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篙鬆勁退千尋!北京戰“疫”依然嚴峻,思想不能先出現“拐點”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門強調要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北京第一時間學習傳達中央精神,並特別研究、部署了嚴格進京管理協調機制。

一篙松劲退千寻!北京战“疫”依然严峻,思想不能先出现“拐点”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北京作為首都,疫情防控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關係全國疫情防控全局。這場戰“疫”,我們必須打贏。

就當前防控形勢來看,隨著復工復產,返京人流陸續到來,人群交互頻率明顯增加,“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壓力劇增。基於前期大量工作和各方統籌協調,我們一定程度實現了人流錯峰、有序返京,但這也意味著返京戰線被拉長,需要用更長的時間來“消化”返京的人流。

一篙鬆勁退千尋。當此之時,我們必須對疫情防控保持清醒,時刻嚴陣以待。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是北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兩大關鍵環節。

其中,輸入作為最前端的防線,某種程度決定著城市疫情的增量。只有把好輸入關,才能第一時間切斷毒源、遏制擴散。否則“隱形”傳染源、潛在傳染源四散城市各處,傳染風險以及防控壓力必將呈指數倍上升。

疫情發生以來,北京一直堅持關口前移,嚴格進京檢查,高速公路檢查站“逢車必查、人車雙核”,“五站兩場”進京旅客全測溫;社區(村)防控工作組對進出居民登記測溫,外來車輛一律備案;持續給來京人員發送提示信息,提醒如實報告個人情況……如此等等,都取得了不錯效果。

如今,仍需進一步加強分析研判,把工作做細做實,鞏固既有成效,嚴防死守最前線。

外防輸入,除了政府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也要負起主體責任。尤其是對聚集性疫情多發的現實,必須要有足夠警覺。

疫情防控第一,復工復產第二,“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這樣的較真態度應當落實到工作開展的各個環節。一方面要嚴格防止“重疫區”員工返京,做好相關關懷慰問、心理疏導;一方面要仔細摸排每位返京員工的行程和健康情況,確保信息反饋真實。

如此,從公共交通到居民社區再到工作單位,才能織起嚴密的防控網絡,形成監測閉環,不給病毒輸入留下可乘之機。

“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這是中央政治局對當前疫情做出的清醒判斷。但不可否認,隨著確診病例數的逐步減低,的確有不少人在思想上出現了“拐點”,或盲目樂觀,或疲憊“厭戰”,對抗疫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

有人說,我們現在很像在爬一座雲霧繚繞的大山,看不到峰頂,但顯然已至陡坡之上。如果這個時候疏忽、懈怠,想停下來“歇歇腳”,很可能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消耗戰。進一步嚴格進京管理,是為了不讓之前的努力白費,全社會都要擰緊思想“發條”,在防控力度和重視程度上堅決“不打折扣”。保持戰時狀態,持續發力、傾盡全力,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晁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