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在家,婆婆做的早餐畫風突變,難道這就是“隔代親”?

婆婆剛來的第一天,家裡中午的伙食非常好。中午就做了這一桌,雖然不是什麼大魚大肉,但非常好吃,可見婆婆是用了心的,有豆角,番茄炒蛋等,而且還有帶魚,兒子最愛的就是這道菜了,不過,因為上班比較忙,沒什麼時間,我基本上沒給他做過。這次婆婆終於滿足他的願望了,我和老公也高興壞了。

帶魚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礦物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實為老人、兒童、孕產婦的理想滋補食品,尤其適宜氣短乏力、久病體虛、血虛頭暈、食少羸瘦、營養不良以及皮膚乾燥者食用。此外,孕婦吃帶魚有利於胎兒腦組織發育;少兒多吃帶魚有益於提高智力;老人多吃帶魚則可以延緩大腦萎縮、預防老年痴呆。

早餐也很好吃,第一天,老人年紀大了,總是愛早起鍛鍊身體,然後自己做了手工大餛飩,三鮮餡的,蝦仁不是剁碎的,也不是用料理機打碎的,是婆婆用擀麵杖一下一下手工錘的,婆婆說這樣做出的餛飩餡,吃起來才彈牙,確實,兒子還說讓我更著他奶奶學學呢,婆婆真是把小傢伙的嘴給養叼了。

兒子不在家,婆婆做的早餐畫風突變,難道這就是“隔代親”?

第三天的早餐是南瓜餅配豆漿,南瓜洗淨,去皮去瓤,切成小塊;放入鍋中,隔蒸熟水;取出,用勺子碾壓成南瓜泥;加入糖、糯米粉適量,揉至麵糰不粘手為宜;取雞蛋大小的麵糰,搓圓後,按扁做成小圓餅;冷鍋入油,待油燒至八成熱,放入南瓜餅,炸至金黃色就可以了,豆漿也是婆婆現做的,豆子是從老家帶來的,婆婆真是盡心盡力。

兒子不在家,婆婆做的早餐畫風突變,難道這就是“隔代親”?

第四天,婆婆還專門帶著兒子去外邊吃了早餐,是胡辣湯,這種湯辣而不辛,含有姜、胡椒、肉桂等多種辣味而得名,是中原地區的特色美食。起源於唐朝,是現在河南、安徽等地的特色風味小吃,可以搭配油條、煎包,好吃忘不掉。因為兒子還小,婆婆就讓他吃了兩摻,與豆腐腦約1:1混合,降低了麻辣程度,賣相更好看了。

兒子不在家,婆婆做的早餐畫風突變,難道這就是“隔代親”?

這麼豐富的早餐持續了兩週之後,兒子要去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因為早上沒時間,就沒在家裡吃早餐了,結果,沒等幾天,我和老公早起上班的時候,看到這樣的早餐,真是哭笑不得,只見餐桌上擺著饅頭,鹹菜,還有小米粥,這畫風變得也太快了吧,終於明白什麼叫“隔輩親”了。

兒子不在家,婆婆做的早餐畫風突變,難道這就是“隔代親”?

不過,這也讓我開始反省自己,婆婆在老家因為清閒過得很慵懶,現在的變化,讓我忽然想到卡夫卡的《變形記》中,那位開頭虛弱、肥胖、行動緩慢的老父親,當他看到兒子為了家庭生計,重新出去工作時,身體也漸漸變好了。承擔責任、勤懇、敬事如儀,這是我透過“老人們”照顧孩子這件事學到的,同時我也看到隔代照看的老人們身上,最閃光的東西,最值得年輕父母領悟和繼承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