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01

最近,一條噹噹員工的求救微博引發關注,開頭的

“人命關天”分外扎眼: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事情的過程,看得人心驚膽戰。

16號,有員工的媽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作為密切接觸者,員工已經在公司復工了好幾天。

消息一出,同事們的心態崩了,開始控訴公司的錯處:

沒有等到隔離期滿14天,便全員上班;

國家規定的假期,要以加班的形式補回來。

當晚,李國慶也發了條意味深長的微博,暗指噹噹不把員工的健康放在首位: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原本只是引起小範圍的關注,但很不幸,這名員工也很快被確診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一時間,各路媒體紛紛跟進,刨根問底,想知道這場“意外”是天災還是人禍。

很快,噹噹事件的時間線被刨了出來,而這其中最讓人跌破眼鏡的就是那句:

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事實證明,打臉只需十天,病毒不僅攻破了員工的免疫力,也摧毀了他們的心理防線。

在這種敏感的時候,人很容易產生因果聯想,9號的那句“復工增強免疫力”被當成了19號員工確診的直接原因。

噹噹這次攤上事了,全員在家辦公,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並且被全國網友聲討。

事件中,噹噹一度喊冤,公司早在春節前就做了各項防控措施,董事長俞渝復工前更是到公司檢查了各類佈置,提醒員工注意防護。

而且據說員工第一次的核酸檢測為陰性,無疑給防疫工作放了一顆煙霧彈。平心而論,復工必然會加大被感染的風險,但一直拖著不復工,企業的損失最終也要全員承擔。

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幫員工保住飯碗也是企業責任的一部分。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無疑,噹噹冒險賭了一把,加足馬力,全員到齊。

結果卻很殘酷,不僅全員停工,還深陷公關危機。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02

在這個“復工”賭局中,贏了沒人會誇企業“有魄力”,輸了一定會被罵。尤其是噹噹網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反應不夠及時,遭人詬病。

16號獲知員工母親被感染,18號員工發燒,19號才通知全員在家辦公,這段間隔無疑是最大的槽點。

明明知道一不留神就會輸得很慘,可企業還是“創造困難也要上”。這背後的原因,值得反思。

江蘇一家紡織廠被發現於2月1日偷偷復工,只為一批還沒有做完的貨物: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違規固然不可取,可是在老闆的角度來看,貨物不能按時交付的後果,也許更加無力承受。

廠子一旦倒了,工人們面臨失業,在這個節骨眼,沒有經濟來源也是一種“災難”。

談及資本,人們總要說,資本發展的本質就是剝削。

但新時代下,企業和員工的關係卻不應該這樣簡單去定義。

特別是在當前疫的背景下,“共克時艱”這四個字的背後,是每一個人的舍與得。

最近看到了不少減薪求生存的消息:

金融圈,諾亞財富集團復工後宣佈在疫情期間所有員工每月有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同時三位董事主動降薪為零

教育圈,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也宣佈: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本來夠活2年的賬上3.2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6個月。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復工與防疫兩手抓兩手都得硬,員工和老闆,也不免“互相傷害”。

前段時間,拼多多的操作非常出圈。

為了不讓疫情影響發貨速度,繼續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拼多多要求商家們正常發貨,不得延遲。若延遲一單,罰款3元。

身處武漢發貨地的商家聽完就傻了,向平臺反映情況,結果收到的回覆是——“你自己出不去,是你自己的問題”。

除了對入駐的商家“鐵面無情”,對自己員工也沒客氣。

一邊讓員工“自願”初七提前上班,一邊還將績效和感染者數量直接掛鉤。

公司明文規定:但凡出現一例感染者員工,主管當月的績效評為60分;超過一例的,連續3個月績效評為60分。

為什麼拼多多強調“自願”,因為這樣若出現感染,造成公司封禁,責任方在於員工,須其個人賠付損失。

互聯網大佬的算盤一向打得精明,打得你不得不服。

其實想要“自願”的效果並不難,一招工資誘惑能召回大部分“為錢所困”的社畜。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不回來可以,先扣你四成工資。”

只要身體健康的人,都會主動在要命or要錢之間,傾向後者。因為對付困難的最好辦法就是直面困難,沒人能等到全國無病患再開工。

尤其是對於一些微小企業,賬面上的錢挺不過3個月,不復工的每一天都是在“等死”。

有些老闆正在賣房賣車,試圖維持公司生存;有些老闆正苦惱於即將斷掉的現金流;有些老闆甚至在“歡迎”員工離職。不是“落井下石”,是真的養不起。

“我們不能為了消滅一隻蛔蟲而把自己餓死”,唯一能做的努力,就是盡力控制風險。

03

對於員工來說,保護自己很重要,口罩得戴好,主動跟同事保持距離,外出回家要勤洗手。

公司也得做好風險控制,賭一次可以,能不能輸得起,需要全盤考量。

就在今天傍晚,#北京一確診病例復工期間密切接觸66人#衝上了熱搜,儘管沒有點名,大家自動對號入座為噹噹事件。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隨著信息不斷被披露,噹噹賭輸的原因更加明晰:

“單位中間最大的工作區域能容納100多人,工作桌之間沒有格擋,人員密集。

也有員工爆出,企業準備的口罩也不夠,只給發過一次: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如此一來,噹噹再怎麼喊冤,也很難無法挽回企業的形象。

董事長在內部言語有失,在我看來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原文中,俞渝的倡議沒有什麼錯,只是希望大家能恢復正常的作息,一改宅態,該鍛鍊鍛鍊,該上班上班,沒必要斷章取義被過度解讀。

噹噹員工確診肺炎:“肺炎不可怕,及早復工增強免疫力”

真正暴露的不足是在行動上。

員工不怕在最艱險的時候上戰場,但是後勤保障得做足,否則赤手空拳必定損失慘重

人們都說僱傭關係,本質上是利益置換的契約關係。

對於公司而言,產值訴求是:員工的當前投入產出比要高;員工的存在能為團隊帶來增值;員工能給公司帶來新的市場領域和機會。

對於員工而言,產值訴求是:經濟收入與勞動力付出相匹配;可以接觸掌控到更好的個人無法獨立掌握的資源;能讓個人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個人價值達到最大化。

合理的僱傭關係是彼此實現價值最大化,互相成就。在今天的背景下,顯然組織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掙錢很重要,人心和口碑也不能輸得太慘,否則等熬到春天的時候,人心渙散也是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