且他們所要面對的都是有"私生"的上流權貴以及其父輩、母親的形象坍塌。但刨除這些"一脈相承"的故事線,《布魯克林秘案》和《小丑》的精神內核又極為不同——前者追求的是客觀真相,後者執著的是自我認同。


再說電影主調和拍攝手法以及故事線發展,從偵探身份、愛上被調查者、對美國夢的解構等方面產生的重合來看,《布魯克林秘案》儼然是一部現代版的《唐人街》。諾頓本人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這部波蘭斯基的巔峰代表作。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接下來就從時空轉換、元素重整和結尾處理三個方面入手,分析《布魯克林秘案》的獨到之處以及"變革"帶來的利弊。


時空轉換:50年代的紐約,本是“蓄謀已久”


原著小說的時間背景設置在上世紀90年代,但電影一經播出,其年代轉換的首要原因就被熟悉紐約歷史的觀眾點破——同為建築師的羅伯特·摩西和保羅·魯道夫。這兩個人一個是電影中大反派Moses Randolph的思想原型,一個是他的行為原型。

前者一生共建造總面積高達250萬英畝的國家公園、400多英里的公園大道、12座橋樑、568個操場以及不計其數的其他公共建築。比較著名的聯合國大廈林肯中心,就是摩西"拯救紐約"關鍵戰略目標。而後者則在70年代了用實際行動優化了前者在4/50年代提出的

"曼哈頓高速公路計劃",計劃中涉及的<strong>驅逐原住民、低價轉賣拆遷房、賄賂當局也都在電影中被逐一呈現。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更貼近真實人物是諾頓修改原著時間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還原"黑色電影"的基調。

在電影中所展現的<strong>關鍵性元素——服裝樣式、老式汽車、中央車站、雜亂不堪的街角後巷、以及在適當光線下輕易遮擋全臉的寬簷帽...這些無一不將觀眾帶回那個到處是拿著萊卡的偵探的年代。就連<strong>電影拍攝人物的方式——鏡中人、水中倒影、從黑暗處漸顯等,也逐一完善了電影的復古質感。

可以說,《布魯克林秘案》基本還原了<strong>老派黑色電影的重要元素——以表面和諧、暗潮湧動的都市為背景,偵探(非典型)為主角。只是這一次,諾頓選擇用和小丑類似的不可控神經性疾病來直觀地呈現人物的不安和焦慮。


《布魯克林秘案》中的鏡頭基本遊走在爵士酒吧、偵探社和主角家以及幾個重要的集會場所中間。

好人越多的地方,光線越強;事態越撲朔迷離的時候,光線越閃爍。權慾薰心的大反派慷慨激昂地發表言論的那段戲,高反差的布光和小角度傾斜的鏡位比較成功地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所以在故事背景、情節需要和個人情結的推動下,諾頓和原著作者溝通後果斷將《布魯克林秘案》的時間背景抽回到50年代,一個住房問題夾雜種族、政府、制度等隱性矛盾的年代。


元素重整:信息具象化的同時,不再依賴"蛇蠍美人"推動情節發展


主角人設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創新的突破點——患有妥瑞氏綜合徵(抽搐、胡言)的同時,還擁有強大的記憶力。在頗為搞笑和尷尬的病症烘托下,"過耳不忘"這個猶如BUG一樣能力爆表的存在也被觀眾在無形之中接受了。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這兩點具象化了什麼?

首先,病症本身可以通過無法控制的症狀表現很直觀地向觀眾展示出主角的心理狀態,加之彷彿"第二人格"一樣毫不避諱的喊話,也將一部分潛文本宣之於眾。通過這樣的處理方式,很委婉地具象化了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無論是短暫的衝擊,還是長線的更迭。

第二點就是"過耳不忘"這個天賦彷彿配上主角本身的罕見病症和職業身份,一切都來得那麼自然而然。加上主角剛出場的時候這個天賦只是被用來"聽命"和"服從",這就有效地大大削弱了觀眾的排斥性。<strong>附屬品的攻擊性,往往可以忽略不計——這個定律被多次在各種作品中運用過。


結合電影情節來看,主角脫口而出的話本身也具有一定的

解釋性諷刺意味,這也是一種具象化——將事件的客觀性質具象化成客體的直觀感受。換句話來說,腦海裡的另一個人不會掩飾、不懂人情世故、不需要思考,他的表達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層面往往更具有權威性。可以將主角脫口而出的"風言瘋語"理解成旁白,甚至有時候那個聲音所說的,也正是觀眾本身想說的。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正是諾頓大膽地將主角改變為"非典型偵探"——雖同有"道德模糊地帶"和複雜的身世背景以及人性,但同時也有著明顯的生理和心理"缺陷"。較之天才,人們似乎更傾向稱呼其為"怪胎"。一高一低的"矛盾兼容",成功地拉近了這個角色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整部電影中,最明顯的變革就是女主角。她不再是傳統黑色電影中慣用的蛇蠍美人,甚至都不像《唐人街》中的女主一樣一半犯罪、一半受害。《布魯克林秘案》中的這位混血美女帶著不自知的複雜背景,一頭扎進這趟渾水之中。這樣一來,她的美麗不再侷限於外表,而是聚焦在鮮明的個性和為弱勢群體發聲的"偉大"之中。

隨著電影情節的推進觀眾會驚訝地發現,這個一直衝在最前線的"人民戰士"其實是一切陰謀的謎底,回溯到最一開始,她也是主角

調查的對象撕開遮羞布的口子。這個人的存在不但左右了主角的選擇、故事的走向以及電影故事內核的變化(從調查真相和復仇變成為更多的人出頭),更是罪惡和光明的交界處——恰如她的膚色一樣,黑白之間。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而《布魯克林秘案》在男女主角的感情處理上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變革",唯一一場"床戲"也只是二者和衣而睡、相擁而眠。沒有太多的肢體交流,也沒有連綿不絕的親密接觸,更多的是分享際遇、交流思想、表達尊重、拯救和被拯救。男主救了女主的命,女主救了男主的靈魂。


諾頓曾在一次訪談中,毫不掩飾自己對好萊塢長久以來致力於營造的"情色羅曼史"以及種族和解假象的鄙夷。所以在《布魯克林秘案》中避免男女主角行為的過分"浪漫化",也可以從二者膚色的角度去理解——隔閡不是一天建立的,更不是一瞬間就可以消除的


結尾處理:半開放式結局+光線的變化,給"黑色電影"一個光明的出口


縱觀影史不難發現,經典的《黑色電影》上揚結局的比較少。教科書級別的結局中最飽受爭議的莫過於《唐人街》的"罪惡逍遙法外,一切仍在進行"。同樣是模稜兩可的結局,《布魯克林秘案》並沒有選擇《黑水》式的"細思極恐"——勝利的對面不是失敗,而是經濟損失。而是選擇了"只給開頭,不給發展,不給結局"的半開放式結局。

  • 主角從游泳池離開後,大反派會有怎樣的選擇?
  • 搶了前老闆女人的惡勢力走狗,在酒吧被揍一頓就"沒有了然後"?
  • 所有的資料都給到了報社,報道會成功呈現在世人面前嗎?
  • 投票的結果如何?
  • 即便成功地阻止這樁"拆遷案",以後的呢?以前的呢?

一切的一切,電影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都留給觀眾去想象和猜測。這樣的結尾處理會給人以希望,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小人物的無力感——太多的事無法被掌控。但至少,主角的信念崩塌了的同時,沒有像《唐人街》那樣拽著觀眾一起沉浸到絕望和黑暗之中。

諾頓執導的《布魯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內核的《唐人街》


就像主角意識到自己最尊重的人做這一切不過是為了錢,我們又能要求主人公多少呢?現實還在繼續,答案不言而喻。可就像無法阻止戰爭的一兩個好人一樣,他們至少存在過。而且我們也知道,這個世界曾有無數個陌生人為我們奮鬥過、爭取過,這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