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做好本职工作,守护好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2020年春节,本来是大家欢度佳节的日子,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到来,让全国上下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许多医护人员在这个春节都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治疗肺炎患者的第一线,为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奋斗着。


【“战地”日记】做好本职工作,守护好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我叫王娜,是迎泽街办双西一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社区工作的四年,让我对辖区的居民有了一定的了解。社区作为这次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们这些社区工作人员义不容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的内心也是害怕的。但经过了几小时的内心挣扎,我还是决定和同事们一起战斗。


由于每天要接触很多居民,传染风险较大,我决定干脆不回家了。我给家里打了电话,告知了他们社区目前的情况,将仅有2岁的孩子交给婆婆,叮嘱了孩子每天的饮食注意事项。还好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第二天,我接到了老公的短信:保护好自己,安心工作,别担心家里,一切都有我,等你平安回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好多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一旦下定决心,曾经的恐慌就变成了力量。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工作岗位。就这样,我开始了日常的社区防疫工作,与同事走街串巷,通过悬挂条幅、微信平台、张贴通知、上门讲解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拿着喷壶对进出要道进行消毒,引导群众加强科学防控,做到少出门,不串门。


2月4日,迎泽苑小区出现了第一例感染者,为了明确该小区两栋楼里的具体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在防护物资不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毅然走进家家户户。8号楼共5个单元,一个单元17层,每层三户,安排2个人负责一个单元;9号楼共15层,每层12户,每三人负责一层。就这样,我们一层一层的敲门确定家中是否有人,有几人,有无发热、咳嗽症状,年前后都接触过什么样的人,都去过哪里,仔细排查重点人员并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讲解政策。经过一下午加班加点的摸排,我们终于基本摸清了全小区人员的大致情况。


为了及时应对小区内的突发事件,主任、我和另一个同事果断决定住在迎泽苑小区8号楼卫生服务站,睡的是军用折叠床,盖的是军大衣,半夜两点又要起床帮环卫工人对垃圾进行消毒和清运。睡在封闭的房间里,心里很是忐忑,这个房间白天有大量人员进出,会带入很多病毒,我们睡觉都不敢摘下口罩,呼吸十分不畅。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到过湖北、武汉,有没有接触过湖北、武汉的人?”是我近段时间以来要问成百上千次的问题。由于全小区居民被隔离观察,我们就承担起了给600多个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任务。在统计过程中,也面临了很多问题:一是微信报菜。我们建立了一个8、9号楼微信群,居民们每天把自己需要的菜发到微信群里,我们负责购买和配送。但是小区里有好多老人,他们不会使用微信,我就把自己的电话发给他们,每天有什么需要就打电话告诉我。二是统计居民所需物资并进行分类。群里由于人多,刷屏现象特别严重,导致工作量特别大,有时候会出现重复统计的情况,我们每晚都要加班到一两点。期间还有部分居民专门给我打电话抱怨需要的菜品没有及时送到家里,我都耐心解释并及时进行专门安排配送。统计完成后,我还要将菜品、生活用品及社区外购的东西区分开并打印出来,给8、9号楼院内的菜站和春红商店送去,她们再根据货单进行配货。我还主动请战加入志愿者队伍,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帮助志愿者为居民买药,穿着防护服清理居民的垃圾。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没有回过一次家,也不敢告诉父母,害怕他们担心。直到前几天他们打电话说要和我的女儿视频时,才知道我已经十几天没有回过家了。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也很支持我的决定,还鼓励我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好好做,不要发牢骚,不要怕苦,一切都会过去的。顿时我泪流满面,我知道虽然我还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但是在关键时期,能挡住病毒,控制疫情才是对孩子和父母最大的慰藉,即便有再多牵挂与不舍,也要义无反顾地“逆行”奔赴战场。


在这本应该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我主动冲向第一线,这其中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但我一直咬紧牙关默默坚持。大家都开玩笑地说我和去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是最美的“逆行者”,只有我心里明白,我就是一个平凡的社区工作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责任,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好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迎泽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